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張大千,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張大千是20世紀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畫家,時至今日他的畫作更是價值連城,屢屢創出天文數字的拍賣價格。無論是繪畫、書法,或是篆刻、詩詞,張大千都無所不通。張大千早年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 (這是一組張大千的照片,有的非常罕見。)
【戴著墨鏡的張大千】不只在中國,張大千在西方也有很高的知名度,被譽為「東方之筆」。作為全能型畫家,張大千在繪畫上實現了“包眾體之長,兼南北二宗之富麗”,集文人畫、作家畫、宮廷畫和民間藝術為一體,繪畫水平極高,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
【張大千和畢卡索】1956年7月29日,張大千遠渡重洋來到法國坎城附近的尼斯港「加尼福里亞」別墅,拜訪畢卡索。得知張大千來訪,畢卡索一改之前的隨意穿著,特意穿上長褲、條紋襯衫和皮鞋,並謝絕其他來客,專程接待張大千。張大千和畢卡索兩人的這次會面,是東西方藝術史上值得紀念的歷史性的見面。
【張大千和妻子徐雯波】徐雯波是張大千第四任妻子,也是最後一任妻子。徐雯波和張大千大女兒是同學,因喜愛繪畫經常來到張大千家中做客,一來二去就和張大千相愛了。 1949年,18歲的徐雯波與50歲的張大千正式結婚。兩人年齡相差32歲,絲毫沒有影響兩人的感情。
【張大千和徐雯波在東京】在張大千的後半生中,無論天南地北,徐雯波一直追隨在他左右,悉心照顧,無微不至。從大陸到台灣,由台灣到香港,由香港到印度大吉嶺,再到巴西的“八德園”、美國的“環蓽庵”,直到最後定居台灣外雙溪的“摩耶精舍”,徐雯波總是在張大千身邊。
【張大千和徐雯波在賞花】張大千愛畫美人也愛美人,他曾在一首題畫詩中自道:「眼中恨少奇男子,腕底偏多美婦人。」對張大千來說,徐雯波就是他心中的美婦人。有一種說法,張大千後半生的成就是徐雯波一手促成的。
【張大千和徐雯波】徐悲鴻曾評價張大千是“五百年來第一人”,張大千卻謙虛地說:“五百年來一人,說得太過了,太過則近於開玩笑了。”然而,張大千身上有個巨大污點,對敦煌壁畫的破壞。 1941年,張大千率領妻兒抵達敦煌,他們在這裡生活了兩年七個月,期間張大千對敦煌壁畫進行了瘋狂破壞,「他在壁畫上胡亂勾描、亂剝壁畫,甚至寫上自己的名字。
【徐雯波在觀看張長大繪畫】1942年12月,著名歷史學家傅斯年在給於右任的信件中就提到了張大千破壞敦煌壁畫情況,「張大千先生欲遍摹各朝代人之手蹟,故先繪最上一層,繪後剝去,然後再繪再下一層,漸繪漸剝,冀得各代之畫法。個人在藝術上之進展甚大,而對於整個之文化,則為一種無法補償之損失。
【張大千夫婦和友人在一起】除了傅斯年外,北大歷史學教授、著名敦煌學家向達於1942年實地抵達敦煌考察,也看到了張大千破壞敦煌壁畫的情況,「(張大千)盤踞此間,已歷年餘,組合十餘人,作臨摹工作,任意勾勒原畫,以便描摹,損壞畫面,毫不顧惜。為擅自剝離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