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湖南娛樂頻道引進《美國偶像》「娛樂選秀」的概念,正式推出《超級男聲》。
2004年5月,湖南衛視借鏡《超級男聲》的成功經驗,《超級女聲》橫空出世。
自此,選秀狂潮的帷幕被掀開一角,「超女模式」也成為了其它各衛視選秀的標準模式。
【一】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
這一年,從小幻有明星夢、想走出四川德陽、去看一個更大世界的張含韻,抱著去玩一下的心態參加了首屆《超級女聲》。
頭上別著花卡子、嗓音條件不出眾、沒有接受過任何培訓,15歲的張含韻,硬是憑藉一張可愛的元氣臉,從成都賽區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拿下總決賽第三名的好成績。
10月,原本要簽約 天娛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娛傳媒」)的張含韻,被 北京天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中文化」) 看中了。
說到這裡,這裡很有必要插播一條 天娛傳媒 與 天中文化 的關係鏈。
2004年5月,天娛傳媒在上海正式成立,註冊經費300萬人。
天娛傳媒創立之初的三方投資方,分別是湖南電視台娛樂頻道、北京天博宏達廣告有限公司(系天中文化子公司)以及王鵬個人,出資比例分別為60%、35% 和5 %。
王鵬、李密、劉濱、陳湘、金焱為公司董事。其中,金焱和李密皆由天中文化 委派。
2005年5月,北京天博宏達廣告有限公司 將所屬35%股權以149萬元轉讓給湖南電視台娛樂頻道,金焱和李密也由此退出天娛傳媒管理層。
2005年9月,湖南電視台娛樂頻道收回王鵬5%的股權,天娛傳媒也從湖南娛樂頻道的子公司,變成湖南衛視的子公司,徹底的國營企業化。
理完了關係,我們再來談談想要簽張含韻的這家公司。
天中文化,是李小麟、劉德華、張國忠和BMG唱片公司共同出資聯手創立的「天中娛樂」集團的子公司,其前身是於1997年5月成立的北京新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2001年1月正式更名為北京天中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彼時在內地的唱片市場,天中文化的陣容可謂空前強大,以董赫男、文雅等製作人為主要音樂班底,旗下藝人包括蘇有朋、林依輪、孫悅、李泉、羅中旭、零點樂隊、艷樂隊等。
最後一手敲定簽約張含韻的,是天中文化董事長 李小麟。
在港台娛樂圈撲騰了幾十年的李小麟,以其嚴謹務實的工作風格而聞名,被譽為“超級經紀人”,週潤發、劉德華、梅艷芳、鄭伊健、吳宗憲、柯受良等都是他管理過的藝人。更關鍵的一點是,李小麟是《超級女聲》的主要策劃人之一。
可以說,在藝人運作方面,天中文化肯定比成立不久的天娛傳媒更有經驗。
天中文化打算與張含韻簽約8年,並承諾會用最好的資源將她打造成為一線歌手。
面對如此璀璨的星途,張含韻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帶她的經紀人,是時任天中文化總經理的 金焱,他曾長期擔任劉德華的助理,同時也是《2004超級女聲》大選評審之一。
左一為金焱
2004年10月,為了方便張含韻接受更專業的藝人培訓,天中文化刻意將其從四川德陽一中轉入北京女子實驗中學就讀高一。
初到北京的張含韻,一下子就嚐到了當明星的甜頭,滿滿噹噹的活動通告,出入豪宅,上學放學專車接送…
從默默無聞的學生變成眾星捧月的偶像,小小年紀的張含韻沉浸在明星的光環裡無法自拔。
命運的時輪,在這一刻開始轉動。
這一年,是選秀歌手開始井噴的年代,隔壁東方衛視的《我型我秀》也剛起步,那年的冠軍是 張傑。
當時的報道,給了他一個富麗堂皇又來勢洶洶的title:
100萬打造的「成都偶像」。
【二】
2004年中,蒙牛集團定下了2005年的銷售目標:100億。
把這100億分攤到各系列產品上,蒙牛酸乳需要完成的績效是25億。
時任蒙牛液態奶市場總監的孫雋,希望找娛樂明星當產品代言人,最早確定的人選是S.H.E。但由於S.H.E已經代言了可口可樂,依協議限制,她們兩年內不能再代言其他飲料產品。
在與S.H.E談判失敗後,孫雋無意間看到了《超級女聲》。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孫雋發現關注這個節目的觀眾,和蒙牛酸酸乳的消費群驚人地一致:大都是14—17歲青春期的孩子。
而且這一年的《超級女聲》因為還沒有贊助商,也沒有太多費用做宣傳。
直覺告訴孫雋,這檔娛樂選秀節目和蒙牛酸酸乳的品牌內涵是一致的,遂說服時任蒙牛副總裁楊文俊等人,一同前往湖南衛視做正式談判。
經過一連串談判,冠名費定在了2800萬。
談判結束後,湖南衛視順勢向蒙牛推薦了張含韻,為2005年蒙牛酸酸乳的形象代言人候選人。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吃瓜黨就會疑問了,為什麼湖南衛視會推薦張含韻?
其一。
基於張含韻與蒙牛酸酸乳的高度的形象契合度。
張含韻的唱功雖不突出,可她青春時尚的外形、活潑而不張揚的性格,這種乖巧的鄰家女孩的形象,是很多女孩想一夜成名的該有的偶像模樣。
其二。
用數據說話。
孫雋翻開了《超級女聲》的簡訊投票記錄發現,雖然張含韻獲得的名次只是第三名,但20萬票的簡訊支援數位居第一。
2004年,20萬是相當龐大的數字。而這20萬大多是年輕人,正是蒙牛酸乳的目標消費族群。
其三。
此時的天中文化,是天娛傳媒的股東之一,內部推薦制優先。
而用產品品牌推廣來帶動藝人的思路,李小麟深諳這個道理。他知道蒙牛的決心與分量,如果與蒙牛合作,對張含韻的包裝、宣傳預算就間接的交給了蒙牛,價值好幾百萬,而這筆費用單靠唱片賺回來是很難的。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合約的相關內容,也立刻被敲定:
1.張含韻參與拍攝蒙牛酸酸乳的主題廣告片;
2.蒙牛酸酸乳的主題廣告歌由張含韻演唱,並作為張含韻2005年第一張專輯的主打歌;
3.部分城市的路演現場,張含韻腳可以出場表演;
4.為張含韻製作相關物料,她的照片會出現在所有的海報、燈箱、公車體上;
5.蒙牛不會給酬勞,只給勞務費,機票來報銷,簽兩年的協議。
為表合作誠意,也為進一步增加張含韻的曝光率,天中文化交出了兩首歌——
蒙牛酸乳的廣告歌《酸酸甜甜就是我》,與「超級女聲」的主題曲《想唱就唱》。
2005年2月24日,「2005年快樂中國蒙牛酸酸乳超級女聲」正式吹響海選的號角。
蒙牛酸乳對新包裝進行了大改動:將原有的“新裝上市”改成了“酸酸甜甜就是我”,並增加了“蒙牛酸酸乳超級女聲”的Logo與其活動信息。
同時,財大氣粗的蒙牛鋪天蓋地投放、配上了歌曲《酸酸甜甜就是我》的主題廣告片,24小時不間斷滾動,覆蓋了海選區城市的大街小巷。
隨後,《超級女聲》迅速席捲全國,蒙牛酸乳的銷售額一路飄紅,帶來了高達20億元的銷售量。
張含韻也一夕之間走俏大江南北,2005年的一整個夏天,都瀰漫著酸酸甜甜的味道。全國人民也都記住了這位酸酸甜甜的“優酸乳女孩”,無數少男少女們將張含韻奉為超級偶像。
人紅是非多。
這句話放在張含韻身上,再貼切不過了。
登上山巔的張含韻,眼前不是萬像日出的美好景色,而是撥不開的濃濃雲霧。
有人喜歡,便有人質疑,更有人吐槽應該把《想唱就唱》的歌詞改成「想唱就唱,要長得漂亮」。
說話嗲、沒唱功、裝可愛,實力配不上人氣,憑什麼是張含韻呢?
一石激起千層浪。
6月,有人以同校同學的名義,在某論壇大爆張含韻的黑料。
1.成績很差,數學才考4分;
2.私生活不檢點,為幾百塊就出賣自己的身體,被叫為「校妓」;
3.表面裝清純,實質是個小太妹,叫小流氓侮辱一位長得比她還漂亮的女生,最後這位女生被迫轉學。
面對這些無中生有、添油加醋的傳言,張含韻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去解釋,可在被謠言蒙蔽的人眼中,她的哭訴更像是在「演戲」。
在流言蜚語的夾擊下,同學們開始有意無意的疏遠張含韻,戴著有色眼鏡指指點點,她就像動物園裡被圍觀的動物。
因為常有歌迷在放學時刻、圍堵在校門口,不少家長聯名寫信抗議,擔心張含韻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氣氛。
再加上,當時的張含韻正在錄製新專輯,經常需要請假外出,校方負責人不得不找到天中文化,張含韻被迫退學。
名利裹挾下的張含韻,甚至還沒看清腳下的路,便深陷泥沼不可自拔。
夏天要做的事很多,張含韻只得把心中的委屈暫時拋諸腦後。
7月20日,張含韻發行了她的第一張個人專輯《我很 張含韻》正式版。
這張專輯不僅收錄了《放假了》《一個人長大》《媽媽我愛你》等歌曲,而且《酸甜就是我》《想唱就唱》也被囊括其中。
從學生到超女,從四川到北京,張含韻的音樂夢想之花終於初開放。
7月25日,《我很 張含韻》先發會在北京先鋒劇院盛大舉行。
汪涵任發表會主持人,李小麟及發行商總經理許詠梅等五位老總為發表會齊齊揭幕,瞬時成為娛樂焦點。
這之後,「加油含韻 擊掌簽名會」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開展。
簽名會歌迷人數過萬,對年僅16歲的張含韻來說是再簡單不過的事兒,火爆場面令一線歌星都眼紅。
那時候的張含韻,是現象級的青春偶像歌手。
張含韻的走紅,也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的連鎖效應。
效應1:盜版專輯五花八門
隨便掃市場,就可以搜羅到各類包裝的CD、VCD專輯。
許多單曲的MV畫面甚至是從《超級女聲》比賽中截錄下來,再配上音樂和字幕,就直接進行販售。
效應2:參賽者模仿物件
16歲的張含韻,給了很多女孩一個美好的夢,“我想成為下一個張含韻。”
在2005年的《超級女聲》中,眾多選手模仿張含韻的髮型、衣著,甚至參賽曲目都是《酸酸甜甜就是我》,尤其以成都賽區的模仿者最多,張含韻間接性帶動了全民參與選秀的熱潮。
效應3:唱片公司簽約力道加強
從張含韻的身上,天娛傳媒看到了打造偶像明星的龐大市場,立刻加強了簽約的力道。
也就是說,任何一家唱片公司、演藝公司,想打這些「超級女生」的主意,需同天娛傳媒簽訂另外的合作事項,而這些合約的背後,是巨大的財富分配。
專輯簽書會大受歡迎的喜悅感沒多久,張含韻就被捲入了一起社會輿論中。
8月,張含韻受邀作客由楊瀾主持的《天下女人》,與時任中國社科院新聞研究所的研究員 時統宇 來了一場面對面的對話。
其實早在對話前,時研究員對「超女現象」就有過「太過商業化」、「低俗化傾向」的言論。
面對16歲的張含韻,時研究員也沒有把話說得太狠,
「作為家長來講,最喜歡看到的還是你們考試的優異的成績單……你們還是應該把精力放在學習上。讓我們記住毛主席的那句名言,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時研究員的觀點就是,什麼年紀就做什麼事,張含韻這個年紀應該好好讀書,而不是參加選秀。他還特意提到了他的兒子,也是愛唱歌,但是一點沒影響學業,學習成績好。
對此,張含韻說道,自己從來就不是一個在學習上特有天賦的學生,舞蹈與唱歌是她的熱愛。參加《超級女聲》後的每次晉級,媽媽都會感到很開心。簽約公司、出唱片,媽媽也深感驕傲。
不知道是不是面對時研究員壓力太大、緊張過度,此時的張含韻眼裡已是泛著淚水了。
「含韻現在雖然已經是熱淚快盈眶了,但我還是想給你潑點涼水……今天沒有任何事實證明,她(的藝術道路)可以保持下去。”
時研究員的話還沒說完,張含韻的淚就止不住了,節目錄音被迫中斷10分鐘。
這場針鋒相對的PK賽,加上張含韻的淚灑現場,這檔節目在北京、上海等12城市中、收視率均為同時段第一。
許多家長、老師們,都在擔心《超級女聲》會強化孩子「一夜成名」的心理,影響專注學習。
但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一場更大的“超女風暴”,已集結完畢。
8月26日,「2005年超級女聲」總決賽,李宇春展現了驚人的吸粉能力,3528308票,強勢拿下年度總冠軍。
她是有史以來,第一個真正被票選出來的冠軍。
當晚到場助興的張含韻,在李宇春面前顯得是那麼的弱小。
還好這種壓迫感,馬上就被接二連三的喜訊吹散。
先是《茉莉花開》《星光大道》《小妖的神奇城堡》等十部電視劇,力邀張含韻參加拍攝。
之後,電影《長恨歌》投資方瞄準張含韻,期望她能參與拍攝。
除了電視劇、電影項目,其實早在5月,金山公司旗下的網路遊戲《幻想春秋》就已成功邀約張含韻做了代言人。
最讓張含韻驚喜的是,她的首張專輯《我很 張含韻》,短短2個月的時間就大賣了80萬張。
當時唱片市場已初現萎靡,她交出的這份成績,即便是放到當紅歌星身上,也是無比亮眼的。
10月,張含韻榮獲「金曲金榜」內地最受歡迎新人獎,單曲《酸甜就是我》斬獲「十大金曲」。
一份份沉甸甸的獎項,無一不驗證了張含韻腳的超高人氣。
但在這些喜訊中,有一件糟心的事始終縈繞著張含韻。
自6月從北京女子實驗中學退學後,天中文化透過各種管道接觸了北京不下10家全日制中學或專業音樂院校,可惜各校紛紛以怕影響學生正常學習,或不知如何管理明星學生等理由婉拒張含韻。
幾經波折,天中文化才為她找到了一所藝校就讀,但這個結果與張含韻本人的期望相去甚遠,她還是希望能夠上一所普通高中。
也就是在這一年的年末,在香港經營多年的李小麟,開始安排張含韻進軍港圈。
第一個動作就是,讓她參加了香港電台舉辦的「跨年含韻新年倒數活動」。
【三】
2006年1月,戴軍在自己的部落格中寫了一篇名為《趕時髦寫超女》的文章,爆料張含韻台上發嗲,台下耍大牌。
「安又琪之後,我的節目又來了個第三名,那次就讓我很倒胃口。姍姍來遲的她,連個道歉甚至連個招呼都沒有,就直直地坐到了化妝鏡前,前呼後擁的四五個工作人員圍著她轉,場面可比冠軍大多了,儼然一副巨星的架勢。
“她上台後就撒了歡了,她用甜到發膩的台灣腔普通話叫著我們哥哥姐姐,和台下時判若兩人。”
隨後,有記者致電張含韻的經紀人,金焱 給予否認,
“含韻還很小,她也沒有什麼資本來耍大牌。”
「耍大牌」事件尚未完全平息,張含韻的負面新聞又接上了另一浪。
2月17日,張含韻在參加由劉儀偉主持的訪談節目《東方夜譚》上,誤把“憧憬”讀成“撞憬”,再次成為眾矢之的。
不少網友趁勢發文砲轟張含韻無知,嘲諷她發明“新詞”,沒文化還不好好學習,年紀輕輕就只知道沽名釣譽。
更「致命」的是,訪談過程中,在得到劉儀偉的提示後,張含韻意識到自己念了別字,臉一紅,道了一句「sorry」。
但正是道歉時脫口而出的“sorry”,謾罵聲被無限放大。
“難道‘對不起’這三個字很難聽嗎?非要用sorry!顯得很國際化麼?”
“連漢字都沒認全,還追時髦說鳥語。”
“放著好好的中文不說,非要賣弄毫無技術含量的英文。”
所以說,身為藝人,更需要謹慎行事。
2002年,當蔡依林被問到“三國歷史”時,她卻不知“三國是哪三國”,被媒體猛批不懂歷史。
2003年,楊丞琳在《我猜 我猜 我猜》上被吳宗憲問到“對日抗戰幾年”,楊丞琳不屑的一句“八年而已喔”,一時敗光所有人氣。 (現已改為14年抗戰)
4月,天中文化加快了張含韻前往港圈發展的腳步。
在香港發行個人同名專輯《張含韻》,收錄了包括《哎呀呀》《一個人長大》等11首歌。
「可愛教主」的形象,大受香港媒體喜愛,在港圈一時深入人心。
之後,張含韻“不務正業”,試水影視界,為其量身定做的首部青春偶像劇《浪擊天涯》,自開拍後就倍受關注。
同時,雪花般的片約也如期而至,也讓她的團隊大傷腦筋。
8月,新城國語力頒獎禮 在香港灣仔落幕。
張含韻以主打歌《哎呀呀》連斬三獎:新城國語力歌曲、媒體專業評選全國優秀歌手、新城國語力新勢力歌手獎。
新城國語力全國最受歡迎男歌手獎,給了劉德華。
這一年,是張含韻與劉德華的第一次會面。
這一年,《2006雅虎搜星》馮小剛組冠軍的趙麗穎、《2004超級女聲》季軍張含韻、《2004我型我秀》冠軍張傑,因為選秀偶像的身份,三人齊聚由吳宗憲、歐弟主持的《週六樂翻天》節目上。
這一年,汪涵簽約天中文化,同時宣布踏入歌壇,推出單曲《花花公子》。李小麟親自到場祝賀,頒發獎盃以籌頭彩。
聊到了這裡,讓我們把時間,暫時撥轉到2015年的綜藝《偶像來了》。
趙麗穎指著癱躺在床上的張含韻說,
「她在唱《酸酸甜甜就是我》那會兒,我還在家裡看電視,在看她的廣告。」
兩年後,趙麗穎推薦張含韻參演《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飾演 盛淑蘭 一角。
謝娜像是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在「吃醋」的狀態中笑著點破趙麗穎、張含韻與張傑的初相識,
「這兩個小姑娘,比我還先見到傑哥。」
攜手張含韻走秀的汪涵,發出「嫁女」感慨,
「我怎麼有種要嫁女兒的感覺。」
【四】
2007年2月,張含韻曲推出第二張個人專輯《青春無敵》。
為進一步擴大張含韻的全球知名度,天中文化大下血本,在中、港、台、新、馬、日、韓、美、澳 9大地區同步發行。
禍不單行。
因為滿滿噹噹的宣工作行程安排,張含韻幾乎沒時間複習功課、備戰高考。
6月7日,她在個人部落格上作出聲明,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我沒有進考場,請大家原諒。因為自身和工作的原因,沒複習好,決定再複習一年。」
聲明一出,張含韻立刻就被推到風口浪尖,很多人都在默認“張含韻怕考砸,會成為被嘲弄的對象,臨陣當起了高考逃兵。”
各種質疑的非議聲,更堅定了張含韻在演藝圈闖蕩的想法。
為了安心在北京發展,2008年初,張含韻拿出當時大半的積蓄做首付,在北京貸款購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新房。
就在張含韻對未來抱持滿滿期待的時候,一場更大的輿論漩渦,已向她無情襲來。
自稱是「張含韻同學」、「張含韻閨蜜」、「知情人士」的網友紛紛現身,在貼吧爭先恐後地大爆料。
不少貼文光看標題就令人咋舌,什麼張含韻「被包養」、「被潛規則」、「私生活不檢點」、「早期懷孕」等。
一夜間,她成了“不良少女張含韻。”
更可怕的是,還有人把av女優的頭像換成張含韻的,以此惡意當作「陪睡證據」。
流言甚囂塵上,如一個接著一個滾動的雪球,越積越大。連張含韻的媽媽也常被友人問道,這是不是張含韻?
面對愈演愈烈的謠言,2月26日,張含韻客搜狐娛樂旗下的《明星在線》,接受相關採訪。
主持人拿著印製出來的假照片,舉到張含韻面前,要她證實真假。
被當眾羞辱的張含韻,只能委屈著說「不想看」。
“我知道你不想看,但你要學會堅強地面對這些事實。”
“看不下去了”,張含韻終於忍不住掩面哭泣。 (哭後還對著鏡頭勉強擠出微笑
明明什麼都沒做,卻被萬箭穿心。
後來,有記者走訪四川德陽一中,證實了網路上的貼文確是空穴來風,那些自稱張含韻「同學」、「閨蜜」的網路IP,也並非來自四川。
謠言雖被澄清了,但張含韻清純少女形象,已被破敗的七零八落。
更致命的是,天中文化運作方面出了問題,步入了發展疲軟的時期,各種投入開始縮水。
再加上唱片業不景氣,公司不願再投錢出唱片,張含韻的好些計畫不得不暫時擱淺。
時間進入9月,全球經濟危機大爆發。
李小麟之前把賺來的錢,拿去做各種投資。金融風暴一來,資金急劇收緊,不得已趕回香港總部善後工作。
受此影響,天中文化旗下的大牌藝人先後選擇解約出走。
隨後,金焱 選擇自立門戶,專注經營 北京德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俊文化」)。
以文雅、董赫男為主的音樂製作團隊,負責電台、網路、平面、電視的各個企宣人員紛紛離職,天中文化幾乎成了空殼的公司。
但最慘的還是張含韻,因為8年的合約限制,她被困住,成了孤家寡人。
期間,張含韻也有想過解約,但當時的她對這個行業了解的甚少,對解約沒有什麼概念。
工作很多年,每日都有經紀人與助理對她全程安排工作行程與日常生活,他們只需告訴她今天要做什麼,而她對這當中的細節,什麼事情應該找誰溝通,全然不知,而且她只是覺得,
「我終於可以歇一歇了。」
可閒下來的時間久了,張含韻愈發迷茫。
原來每天被通告充滿,現在突然沒了工作,回到個人生活的她,發現自己失去了方向。
合約在身,她又不能隨意接通告。沒有曝光度,只能透過部落格和粉絲們溝通,但能拿來聊的,也只有寵物與食物。她不知道自己該去幹嘛,除了唱歌,自己什麼都不會。
那段時間,頂著巨大精神壓力的張含韻,幾乎夜夜失眠,以淚洗面。
每個月的房貸,不可怕,畢竟還留一些老本可啃。
最讓張含韻焦慮的是,李宇春、週筆暢、張靚穎、尚雯婕、譚維維、張傑、戚薇、薛之謙、劉維、袁成傑等選秀歌手迅速崛起,更有人氣號召力,代言、發片機會更多。
而已經出道了5年的她,自我創作的才華沒有多少,更別說在專業技能上。
她只是很突然的、幸運的一夜成名。
老宅也不是辦法。
於是乎,張含韻悄悄瞞著公司接了私活,跑到浙江衛視參加《我是大評審》的節目錄製。
好在,2009年2月底,張含韻與天中文化達成意見,雙方和平解約。
恢復自由身後,她也沒閒著,開始為自己擬定計劃,學英文、學配音、練唱歌,有興趣的都沒落下。
就在擔心著吃完老本怎麼辦時,這一年的8月,跳槽到旅遊衛視的原「超女」導演王平找到了她,希望她能加盟旗下的《BAZAAR必須時尚》。
那時的張含韻,到了必須要去做一些工作賺錢的窘迫境況,即使沒有過主持經歷,她也毫不猶豫的接受了這份工作。
跟她搭檔的是吳大維、柯藍。
硬著頭皮上的張含韻,很快就被現實來了狠狠一棒。
一句話說了好幾遍、還說不清楚,很多丟給她的梗接不上嘴,不該她說的時候,又搶話。
節目NG數次,吳大維急得直撓頭,心直口快的柯藍直接「開罵」。
委屈躲到廁所大哭的張含韻,一遍遍問自己,“怎麼會到今天這個地步?”
但目前除了這條路,已經沒有別的出路。
哭完擦乾淚,笑著繼續主持。
【五】
做主持近一年後,7月16日,經由原「超女」評審 包小柏 推薦,張含韻最終入圍《非同凡響》15位選手之列。
坦白講,張含韻是不太能接受的。因為有過作品,又辦過歌友會,再次參加選秀,是對過去的自己的成績否定。
但那時候,除了主持節目這塊,她已經很久沒有其他工作了。更尷尬的是,這時的她身材嚴重走樣,已經胖到120公斤了,甚至被傳出「懷孕」的新聞,對她的打擊非常大。
可以想像一下,就是那種被逼到不行了,就算這個月底就要乾這件事,但她現在就是胖,就是不好看,還是得去做。
因為不做,這個機會又沒了。
這是張含韻當時最直接的想法。
當然了,最最吸引她的一個條件是,冠軍有機會發唱片,亞軍、季軍如果表現好的話,也有機會發單曲。
《非同凡響》開播後,張含韻成了話題女王。
從被諷是“加肥版的回鍋肉”,到與恩師包小柏關係緊張、萌生退賽打算,再到與同賽選手 袁野 的熱戀緋聞…
但回到真正的賽場上,命運這次依舊沒有垂青於她,第三名,又是第三名。
根據比賽規則,張含韻被剝奪發歌機會。決賽現場,她只能含著淚,親手將錄好的樣帶碾碎。
比賽成績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想,好在努力並沒有全部白費,至少在身材管理這塊,張含韻的改善很顯著。
去的時候是120公斤,等到三個月的比賽結束後,就只有90公斤了。
同年,張含韻選擇簽約前經紀人 金焱 的 德俊文化。
但那段時間,金焱一直在忙於劉德華在大陸的業務,並沒有太多的時間經營她。
總得來說,這段期間的張含韻,還是處在失業的狀態。
2011年1月,張含韻再次以主持人身分復出,加盟浙江衛視的全新節目《快樂藍天下》,與華少、左岩、矢野浩二等共同搭檔。
不久後,在一位導演的介紹下,張含韻進入 中央戲劇學院 進修。
15歲就進入演藝圈闖蕩的張含韻,吃過低學歷的文化虧,也為錯過高考深抱歉意,此次中戲的插班生活,彌補了她沒有上大學的遺憾。
每天早上8點上課,晚上上自習或排練。這是她為數不多的、充實的自由時光。
【六】
2005年,劉德華及其映藝娛樂有限公司發起“亞洲新星導”,該計劃首期投資2500萬港元,旨在挑選6名年輕導演,資助他們拍攝電影。
幸運的寧浩,以電影《瘋狂的石頭》一炮而紅。
時隔7年後,「亞洲新星導」計劃,再次啟動。
這一年,「失業」已久的張含韻,總算有了一個像樣的工作邀約。
由劉德華監製的電影《初戀未滿》向她拋出橄欖枝,飾演該片女主角「董啾」。
5月,《初戀未滿》在重慶開機。
而劉德華與張含韻的第一次合作,其實可以追溯至2009年的人偶科幻喜劇《安逗與黑仔》。
在這部電視劇中,張含韻和劉德華的兩個「兒子」安逗、黑仔,來了一場魔幻之旅。
2013年7月4日,電影《初戀未滿》在全國上映。
前有《超人:鋼鐵之軀》《不二神探》《小時代》,同天還撞期劉德華主演的《盲探》,後有《太極人》《天台愛情》,《初戀未滿》一眾大片中掙扎生存。
儘管評分不錯,無奈排片場次太少,票房不如人意,最終定格在230萬。
阿良還真看過這部電影,當然不是在上映期間。
可以說,「董啾啾」這個角色,是為張含韻量身訂做的,她的表演也讓我驚喜。
許是電影中的好多情節,讓我想起了那段昏天暗地做題、一去不復返的、備戰高考的青春年華,與青澀的初戀回憶。
正如劉德華所說,「我最大的驚喜就在她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李現也有出演該片。
當時的他可曾想過,自己會成為2019年讓人上頭不止的夏日「現男友」?
不論是2009年的電視劇《安逗與黑仔》,還是2013年的電影《初戀未滿》,張含韻的兩部作品背後都有其公司 德俊文化 的身影。
而一位藝人,要拓展管道、全面發展,光靠自家內部資源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當外部資源的進入、邀約、置換,才能說明這位藝人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就在張含韻一籌莫展、尋求新機會之際,湖南衛視自製的偶像倫理劇《因為愛情有多美》向她遞出了一根稻草。
在這部劇中,張含韻飾演了一位敢愛敢恨的海歸富二代 祁琪。
雖然戲份不太重,卻給了她不同的感觸,在唱歌之外遇見了那個叫「新人演員」的張含韻。
《因為愛情有多美》之後,張含韻把工作重心,從歌手轉到了演員。
但演員之路其實也不好走。機會和資源不多,有時還沒試鏡,就被劇組拒絕了。
略顯尷尬的是,即使“超女”過去多年,每每被熟悉她的人發現,“快看快看,就是賣酸奶的那個女孩”,“優酸乳女孩”的標籤一直撕不掉。
靜下心的她,默默地拓寬著自己的戲路,與一個又一個的角色傾心相遇。
《新蕭十一郎》中古靈精怪、陰險毒辣的小公子;
《蘭陵王妃》中聰明機靈、清麗脫俗的元清鎖;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性格溫順、善於隱忍的盛淑蘭;
《重耳傳奇》中政治素養敏銳、膽識過人的齊國公主齊姜;
以及待播的《南煙齋筆錄》中癡情薄命的戴晚清…
拍戲,成了張含韻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之一。
拍《蘭陵王妃》,張含韻不只要學跳舞、騎馬、武術,還要背古詩詞。
但這些都不算難,真正難的是,在十度以下的天氣裡,只穿一件紗質單衣的她,需要把自己全身沉進湖里,未知的恐懼感佈滿全身。
拍《新蕭十一郎》,打戲份多,吊威亞把身上勒得青一塊紫一塊。
拼盡全力,沒時間抱怨,就怕別人說她不努力。
也曾遭遇《扶搖》女二角色被新人“截胡”,即使在已經簽了約、拍了定妝照的情況下。
對此,她僅是回應自己很遺憾,
「錯過一個機會,要走好遠的路。」
【七】
2020年1月11日,張含韻化身“多加點香菜”,露面《聲臨其境3》。
首先,上場的是《冰雪奇緣》裡的安娜公主。
張含韻將英文歌曲與台詞糅合在一起,演繹了三個不同年齡段的安娜,時而活潑,時而憂傷,時而可愛。
馬上,她無縫接成了《夏洛特煩惱》裡的馬冬梅。
一開口,神現馬冬梅本梅。東北大碴子味兒,十足。驚訝得朱丹不禁發問,“她是東北人嗎?”
最後,又轉換到了《歡樂頌》裡的曲筱綺。
「見」到趙醫生,心花怒放,聲音甜到酥麻,隔著螢幕都能聞到愛情的酸臭味。
三段配音演繹結束後,連與張含韻認識多年的沈夢辰都激動得說,“我今天認識了一個全新的你。”
何冰也忍不住感嘆,“這真是神仙打架了。”
人生,沒有一條路是白走的。
偷偷努力,悄悄拔尖,然後驚艷所有人。
這就是張含韻。
6月12日,《乘風破浪的姊姊》突然上線,以黑馬之勢攪活了「姊姊圈」這一池春水。
對張含韻來說,《酸酸甜甜就是我》像早春的櫻花,已經綻放過了。
現在的她,是秋天的蘋果,成熟而大氣。
「想要唱這個年紀想要唱的歌,跳這個年紀想要跳的舞。我都可愛了大半輩子了,我不想再可愛了。」
她說到做到。
初舞台上,31歲的凍齡少女臉,一襲性感的露背小黑裙,自彈自唱《Wonderful U》,溫柔、自信、甜美。
「我這一生漂泊四海,看淡了今朝,月高高的掛無暇…」
一公成團賽上,紮著中國風式丸子頭的張含韻,像只啄擊厚厚雲層的雲雀,一段戲腔清冽、驚艷,百轉千迴。
真正的強者,不是沒有眼淚的人,而是含著眼淚奔跑的人。
15歲出道,享受過讚譽、鮮花,經歷過詆毀、謠言。沉寂5年,為生存拼命轉型,做主持、當演員,平和接受時間帶給的一切好與不好。
16年春秋眨眼而過,海報上的那個“優酸乳女孩”,如鳳凰涅槃,變身“在逃的迪士尼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