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郭德綱憋出大招,要對德雲社進行內部整改,
用一紙合約,將德雲社變成企業,將自己的徒弟們變成員工。
這一整改讓德雲社怨氣沖天。
郭德綱的大徒弟曹雲金,因為不滿郭德綱的這個決定,叛出師門,
而對於郭德綱的這次整改,和郭德綱一起創立德雲社的老人於謙,
一直風輕雲淡,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不僅如此,還拒絕了德雲社的股份。
對此,不少人猜測是因為於謙看不上德雲社的這點錢,
然而13後,再回看於謙的這一決定,
原來他拒絕股份並不是因為不差錢。
一、生在羅馬的於謙
常言:“條條道路通羅馬”,然而有的人一出生,便生在了羅馬。
例如於謙,出生於北京城牆根的於謙,
父母都是高階知識分子,父親更是大港油田地質探勘的老總,
再加上八旗子弟的身份,於謙完全就是妥妥的富二代。
從小衣食無憂,生活富足的於謙,
整日裡無所事事,便天天跟著小夥伴們一起,
到家附近的花鳥市場看花逗鳥。
直到於謙13歲那年,這一年,他意外迷上了相聲,
於是,正在念初中的他,做出了一個改變他一生的決定,
這一年,於謙大膽輟學,去追求自己的相聲夢想。
憑藉著自己在相聲上驚人的天賦,
於謙順利被北京戲曲學校相聲班錄取,
踏出了追求相聲夢想的第一步,
在那裡,於謙遇到了相聲界大咖李金鬥,
由於李金鬥愛喝酒,而於謙也喜歡這一口,
於是兩人便常湊在一起喝,
就這樣,李金鬥和於謙喝成了忘年交。
後來,在李金鬥的介紹下,於謙拜入相聲大師石富寬門下學藝,
但很不湊巧,當於謙學成之後,相聲這一行卻已經走向沒落,
於是於謙開始嘗試往其他產業發展。
那段時間,於謙到劇組跑過龍套,也到電視台做過編導和主持人。
不過在嘗試往其他產業發展的過程中,
於謙也從沒有放棄過相聲,只要一有機會,
於謙便會到相聲舞台上來一段。
因為相聲出色,於謙還混上了編制。
二、拒絕德雲社股份
1997年,於謙在一次相聲演出中認識了郭德綱,
不過,當時兩人的關係,只是一般的點頭之交,
直到2004年,於謙的老搭檔劉穎,
撇下於謙一個人去了日本,於是,於謙所在的單位,
便臨時「借來」郭德綱做於謙的搭檔。
在這次搭檔中,郭德綱的表現,
讓於謙第一次看到了心中理想相聲的樣子,
而郭德綱也很意外於謙的相聲水準,
於是,這次合作之後,兩人便從「臨時」搭檔,變成了固定搭檔。
而早在2002年,郭德綱為了將相聲發揚光大,
便和自己的好友李菁一起,創立了北京相聲大會,
或許是因為郭德綱創辦的這個相聲大會,
要名氣沒名氣,要規模沒規模,
再加上和於謙只是點頭之交,
郭德綱在創辦之初並沒有邀請於謙加入。
2004年,當於謙和郭德綱成為固定搭檔後,
於謙便第一時間加入了郭德綱的北京相聲大會,
支持自己搭檔的事業,在於謙加入不久後,相聲大會更名為德雲社。
此後,於謙陪郭德綱,將德雲社一步步發展到今天的規模。
2013年德雲社內部整改的時候,於謙作為德雲社第一批元老,
完全有資格拿到德雲社的股份,然而於謙卻拒絕了,
對於於謙的做法,大家也不奇怪,畢竟於謙不差錢。
三、生活瀟灑自在的富豪於謙
於謙這個人,除了家境優渥之外,本身也很有實力,
再在和郭德綱認識之前,於謙便已經拿到了國家編制,
而工作以外的演出,也讓於謙每個月的收入都很可觀,
據說在郭德綱還沒有什麼名氣的時候,
於謙便已經在北京坐擁十幾間房子了。
因此,於謙即便是只靠著自己的相聲實力,
也能夠過著富足的生活。
然而,於謙的才能,可不只是相聲,
在經商上,於謙也是一把好手,
即便說他是個商業奇才,也毫不誇張。
細扒之下,於謙的產業和投資,可謂遍地開花。
因為興趣廣泛,於謙對於許多行業都有深刻的了解。
從樂壇到影視業再到古董市場,
於謙均有涉獵,而更重要的是,
每個行業,於謙都能賺得盆滿缽滿。
近幾年,中國電影崛起,來自各行各業的人,
都想在電影界分一杯羹,於謙也看著這塊蛋糕蠢蠢欲動。
於是在2019年,於謙監製並且主演了電影《老師好》。
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人來看這部電影,
於謙還邀請了吳京、張國立等大腕明星,
來這部電影中客串,根據統計,這部電影僅有一句台詞的明星,
便有12個,可以說,於謙將名人效應做到了極致。
這部電影上映後,雖然不少人覺得電影情節俗套,
剪輯稀爛,但依舊沒有影響這部電影的高票房。
最後,這部粗製濫造的電影,讓於謙賺得盆滿缽滿。
而在古董產業,在生活中,於謙也很豪奢,
於謙從小便有當飼養員的夢想,
為了實現自己的這個夢想,於謙直接斥巨資,
在北京給自己整了一個4萬多平方公尺的私人馬場,
並為這個馬場命名為「天精地華寵樂園」。
在這個園子裡,不只餵養著各種名馬,還有上千種其他動物,
然而動物都是需要餵養的,因此,於謙在馬場建成之後,
每年還要投入幾百萬,請人餵食這些動物。
由於於謙這個馬場動物品類繁多,
因此,常常會有不少名人,來到於謙這裡參觀打卡,
而許多名人大咖於謙都會親自接待,
交談間,便和於謙成了朋友,
沒事的時候,大家便會聚在一起玩兒。
後來,於謙還在玩兒上,玩出了不少門道,
並將這些門道和新的體會,寫了一本書,而這本書的名字便叫《玩兒》。
這些年,於謙在賺錢的同時,也讓自己生活變得有滋有味兒,
反觀郭德綱,就不像於謙那般瀟灑了。
四、德雲亂像不止,郭德綱片刻不得閒
自從當年郭德綱在德雲社鬧了一出整改之後,
郭德綱的生活就沒有安穩過,先是整改期間,
何雲偉收拾行囊跑路,後是曹雲金大鬧郭德綱生日宴,
叛出師門,自立門戶。
兩大徒弟的相繼離開,讓郭德綱痛心無比,
然而讓郭德綱更痛心的是,這兩個徒弟在叛出師門後,
還和郭德綱開啟了師徒對峙大戰,
往郭德綱的傷口上瘋狂灑鹽。
好在這個時候,岳雲鵬站出來,
力挺師傅郭德綱,並堅定地表達了自己對郭德綱的忠心。
這才讓郭德綱受傷的心,得到了些許安慰。
隨後,岳雲鵬得到郭德綱的重用。
有了郭德綱的重用,再加上岳雲鵬確實有些實力,
短短幾年時間,岳雲鵬便在娛樂圈紅透了半邊天。
藉著岳雲鵬的名氣,德雲社的弟子們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了頭。
為了德雲社的發展而努力多年的郭德綱,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同時也終於有了鬆一口氣的機會,然而讓他沒有想到是,
德雲社剛火起來,便開始出問題,
「德雲黑料」一個接著一個出現,似乎永遠不會停歇。
例如張雲雷拿地震開涮,將天災作嘩,
對受難同胞們毫無同情之心,冷漠到令人髮指。
後來張雲雷還因此受到了官方批評,即便之後張雲雷發文道歉,
但絲毫不影響張雲雷在大家心中的形像一落千丈。
然而這次的教訓,並沒有讓張雲雷長記性。
幾個月後,張雲雷繼續在口無遮攔的路上“作死”,
這次,張雲雷居然拿著張火丁和李世濟兩大京劇名角,
編起了蕎段子,讓人瞠目結舌,《北京日報》也發文痛批。
而張雲雷言行不當,郭德綱作為師傅責無旁貸,
為了平息大家的怒火,郭德綱只好厚著老臉,
站出來為「孽徒」的言行道歉。
並當即下令:停掉張雲雷的一切演出!
而這還只是德雲亂象的開始,
張雲雷剛出事不久,德雲社的黑料又被爆出。
這次是因為德雲社弟子吳鶴臣,因為突發腦溢血住院,
在吳鶴臣住進醫院的第一時間,
吳鶴臣的妻子便開始發動德雲社的粉絲,
為自己的丈夫籌集醫療費用。
原本15萬的手術費,吳鶴臣的妻子居然向大眾籌集了上百萬,
後來,事情暴露後,吳鶴臣的妻子又解釋說其餘的80多萬,
包括了吳鶴臣的療養護理費以及家人的房租生活費。
大有吳鶴臣住院,
網友們便要將吳鶴臣全家的經濟問題全都解決掉的意思。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有人扒出了吳鶴臣在北京坐擁兩套房產,
名下更是擁有兩份醫療保險,
這讓大家不禁覺得,自己的感情,被騙了,
吳鶴臣家人的做法也擾亂了社會風氣。
而在吳鶴臣妻子籌錢的事情,在網路上鬧的沸沸揚揚的時候,
德雲社一直保持沉默,從未出面阻止,
對此,不少人覺得德雲社和吳鶴臣家人同流合污,
不過這件事情後來因為沒有證據而不了了之,
但是卻也對德雲社的名聲,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不過,德雲社似乎對這點傷害並不在乎。
在吳鶴臣的事情還未平息的時候,德雲社再起風波,
先是德雲社弟子王九龍被爆出隨地大小便,
後來是陳霄華酒醉後,赤身闖進女租客家。
接二連三的風波,終於讓郭德綱坐不住了,
於是,這次,郭德綱直接出手,
將陳霄華逐出了師門,以儆效尤。
然而即便如此,也擋不住德雲社弟子們繼續作妖。
2022年,德雲社弟子張九男,被自己的前妻指控6年家暴20多次,
在最暴躁的時候,張九男連前妻的家人都不放過,
行為張狂,囂張至極。
不僅如此,張九男還婚內出軌,妥妥的渣男一個。
而在德雲社亂像不止的時候,岳雲鵬這位德雲一哥,
也在今年春晚翻了車,先是說祝賀主持詞時出現失誤,
後來是連續笑場,總而言之,在今年的春晚中,
岳雲鵬滿是吵點,網路上的謾罵之聲此起彼落。
德雲亂像不止,金字招牌岳雲鵬又翻了車,德雲社如今被推上風口浪尖,
德雲社這塊相聲界的「頭塊招牌」搖搖欲墜,已經50歲的郭德綱必定閒不下來,
既要為自己的「不肖徒弟」處理負面消息,又要為德雲社的發展謀出路。
而更重要的是,如今郭德綱雖然門下弟子無數,
然而卻無一人能夠繼承郭德綱的衣缽,這樣的操勞遙遙無期,
如果德雲社繼續這樣亂下去,那麼德雲社的發展將會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郭德綱身上的擔子似乎越來越重了。
五、拒絕德雲股份,或許不是因為不差錢
其實看看於謙和郭德綱的境遇,我們就能看出,兩人並不是一路人,
而在於謙拒絕德雲社股份的時候,便已見端倪。
於謙喜歡相聲,但相聲只是他的眾多嗜好之一。
因此於謙可能會因為相聲上台表演,卻不會想著將相聲發揚光大,
正如於謙在訪談中所說,相聲的榮辱和我沒有關係。
因此,於謙拒絕了德雲社的股份,不過如今看來,
這對於於謙來說,還真是個明智的選擇,讓人替他感到慶幸。
若當年於謙拿了股份,於情於理,
於謙都要幫助德雲社解決管理上的問題,為德雲社的未來謀出路,
這既是德雲股東的責任,也是德雲股東的義務。
那麼於謙便會像郭德綱那樣,為德雲社的發展而操勞一生,
然而沒有股份,於謙便只是德雲社的員工,
德雲社所有管理上的事情以及德雲社的未來,
於謙都不用參與,他只需要說好自己的相聲,
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拿到自己的報酬足矣。
如今,於謙在說好自己的相聲之餘,還能發展出自己的其他愛好,
因此,這些年於謙過得瀟灑肆意。
而郭德綱不一樣,在郭德綱這裡,相聲是他的唯一,他的全部,
因此,他不僅會想著將自己的相聲說好,
還會想著讓相聲這個行業也變好,畢竟貧瘠的土地長不出好莊稼,
因為只有相聲產業好了,自己的相聲才會好,郭德綱深知這個道理。
因此,郭德綱一直在為相聲事業的發展而努力,
這也是郭德綱創立德雲社的初衷,雖然這些年,
德雲社一直被資本裹挾,在向娛樂圈靠近,
給人感覺,郭德綱似乎忘了自己的本心,
讓德雲社的弟子們鉚足了勁兒往娛樂圈裡鑽。
但是無論自己的弟子多有名,他們依舊是相聲演員的身份,
相聲依舊是德雲社的主要營生,
而且,這些年郭德綱能夠輕鬆捧著紅岳鵬以及德雲社眾弟子,
便說明郭德綱已經掌握了娛樂圈捧新人的那一套,
相信以他的實力,即便脫離相聲,
也能將人捧紅,但是他卻依然沒有放棄相聲。
如今德雲社不斷娛樂化,弟子們無心鑽研相聲,
或許郭德綱也發現了這樣的狀況,只是還沒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
我們應該給郭德綱更多的信任與耐心,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郭德綱會帶著德雲社穿越風雨,
將更好的相聲表演呈現在我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