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封神」與四載鑽研
事實上,「熱淇騰騰」(張淇,蕭敬騰在節目中的組合名稱)對《武家坡2021》的演繹並不是張淇的第一次嚐新用創新的方式詮釋京劇。
《披荊斬棘的哥哥》播出時,一曲《悟空》,驚艷了無數人,讓大眾體認到搖滾以外的張淇。
芒果TV《我們的滾燙人生》播出時期,一首《烈火戰馬》又讓大眾認識到張淇融合京劇、Rap、搖滾等多種音樂元素的更大可能。
央視《經典詠流傳》第五季節目中,由張淇作曲並演唱的《風雨夢來》,以搖滾融合京劇的方式,重新詮釋了南宋詩人陸遊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透過歌聲,讓人彷彿可以穿越800多年的時空,感悟大美中華。
一系列高品質融入京劇元素的作品背後,是張淇對京劇的執著與鑽研。
張淇是2017年後開始愛上京劇的,愛了4年多,也鑽研了4年多。
張淇的京劇累積,不是聽幾部戲、唱幾句詞的那種表面功夫,而是發自內心的熱愛與真正鑽研、學習過的領略。
雖然因為爺爺、父親喜愛京劇的關係,張淇還是孩童時就與京劇結緣,但真正愛上京劇則是2017年之後的事。
那之後,張淇開始專門琢磨京劇的老生藝術,「聽了特別多的老唱片,王鳳卿、余叔岩、譚富英,甚至譚富英的祖父譚鑫培老先生的唱片,馬連良、奚嘯伯、高慶奎這些名家我都聽過的。
京劇也因此成了張淇日常生活的主題。起床、睡覺、休息時,不是在聽京劇就是在唱京劇,或是看跟京劇有關的書籍、影像資料。
在《我們的中國戲》第一季第5期節目中,張淇的京劇積澱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認可,在談及想嘗試表演的三國角色時,張淇說,自己對諸葛亮一角比較有把握,所以想嘗試扮演諸葛亮。京劇名家尚長榮老先生,當下表示,“你演諸葛亮,肯定對工。”
在同一期節目中,還有一個細節,當主持人汪涵介紹傅謹老師時,“有可能你們平常看的很多大量的關於戲曲的一些理論的東西,都是跟傅老師有關係。”
同座的其他嘉賓顯然不太了解傅老師,只能禮貌性稱讚。出人意料的是,張淇不只了解傅老師,也看過傅老師錄製的《絕版賞析》,整個節目130多集,他都看過。汪涵震驚,傅老師聞言更是高興得伸手稱讚。
不瘋魔不成活
對於京劇,張淇的態度是抱持再多虔誠都不為過。
在《我們的歌4》第1期節目盲選搭檔環節,蕭敬騰問起戲曲是否是張淇擅長的技能時,張淇的回答是「我會一些」。
簡單的4個字裡,不只謙遜,還有張淇對京劇藝術的赤誠與敬畏。
京劇是核心與主角
對張淇而言,京劇是國粹,是大美藝術,是不能怠慢或唐突、造次的領域,更不會妄談擅長。 「京劇是我命裡的活,不瘋魔不成活。就是我喜歡、愛京劇,已經到一個瘋魔的程度了」。
節目中,張淇說,「想在舞台上展現的這些東西,並不是京劇來加持音樂,而是想給大家看到的是一個有溫度、有厚度的東西」。
從張淇的言談間,顯然可以感受到,京劇是最美的風景本身,是魅力的核心與主角,而非用於打扮舞台的鑲金邊配飾,或者裝點門面的配角。
在武家坡故事的編曲中,無論戲中戲情節,把京胡加入舞台編排,或是其他設計巧思,張淇都是希望盡可能呈現京劇的美感,讓大家了解我們的國粹是多麼的棒,帶大家一起感受我中華民族大美文化的底蘊。
歌曲裡,除了絕妙的唱腔,觀眾也看到了張淇對京劇「手眼身法步」的精準呈現。演唱過程中,舉手投足之間盡顯戲曲的規矩與法度。
整個舞台,以張淇京劇唱腔演繹的「一馬離了 西涼界」開場,一開口,直接起範兒,立即把觀眾帶入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故事之中。
表演中,張淇的唱腔與念白也直接讓人一秒入戲。 不隻字正腔圓,「手眼身法步」中的招式一式都力求精準。從念白到唱詞的過渡、轉換與承接更是無縫、絲滑。
值得注意的是,在戲曲表演中,「念白」是比「唱」更難掌握的功力,所謂「千金念白四兩唱」。 張淇的念白韻味豐富、情緒鮮活正是京劇功底的體現。
一曲終了,餘音繞梁,讓人回味無限。
瘋魔戲中人
或許是因為在京劇裡,張淇可以自由穿越時空,置身於他能看得見結局的世界,用更「冷眼旁觀」的視角對那個世界進行更充沛的情感投注;又或者是因為張淇至情至性的品性,讓他更容易投入作品之中,與作品融為一體,成為戲中人。
《悟空》裡,他是踏碎凌霄、桀駿不馴的玉面悟空;《烈火戰馬》裡,他是金戈鐵馬、豪邁英武的軍旅英雄;《風雨夢來》裡,他是壯志未酬只得入夢圓夢、報效家國的悲壯詩人;《武家坡2021》裡,他又是滿懷愧疚、心痛,尋求寬恕的「負心漢」…
若仔細聆聽,在歌曲傳遞的故事、情感、情緒之外,還能感受到張淇的唱法和之中對京劇藝術的信念感與虔誠之心。這種一覽無遺的熱情和赤誠,不僅能感染人,也能觸動人跟著他一起領略京劇的美感和魅力。
於是乎,每次張淇的京劇融合作品出現,網路上有一眾的年輕網友大喊,因為張淇愛上了京劇。 00後的馬嘉祺在節目中說,淇哥是由內而外的純粹、真誠,他把心擺到你面前了,告訴你他真的是很愛這個東西,「他能夠去研究國粹,去研究傳統文化,我覺得很難得,很值得我們這代年輕人去學習」。
無法被定義的全能音樂蠱王
和搖滾一樣,京劇也不是張淇的全部。
在《定義2021》的訪談中,彼時的張淇說,他只喜歡京劇、只愛京劇,因為京劇太偉大了,而音樂,於他而言,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是不能放棄的。身為音樂人,他有義務讓更多人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與更多種類的輸出。
於是,搖滾之外,更多的京劇、流行、rap、民謠等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被張淇以高品質的視聽方式呈現出來。
僅在《我們的歌4》張淇參與的3期節目中,從搖滾版《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冷門情歌《好想對你說》,到融合京劇的《武家坡2021》等等,張淇每次在舞台上呈現的都是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搖滾、抒情、京劇……每一次都是驚喜。
張淇的音樂風格是多元豐富的,張淇其人也是多面立體的。 生活中和工作裡的張淇是截然不同的。
生活中的張淇,日常也許就是陪著老婆散步,吊著嗓子遛狗;有一本書、一杯茶的閒情雅緻,也會出門探店,尋找美食;此外,興趣廣泛,設計、手工、運動等等都在他的興趣範圍……這些跟我普通人的日常安排幾無二致,除了他自己動手設計的配件、染色的皮衣都隨著他演出出鏡。但,這就是在真實的生活中生活著的張淇。
藍色皮衣是張淇自己動手染色而成
工作狀態裡,舞台上和舞台下的張淇也是不同的。
舞台上,是最Superstar、璀璨發光的張淇。他就是這個方寸之地的王,可以掌控一切,調度一切,肆意綻放,讓人沉迷。
舞台下,創作時,他會立即化身專業、嚴謹、執著、極致的超強工作狂與細節控,不放過任何瑕疵,竭力探求最完美的舞台呈現可能。
看過張淇的舞台作品之後,你會發現,即便同樣是舞台上的張淇,也總有不同的面向。
演繹搖滾作品時,是盡情燃燒熱血能量,綻放生命澎湃張力的張淇,像一道急流瀑布,狂野魅力撲面而來,猛烈直給,後勁兒大,讓人上頭。
演繹京劇作品的張淇,即是或桀駿不馴,或豪邁威武,或百轉千迴,或淺吟低唱的百變模樣。就像高山峻嶺中的清泉,魅力迂迴曲折、汩汩不斷。但因為過於甘美,總能於無聲中將觀眾吸引到泉水之畔,入坑入蠱。
也正是以上種種,在張淇身上總能看到巨大的反差感,而這所有的反差交疊,都是張淇:是那個有血有肉,可以鋒芒畢露,也可以中正平和的張淇;是那個執著音樂,執念舞台,可以堅定立場,也可以無畏重啟的張淇;是那個只愛京劇,不瘋魔不成活的張淇……
此外,唱起流行和民謠的張淇又是格外地游刃有餘,揮灑自如。以至於有網友說,喜歡上張淇就像喜歡上一個音樂劇團,「作詞、作曲、編曲樣樣行;高音、中音、低音要什麼有什麼;京劇、搖滾、爵士、民謠、流行、 Rap,什麼風格都有;吉他、鍵盤、貝斯、小號、鋼琴,信手拈來,一個人好像就能整出一個音樂劇團的配置。
張淇常被比較,但沒有人真的像張淇。張淇是與眾不同、無法被定義的,限量且唯一。
無論哪一面的張淇,真誠、坦蕩都是他的底色。一片赤誠,對舞台、對觀眾;一腔熱血,對京劇,對音樂。
在鏡頭前面,他沒有遮遮掩掩,他的開心、激動、憂慮等所有的情緒,都泰然呈現。即便在綜藝節目裡,他也沒有小心謹慎,不會處處設防,而是坦坦蕩蕩地把真心敞開給人看。真人秀裡的張淇,就是最本真的樣子,常常因一些直來直去的天然萌或者不熟悉規則的狀況外,閃現出少年氣質,像個純真、懵懂又活潑、明朗的漂亮小王子,讓身邊的人忍不住去寵他、愛他。
雖然無法被定義,但舞台下、螢幕外,張淇跟普通的你我一樣,在喜怒哀樂中往返,也在人間煙火中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