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簡介及個人資料(解放戰爭時期,抗日名將薛岳明明很厲害,為何不去指揮三大戰役?)

2023-01-17薛岳

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決定兩黨命運的重大戰事,如此關鍵時機,雙方都動用了最強大的火力、最精銳的部隊。不過有一點很奇怪的就是,國民黨在指揮官的選擇上,似乎不那麼英明。

遼沈戰役時國軍東北「剿總」總司令是衛立煌,衛立煌不想與我黨作戰,他採取的是堅守大城市策略,對蔣介石很多命令都不聽從,所以老蔣就開始微操,導致東北國軍大部分被分割殲滅;

平津戰役時國軍華北「剿總」總司令是傅作義,傅作義雖然有軍事才能,但指揮不動中央軍,連命令都無法統一,就別提能否勝利了;

淮海戰役時國軍徐州「剿總」總司令是劉峙,劉峙的指揮能力就有些堪憂了,解放戰爭之初就有過全軍覆沒的經驗。雖然徐州「剿總」的實際指揮權在杜聿明手上,但讓劉對峙來擔任這個總司令還是有很多人出言嘲諷。

這裡就有一個讓人疑惑的地方了:其實國軍中名將也不少,比如說抗日戰爭時期赫赫有名的薛岳,為什麼在三大戰役中卻不見蹤影呢?

薛岳

說起來薛岳是成名已久,他1909年參加了同盟會,1916年考上了保定軍校,畢業後繼續跟隨孫中山革命。

1921年廣州國民政府成立時,薛岳擔任了孫中山總統府警衛團第一營營長,另外兩名營長則是大名鼎鼎的張發奎、葉挺。

此後多年,薛嶽屢立大功,受到蔣介石的數次嘉獎,在全面抗戰爆發前,他就已有軍長之職。不過真正屬於薛岳的舞台,是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薛岳歷任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第一戰區前敵總指揮、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等職,創下過諸多輝煌戰績。

1938年的萬家嶺戰役,薛岳率部將日本106師團包圍,在十餘天的血戰後,日本106師團幾乎被全殲,建制被打殘,這在整個抗戰史中都是難得的大勝!

後來薛岳被調去主政第九戰區,他自創了天爐戰法,消滅了大量的日寇。日本著名的11軍被打得四易其帥,仍是無法打通前往重慶的道路。

根據國軍戰後統計,第九戰區是整個抗日時期消滅敵人最多的戰區,而薛岳自然也成了殲敵最多的戰區負責人。 憑藉著抵抗法西斯的卓越貢獻,薛岳獲得了美國總統杜魯門頒布的總統自由勳章,這也是一項難得的榮譽。

薛岳

薛岳如此能打,蔣介石也不是一開始就棄之不用。 1946年6月,國民黨在完成所有準備後,悍然向解放區發動攻擊。

當時國軍將重點放在了兩條線上,薛岳就負責山東和蘇北這一條,可見此時老蔣對他還是很器重的。薛岳時任徐州綏靖公署主任,麾下有30萬美械精銳,因此他的心中鬥志滿滿,認為可以輕鬆完成「南北會師,佔領山東,打通津浦線」的作戰方針。

說起來早在紅軍時期,薛岳就與我黨交過手,在長徵中,紅軍一路撤,他就一路追,有這前因在,他對我黨是比較輕視的,思維還停留在十多年前,認為我軍只會打遊擊。所以他並沒有把粟裕放在眼睛裡。

不過呢,現實很快就讓薛岳改變了想法。 1946年7月的蘇中戰役,粟裕打出個七戰七捷,國民黨損失5萬多人;12月的宿北戰役,國民黨又被消滅2.1萬人,整編69師幾乎被全殲,師長戴之奇畏自盡;

1947年1月的魯南戰役,國民黨兩個整編師和一個快速縱隊,連人帶砲全被我軍納入囊中,其又損失5萬多人,陳毅還專門寫下了一首《魯南大捷》,其中有句「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蔣賊應淚垂」;1947年2月的萊蕪戰役,李仙洲部近6萬人被全殲。

在薛岳擔任徐州綏靖公署主任的半年時間裡,國軍損兵折將數十萬,而且還被我軍打通了魯南、膠東和渤海解放區。

這樣的結果讓國民黨內議論紛紛,其他派系立刻對薛岳口誅筆伐,蔣介石也對薛岳的指揮能力產生了懷疑,於是在1947年3月就撤掉了薛岳「綏署」主任的職。

薛岳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裡都是做些拿薪水、不干活的事,直到三大戰役打完蔣介石下野後,他才重新返回廣東擔任要職。

薛岳

話說回來,國民黨陣營中的將領大多都在解放戰爭時期吃過苦頭,但敗了後該用還是會用,為什麼偏偏薛岳就長期被賦閒了呢?歸根結底就是派系問題。

薛岳是廣東韶關人,他也是粵系主要人物之一,孫中山革命之初倚靠的武裝力量主要就是粵軍,然而在陳炯明叛變之後,粵系逐漸被邊緣化,最終在蔣介石統治時期被黃埔係取而代之。

在蔣介石心裡,粵系屬於“雜牌”,能有機會削弱是絕對不可能放過的,薛岳與蔣介石也長期處於貌合神離的狀態。雖然老蔣多次嘉獎過薛岳,但薛岳也參與聯合倒蔣,中原大戰時期他就跟隨桂系站在了南京的對立面。

有這樣的經歷,蔣介石怎麼可能將薛岳當成心腹?

1948年的中華民國選舉,薛岳與一干粵系故人都推舉孫中山的兒子孫科為副總統,他們拼命地拉選票,期望孫科就職後能得到回報。

孫科也算夠意思,在競選結果出來前就非正式地內定了一個影子內閣:張發奎是國防部部長,薛岳是參謀總長,餘漢謀是軍政部長,陳策是海軍部長,李漢魂是內政部長,鍾天心是教育部長。粵系大佬們基本上都有了個不錯的安排。

只不過這個消息很快就被南京的《救國日報》披露,一時間國民黨高層紛紛笑不已,最終副總統的位置被李宗仁拿下,薛岳等粵系舊人的奮力一搏徹底失敗。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蔣介石還想用薛岳,陳誠、胡宗南等人也會拼命阻止,所以薛岳就與三大戰役無緣無故了。

薛岳

抗日戰爭時期薛岳能擊敗日軍,除了個人能力外,還有軍心、民心的支持,所以才能打出多次勝績。然而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已經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民心來到了解放軍這一邊,他的戰敗也是理所當然。

如果薛岳是黃埔嫡系,或許蔣介石還會再復用他,奈何他依然與粵系故人眉來眼去,這樣就無法參與三大戰役了。

不說薛岳倒是挺長壽的,1998年病逝,享年102歲,這或許也是老天對他抗日功勞的補償吧。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