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寧簡介(賴寧犧牲34年後母親坦言:寧要平凡的兒子,不要萬人仰慕的英雄)

2022-11-26賴寧

賴寧

賴寧

大家好,我是蘭台。

今天蘭台想跟大家聊聊「救火小英雄」賴寧的父母。

說起賴寧,估計90、00後都不知道他是誰了。

可是在1980年代末以及1990年代初,賴寧是個可以與雷鋒媲美的英雄。

賴寧,1973年10月出生於四川省石棉縣。

賴寧從小就是一名“學霸”,13歲的時候,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四川雅安市石棉縣重點中學。

本來,他可以有特別美好的前程,誰知一場意外改變了一切。

1988年3月13日下午,石棉縣的海子山因為電線短路引發山火,當天風很大,火勢迅速蔓延開來,整個縣城都瀰漫著嗆人的煙火氣息。

海子山附近有一座石油油庫和一座衛星電視轉播台,如果被引燃後果不堪設想。

石棉縣全縣出動,去撲滅山火。

賴寧

當天,15歲的賴寧剛寫完作業,打算出去走一走,媽媽黃和榕叮囑他:外面風大,別走遠。

但誰知道,這句話卻成了父母與賴寧說的最後一句話。

賴寧一出門就遠遠看見山區沖天的火焰,賴寧連媽媽都來不及告訴一聲,就和幾個同學直奔火場。

救火現場,高達二三十公尺的火焰狂燒猛竄,賴寧和同學們奮不顧身,揮動松枝奮力滅火。

這時天色已晚,特別危險,現場指揮救火的縣領導發現他們後,下令用汽車將他們強行送下山。

但是賴寧和幾位同學又偷偷溜了出來,想幫忙。最後大火被撲滅了,國家財產保住了,但是賴寧卻犧牲了。

被發現時,賴寧的右臂緊緊挽著一棵小松樹,額頭靠著山坡,眼鏡丟了,左手撐著地,右腿還保持著向上攀爬的姿勢。

賴寧

兩個月後,賴寧被授予「英雄少年」稱號,全國掀起了學習「賴寧精神」的熱潮,他的名字傳遍了大街小巷。

1988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賴寧為革命烈士;1989年5月,共青團中央、國家教育委員會授予他「英雄少年」稱號;並號召全國各族少先隊員向賴寧學習,「學習他胸懷大志,從小做起;學習他熱愛科學,勇於實踐;學習他積極進取、全面發展;學習他熱愛祖國,臨危不懼。

在慶祝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40週年的日子裡,由共青團中央、中國少年先鋒隊全國工作委員會,中央電視台聯合開展的「全國十大少先隊員」評選中,賴寧名列第一。

關於賴寧的書籍,畫像和雕像,迅速輻射到了社會的每個角落。但是賴寧的父母的喪子之痛卻是無法迴避的,白髮人送黑髮人。

在賴寧犧牲後的第三年,賴寧父母最終選擇離開這個傷心地。

1991年,擔任石棉縣水利局局長的賴正綱,平級調任雅安市水利局水政科長。

隔年,為照顧家中年邁的老母親,賴正綱又平級調回到了綿陽,在新組建的武都引水工程指揮部任副指揮長,2001年退休。

離開石棉縣後,賴寧父母只回過石棉兩次:一次是在1993年,賴寧的墓遷建到烈士陵園時;還有一次就是2000年,和親戚到海螺溝玩,回來時從瀘定順道到石棉縣住了一晚。他們回去的次數少,除了因為退休前工作很忙外,還有交通不太方便。

賴正綱受訪時表示,身為英雄的家人,只沾了賴寧一次光:1992年,賴正綱調回綿陽,女兒賴彬從雅安中學轉學到綿陽,學校是重點中學,進人非常難。

賴正綱找到學校教務處,對教務處領導說,“我是賴寧的爸爸,賴彬是賴寧的妹妹。”

賴寧

賴寧的父母

教務處的人非常感動,就幫著落實了賴彬讀書的事情。

賴寧犧牲後,黃和榕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多次參加賴寧事蹟巡講。

每次巡講,都會讓這位母親又傷心一次。

國家需要賴寧精神,我們會全力配合,但不會主動去。”“如果賴寧還活著,他一定是個有出息的孩子。”

看到可愛的孫女,黃和榕總是不禁想起自己的兒子。

但她很快又說:“我寧願他不是影響幾代人的英雄,而要一個平凡的兒子。”

如今,賴寧的父母在綿陽過著平靜的退休生活。

end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