王志文
歲月如大浪淘沙,但淘不盡王志文獨特的銳氣;演藝界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三五年,但王志文依然獨立蒼茫自詠詩。在演藝界王志文的另一個名字叫小李飛刀,無論哪一個角色,刀刀例都不虛發。
十八歲出門遠行
那時我知道,演員的命運是掌握在別人手中的,從考學我就知道,是他們選擇你,你沒有選擇。你可以選擇,但他不一定會使用。要幹好這個職業,需要有絕對的實力,沒有相對的,是絕對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就知道我該怎麼面對它。 ———王志文
1984年,高中畢業後,王志文選擇報考北京電影學院。 「為什麼選擇電影學院?當時我的選擇是不明確的,一定會有一個原因吧,但這樣的原因我自己也沒有去想過。”
當時擺在王志文面前最大的困難,不是王志文內向的性格,不是百里挑一的激烈競爭,而是那筆非常拮据「咬手」的旅費。那年北京電影學院沒有在上海設考點,王志文如果到北京報考的話,除往返車費外,十多天的吃住開銷,要花數百元,對於拮据的家庭來說是一筆巨大甚至無法承受的開支。幸好北京電影學院在成都設有考點,王志文一個高中老師在成都有一個親戚,考試期間王志文可以住到這個高中老師的親戚家,總算解了燃眉之急。
於是,十八歲的王志文去了四川。考試的具體情況,王志文已經想不起來了。 “當時會發生很多事情,可能都被忽略了。最強烈的印像是想回家,因為是第一次離家出門遠行,每天會給家裡寫信。至於考的內容全都忘了。”
但有一點沒有忘記,王志文通過了專業考試,回家的時候多少有點躊躇滿志。沒想到磨難接二連三地降臨。 1984年6月22日晚間9時,王志文在家附近的甘泉路慢車道上騎著腳踏車。突然,一輛卡車超車行駛,將王志文撞倒,造成他恥骨骨折。但當時肇事卡車沒停車,卻一溜煙就跑了。
當時離高考只有半個月。而且,不低的醫療費加劇了拮据的家庭的負擔,王志文甚至希望那個肇事的司機突然站出來,承擔責任。但這不是事實。確切的事實是高考的日子一天一天地逼近,直至高考那一天,王志文依然無法正常行走。
怎麼辦?考還是不考?
7月7日,王志文讓家人用門板抬著進入考場。他憑藉著超乎常人的意志和毅力,考出了很好的成績,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
1999年,王志文和江珊再次聯手主演電影《說出你的秘密》。故事講述的是:一對恩愛夫妻以他們的誠實勞動和從知青時代就開始的相濡以沫,攜手步入中年的豐收時期,不料初學駕車的妻子雨夜歸家撞了人,出於戀夫疼兒子和對家庭順境的珍惜,她慌忙逃逸了。從隔天起,不論刮風下雨,一個小女孩高舉著「尋找目擊者」的大牌子站在肇事地點。良心開始負重,妻子不願讓不知情的丈夫擔心,丈夫雖覺異常但害怕追問妻子,天真的兒子對小女孩的不幸充滿同情之餘,義憤之情溢於言表……三口之家溫馨寧靜的生活被撞得粉碎,一連串矛盾接踵而來,良心和私心的衝撞釀成無法逃避的心靈風暴……最終丈夫擁著妻子走上自首之路。
王志文對此當然深有感觸,交通肇事逃逸的事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時間經常發生,這種突發事件往往會給一個溫馨寧靜的家庭蒙上陰影。 《說出你的秘密》正是想透過一個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故事告誡人們,人活著就要坦坦蕩蕩,如果整天活在一種無形壓抑中,那跟活在鬼的世界裡有什麼不同,因為人的良知與責任是永遠無法逃避的。
不知道那個帶給王志文痛苦的肇事逃逸司機會不會有一天站出來說出他的秘密。
1984年秋,十八歲的王志文再次出門遠行,他要去北京電影學院表演係就讀。
記者甚至可以想像王志文的母親面對背上行囊的孩子的矛盾心情,一方面,她希望自己的孩子遠走高飛,去成就一番自己的事業;另一方面則希望留在自己的身邊……少年王志文則在心裡暗暗地說:“放心吧,我一定會回到你身邊的。”
王志文去北京的時候還有一層惴惴不安,常常捫心自問:我這麼內向,不善與人交往,適合當演員嗎?王志文告訴記者:「當時我第一次來北京,非常害怕,你喜歡的東西,不一定能夠去做,不一定適合去做,因為我面臨著很多選擇。需要面對陌生人,面對我不認識的人。與他們交流,我生性比較內向,但我的老師和我的同學們能夠幫助我跟別人交流,能夠肆無忌憚地與別人交流。問題,而不是一個技術問題。王志文自認為學習不算刻苦,晚上學得比較晚,起得也比較晚,與作息時間不吻合,當時早上7點起床去練晨功,去跑步,他能躲則躲,以各種理由請假,如形體課,沒興趣就稱病。
在電影學院期間,最大的感受是看電影。他剛剛看電影的時候,跟一般觀眾看電影一樣,覺得有興趣就看,沒興趣就不看。同學們對任何一部電影都有一個比較直白的態度,不喜歡就離開,或睡覺。這樣,放同學們喜歡的片子時放映廳往往人滿為患;如果不喜歡的片子,很可能觀眾寥寥無幾,甚至還在打瞌睡。
這給了王志文很大的啟發:「其實這個時候開始告訴我,什麼東西是我想要的,或者什麼東西是我不要的。我希望我拍的東西別讓人睡覺,別讓人離開。有這麼一個願望,今後工作的時候,應該先別讓自己睡覺,然後才能做到讓別人也不困。
就這樣,王志文度過了四年的大學時光。
在校的時候,導演張建棟執導影片《老三屆》,網羅了葛優、濮存昕、王志文一起演出。這三位目前國內當紅的演員大腕,在當時都屬於沒有出名的未來之星,當時每人拿到了三百元的報酬。葛優、濮存昕、王志文三人曾同台競技,也是一段佳話。
1988年初,導演張軍釗執導電影《弧光》,請王志文擔任男主角,主演某大學一個心理學系老師。王志文自然很高興,當時畢竟快畢業了,如果有一個很不錯的電影做男主角當然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可以使未來的演藝之路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王志文躇滿志地投入了表演,沒想到拍了一個月以後,導演告訴王志文說他不會演戲,他不適合演這個角色。最後請他「下課」。
這是王志文演藝之路遭遇的第一次挫折,他沒有爭執,沒有抱怨,只是默默地進行了思考和反省:「那時我知道,演員的命運是掌握在別人手中的,從考學我就知道,是他們選擇你,你沒有選擇。這個職業,需要有絕對的實力,沒有相對的,是絕對的。它。
記者問:你有沒有想過從此不幹演員了?王志文說:“沒有,反倒給了我力量,我就應該好好做,我想我可以做好。因為我不希望對不住四年的時間,既然選擇了,就應該對得起我這份選擇。”
也許是王志文有了心理準備,接下來王志文的演藝生涯基本上屬於一帆風順。接著,王志文畢業分配到中央戲劇學院。談起中央戲劇學院的工作情況,王志文說:“不上班,不帶課,安排我的工作是沒有工作。我生來不是做老師的,我選擇了演員這個職業我就應該去做。”
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裡
建立一個整體之後,對觀眾是一個負責任的說法,你不喜歡的為什麼要拿來與觀眾分享,一定是你喜歡的,然後你願意跟一部分觀眾分享。接觸的角色的類型可能不算簡單,不算少,所謂真正成功的意義,讓每一個人都心悅誠服這個角色,是做不到的。你只能是跟你的一部分觀眾,來交流,來談談。 ———王志文
回顧自己的演藝生涯,王志文說:「我對我大學的一個老師,一直心存感激,他不是告訴我怎麼做一個好演員,而是告訴我怎麼能夠做一個比較堅定的人,這個很重要。當你一旦確定了你的想法之後,有很多的點子是你自己都不曾看到的,你不妨可以去為之努力,可以去堅持,堅持相當的時候,就有別人看來都是無法超越的可能性。重要,接下來就是重複工作,只是不斷面臨一個又一個角色。
記者問:你在演藝生涯中有哪幾個突破?王志文說:“我演過的每一個角色都傾注了我的全部熱情,也從沒想過要突破什麼或達到什麼高峰,只要踏實地去做事情。”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裡”,這是自然規律;王志文不能兩次同演一個角色,卻是王志文求新求變的主動選擇。多年來他主演了一個又一個重要的角色,這些角色都是形象鮮明、栩栩如生。他最擅長的還是對一般人的詮釋與再現,演繹小人物的蘊藏著的大世界。也正因如此,王志文有著龐大的觀眾群和巨大的票房號召力。在此我們可以品味王誌文所再現的眾多人物形象。
1989年,王志文在影片《秘密採訪》中主演一位記者。本片描寫了1949年的一個夜晚裡,原國民黨中將王約翰在香港的寓所中被人殺害。兇手是誰? 《民報》的美籍華人記者麥克鋒(王志文飾)不顧個人安危,進行了秘密採訪。王志文最早的理想是做一個這樣的記者,但只能藉拍電影「過把癮」。
1991年,王志文在電視劇《南行記》中主演的青年作家艾蕪,以及《柳亞子》《吳敬梓》等一系列知識分子形象證明,他的血液裡還流淌著溫文爾雅的細胞。
接下來,王志文在《皇城根兒》中出演都市落後青年王喜,有著放蕩不羈的性格,這似乎是為了在電視劇《過把癮》中主演有點玩世不恭卻充滿真情的方言的一次預演。包括接下來電視劇《東邊日出西邊雨》裡的不拘小節的藝術家,王志文表現出直率任性、無拘無束的「本色」。
1995年,王志文在李少紅導演的《紅粉》中出演電力公司的小職員,演出小人物的大世界是王志文的絕活。
1998年,王志文在陳凱歌的《刺秦》中出演長信侯,王志文一不小心的精彩表演“喧賓奪主”,他的角色光芒甚至掩蓋了主角。
1997年,有溫文爾雅的氣質的王志文主演了《超導》中的科學家。影片講述的是:以林亞眠、熊無忌為代表的一群中國科學家,為了「超導」研究貢獻了自己的一切。他們以微薄之力與世界上財力雄厚的實驗室齊頭並進,幾乎是同時得出的相同結論,但由於落後的體制和經濟上的困窘使他們最終沒有成為世界第一,當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還是授給了最早發表科研成果的外國科學家。
誰也不能想像以瘦弱聞名的王志文演警察會是什麼模樣,看了《刑警本色》之後,誰不承認王志文瘦弱外表下的剛毅和永不枯竭的創造力?
王志文長大了,但角色也隨之長大,在2001年《讓愛作主》中,王志文主演一位激憤的機關幹部。這部作品引起了較大的爭議,但無可爭議的是,王誌文的藝術生命必定很長久,而且他永遠充滿自信。
2001年,王志文在影片《誰說我不在乎》中出演一個精神病大夫,雖然是配角,但這是王志文的新角色,而且給全劇帶來了大光芒。
2001年,王志文在電視劇《黑冰》中主演大毒梟郭小鵬。在劇中,王志文又做了一件不該做的事,就是他主演的反派角色又蓋過了正面人物,甚至讓人對郭小鵬恨不起來。這一年王志文也主演電影《芬妮的微笑》中留學生。該片講述的是一個奧地利少女與在奧地利留學的一名中國青年從相識到相愛、並遠渡重洋到中國生活六十年的愛情故事。同時展現了中國在這六十年之間社會、歷史和文化的變遷。
2002年,王志文在陳凱歌執導的電影《和你在一起》中出演一個相當有個性的音樂老師。該片講述一個十三歲的男孩經歷了從鄉鎮到國際大都市,從一個快樂單純的鄉村少年到經過與父親、漂亮女人、古怪老師、冷漠教授四組極致人物關係的糾葛而成長的故事,其中王志文飾演的古怪音樂老師江老師與陳紅飾演的「夜間工作者」一樣,都是中國銀幕上很少出現過的性格人物。他古怪自負,他督促他的天才學生要為自己的心靈演奏,而且藐視名利。國外權威雜誌認為「發出了影片成人世界中真誠的聲音」。記者看完影片後發現,王志文個性依舊,鋒芒依舊。
在2002年「金雞獎」的競爭中,王志文憑藉本片中出神入化的表演,獲得了最佳男配角。
2002年,王志文在電視劇《DA師》中主演一個師長,身材挺拔的王志文穿上軍裝有模有樣,跟劇中師長的角色還有幾分形似,當然神似更是他的拿手好戲。
記者問:你成功出演了這麼多性格迥異的人物,有沒有不成功的呢?王志文說:「所謂的成功與不成功都是相對的。也是在於個人的心理,有人說成功,也可能有人認為不好。這個沒有辦法去講,我也不願意這樣劃分。我個人的說法,我覺得哪個都好。歡的為什麼要拿來與觀眾分享,一定是你喜歡的,然後你願意跟一部分觀眾分享。這個角色,是做不到的。
那麼王志文會永遠以演員為職業嗎?王志文說:「永遠有多遠?我不敢說。對我的未來我都不知道,在我十歲的時候不知道我二十歲怎麼樣,我二十歲的時候不知道三十歲的時候是怎麼樣的,三十六歲不知道四十六歲怎麼樣。做別的事情。
十四年我行我素
我不希望變成另外一個人,也不希望周遭的人改變。看到很多很多的在變化,變得不復年了,變得不像我印像中的那樣,沒關係,這些都是客觀的存在。我還是堅持我在不違背大的原則的情況下,我還是要堅持,最後需要我自己來審視我的一生。我有沒有用,我不需要別人告訴我。 ———王志文
學生時代的王志文是我行我素、卓爾不群的。從1988年電影學院畢業至今,王志文在演藝界走過了十六個春秋,一部又一部影片走紅,一次又一次獲獎,一場又一場記者招待會,一群又一群的影迷,一個又一個「事件」的發生———生活的真實侵蝕著王志文的稜角,王志文可以變得更瘦,但鋒芒依舊。
我們假設王志文真的做了記者,會怎麼樣呢?一定會用鋒利的筆讓人膽戰心驚,他自己也麻煩不斷,因為王志文與生俱來就是個愛惹麻煩的傢伙。面對王志文,記者拿出一大堆他曾經惹的、正在惹的、即將惹的麻煩事件向王志文提問,王志文坦率地作瞭如下闡述,主要的內容如下:
———沒話我就不說。在流行演員“親和力”、“謙虛”的演藝圈,王志文顯得非常另類,顯得不近人情,因此也惹過不少麻煩,甚至引起媒體的多次“聲討”,但王志文依然我行我素。
王志文說:「每個人都一樣,只是表達的方式不一樣,我可能是這個人的本性決定的。我是屬於直接說的,沒話我就不說,有話我就說兩句,對於一件事情我沒感覺的,我就會不說話,有感覺就說,我感覺多少,這就是說話的多少。
———理解意味著假裝。在角色中,王志文的演技是一流的,但王志文在生活中卻絕不表演,而且反對表演。公開與批評者劍拔弩張的對峙不是一回兩回了。王志文告訴記者:「我跟你演都可以,我跟任何人演都可以,我表示對你的理解,這個用北京話比較糙的話來說這個是非常'×蛋'的一個做法。我們每個人都打心眼裡厭惡這種做法,'我表示理解',理解意味著什麼,理解意味著假裝,說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邏輯,如果這樣,那還談什麼?有一個邏輯,讓兩個邏輯都達成共識,這種談話,至少在我身上沒有。權衡他的利益。一種所謂對人的叫尊重。
———我不希望變成另外一個人。有媒體這樣評價王志文:「敢公然惹怒媒體,至少體現出演員身上還殘留著一點可貴的東西,不唯利是圖,不獻媚,保持自己的個性,偏偏在這個時代,個性是最不被大家所容的。王志文說:「我覺得上帝很公平,當你獲得了一部分快樂時,一定要相應地承受苦難。有的人若干年當中會有些變化,我想也會有些變化。他的年齡,他的經歷都會有些變化,周圍人都看到有些變化。 ,變得不像我印像中的那樣,沒關係,這些都是客觀的存在。我。 我想到十多年來的情況,我只是憑我的感覺,憑我個人來做。惹怒呢?
———別太把我當一回事。王志文說:「起碼對一個人的尊重都會有,我想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會有。但是每個人的做法不一樣,或者另外一個人對我那種期待不一樣。他希望我能夠出現他期待當中的原形,但恰恰我不是那種人。見不一致的時候,大家彼此都會有一些過激的語言,過激的行為,這個時候我倒認為能談就談,不能談就不談,但處在我的工作(公眾人物),會有一些尷尬,有時候你不能不說,你保持沉默不行。 ,十幾年以來這種事我經歷了太多,不想說就不說了,那你怎麼逼我我都沒法說。存在的一個例子,也別太把我當一回事,假如王志文不說話了又怎麼著了,王志文說得太多了又怎麼著了。處聊天一樣,你就把我當一瘋子,就把我當作酒喝多了,在那兒胡說八道 事實上,我們對朋友都能夠有這種原諒,我也會碰到,別人說很多話 事實上,我們對朋友都能夠有這種原諒,我也會碰到,別人說很多話 事實上。 ,非常煩,後來想到人都有去釋放自己的環節。
———只有自己養活自己。記者從網路上搜索,好像每隔一個階段都有一陣或大或小的聲討。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面對記者的尖銳提問,王志文針鋒相對:「我是觀眾捧紅的。」我還看到網路上有消息說有記者要聯合封殺王志文。王志文說:「還是用良知的概念來說吧。如果跟人說我要滅你,這完全是黑社會的行徑。我給你弄起來的,你能挺得下去,你的生命是我給你的,要報答,我說我的母親都沒有這要求。 :「我覺得一設立這個前提馬上就會非常功利地談這個問題,所有的概念都是非常功利的,好像不是在談問題,是要分清一個,誰的能量更大,誰養活了誰,我們經常會看到這個人養活了這個單位,還是這個單位養活了這個人。這樣。
在未來的日子裡,王志文可能依然麻煩不斷,就像他依然瘦骨伶仃一樣。
王志文藝術簡歷
1984至1988年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學習、畢業
1988年至今任職於中央戲劇學院藝術研究所
主要電影作品
《秘密採訪》《紅粉》《緊急救助》《週末情人》《超導》《荊軔刺秦王》
《家醜》《說出你的秘密》《誰說我不在乎》《芬妮的微笑》
《和你在一起》
主要電視劇作品
《南行記》《無悔追蹤》《皇城根兒》《過把癮》《像春天一樣》
《吳敬梓》《走出凱旋門》《殺人街的故事》《找不著北》《柳亞子》
《東邊日出西邊雨》《刑警本色》《讓愛作主》《黑冰》《DA師》
話劇
《樓上的瑪金》《歸來兮》
歌帶
《糊塗的愛》《寶貝》《想說愛你不容易》
榮譽
1994年獲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配角獎(《皇城根兒》飾王喜)
1995年獲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優秀男主角獎(《紅粉》飾老甫)
1995年獲中國電視「飛天獎」最佳男主角獎(《過把癮》飾方言)
1997年獲中國「十大」優秀電視演員獎(1995—1996年度最佳優秀演員獎)
1998年獲上海國際電視節最佳男主角獎(《像春天一樣》飾肖亮)
1998年獲上海「白玉蘭獎」話劇最佳男主角獎(《歸來兮》飾文華生)
2000年獲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最愛的男主角獎(《刑警本色》飾肖文)
2001年獲中國首屆「雙十大」優秀演員獎
2002年獲第十一屆華人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和你在一起》飾音樂教師)
歌帶《糊塗的愛》和《想說愛你不容易》創1994年和1995年中國磁帶發行量之最
由王志文主演的電影《紅粉》《家醜》《週末情人》《荊軒刺秦王》在國際影展分別獲得多種單項獎和最佳長片獎
《說出你的秘密》2000年北京大學生影展獲最佳劇情片獎
由王志文主演的大型話劇《歸來兮》在上海和北京上演時,獲得高度評價
由王志文主演的各類電視劇一直是觀眾收視最佳熱點。 《過把癮》《南行記》《無悔追蹤》《東邊日出西邊雨》《刑警本色》《讓愛作主》《黑冰》創最佳收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