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滿江紅》,同樣是喜劇角色,岳雲鵬與沈騰的差距在哪裡

2023-02-23岳雲鵬

電影《滿江紅》正在院線熱映。關於這部電影,我已經寫了個人觀影看法,認為該片為了轉折而轉折,懸疑沒有真正的力量,而且為了故事成立,不惜降低角色智商等等。從編劇角度來講,這部《滿江紅》屬於品質很低的作品。但是,從表演的角度講,我認為,該片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岳雲鵬

《滿江紅》最成功的地方,便是沈騰對於張大這個角色的塑造。如果只從劇本角度而言,張大這個角色是性格較為單一了,沒有更多深層的內容。乃至最後的用自己的死改變他三舅,也是較為低智力的。在劇本創作這個層面上看,張大這個角色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甚至於可以說是相對失敗的主角。

但是,到了角色表演的時候,沈騰則是加分的,幫助豐富了角色性格和影片看點。最直觀的內容,便是沈騰這種喜劇化的表演方式,非常適合小人物的自我瓦解感。加入了小人物的這種自我瓦解,影迷們甚至於可以在沈騰呈現的張大身上,看到一個自我嘲弄的周星馳早期電影的主角特徵。

岳雲鵬

《滿江紅》在開局的許多細節上,都是有著小人物的自我命運無奈上的自嘲感的。這種自嘲,非常類似周星馳早期電影當中的性格特質。如果電影《滿江紅》堅持住開局的風格,保不齊會成為一部優秀的電影作品——小人物在歷史大細節當中,尋找求生的出路,這是一個多麼荒誕有趣的內容。

然而,張藝謀編劇顯然不能安心於這麼小的一個主題了,所以,他最終把故事帶向了張大是組織者,他是“大人物”這一點上去。反倒是小人物在歷史大細節當中緊急求生的慾望感沒有了,只剩下了小人物要做大事情的吹牛皮感。這麼一搞,張大這個角色,其實是不好演的。因為角色前邊是渺小的,後邊突然高大起來,缺乏角色性格轉折的合理性。

岳雲鵬

沈騰表演有價值的地方,就是盡可能幫助張藝謀去彌補這種角色性格轉折合理性上的缺失。即便是到了《滿江紅》的後半程,張大這個角色成為主謀,成為一個真正的策劃者之後,沈騰依舊把這個角色按照真正小人物的樣子去表演,甚至於依舊有自嘲的表演。這些表演,就是劇本層面上無法體現的了,屬於沈騰自己的領悟能力。所以,一直到張大角色死掉,大量影迷都不會發現這個角色性格轉折上的合理性略顯不足。

能夠實現對於小人物和小角色的自嘲、瓦解式的表演,咱們以前叫後現代,叫荒誕,叫周星馳喜劇風格。而如今,這種表演似乎也可以叫沈騰式。基於這個層面來講,沈騰確實是一位好演員,在演技層面上,甩開他三舅四大爺的幾十條槐安路了。而真正被對比出來的演員,不是三舅四大爺,而是同樣是喜劇演員的岳雲鵬。他則是《滿江紅》當中非常大的一個敗筆。

岳雲鵬

在這部電影當中,劇本層面而言,武義淳這個角色也是性格不完整的。它的問題,和「張大」相似。張藝謀在劇本層面上,缺乏塑造完整角色性格的能力。這一點而言,他並不適合當編劇。只有一張臉譜,是張藝謀執筆作品當中,許多角色的通病問題。臉譜化創作角色,出來的戲,其實是很不好的。

而一些臉譜化的角色,遇到優秀的演員,可以在臉譜化的表演特徵之外,為角色增加更多的立體和側面特徵。沈騰之於張大,便是例子。反觀岳雲鵬和武義淳這個角色的關係,則沒有做加法,只是做了減法。岳雲鵬甚至於把自己在相聲當中的表演技法強加了進來。坊間,曾定義岳雲鵬的相聲為「騷浪賤」。這是一個不文雅的詞彙,我不建議這裡採用。

岳雲鵬

我們可以簡單說,是「耍賤」。這種表演風格,放在相聲當中,屬於一招鮮,自我貶低之後,容易實現包袱效果的傳遞。但是,放到了電影角色的表演當中,就不容易被影迷肯定了。甚至於,會讓影迷反感。岳雲鵬在武義淳這個角色的表演當中,全程耍賤,造成這個角色沒有任何內涵可言,繼而,角色就完全失敗了。

為什麼失敗呢?因為在影片當中,這個角色是承擔故事任務的,尤其是戲劇張力上的一極。這個角色,需要透過自己的張力,去製衡其他的角色。然而,這麼一個正在耍賤的角色,影迷是不會相信他有製衡其他人的能力的。所以,岳雲鵬一介入武義淳的表演當中去,這一極上的力量就全部斷掉了。影迷從頭到尾不認為這個角色會有什麼大作為。繼而,這個角色就無法完成任何的「反轉力」。

岳雲鵬

如是,我們便可以看到,同樣是《滿江紅》,同樣是喜劇演員,岳雲鵬和沈騰的差距到底是什麼了。電視劇《龍門鏢局》當中曾有一集,專門諷刺,搞一個關於岳飛和秦檜的懸疑電影,最後全場合唱《滿江紅》,為了走喜劇路線,而找幾個說相聲的演一把等等。這些諷刺,目前來看,都諷刺到了張藝謀的電影《滿江紅》身上。然而,並不是說,找幾個說相聲的來演就是原罪。

說相聲的演員當中,很有一些演技卓越,在影視劇作品當中,刻畫了大量優秀的影視角色。只是,像岳雲鵬這樣的,只有「耍賤」一招的相聲明星,真的是損害影視角色的。希望岳雲鵬能盡快改進,成為優秀的影視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