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含韻簡介(:哪有什麼光鮮亮麗,不過都是暗自努力)

2022-11-28張含韻

《為歌而讚》第二季播出後,評審房琪的一段評語火了。

當一個選手的唱功遭受質疑,她說:

我看過一篇關於你的文章,標題是《恭喜那些甜妹,終於活成了女王》。

但我覺得一個堅韌的靈魂不需要一個符號化這麼強的頭銜來作為嘉獎,如果真的要用一個詞形容你,我更喜歡“清風”,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

房琪尚未說完,這位選手就哭紅了眼眶。

這麼多年,她終於擺脫了謾罵與質疑,並得到了更多人的肯定與尊重。

這位被網友冠以「女王」頭銜的選手,就是17年前的「甜妹」——張含韻。

張含韻

其實,參加節目前,張含韻就已經手握兩部新劇,重回聚光燈下。

一部古裝偶像劇《玉面桃花總相逢》,在湖南衛視熱播;一部年代劇《一代洪商》在中視八套亮相。

張含韻

當我們時隔多年,再看到她,不免恍惚:

“這真是那個要唱功沒唱功,要文化沒文化的選秀女星嗎?”

2004年出道的張含韻,稱得上是「第一代全民偶像」。

但她紅極一時的熱度,卻在兩年後隨著網暴、謠言、緋聞迅速冷卻。

被捧時,她懵懂無知,出名全靠一張臉;

落魄時,她孤獨絕望,在洶湧的惡意消失;

如今的她,重磅回歸,用實力將「錯置」的人生掰回正軌。

張含韻像一粒被雪藏多年的種子,在不斷成長中,頂破命運的泥沼,破土而生,重見天日。

張含韻

別走捷徑,成功太快未必是好事

讓我們先把時間,撥回到2005年,這一年,被媒體稱為「張含韻年」。

你是否還記得,似乎是一夜之間,張含韻的照片被貼滿了大街小巷,公車、燈箱、海報、電視螢幕,目光所及,全是她。

張含韻

而她唱的《酸酸甜甜就是我》,更是現象級的洗腦神曲。

這首歌火到什麼程度呢?當年廣州國際音博會上,45%的賓客手機鈴聲都是這首歌;

張含韻有多受歡迎?

她出席的場合,曾經引發嚴重的交通堵塞,幾乎發生踩踏事件。

一年前,眾人不知張含韻;一年後,無人不知道張含韻。

這個普通女孩,到底憑什麼迅速躥紅?

還得從選秀鼻祖節目《超級女聲》說起。

2004年夏天,正在放暑假的張含韻,偶然間看到了「超女」的海選通知,抱著「玩一玩」的心態,就在媽媽的陪同下報了名。

沒想到,她單純稚嫩的臉,瞬間擊中了無數觀眾的心。

張含韻

即使她坦言自己沒有經過專業訓練;

即使她跑調、忘詞,都無法阻止大家對她的愛。

她一路殺進總決賽,最後以驚人的20萬選票,獲得第三名。

在娛樂圈,多少人拼了幾十年,才混了個臉熟,又有多少人,始終寂寂無名?

而張含韻,卻如此輕易地,在16歲的時候名利雙收,被所有人寵愛。

張含韻

然而,命運饋贈的所有禮物,都暗中標好了價格。

沒有實力支撐的成功,彷彿一座危樓,隨便一陣風,就能輕易將其吹倒。

這陣風,很快來了。

就在2005年當年,張含韻參加楊瀾的《天下女人》,當眾被新聞研究院所長痛批。

這位所長說:

身為家長,我們最希望孩子有個好成績,像張含韻這樣十六七的女孩,沒有任何事實證明,她可以保持藝術的生命力。

張含韻試圖辯解,但她的確因為「當明星」而退學,她也的確沒唱功、沒實力。

節目最後的鏡頭裡,張含韻崩潰痛哭,不知所措。

或許,令她難過的不僅是被批評,還有無法閱讀的遺憾,以及被名利捆綁的無奈。

她曾說:「感覺自己的青春和自由,以及對人生的規劃,全完蛋了。」

雖然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但成功來得太快,未必是好事。

沒有人能輕易成功,所有的光環,都得靠我們一步一腳印去努力、去打拼。

這世上也沒有捷徑,命運的饋贈,可能是彩蛋,也可能是深淵。

張含韻

別高估人心,這世上從來不缺乏惡意

「當眾被批准」事件,產生了“蝴蝶效應”,像一根導火線,點爆了人們對張含韻的不滿。

先是家裡不斷有電話打來,鋪天蓋地的謾罵與詆毀從聽筒裡湧出。

後來是有人在「天涯社群」造謠,貼出了貌似張含韻的艷照,還寫文曝光她校園暴力、傍大款,私生活混亂。

很多人跟帖,你一言我一語,拼湊出了一個霸道、淫亂又張狂的張含韻。

比起兩年前的爆紅,這次的「醜聞」更爆,她的「艷照」遍布網絡,她的「緋聞」備受熱議。

嗅覺敏銳的娛樂媒體迅速出擊,見縫插針地不斷逼問,但無論張含韻說多少遍“那不是我”,人們也只願相信他們想相信的。

為了躲避,張含韻打算回歸校園,她放棄了當年的高考,準備復讀一年。

沒想到,這項舉措,又被扣上了「考場逃兵」的帽子。

接下來,張含韻讓我們看到了什麼叫「牆倒眾人推」。

她說句話,被批「崇洋媚外」、「學台灣腔」;

她表達觀點,被批准「文盲」、「沒文化」;

她上節目,因為胖被嘲笑為“水桶腰”;

她做主持,被諷刺為「最雷主持人」。

張含韻

節目組讓她跳艷舞,經紀人逼她減肥,昔日的好友作鳥獸散,當初的粉絲倒戈相向。

張含韻走入至暗時刻,沒有工作、沒有學上,身體垮了,還患上了「減肥憂鬱症」。

當時被捧得多高,如今就被踩得多低,而這一切,才不過兩三年的光景。

不得不感慨:世道易變,人心難測。

就像作家東野圭吾說的:

你永遠也不會知道,那些生活中看似和你親近的人,會在背後對你抱有多大的惡意。

年輕時,我們相信人性本善,毫無保留地傾注自我。

但走著走著就看清了,不能低估人性的惡,很多時候,能保護你的,只有你自己。

張含韻

別放棄成長,那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2010年之後,張含韻徹底淡出視野,她身上的“造星神話”與“艷照緋聞”,一起埋入娛樂圈喧囂的塵埃。

如今,10年過去了,誰也沒想到張含韻能鹹魚翻身,在一眾後起之秀中,脫穎而出。

那麼,她命運的轉捩點,出現在哪裡呢?

這還得從「天王巨星」劉德華說起。

幾年前,劉德華在香港一檔節目中偶遇張含韻,他對發生在這個女孩身上的故事也有所耳聞。

他把張含韻叫過來,對她說:

「你要踏實的,你看那些走得遠的藝人,永遠都在不停地學習。」

這句話,一下子點醒了張含韻,之後她推掉所有工作,去中央戲劇學院,做了插班生。

練台詞、學配音,早起讀書,熬夜排練、進劇組實習,跟前輩請教…

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張含韻苦心磨練自己。

她陸續接過幾部戲,雖然沒什麼知名度,但她找回了自信。

她說:“演員這條路是我自己選的,我在戲裡,可以釋放,可以無拘無束。”

遙想當年最火熱的時候,她可是連「外出」和「拍照」都得經過公司允許的人。

重獲自由的她,不僅學了表演,還進修了英語、舞蹈、樂器…

被外界拋棄的10年裡,張含韻一刻都沒有鬆懈地學習,從未停下成長的腳步。

而轉機,也在悄悄來臨。

打響「復出」第一槍的,當屬她在電視劇《知否》中的出色表演。

張含韻

在這部眾星雲集的大戲裡,她飾演的小角色盛淑蘭,敢於挑戰傳統禮教,親手結束不幸婚姻。

最經典的一幕是,她在歷數婆家的劣跡後,一口唾沫吐到丈夫臉上。

不少人看後,詬異道:這演員是張含韻?

但很快,張含韻讓大家重新認識了她。

配音節目《聲臨其境》中,她用一口流利的英語,配了《後媽茶話會》,驚得沈夢辰直說:「我今天認識了一個全新的你。」

張含韻

《乘風破浪的姊姊》中,她驚艷亮相,自彈自唱,行雲流水。

張含韻

在最近熱播的《為歌而讚》中,她更是美出天際,被網友讚為“降落人間的天使。”

張含韻

舞台上,一襲白色長裙的張含韻,動情地唱著:

最後我,落地再生根,野蠻生長。

你給的夢想,我從來沒有遺忘,所以我努力長出了翅膀。

是啊,只有心懷夢想不斷努力,才能長出翅膀,破繭成蝶。

一個人不怕跌得多重,怕的是再也爬不起來。

但只要我們不放棄自己,不放棄成長,早晚都有走出困境的那一天。

張含韻

1988年出生的張含韻,今年也不過33歲。

然而,命運弄巧,她的成長之路,彷彿異常坎坷又十足的漫長。

她15歲出道,16歲爆紅,19歲遭網暴,22歲被雪藏…

又走過十個春秋,重新站到了舞台上。

她的過去很沉重,但如今的她,心態輕盈,眼神中帶著光。

某次訪談上,主持人有意提及往事,張含韻溫和又堅定地回應:

每朵花有它開的時候,我現在已經不是那朵花了,我有我要開的時間,和我的方式。

沒錯,就是現在,她的花正以她的姿態,綏爛地開著。

人生順逆難預料,願我們順遂時保持清醒,逆境中保持堅強,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開花時間”,迎來生命裡的一片芬芳。

與朋友們共勉。

作者 | 瑾山月,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圖片 | 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