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文華個人資料簡介:生下女兒被丈夫拋棄,二婚嫁給網戀小夥,婚後21年沒孩子

2023-07-14於文華

於文華是我國知名女高音歌手,被譽為是「用嗓子繡花」的藝術家。

她所演唱的《纖夫的愛》《想起老媽媽》等歌曲,都是傳唱至今的經典作品,始終高據KTV演唱熱榜。

然而鮮有人知的是,於文華的感情生活歷經波折。

她在與第一任丈夫生下女兒後,就遭到丈夫的拋棄,隨後二婚嫁給網戀小夥兒後,卻沒有再生孩子。

做出這樣選擇的於文華最終收穫幸福了嗎?

於文華

01.農村走出的歌唱家

1966年,文華出生於河北省玉田縣的貧農家庭。

她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上面有4個姐姐1個哥哥,因為家裡條件困難,這些孩子自打會跑就跟著父母下地干活,小小年紀就學著操持家務。

按著常理,於文華也本該像她的父母哥姐一樣,扛著鋤頭過一輩子的務農生活,但是命運卻為她開啟了另外一條道路。

第一個使於文華受到音樂啟迪的人,正是她的母親。

於文華

於文華的母親本是出生於梨園世家,生來就跟著家人學唱戲。

農忙著時於母總會一邊工作一邊高歌,村子裡的人都喜歡聽她唱。

幼時的於文華總是在田間地頭聽母親唱,不自覺地也能學那麼一兩句,她生來膽子都大,從不怯場,只要村子有人搭台,她就敢上台唱。

誰知這一唱還真就唱出了名堂。

於文華

於文華母親的朋友韓少雲,是著名的評劇藝術家,自創了韓派。

她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了於文華的演唱,不覺被這小女孩的嗓音吸引了。

她誇讚文華咬字清晰又不失韻味,很有唱評劇的天賦,當即要收於文華作徒弟。

就這樣,於文華在韓少雲的帶領下走上了戲曲道路,紮紮實實學了好幾年評劇。

於文華

韓少雲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

雖說於文華很快就成了韓派評劇裡的拔尖弟子,但是當她考上河北藝術學院之後才發現,相比於評劇,自己更喜歡唱歌。

經過一番考慮後,她果斷選擇報考中國音樂學院改學民歌。

從中國音樂學院畢業後,她就順利進入中央歌舞團工作。

當時她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在唱好歌的同時努力賺錢。

於文華

於文華是家中唯一一個靠音樂得以閱讀改變命運的孩子。

為了湊錢供她上學,家中的父母哥姐都在田地裡常年如一日地揮汗如雨,唯一的希望就是看到她能夠在更大的舞台發光發熱,實現她的歌唱夢想。

在於文華出生那年,父親就已經六十歲了,每次當她想起父親蒼老的面龐和長滿繭子的手,她就下決心一定要在賺錢之後,盡其所能地報答父親。

然而令人感到惋惜的是,於文華的父親在她畢業那年離世。

她滿心怬然傷悲,只能將這份沒能為父盡孝的遺憾化作對母親的體貼照顧。

1987年於文華已經鑽進了錄音棚,為電影《紅樓夢》錄製《葬花詞》、《太虛幻境》等插曲,並因這個機會嶄露頭角。

於文華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於文華在中央歌舞團認真工作,並積極爭取演出機會。

隨後她在1990年的亞運開幕式上演唱歌曲《仙鶴》,是整場唯一的獨唱歌手。

這場演出使得文華在中央歌舞團聲名大噪,不少人都注意到了這個美麗知性、唱演實力俱佳的年輕歌手,甚至有人還開始熱心腸地給她介紹對象。

這些人裡不乏有富商權貴,但是於文華對他們並不感興趣。

她認為很多人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自己但凡要追求愛情,那就一定要找一個能和自己靈魂共振的知己。

也許是命運的安排,一次偶然的相見使得她芳心暗許。

得到於文華青睞的人究竟是誰呢?

於文華

02.才子佳人

1991年,於文華受邀參加中國唱片總公司的卡拉OK錄音帶錄音。

起初她只當這是一項尋常的工作,但誰承諾到,她會為此遇見自己的愛情。

剛走進辦公室的時候,她就看見了一個高高瘦瘦戴著眼鏡的年輕人,這人雖沒有說話,但儒雅帥氣的外表下卻有別樣的不俗氣,笑起來猶如和煦春風。

公司負責人介紹後於文華才知道,此人正是公司安排與她對接的錄音編輯李凡。

經過這項工作,兩人漸漸熟悉起來,於文華得知李凡是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的研究生,現在是音樂製作人,他不僅有著卓越的作曲能力,還會小提琴、鋼琴等多種樂器。

他們兩人一見如故,在音樂上有著許多共同的話題。

彼時的於文華就在心裡暗自思忖,這位青年才俊就是她一直等待的靈魂知己。

於文華

李凡與於文華

然而於文華比李凡大兩歲,她也沒有輕易吐露自己的心蹟。

殊不知李凡對於文華也很有好感,在工作結束後,還想著創造機會能夠再度相見。

不久之後,李凡就接到了重新錄製《纖夫的愛》這首歌的任務。

身為音樂鬼才的他想著,能否在這首歌裡嘗試通俗唱法和民族唱法結合的形式,說不定會有特別的效果。

於是他找來尹相杰和於文華進行合作,隨即大獲成功。

於文華

1993年《纖夫的愛》這首歌正式發行,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火遍全國,至今仍是經典。

乘著這股東風,李凡又為二人打造了《天不下雨天不刮風天上有太陽》。

這件作品的面世直接讓於文華和尹相傑徹底走上事業巔峰。

之後的於文華先是加入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隨後又登上春晚,真正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歌唱明星。

於文華

在攜手登頂事業巔峰之期,尹相傑髮覺自己深深愛上了於文華。

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他們不僅是合作的搭檔,還是相戀多年的伴侶。

連尹相傑的家人誤以為尹相杰和於文華在拍拖,催他過年時要將於文華帶回家過年。

1995年一次演唱會結束後,尹相傑買了一束花,臉色緊張地和於文華真情表白。

於文華

誰料於文華抱歉地對他說,其實她已經有了男友,她們感情很好,很快就會結婚。

得知這一消息的尹相傑吃驚地問:“是誰,我怎麼不知道?”

於文華告訴他,自己已和李凡相戀很長時間,為了避免流言蜚語,這才一直沒有將戀情公開。

尹相傑回憶起先前三人合作的景象,突然驚覺這兩人對視的時候,眼中都是脈脈溫情。

原來愛意有跡可循,只是同樣沉在暗戀中的自己並不知情。

於文華

當晚黯然失落的尹相傑淚灑酒場,於文華也只能默然離去。

這一年的6月,音樂鬼才李凡從中國唱片總公司辭職,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音樂製作社,來找他製作歌曲的人幾乎要將門檻踏破。

就在同一時期,於文華和李凡的戀愛進展也十分順利,10月二人就邁入了婚姻的殿堂。

結婚的第二年,他們的愛情結晶李思妤在北京出生。

於文華

於文華此時將重心放在了女兒身上,偶爾和尹相傑進行合作,生活過得滿足且幸福。

誰知這段令人羨慕的才子佳人結婚只持續了三年。

1999年,李凡就被媒體爆出驚天出軌消息,他和自己公司的女下屬不清不楚。

心灰意冷的於文華選擇結束這段婚姻,帶著女兒獨自生活。

愛情與事業的局勢都不樂觀,此時的李凡該何去何從?

於文華

03.再尋真愛

就在於文華的婚姻失敗之後,尹相傑再度出現在她的身邊。

以為自己重獲機會的尹相傑委婉地安慰她:“你不能總是停留在過去,回過頭看看,畢竟我還在。”

於文華是何等聰慧,自然明白尹相傑的言外之意,立刻對他說:

「我永遠只是將你看做弟弟,你以後不用再來陪伴我了。”

兩度被拒絕的尹相傑只能徹底離開於文華的視線,開始走向自我消沉的道路。

於文華

而於文華的母親看著女兒因為婚姻失敗憔悴傷心,內心也很是著急,總是勸她再找。

落寞孤獨的於文華不知該將心思給誰傾訴,於是學會了上網用QQ聊天。

於文華在無意間結識了一位異性網友,在他的悉心開導下,她逐漸走出了陰影。

後來兩人見面於文華才知道,原來這位網友是北京音樂圈知名的鋼琴家李年,他同時也是於文華的忠實粉絲。

基於這樣的緣分,他們之後的見面次數越來越多,彼此之間的好感也在滋生發芽。

於文華

長久的接觸使得李年對於於文華的感情,從粉絲對偶像的崇拜轉為深深的愛戀。

他不在乎文華離婚還有了孩子,甚至主動承擔起了照顧病中於母的重擔。

除此之外,李年還特別疼惜於文華的女兒,將其視如己出,盡其所能地給予這個女兒照顧與呵護。

在長時間的相處之後,於文華勇敢地踏出心裡的桎梏,決定與李年結婚。

於文華

經歷過一段婚姻失敗的於文華其實依舊有傷痕,但是好在李年就是治癒她傷口的那個人。

在兩人結婚之後,李年就細心地照顧起於文華的生活,經常親自下廚給她們母女做飯,之後還會帶著年邁的於母復診,親手給岳母按摩。

於文華不忍見丈夫如此辛勞,並提出想要放棄自己的歌唱夢想,李年卻勸她說:

「你本來就該在舞台上閃閃發光,家裡有我,你放心就好。」

於文華

在丈夫的支持下,於文華的事業逐漸回暖,重新有了起色。

彼時的樂壇是流行音樂崛起的年代,於文華先前主唱的民歌逐漸失去了市場。

此時李年建議她改變曲風,走「親情歌手」路線,既符合年齡又可以獲得穩定的聽眾。

於文華接受了丈夫的建議,隨即推出了《想起老媽媽》等一系列經典作品。

於文華

在自我放光的同時,善良的於文華還不忘提拔草根歌手。

因為丈夫的一次意外推薦,於文華從網路影片中看見了穿著軍大衣在舞台上參加比賽的朱之文,隨後推薦朱之文去參加星光大道。

事實證明,李年和於文華並沒有看錯人,大衣哥朱之文一舉成名,成為了當年最火熱的草根歌手,並在2012年登上春晚的舞台。

於文華不僅教朱之文許多樂理知識,也與之組成新的「文化組合」。

於文華

然而因為文化組合太過火熱,媒體便炒起了朱之文與於文華的緋聞。

面對謠言紛紛,於文華果斷站出來回應,自己已然和李凡離婚,與現任老公李年生活幸福,希望媒體不要再傳惡語、顛倒黑白。

這時大眾才知道於文華經歷了婚變,不禁為她感到惋惜。

不過於文華已然因為李年給予的幸福徹底獲得了新生,站在鏡頭前真摯地說:

「李年對我很好,如果有來生的話,我還願意做他的妻子。」

於文華

轉眼又是許多年過去,於文華也想著能夠為李年生下孩子。

但彼時的她已經度過不惑之年,40多歲算得上是大齡產婦,無論是懷孕還是生子都要面臨很大的風險,李年並不想妻子承擔如此大的風險,所以也沒有要小孩的想法。

從於文華如今的生活來看,沒有和李年生小孩,並沒有對這段婚姻的幸福造成影響。

於文華

21年過去,李年依舊將於文華視為捧在手心裡的公主。

於文華每次回到家還是能吃到李年親手下的熱湯麵。

於母總是對著李年感嘆:“如果文華第一個遇上的是你,這輩子該有多幸福。”

對此李年總是面帶微笑地回應道:“第一個遇見我,我還怕她不喜歡我。”

有夫如此,婦復何求?

於文華

尾聲

放眼當下樂壇,先前與於文華老師同期出道的歌唱家基本上已然銷聲匿跡。

但是於文華依舊像是樂壇上一棵屹立不倒的常青樹,不僅到處演出慰問,還經常做一些公益活動,甚至趕著當下的潮流開起了直播。

從於文華老師在社群平台上分享的生活照片與影片來看,現如今的她心態相當平和,作風十分低調,臉上雖有皺紋,但表情卻是安逸而閒適的。

可見在幸福婚姻的滋潤下,歲月給予於文華的是一如往初的溫婉與知性。

於文華

成就於文華幸福晚年的不僅是李年,更在於於文華本人有一顆真誠與炙熱的心。

在第一次婚姻失敗時,她沒有自暴自棄、自甘沉淪,而是選擇堅強地面對生活。

內心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以她走的每一步路都是慎重的選擇,並沒有糊里糊塗地過之後的生活。

在她身上人們看到的是難得的沉穩、堅毅以及對於真摯愛意的不懈追求。

衷心希望於文華老師晚年安康,閔家幸福!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