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磊個人資料:也走到瞭如今這一步

2024-05-24王中磊

「曾經無數美女在懷,是被所有藝人吹捧的存在,如今卻成了邊緣人物。」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稍有不慎,便會落得滿盤皆輸的結局,更不用說犯下重大的過錯了。

還有句話說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難”,難的就是那份沉穩、謙虛的心態,一旦有了放縱之念,終究會自食惡果。

而曾經的演藝圈大佬王中磊,便是其中一位。

他與哥哥王中軍的發家史,一度成為圈內津津樂道的“商場傳奇故事”,可誰能想到,這如日中天的兩兄弟,最後輸掉了自己辛苦建立的基業。

被罵人、被藝人嫌棄,股票緊隨著暴跌,負債幾十億,幾乎到了窮途末路。

如今的兄弟倆如何了?他們還有機會東山再起嗎?

1970年,王中磊出生。

年少時的王中磊,是那種常被人形容為“京城大院出來的紈縐子弟”,因為他爸爸曾在軍隊裡做過重要工作,家境算是顯赫。

而他是家裡的老廬,上面還有三位哥哥看著他長大。

說王中磊當時在家裡獨受寵愛,一點都不為過,父母幾乎是把他捧在手心上照顧。

原本父親的打算,是讓三位哥哥練好體格,將來入伍參軍,未來就當個軍人。

但到了王中磊的身上,父親卻變了主意,想著得讓這個兒子好好學習,爭取進入政界。

如此一來,家裡就是軍政兩界都有人,可見父親的確是有遠大願景的人。

而王中磊自然沒讓父親失望,打小就聰明的他,學習成績從來沒讓父親擔心,一直都在班上名列前茅。

不過,學習雖好,可他調皮搗蛋的脾氣也是相當明顯,時常令父親頭痛不已。

而他既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學習又那麼出色,父親實在找不出理由來教訓這個兒子,只能放任他玩自己的。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王中磊越發調皮,也漸漸成了眾人口中的「紈綔子弟」。

1990年,王中磊在父親的建議下,報考了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畢竟是長在「京城大院裡」的孩子,王中磊剛進入學校,就展現出了強大的交際能力,跟誰都能說得上話,連老師都佩服他的口才。

而在新鮮的生活環境中,王中磊也積極尋找了和他擁有同樣「家庭背景」的朋友,他們一起開創了一般人難以觸碰的社交圈。

深陷其中的王中磊,非常喜歡經營人脈的感覺,逐漸成了小圈子裡的「老大」。

這群人天天不好好學習,就是研究去哪玩,玩什麼。

不過,在大家成績退步的同時,王中磊的成績卻依舊出色,而且對藝術方面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尤其是電影。

本就有深厚文化基礎的他,洞察到即將起勢的影視產業,心中暗生造夢之意。

然而,當他揚言要投身於此,並展現自己的才華時,二哥王中軍卻用殘酷的現實,「你沒錢」三個字,徹底擊碎了他的那點野心。

回到現實,王中磊選擇了順從,接受了家庭給他的安排,到北京市物資部去工作。

那可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即使擠破頭也得不到。

但這對王中磊來說,那份工作卻意味著乏味、無趣,拿著微薄的薪水,反倒給他帶來了甜中帶苦的感觸。

就在王中磊每日上班,如打卡般無趣時,他的二哥王中軍從美國歸來,手握十多萬美金,懷抱著賺錢夢。

兩個人一商量,覺得自己開公司比「鐵飯碗」強多了。

當時中國的社會經濟,正刮起一陣熱風,王父也覺得海外歸來的大兒子和小兒子的想法不錯,不僅同意了他們的計劃,還啟動了自己的資源,為他們提供幫助。

1994年,王中軍與王中磊一拍即合,聯手創立了華誼兄弟公司。

於是,王氏兄弟正式揚帆,開始了影視行業中的傳奇之旅。

二哥王中軍抓大方向,小弟王中磊操持細節,初試啼聲,便投資了《刮痧》和《防守反擊》,結果大獲成功,讓他們荷包豐滿,信心倍增。

然而好景不長,他們接下來孤注一擲投資了《荊軒刺秦》和《鬼子來了》,因對大導演陳凱歌和姜文的盲目信任,未做太多調查便投入巨資。

但市場畢竟現實,優秀的電影並非必定賺錢,這兩部影片讓兩兄弟遭受了幾千萬元的損失。

這次失敗,算是給他們敲響警鐘。

之後,他們對投資電影變得更加謹慎起來,而且王中磊和王中軍也發現,單純靠投資電影賺錢根本不夠。

真正想賺錢的話,還是得參與電影創作。

但如此一來,投資和經營的風險自然就大了許多,一不留神可能就會一敗塗地。

因此,王中磊和王中軍在製作第一部電影時非常謹慎。

拍電影的關鍵,就在於劇本和製作團隊。

好劇本好找,優質團隊難求,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導演,一位導演可以直接設定電影的基礎調性。

兩兄弟反覆思考後,最終將馮小剛視為理想人選。

當時的馮小剛,名聲大噪,他每部執導的電影票房都備受矚目,如《甲方乙方》便帶來了過千萬的票房收入。

2001年,華誼兄弟公司開出400萬年薪,以及3%股份的優渥條件,成功簽下馮小剛,成為他們公司的御用導演。

到了2003年,馮小剛用一部《手機》,給王氏兄弟徹底證明,選擇他就是選對了。

他執導的《手機》轟動全國,榮獲國內票房冠軍,華誼兄弟也藉此機會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知。

不久後,馮小剛再次獻上新片《天下無賊》,票房再過億,讓兩兄弟笑得合不攏嘴。

但華誼能在業界樹起大旗,馮小剛並非唯一功臣,著名經紀人王京花的貢獻,也不容忽視。

2000年,王京花加入華誼兄弟,並引進了一大批優秀演員,如范冰冰、周迅、陳道明等。

這些演員為華誼的擴張,助推了很多。

儘管王京花2005年離職,並帶走部分藝人,華誼兄弟依然江山穩固,聲名大噪。

後來,王中磊也開始親自監製電影,如《唐山大地震》等,票房和口碑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吸引了不少觀眾。

透過這些令人羨慕的成績,王中磊成功達成名利雙收。

不只票房收入旺盛,他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也是越來越大。

2010年,王中磊被《南方人週刊》列入“最具影響力的50人”,大放異彩。

十年後,他又摘得華鼎獎「最佳製片」榮譽。

然而風生水起的事業,往往牽連著洪流般的緋聞。

在那些電影明星的眼裡,台前固然是光鮮亮麗的,但是到了台下,還是的求著王中磊這樣的“大佬”,給自己爭取成名的機會。

王中磊的身邊,便開始圍繞著各種鶯鶯燕燕,可事實上,當時王中磊已經結婚了。

當他和妻子王蓉相識時,剛步出校門,家庭條件的確不差,但其他方面卻顯得十分平凡。

王曉蓉的家人初看並無好感,然而,王蓉看準了這個坦誠的男人。

1994年,兩人步入婚姻的殿堂。

照常理,王中磊應珍惜如此摯愛的伴侶,可是在娛樂這個圈子裡,誰又會滿足於現有的一切呢?

自華誼兄弟聲名鵲起,眾多女星為了求電影資源,對王中磊爭相投懷送抱,而他,似乎也從未厭煩。

其中,與霍思燕的緋聞最轟動。

與其他艷情傳聞不同,王中磊願意花心血幫助她,陪伴參與各種活動。

然而這場緋聞在王中磊的女兒公開唾棄霍思燕後,也草草收場了。

同時,王中軍則致力於追尋名畫的藝術之路。

他對名貴藝術品相當沉迷,毫不介意為此耗資巨資,曾斥資2億購得畢卡索作品,3億獲取梵谷署名之畫作。

在金碧輝煌的北京,他更是為自己打造了一座馬術場和藝術收藏館,那份對美的濃烈喜愛,完全佔領了他的生活。

而一度繁榮的華誼兄弟,漸漸開始走向衰敗,起點就是大名鼎鼎的經紀人王京花,領著大批明星離去。

憑藉著洞察眼光,她看出了華誼情勢的搖擺不穩。

不過她的出走,當時還並未動搖華誼的根基,所以外界也看不出什麼。

但就在這時候,那位曾把華誼帶到巔峰的馮小剛,多部影片遇挫,這艘影視巨輪有次開始晃動。

2018年,又一個炸彈被砸下,崔永元爆料范冰冰簽訂陰陽合同,涉嫌逃稅漏稅。

一時間,華誼兄弟成為輿論批評的焦點,股票暴跌,公司負債累累。

王中軍甚至賣掉自己珍藏已久的名畫,以填補公司的缺口。

那一年,他們虧損高達11億,成為公司歷來最大的虧損。

然而,沉重的打擊仍在持續。

華誼兄弟曾經與周星馳有過口頭協議,就是一起合作拍攝影片,同時票房達到預期,就分給周星馳8000萬。

王中磊的江湖地位擺在那裡,所以周星馳未作他想,協議都沒簽就同意了。

結果五億票房輕鬆拿捏,但王中磊卻反悔了。

事情傳到觀眾耳中,華誼一夕之間成為眾矢之的。

2019年,資本察覺華誼兄弟日益徬徨,接連撤資。

2021年,王中軍辭職,只留下王中磊一人孤軍奮戰。

因疫情的影響,整個影視業都顯得萎靡,華誼兄弟也受此拖累,前景堪憂。

隨後,華誼兄弟的問題滾滾而來,股票價格一路跌落,從32元一股摔到5元一股,可謂觸目驚心。

在財富的巔峰時期,他們公司市值高達900多億,無數璀璨的明星都向王中磊獻媚,而如今卻只能把手中的股權抵押出去。

商場真是瞬息萬變,就像是戰場上的攻防更迭!

在最近公佈的一組照片中,那個曾經居於C位的王中磊,如今越來越邊緣化,昔日榮耀,盡數不再。

然而,經歷挫敗的王中磊,表現出了他的堅持。

他不再過著喧囂的生活,而是在盡全力穩住搖晃的華誼大船。

回首昔日,他在巔峰時未能保持謙遜,反倒開始變得自我膨脹。

這種懈怠,無疑對華誼航船的顛覆,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記得當年,王氏兄弟能在圈內呼風喚雨,誰都要看他們的面子。

如今卻成了昨日黃花,無人問津,甚至被人「唾棄」。

接下來,華誼兄弟到底會不會如鳳凰涅槃般復活,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