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己派 編輯/ 陳曉平
黃光裕交了最新成績單。
8月27日晚,國美零售(00493.hk)公佈2021上半年業績,1-6月,營收260億元,年增37%;虧損19.74億元,較去年同期收窄近25%。
這位國美帝國創始人,恢復自由身已有一年又2個月,據其二月初立誓,“18個月恢復原有市場地位”,過去也有半年。
可見的是,線上改造初有成效,交易總額(GMV)年增長超24%,然而,營收遠未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絕對虧損額巨大。
國美仍是黃光裕的國美,這位52歲掌舵手,不輕鬆,更沒閒著。
火速換將
一則關鍵人事變更,與中期業績同步官宣。
公司總裁王俊洲“個人計劃退休”,自今年8月27日起正式辭任。兩位老臣,連著兩個月後離任。 59歲的王俊洲,2001年加入,2010年出任公司總裁,至離職之時,效力國美整整20年。
無獨有偶,過去兩個月,黃光裕治下,高階主管密集調整。
國美電器CEO張德炬,比王晚一年加入,根據內部下發的文件,因身體狀況,也需休息調整,於7月12日起,其職權由國美電器公司VP王波代行。張德炬在10個月前才剛出任CEO,且兼管加盟店開發管理業務。
2020年9月,黃光裕假釋出獄才2個多月,國美零售發佈全新組織架構,一口氣宣布8項關鍵職位任命,向、張兩人排名最前,很得倚重,分別主管線上、線下核心業務。
最受外界關注的是向海龍,他在百度任職長達14年,一度為百度二號人物,有豐富的線上經驗,2019年離職後轉為國美顧問。
向海龍
失去電商的黃金10年,黃光裕改造傳統構造的大船,亟需一位懂互聯網的人搭把手,向海龍有足夠分量。
一回歸,黃光裕就給核心主管漲了薪酬,出手很是大方。
2020年,王俊洲的薪資合計642.3萬元,較2019年的309.1萬元,漲了一倍有餘。其餘4位核心主管的總薪酬,達2,069.1萬元,較上年增加約900萬。
僅僅10個月,三位資深主管相繼出缺,這是一個訊號,或許反映出,他對轉型進展以及團隊配置,有了新想法。
年初,國美零售揭露的核心管理人員,共有5位,王俊洲、向海龍之外,CFO方巍(49歲)、決策委員會主席魏秋立(53歲)、國美零售投資公司CEO何陽青(58歲)均在公司服務16年以上。
在董事會層面,唯一的執行董事是鄒曉春(51歲),履歷集中在法律和投資事務。
就迫切的線上轉型而言,這項團隊配置缺乏新知識,風格更適合守成。
「黃光裕回歸後,專注在零售體系上,拓展品類、發展獨立平台、線上線下的結合以及資本運作,出現了明顯的節奏變化。」零售電商行業專家莊帥認為,吸收擔綱的零售人才,是黃光裕轉型的關鍵任務,其也正向阿里、京東等網路大廠尋求外援。
老臣隱退後,兩位「阿里系」新人低調上陣。
據報道,現負責真快樂平台的曹成智,職位為國美零售控股經營策略與執行中心VP,此前是盒馬高管;阿里巴巴國際站行業前運營總監丁薇日前也已加入,職位為真快樂CMO。
王俊洲離任後,國美官方尚未公佈新的總裁人選,無疑,會為新人騰出空間。
根據《公司法》及其他上市公司監管相關法規,黃光裕本人若想擔任高階主管,至少需在假釋考驗期滿後逾五年。這意味著,這位實際掌舵者,短時間內無法真正走到台前。
穩住基本碟
“要求速度,盡快實施。”
黃光裕談到,他自己做事的風格,不會花三個月來規劃,把規劃書的標點符號全都改清楚,「我是邊實施邊修正,在重要的事情上,想讓我放棄是非常難的。
接近國美的人士告訴《21CBR》記者,自黃重回管理一線,工作節奏快了許多,許多調整說乾就乾,高層下達任務特別強調快速落實,要求更細緻。
轉型的一切前提,他要先守住家電基本盤。
2020年,國美零售的銷售中,新業務佔比不到10%,其餘九成多都是家電3C業務。 2021年上半年,家電類拉動了綜合毛利率,提升2.6個百分點。
產業角度來看,2021年上半年,國內家電零售額規模為 4,29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3%,大勢上有可為空間。
「從供應鏈角度,今年我期望電器類業務能實現盈利8個億左右。」黃光裕確立了這樣的目標。
一回歸,黃光裕就落定了多筆家電的策略採購訂單。
數目最大的一筆,發生在2020年8月,國美與京東聯手簽訂300億採購大單。
今年5月,廣東汕頭人黃光裕,帶著妻子杜鵑回鄉探親,順道拜訪了格蘭仕、華帝兩家華南家電企業的總部。格蘭仕內部人透露,雙方高層在多個專案達成共識,將加強策略合作。
有報告顯示,2020年,京東、蘇寧易購和天貓三家,加起來佔去家電市場五成以上份額,國美的份額約5%。
眼前的挑戰是,國美的份額不能再跌了。
由於常年巨虧,黃光裕籌謀了更多動作,向上市平台注入資源。
4月的公告披露,國美零售與黃旗下的「國美管理」訂立協議,後者同意向國美零售出租位於北京、長沙的三個物業,租期分別自2021年7月1日及2023年3月1日開始至2040年12月31日截止。
根據該協議,三處出租物業的總代價為178.65億元,大部分由國美零售以發行代價股份支付,同時也轉讓投資公司Hudson Assets的股權,減輕包袱。
黃光裕此舉措,可減輕國美零售的資金壓力,長期租賃的形式,也利於上市公司線下物業進行長期投入營運。
該交易,需於9月6號特別股東大會確認後,方可生效。無論是否成行,是黃本人復興上市平台最實際的舉措。
瞄準新機會
「方向一旦明確,有三成把握,我就敢去做。」黃光裕說。
大刀闊斧的改革,關鍵一步選在了家居家裝領域,其是家庭消費的入口。
家居家居裝潢賽道大、服務重、電商滲透率低,便於發揮線下網路的優勢,預計到2025年,產業規模將達到6兆元,體積相當於家電業的4倍。硬幣另一面是,高度非標化,產業鏈長而複雜。
做裝修平台這件事,黃光裕在6年前就已策劃,且以投資等方式,搶先佈局,比如,2017年,國美斥資2.16億元領投互聯網家裝公司“愛空間”的C輪融資。
來源:國美集團公眾號
一回歸,他加快步伐,業務突破的載體,放在智能家裝平台“打扮家”,2020年底,親自出馬參加談判,國美控股拿下後者80%的股權,完成控盤。
「做融資,黃總雖是後來的,談協議的時候,我第一次遇到一個企業家,而且是這麼大咖的企業家,親自跟我對了三天協議。那確實擊中了我內心中最軟的部分,我當時就知道黃總很認真。
打扮家創辦人兼CEO崔健
依照計劃,打扮家將花3年時間,做到5,000億規模。這是個非常大膽的目標。須知,2020年,紅星美凱龍的銷售規模僅1,080億(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
2021年1-6月,來自新業務(包括櫃電一體、家居裝飾及家居等)的收入佔比,提升至7.85%,折算下來,半年大體是20億左右的業務體量。
黃老闆還在探索新的變現模式。
8月中旬,國美推出新App“折價”,定位優惠券門戶,連接商家行銷獲客和用戶折扣消費的需求。
「獨立App的入口更直接簡單,可以設個更靈活的團隊架構來做,也有更多想像空間。」莊帥向《21CBR》分析稱,這是國美轉向生活服務類的平台化嘗試。
官方透露,兩個月以來,「折上折」入駐商戶300多家,預計年內會超過1000家,現有商戶資源,達成一年內日活千萬的目標,確實有距離。
在莊帥看來,脫胎傳統零售商的國美,轉型不易,技術、人才、新商業模式的迭代都是難題。
資本市場看待這位前首富,也日漸冷靜。他復出後,國美零售股價一度衝高至2.55港元/股,而後一路回落,8月30日收盤價為0.82港元,總市值不到200億港元。
國美與黃光裕,仍在尋找「真快樂」的路上。
「丟失了很多機會,丟失了時間,但我們也學到很多,這條路大家走得有成有敗。」黃光裕說。
他所立的18個月軍令狀,極具挑戰,但他確實忙得不亦樂乎。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