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日著名將領薛岳簡介(薛岳將軍,主席是這樣評價的)

2022-11-11薛岳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綽號“老虎仔”,廣東鱘市樂昌縣九峰鎮小坪石村人,客家人。薛嶽是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國民革命軍著名將領,軍事家,曾獲得美國總統杜魯門頒授的自由勳章和國軍授予的青天白日勳章。在長沙會戰中自創天爐戰法,該戰法殲滅日軍十萬之眾,有效阻止了日軍的戰略目的,此戰役是中國抗日戰場一次十分重大的勝利。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薛岳考入黃埔陸軍小學學習,後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18年(民國七年),參加孫中山新建立的援閩粵軍,任司令部上尉參謀,不久任第一師機關槍營營長;1921年(民國十年)5月,薛岳任孫中山總統府警衛團第三營營長,成為著名的粵軍「三劍客」之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與紅軍多次作戰。抗日戰爭中指揮了四次長沙會戰等著名會戰,時有抗日「戰神」之稱,被認為是「抗戰中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後來在1950年的海南島戰役中任海南防衛總司令,戰役失敗後退到台灣。 1952年晉升為陸軍一級上將,蔣介石先後給了薛岳幾個虛銜,如「總統府戰略顧問」、「中國國民黨改造中央評審委員會主席團主席」、「行政院政務委員」等。兩蔣父子固執甚恭,但不授予實權。薛岳無兵可帶,無仗可打,百無聊賴,多半閒居在台灣南部嘉義鄉間,過著半隱退日子。 1998年5月3日逝世於台灣,享年103歲。

薛岳

主要成就

政治成就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1月,薛岳在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期間,也進行了一系列湘政建設,他臨危受命就任湖南省主席。上任後,根據湖南的實際情況和抗戰需要,提出了「安、便、足」的施政方針。所謂“安”,就是力圖使湖南人民安居、安業、安心,“便”,即便民、便國、便戰;“足”,即足食、足兵、足智。並依此實施所謂「六政」建設。

薛岳把提高國民的健康水準作為湘政建設的第一要政,稱之為「生民之政」。他指出,只有每個國民身體健康,乃能救國,唯有整個民族的健康,乃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平等。除了增加經費改善醫院醫療設備外,還各撥款四百萬元,新建了省立第三、六、七、八醫院。後來,又籌建了省立第九、十醫院。抗戰勝利前還電令省建、教導兩處撥款興建南嶽體育館和開闢中山公園。同時,嚴令禁止鴉片和限制娼妓活動。

在施政中,薛嶽重視發展農業、林業、興建水利,以及交通運輸和工礦企業,稱之為「養民之政」。他鼓勵湖濱農民開墾湖田,擴大耕作面積。準許基層幹部和文職人員,租種田地,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要求各地做到「一縣一農林場,一分鎮一農林場,一保一農林場」。

國民教育,即所謂“教民之政”,是薛岳湘政建設中的一個重點。他一方面發展中小學的文化教育,提高民智,一方面發展中等師範和職業教育,以適應工農業生產和中小學教育的需要,同時,反對學校商品化,責令各區專員對本區內之省立師範學校、職業中學及私立國立中等以上黨校進行督導,「嚴整學風,改善教法,如有違背現代教育方法,以學校為商品化者,均應報府嚴辦」。

薛岳也重視強化警察組織,肅清漢姦土匪,安定後方,稱之為「衛民之政」。他要求對那些被敵偽收買,「操縱市場,高抬物價,積極破壞社會經濟,進而怨惡戰爭發生反戰行動」者,進行「切實防範」;凡「參加偽組織,替敵人帶路、作偵探、作便衣隊、修築公路、運輸糧彈傷兵者一經捕獲,訊明確實,准予就地槍決,以正國法」。

為了喚起民眾力行抗戰,薛岳推行所謂“管民之政”,整頓和健全政治組織和社會組織。他規定:凡屬於社會組織之人民團體、經濟團體合作事業團體,均有絕對服自命令,力行抗戰建國之責,否則依法解散,重新改組;凡屬社會組織之文化團體,均有宣傳法令,喚起民眾力行抗戰建國工作之責,否則依法解散,重新改組。

薛岳所實施的第六政就是所謂「用民之政」。他重視糧政建設,指令相關部門合理地規定米穀價格,防止奸商、宮商高價圖利,以圖「穀主糧商,食米之人,皆得共生共存,而不背民生主旨。同時,也要求各縣市、各相關部門,要把評定、核正、檢查物價;作為「當前最重大之任務。指出:「高抬物價固不準,壓抑物價也不行,力求'中正'二字,使商民賣得出,買得入;則物暢其流,價安於市。」如「奸商操縱,官商居奇,而縣府縱任不理,對民生漠不關心,物價反而高漲。

戰略成就

天爐戰法

天爐是將兵力在作戰帶,佈成網狀的據點,以伏擊、誘擊、側擊、尾擊等方式,分段消耗敵軍的兵力與士氣,最後,把敵軍拖到決戰地區,再狠狠的圍殲。薛岳保長沙,敗日軍而成名。中國戰史出版局也曾特別出版了薛岳所寫的《天爐戰》一書。 [10]

八字口袋戰法

類似於一字長蛇陣,不論敵人攻其首尾,另一頭皆可相救,必要時可以完成合圍,缺點是如果敵人有優勢兵力,則可同時攻擊首尾和腹部。產生於武漢會戰時期。

事實上,這些理論是薛岳將軍經過長期戰爭實踐和研究各種戰爭,參考各種軍事著作,包括中國古代軍事著作,而產生的。其戰法是在敵強我弱第情況下,正面迎擊的最有效戰法之一。

軍事成就

萬家嶺戰役薛岳所部共斃傷日軍第一零六師團8,000多人,佔師團總人數一半以上。擊斃的敵軍軍官包括第一一三聯隊長田中聖道大佐和工兵第一零六聯隊長茶村秀男中佐,大隊長3人;重傷第一四五聯隊隊長市川洋造中佐,大隊長2人,聯隊副官1人,中隊長、小隊長死傷過半。 [2]

天爐戰法示意圖

天爐戰法示意圖

天爐戰法示意圖

天爐戰法示意圖

三次長沙會戰,薛岳所指揮的部隊共殲滅日軍11.75萬人(三戰殲敵人數分別為2萬、4.15萬和5.6萬)。雖然中國軍隊在1944年的長衡會戰(第四次長沙會戰)中失利,長沙和衡陽相繼失守,但仍給日軍造成了傷亡6.8萬人的代價。

人物評價

前國家主席毛澤東:你們遭遇薛伯陵務必持重! [2][11]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撼山易、撼薛將軍難。 [2][12]

軍事家葉挺:萬家嶺大捷,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與平型關、台兒莊鼎足而三,盛名當垂不朽。 [2][13]

軍事家粟裕:薛岳用兵尚稱機敏果斷。 [2][14]

軍事家張治中:百戰名將。 [11]

學者、教授王建學:薛岳在抗戰當中對日軍的打擊最大,殲滅日軍也最多,他是日軍最懼怕的中國將軍,為中國的抗日戰爭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