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霏與媽媽、妹妹一起在游泳池。 張敏供圖
張雨霏與媽媽、妹妹一起在游泳池。 張敏供圖
中新網徐州7月29日電(朱志庚) 7月29日傍晚,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特別給國家體育總局發去了賀電,向國家體育總局及東京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並向參賽運動員、教練致以熱烈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
29日上午,徐州姑娘張雨霏連獲東京奧運兩枚金牌,被媒體加冕泳壇「蝶後」。張雨霏的媽媽張敏喜極而泣,稱孩子非常棒,也非常不容易,“等到女兒回家,要先讓她好好睡兩天。”
當天,張雨霏的母親、外公、外婆、舅舅、舅媽等親友在徐州市體育局共同觀看賽事直播。 「我今天早晨才知道雨霏要參加4×200公尺接力賽,沒想到她在集體項目中也發揮很出色,為國家游泳隊再出一份力,很意外很驚喜。」張敏激動地說。 “她特別肯吃苦、耐練,訓練時從不偷懶。”
媽媽張敏向媒體介紹女兒張雨霏的成長歷程。
據了解,張雨霏,1998年4月出生於體育世家,父母都是游泳教練,3歲時的張雨霏已經跟著媽媽「下水」了。 5歲那年,張雨霏被送到徐州市游泳隊接受正規訓練,出色的天賦以及良好的水性讓她很快脫穎而出。
「她跟我學習的時候,就特別不服輸。我們每次訓練完畢,都會有場比賽,雨霏總是最先站出來,向年紀大的隊員挑戰。剛開始,輸多贏少。慢慢地,時間長了,就開始輸少贏多了。也沒遲到過。
「張雨霏是我們徐州游泳隊的偶像,看到她奪冠的那一刻,我們特別激動自豪,瞬間給了我們強大的信心和力量,更加堅定了我們刻苦訓練,為國爭光的夢想。」在徐州市體育局觀賽現場,小運動員興奮地說。
張雨霏從小喜歡音樂,小學的時候,她還是徐州民主路小學的銅管樂隊成員,當時吹的是次中音。 29日下午,在張雨霏的家裡,其母親張敏說:“她經常說,媽媽,我要是不走游泳這條道路,肯定會選擇學音樂。”
張雨霏部分寫真照。 朱志庚 攝
小學畢業後,張雨霏去了南京,她又接觸了尤克里裡等其他一些樂器,在國家隊她自己買了一台電鋼琴,沒事就彈一彈。張敏指著房間的樂器說,這些樂器都是張雨霏自己自學的,也是自我減壓的一種方式。張雨霏從不跟她談訓練的苦,母女倆聯絡時大多只是聊聊生活上的事。
「我們約好的,比賽期間不聯絡,有需要就發訊息。」張敏說,雨霏一直把突破奧運紀錄當作自己的目標,她平時訓練繁忙,也很辛苦,國內、國際的比賽也多,基本上每年能回來一次。這次賽後如果能夠回來,會讓她好好睡兩天,再品嚐一下家鄉的美食,「她最愛吃徐州的地鍋雞、米線、燒烤。」(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