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2}01
1977年楊志剛出生在一個比較貧困的家庭,由於計劃生育的原因,從小便被送往舅舅家,由舅舅撫養,由郭姓改姓楊。
在這樣的操作下,曾有著親密血緣的父母,搖身一變成了隔著一層關係的親戚。
而這件事楊志剛渾然不知。
只覺得大姨一家對自己十分的好,因此,從小他便常在大姨家一待一整天,整天跟著大哥郭靖宇的屁股後面到處跑。
小孩子總會童言無忌,或許是聽大人們說漏了嘴,一直叫他「郭老四」。
隨之他越長越大,這個稱號就如同一根刺一樣揮之不去。
但一次意外,他終究還是知道事實了。
自從得知,自己的爸媽不是自己的「爸媽」後,他開始敏感自卑。
而他的改變郭靖宇也看在眼裡,感到十分的痛心,覺得他們太對不起楊志剛。
於是,郭靖宇在他的成長之路上常常會幫助他。
大二時,楊志剛被章家瑞看中,並讓他在《婼瑪的十七歲》擔任主角。
那是他最春風得意的時期。
他滿眼期待地邀請已經是導演的郭靖宇看自己的電影。
以為會得到誇贊,但電影只進行到一半,郭靖宇便離場走人。
他教導楊志剛:
“多演一些小角色,磨練下演技,表演都沒弄明白就去演電影,是不會有出息的。”
但那時的楊志剛怎麼聽得進去,只覺得哥哥瞧不起自己,並立志要闖出個名頭給郭靖宇看。
可現實總是殘酷的,即使他四處奔波找角色出演,但始終屢屢碰壁。
無奈之下的他只能先去投奔郭靖宇。
而這也是他走向「靠哥關係戶」的第一步。
可以說楊志剛之所以能夠走的如此順遂,完全是「站」在郭靖宇的肩膀上成長的。
{還2}02
雖說有了哥哥的加持,但他始終都開心不起來。
許多人對他議論紛紛,覺得他“關係戶”,如果他哥哥不是導演,他可能就沒戲拍。
在這樣的討論下他越發的努力,但拍出來的戲總是反響平平,為了能更好的擺脫哥哥的光環下。
在進行《秘密圖紙》時,有一幕是爆破的戲。
楊志剛在拍攝時被爆破時的氣浪撲倒,導致自己嚴重燒傷。
哥哥怕失去這個弟弟,楊志剛怕沒辦法演戲。
但這次事故終究還是對他造成了影響。
嚴重的燒傷導致他面目神經受損,自此,一些微弱的面部表情他都做不了,甚至,他的語言功能,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導致觀眾後面看他的作品,總是會發現他的台詞功底不行。
而他的哥哥郭靖宇為此很是自責,為了彌補自己的弟弟,自己的每一齣戲都會邀請弟弟來演。
即使楊志剛臉部受傷,郭靖宇自始至終都不曾換過。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正是那場事故,讓楊志剛對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拍戲也更加的投入。
他終於苦盡甘來的火了。
2009年,有郭靖宇拍攝的《鐵梨花》中,楊志剛飾演的張吉安,一個可憐又可恨的人物,矛盾又複雜的心理狀態,被他飾演的淋漓盡致。
正是這一個角色,讓他正式走進大眾的視野。
那個臉部傻傻的,台詞慢悠悠的楊志剛,憑藉著抗戰劇,一舉成為了「爸爸輩」心中最喜歡的演員。
之後,只要是郭靖宇導演的戲,其中必定有楊志剛的存在。
2010年的諜報《將軍》,楊志剛是主演。
2011年的《紅娘子》。 2013年的《打狗棍》等。
都是由郭靖宇執導的影視劇,其中楊志剛要不是主演,要不是戲份比較重的配角。
可以說的是,那些年他幾乎霸屏了許多知名的地方電視台。
而他出演的的影視,《打狗棍》《鐵梨花》等收視率十分的高,幾乎都是老一輩心中最經典的影視劇。
自從他的影視劇在影視界出圈了之後,不少網友對他的爭議越來越大。
被網友一直批評的是他的「關係戶」身份,無數人開始對他發動攻擊,說他走到今天,完全靠的是他的哥哥。
不然就憑他那普普通通的長相,不太好的台詞,不可能有那麼多好資源。
此後,沒演技,沒顏值,關係戶,台詞差成了他揭不下來的標籤,被網友一舉釘在了恥辱柱上。
無數的網友將對他的不滿轉移到了他的作品上。
在老一輩心中奉為經典的《打狗棍》,在某平台上的評分僅僅剛剛過了及格線。
《勇敢的心》更是連及格線都沒跨過。
或許是「眼熱」自己沒有那麼好的哥哥,沒有資本去扶持自己。
無數的年輕人抨擊他:
“沒有郭靖宇,楊志剛什麼也不是。”
越發想證明自己的楊志剛越是弄巧成拙。
一場綜藝讓無數的人認定了標榜在他身上的那些標籤。
{還2}03
參加《演員請就位》的楊志剛在節目中「耍大牌」的行為。
令無數的網友感到厭惡。
因在業界有著不小成就,經驗比較豐富的他一上來就被製片人定級為S級。
以為身為演藝圈的老前輩,會具有身為老前輩的「素質」。
但他隨後的行為卻「辜負」了所有人的期待。
在節目組的安排下,他與青年演員郭曉婷一起出演《受益人》這部電影的片段。
在排練的過程中我們就能看的出來,楊志剛是個極度自負的演員。
明明帶著悲劇性的片段,即使同伴表示拒絕,但他卻一度要加進去喜劇性元素。
甚至,在進行排練時,楊志剛也十分自負的開口道:
“如果排練過多演員到現場就會失去激情,有些戲是需要現場激發的。”
在排練時對待郭曉婷的態度,像極了辦公室裡大腹便便,油頭滿面,仗著年長便指手畫腳的「前輩」。
但最終,楊志剛的想法被製片人一度否決。
《受益人》中原本十分抓人的劇情,被唐突的喜劇成分沖淡,導致最後呈現的結果差強人意。
郭敬明更是直接怒懼:
“我不知道你們在幹什麼,你們都是各自在演各自的。”
甚至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喜劇的存在是最大的錯誤。
郭曉婷滿腹委屈無法言說,反觀楊志剛,在聽在場導演的批評時,表現得毫不在意。
態度充分的展現了他的淺薄和自負之處。
在觀眾看來,身為著名導演的爾冬升前輩,就差沒指著他的鼻子罵他:
演技太差,達不到正常演員的水平,所謂的「資源戶」「關係戶」。
而楊志剛居然還一副「你不配指點我」的樣子,真的讓一眾網友感到不適。
大概在他的心目中,配指點他演技的或許只有「國寶級」的大導演郭靖宇吧。
事後便在某社群平台上發長文,更是完美地展現了他的沒擔當,狂妄自大。
正是這一樁樁一件件,讓本就口碑不怎麼好的楊志剛,口碑更是跌落谷底。
或許是被瘋狂地抵制,謾罵之後,他的演技也有一些明顯的提升。
就比如在《唐朝詭事錄》,沒做多少宣傳,但劇情夠吸引人。
其中楊志剛飾演的「蘇無名」一角,更是吸引了無數觀眾的好評。
讓人越看越想看,收官之後被觀眾直催第二部。
雖然演技上升了,但驕傲自負的性子還是需要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