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韓國前總統全斗煥因涉嫌誹謗死者,而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緩刑2年。 89歲的瘦弱老人在兩人的攙扶下,顫顫巍巍邁進法庭接受審判的模樣,令人唏噓不已。
事實上,這種略顯淒慘的情形在許多國家,都十分常見。一位國家最高領導人在下台後,很容易會被翻舊賬,遭到全方位的抨擊。就算是那些順其自然退位讓賢的總統、總理,大多也都是風光不再、歸於沉寂。
然而,泰國史上第一位女總理英拉,卻徹底扭轉了這個法則。她因「大米瀆職案」被推翻下台,遭到全泰國民眾的指責,最終為避開5年刑期而逃往海外。可跌落神壇的英拉,不但沒有遮遮掩掩、四處逃亡,反而搖身一變成為了中國商界新秀,依然風光無限。
今天帶你了解泰國第一女總理英拉,輝煌亮麗的一生。
英拉·西那瓦,1967年6月21日出生於泰國清邁。英拉所在的西那瓦家族,原名為丘,祖籍在廣東梅州豐順縣。英拉自稱擁有四分之一的中國血統,還取了一個中文名叫做丘英樂。
英拉對中國有著與生俱來的好感,這也是她在位時積極推動中泰兩國關係,下台後選擇到中國打拼的關鍵原因。
英拉可以說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從公主成長為女王的代表人物。英拉祖上三代均在泰國經商,累積了大量財富。英拉的父親奔歷·西那瓦,曾經擔任過兩屆國會議員,後來棄政從商,將家族事業延伸到了電影院、咖啡館、車行等眾多領域。在英拉出生時,西那瓦家族已經成為了泰國影響力最大的豪門家族之一。
英拉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從出生起就備受寵愛。受家族的影響和培養,英拉也非常出色,不僅擁有姣好的外形、溫柔出挑的氣質,還是一個學霸。 21歲那年,英拉就獲得了泰國頂尖大學清邁大學的政治與公共管理學士學位。之後,她前往美國肯塔基州大學留學,順利拿到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英拉雖然主攻政治相關專業,但她對政治卻毫無興趣。 1991年學成歸國後,英拉果斷進入家族企業經商。此後的20年間,英拉陸續擔任西那瓦電話公司、泰國最大營運商AIS、SC地產公司等家族企業的總裁職務,成為了泰國知名的傑出商界女性。
然而就在2011年,從未踏足政壇,沒有在黨內擔任過任何職務的英拉,卻突然被泰黨推為總理候選人。而且在之後到來的競選中,英拉還大獲全勝,當選為泰國第28任總理,也是泰國史上第一位女總理。
他人追逐一生也求而不得的總理之位,英拉卻這樣被眾人硬捧著上位了。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極端異常的情況,與英拉的兄長他信·西那瓦密切相關。
他信·西那瓦的傳奇程度,相較於英拉而言,有過之而無不及。他信1949年出生,24歲時以全校第一的成績從曼谷警官學校畢業,隨後拿著政府獎學金赴美留學,先後獲得刑事司法學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回國後,順利進入警界工作。
或許是因為龐大的家族企業無人管理,他信很快便選擇了棄警從商。都說“有能力的人,做什麼都能成功”,他信身體力行的證明了這句話。 1982年,他信創辦了西那瓦電腦服務與投資公司,1990年便成功帶領公司上市,並基本壟斷全泰國的電視衛星天線和行動電話業務。他信只花10年時間,便從初入商界的新人,成長為了泰國首富,將家族事業進一步壯大。
最令人震驚的是,隨後進入政壇的他信,也是在最短的時間裡,便達成了最高成就。 1994年,出任泰國外交部長;1997年,就任泰國副總理;1998年,組成泰愛泰黨並擔任主席;2001年,當選為泰國第23任總理。他信的政壇之路,可以說是一路開掛。
他信上位之初,正逢亞洲金融風暴時期,泰國經濟遭受重創,還背負著大量債務。而他信運用自己出色的金融思維,提前兩年便還清了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貸的172億美元債務,成功帶領泰國逃脫金融危機的泥潭。
2003年,他信政府又展開了“反毒品戰”,對販毒武裝集團進行軍事鎮壓,極大程度的破壞了泰國的非法毒品網絡。
此外,無論是平息那拉提瓦府暴動,或是組織海嘯救援、重建工作,亦或是應對禽流感問題,他信的表現都極為出色且有效率。
正因如此,他信在泰國擁有極強的號召力,尤其受到一般民眾的推崇。他信不僅是泰國史上第一位任期滿4年的總理,也是第一位透過民選成功連任的總理。只可惜,領袖能力出眾、家族背景強大的他信,也沒能夠逃脫泰國政壇的「詛咒」。
泰國是非常特殊的君主立憲制民主國家,軍隊獨立於內閣政府之外,總理無法掌握軍權,但軍隊卻可以輕易將政府推翻。所以,泰國歷史上,絕大部分的總理都是因為觸犯到軍隊和皇室的利益,而被倉促推翻下台。例如英拉的姐夫頌猜·翁沙瓦,就僅在總理之位上坐了不到3個月。
作為極為罕見的在位6年的泰國總理,他信引起了軍方和反對派的危機感。所以從很早開始,反對派就一直在尋求他信政府的漏洞。
2006年1月,他信將西那瓦集團49.6%的控股權賣給了新加坡國有企業淡馬錫。原本這只是一樁正常的商業交易,可問題在於西那瓦集團太過龐大和特殊,其涵蓋了泰國最大的電信公司、衛星通訊公司等等。國家總理將在泰國舉足輕重的企業賣給海外公司,這令泰國民眾非常失望。籌劃已久的反對派,趁機大做文章,激發了民眾的怒火。
2006年9月19日,泰國陸軍總司令頌提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他信政府。面對軍方強加的數十項罪行,他信被迫逃往海外,輾轉於英國、日本多地尋求政治避難。最後在2010年時,他信拿到了黑山共和國的公民國籍,才基本停止了這場混亂。
由於他信在執政時期,推行了非常多便民利民的政策。所以當他信被軍隊拉下台後,他在民間的支持率不降反升,甚至很多人都在呼籲他東山再起。
源自於他信這種無可比擬的影響力,泰黨在他信下台後,立刻找上了英拉。此前,英拉經常陪同他信出席一些活動,她也憑藉著出色的容貌氣質,以及獨立女強人的形象,贏得了民眾的廣泛關注和好感。泰黨內部一致認為,在競選新任總理上,沒有人比英拉更有優勢。
面對泰黨的極力邀請,英拉在婉拒數次後,最後還是點了頭。 2011年,英拉以泰黨第一候選人的身份,加入了總理競選,並打出了「他信思考,為泰黨執行」的口號。出人意料的是,第一次接觸政治的英拉真的在大選中獲勝。
從學霸到商界女強人,英拉無疑是個個人能力非常強的人。只可惜在政治方面毫無經驗的英拉,並沒能像他信那樣開掛,反而捅出了一個大簍子,即著名的「大米瀆職案」。
眾所周知,泰國是世界五大農產品出口國之一,享有「東南亞糧倉」的美譽,泰國香米更是世界聞名。據不完全統計,泰國有70%左右的人從事農業活動。在競選時期,英拉為了贏得這大部分民眾的支持,提出了「大米大額補貼」的承諾。
該政策指的是:政府用高價統一收購全國的米,然後囤積起來,等到國際米價因供不應求而上漲後,再進行拋售。從經濟理論上,這個政策非常合理,不僅能整體提高泰國農民的收入,還能讓政府發一筆橫財,可謂是雙贏。
然而,當英拉上台後開始推行這項政策時,才發現現實遠沒有那麼容易。在開始的一兩年,英拉政府的囤積政策的確起了作用。然而隨著政府開始大量出口,國際米價又迅速大跌,甚至低於政策推行前的價格。
同時,由於政府並非直接使用現金向農民收購大米,而是打下白條,計劃在出口銷售後再兌現。所以,廣米農不斷向政府施加壓力,試圖早日拿回屬於自己的利益。
就這樣,英拉政府陷入了窘境。倘若繼續囤積米,必然會引起全國米農的反抗。倘若全數拋售,政府又需要自掏腰包,填補巨額差價。
雪上加霜的是,在米收購政策推行期間,英拉政府滋生嚴重貪腐。收購他國米再賣給泰國政府,以賺取價格差的官員比比皆是。這進一步加重了泰國國庫的負擔。根據統計,英拉的米收購政策,至少導致了數十億美元的財政損失。
2014年1月,泰國國家反貪腐委員會針對此事件展開調查。同年5月,法院以英拉放任旗下官員貪污腐敗,嚴重危害國家和民眾利益為由,判定英拉瀆職。隨後,英拉被罷免了總理職務。
2014年到2017年,關於英拉瀆職罪的調查取證足足持續了3年之久。原本英拉打算留在國內,接受相應的處罰。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涉及該事件的26名官員,陸續入獄,刑期均在10年以上。
面對這樣的情況,心疼妹妹的他信出面了。他信不斷勸說英拉,讓她不要將美好的青春年華耗費在監獄之中。所以當2017年9月,泰國最高法院就「米瀆職案」判處英拉有期徒刑5年時,英拉已經和他信一樣逃亡至了國外。
儘管英拉頭上頂著的是「畏罪潛逃」的名頭,但她絲毫不見狼狽落魄的模樣。短短1年後,英拉再次出現在公眾視線當中,這次她又有了一個新身分──汕頭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董事長。
沒錯,以逃犯身份脫離泰國的英拉,重新回歸了商界,並迅速成為了中國企業的掌權人。
一晃,英拉已經50多歲了,但歲月和政治上的坎坷,似乎沒有影響到她。化身中國商界新秀的英拉,依然那麼優雅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