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需要人用一生來療癒。
其實這也未必,張若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一場小型車禍,張若昀邂逅了唐藝昕。
在甜蜜的愛情馬拉松之後,張若昀在愛爾蘭城堡迎娶愛妻。
婚前婚後,兩人不用特地撒狗糧,相處間自然流露的眼神,就足以讓路人感受到他們的深愛。
為了讓唐藝昕吃得好,張若昀化身大廚,輕鬆玩兒轉中西花式料理。
忙起來,他是綜藝寵兒,他是電視劇收視保證;不忙的時候,他就在家下廚,陪著妻女出行遊玩,只是個普通的丈夫和父親。
在大眾眼中,他是寵妻狂魔張若昀,他是《慶餘年》裡的大男主,他是《法醫秦明》裡最帥的版本,他也是《密逃》裡的尖子生。
誰能想到,這樣陽光自信放光的張若昀,曾經有過一段孤獨且自卑的童年。
1988年出生的張若昀,從他有印象開始,父母就已經分開生活了。
在大學生很金貴的年代,張若昀的父親張建,是畢業於浙江大學的高材生。
張建先去了改革開放的窗口深圳,做起了醫藥生意。幾年後,張建嗅到了商機,來到上海灘做起了房地產生意,存下了前幾桶金。
張建的快意人生中,唯一不那麼太如意的就是婚姻,當時因父母催婚,他才娶了貌美如花的黃鳴。
不過兩人感情並不深,加上張建財大氣粗,黃鳴並沒有感受過婚姻生活的幸福。
張若昀出生後,父母夫妻感情徹底破裂,離婚告終。
日理萬機的張建,並沒有放手兒子的監護權,和前妻黃鳴進行了一番爭奪後,把張若昀留在了自己這邊。
不過張建並不是有責任感的父親,他只是為了讓自己的父母滿意。
張建把張若昀往爺爺奶奶家一丟,自己照樣出去逍遙快活。
張若昀的爺爺張志新,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奶奶也是知識分子。
張若昀深得二老的寵愛。在爺爺的引導下,張若昀翻遍了爺爺的書架。
即便爺爺奶奶的愛,再無微不至,也不能取代父母的愛。
小小的張若昀總是不懂,為什麼別的小朋友都有媽媽,而他沒有,爸爸也很少能見面。
黃鳴常年無法聯絡兒子,在國外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漸漸地,和張若昀也就徹底斷聯了。
張建的謎之操作就是,監護權他攥在手裡,見面不許、通信不給,然而他對這個兒子,也是不聞不問的。
這時他轉戰影視產業,常年跟著劇組在外拍攝,基本上忘了自己還有個兒子。
等張若昀十歲之後,就已經懵懵懂得開始敏感了。
看到同學和父母撒嬌、出行,他不再羨慕,也不再回家追問爺爺奶奶,而是一個人躲起來暗自神傷。
敏感的張若昀,即便住在豪氣的四合院裡,衣食不愁,他仍然不開心。
在爺爺奶奶培養下,張若昀不僅白淨英俊,還一直是校內的學霸。
少年時期的張若昀,就毫不怯場,在學校主持個文藝匯演,簡直就是家常便飯。
突出的成績,優異的表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張若昀,卻始終沒能讓張建多看他一眼。
彼時張建在忙什麼?和劉蓓結婚八年後,就離婚了。
劉蓓離婚後,不到兩年就再婚了,還生了個兒子。結果六年後,劉蓓再次離婚。
一直想不起來兒子的張建,卻對劉蓓念念不忘。劉蓓二次離婚後,張建立馬站出來當接盤俠,和劉蓓復婚,並接受了那個孩子。
為了能得到父親垂青,高考前的張若昀,考慮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決心報考導演系,和父親當同行,這樣父子倆話題也多些。
但張建卻不同意,這次他的建議的確中肯。張建認為以兒子的天資,當導演有點難。
不過按張若昀的形象,張建覺得他比較適合當演員。
張若昀也不是叛逆的孩子,他全盤接受父親的建議。
戲劇的確是他的熱愛,但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張若昀都想著,以後能和父親多些關聯,總是好的。
2007年,張若昀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成功實現了站在父親身邊的願望。
這裡要提到一個有意思的地方,譚松韻是張若昀的同班同學。
也就是說,張若昀和《甄嬛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和「淳貴人」譚松韻是同窗,後來又迎娶了「祺貴人」瓜六唐藝昕。
言歸正傳,上大學後張若昀一直乖乖學習,沒有急著接戲拍戲,一來是他的家境不需要這麼拼,二來是他想夯實基礎,站到父親身邊時更有底氣。
正是因為這樣,張建後來籌拍《雪豹》的時候,剛好到了實習階段的張若昀,主動找到父親,問能不能演個配角。
對別的星二代來說,這是靠祖蔭的行為,但張若昀不在乎別人怎麼說。
身為一個常年看不到父親的小孩,他只是想能多接觸父親。努力了這麼多年,他終於有機會成為親爹的同事,這就是他的小心機。
和一眾大咖搭戲,張若昀雖稍顯青澀,卻絲毫不露怯。
不過這次,火的是男主角文章和《雪豹》本身,「劉志輝」的確出彩,但還未足以被觀眾記住姓名。
張建也是在這個時候,發現這個野蠻生長的兒子,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於是後面拍攝《雪豹》兄弟篇《黑狐》時,他也找了兒子來當配角。
結果男主角在開拍前,臨時爽約,一時半會兒找不到人頂替,張建索性找兒子張若昀演男主角。
這部劇不算出名,反而張若昀因此背了鍋,說他是靠爹才能當男主角的。
的確是靠著父親,張若昀才成為男主角的,但張若昀本身的能力,讓他不願意承認這樣的事實。
畢竟他想接近父親,是想要成為能一起吃火鍋,喝點小酒,無話不談的父子。
他並不是想要靠父親飛黃騰達的,況且,說句難聽的,以張建的能力,尚不足以捧紅某人至一線,即便是親生兒子。
此時的張若昀,喊出話說,幾年內不再拍攝父親的戲。
也是在《黑狐》拍攝期間,名不見經傳的張若昀,開車回家的路上,經歷了一場「剮蹭」。
氣鼓鼓的他下了車,發現對方是個甜美“女司機”,兩人互相不服地互懟。
這次“意外”,只能說是月老為了牽線,下手太猛了,讓本來應該相遇相愛的兩個人,直接撞到了一起。
甜美「女司機」正是唐藝昕,兩人尚在沒出名的階段。
張若昀和唐藝昕就這樣相愛了,開始了甜甜蜜蜜的撒狗糧之旅。
看似冷口冷面的張若昀,卻是個老婆奴,談戀愛時就對唐藝昕極盡寵愛。
他先把兩人的相遇寫成了詩,浪漫完更是來了個直男套餐:買了個紅綠燈模型拿回家。
在唐藝昕的陪伴下,張若昀沒戲開拍的那幾年,也不至於太落寞。
後來《無心法師》找上門,張若昀點頭的那一刻,並不是不無奈的。
畢竟在當年來說,網劇並不是主流。而拍攝過《雪豹》這種上星主流劇的張若昀,如今只能拍網劇,心裡多多少少是有落寞的。
網劇早期能夠火出圈,就是因為低成本高收視高回報,張若昀和《無心法師》,無疑成為其中之一。
可以說,《無心法師》一下子火成了大爆款,連帶男主張若昀,成為了無數觀眾心中摯愛。
《雪豹》也好, 《黑狐》也好,要嘛張若昀不是主角,要嘛是劇本身不火,張若昀一直沒有大紅大紫過。
《無心法師》這次,張若昀徹底嚐到了事業巔峰的味道,擁有了一大批吃他顏和吃他演技的粉絲。
緊接著,張若昀出演當年大火的網路小說《法醫秦明》。
這個IP被拍了無數個版本,但直到2023年為止,張若昀版本都是被譽為最經典的,也是播放量最高的版本。
2016年,張若昀更是憑藉《麻雀》,獲得國劇盛典最具人氣男主角獎。
離開父親的庇蔭,他照樣能夠擁有自己的事業,收割自己的粉絲,並獲得業界認可。
張建進入影視產業以來,最爆款的劇就是《雪豹》,之前和之後都表現平平。
此時眼見兒子事業有成名氣暴漲,張建並不是欣慰,而是耍起了小心思。
別的星二代坑爹的時候,張建開始了坑兒子。
他先把名下的夢都影視公司轉給了兒子張若昀。張若昀只認為是父親的資源調配,並沒有多理會。
但張建已經偷偷開始運作,他先用6億元去拍攝92集電視劇《霍去病》。
為了籌措這筆資金,張建簽了對賭協議:夢都旗下大火的張若昀,需要拍攝對方公司的四部戲,每部片酬五千萬。
張建簽字後,就拿到了錢去拍他的《霍去病》。問題是張若昀根本不知道有這份協議存在。
張若昀大火之後,正常按照自己的意願接戲,直到這份對賭合約被送到他面前,他才知道自己早就被親爹賣了。
張若昀也沒當一回事,以為把事情解釋清楚就行了。他照樣和唐藝昕談戀愛,照樣接戲拍戲,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屢攀高峰。
結果張建那部荒誕的《霍去病》,劇情狗血到無法過審,徹底胎死腹中。
張建此時仍未和兒子溝通過,張若昀單飛發展,自食其力接戲接活動,完全不知道父親這邊的謎之操作。
然而官司就落在他頭上,張若昀此時再也不是懦弱自卑的小男孩,他意識到自己只是父親利用的一顆棋子。
張若昀在微博上直說:你不配。
甚至言簡意賅地說自己沒簽過約,也沒收過錢。
就連張若昀在愛爾蘭舉辦婚禮,也沒逃過官司的疑雲,他也沒邀請父親出席。
結果從小對他不聞不問的親爹,此時卻念念不忘自己有個兒子了,到底把這盆髒水扣在兒子頭上了。
張建官宣,所有的簽約授權,都是張若昀允許的。
此時已經為人夫的張若昀,再不是那個等在家長會門口的傻孩子了,被騙了十幾年,他早就醒悟了。
張若昀背負1.4億債務糾紛後,親爹又出來把鍋扔給他,2021年春天,張若昀乾脆一紙訴狀和親爹對簿公堂,以證清白。
但最後,還是沒等到官司沉冤昭雪,張若昀選擇撤銷控訴。
其實這樣的張若昀,更讓人心疼。
起訴,是為了不讓自己背上無妄之災,沒享受過父愛,卻背負上負債。
撤訴,是因為那個男人再不對,也是自己的父親,也是自己努力了十幾年,才能站到他身邊的父親。
多年的嚮往,經年的努力,最後只是成為父親的棋子,張若昀的悲憤可想而知。
但此時已經為人夫,為人夫的張若昀,卻並沒有沉澱在負能量情緒中。
他依然是那個寵妻狂魔,依然是那個愛女心切的老爸,在觀眾面前,他也依然有優秀作品推出。
即便在他官司纏身的時候,在綜藝中的表現出的高情商和高智商,仍然是鶴立雞群般的存在。
原生家庭中,張若昀被忽略;長大成人後,成為父親的對賭資本的棋子。
但張若昀始終眼神澄澈,雖然有著直達目的地的犀利,但也有著不屑走旁門左道的清高。
沒見過一天父母恩愛的張若昀,依舊能把唐藝昕寵成寶,從骨子裡的尊重女性,是張若昀獲得幸福人生的基礎。
沒見過幸福的模樣,仍然不耽誤張若昀活出幸福的模樣,這才是普通人逆襲的勵志大男主。
童年時期,成長於單親家庭,常年見不到父母。
青少年時期,敏感自卑脆弱,野蠻生長,懷有初心。
青年時期,臥薪嘗膽,一飛沖天,卻成為最崇拜的父親的對賭條件之一。
只能說好在張若昀及時醒悟,沒有成為愚孝愚忠的孩子。
張若昀並沒有沉浸在原生家庭的困擾中,無師自通下,他學會了承擔,學會了責任感。
他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切身經歷了錯誤的婚姻和育兒方式,此時的他,更知道什麼是對的。
得到了唐藝昕的肯定,張若昀更懂得回應,更懂得付出,更懂得如何規避錯誤的人生。
人間清醒楊冪曾說過一段話,算是迄今為止對原生家庭評價最客觀的話:
無論你的原生家庭是什麼樣,其實都有缺失。
如果你得原生家庭不好,那你缺少愛;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本身很好,那你就缺少歷練。
你再原生家庭裡沒上過的課,終歸要出去上。
其實就是這樣,很多人都在埋怨抱怨原生家庭,把自己小家庭不幸福的原因,把自己小日子不快活的原因,全都歸結到原生家庭上。
但正如張若昀的經歷,也正如楊冪所說,你見過、經歷過好的或壞的一面,就要努力校正自己的行為,走到正確的一面。
原生家庭不是原罪,如何面對原生家庭,才是長大了的大小孩們需要做的事。
父母沒辦法選擇,但自己的人生,是自己選擇的。
經歷了爹不親、娘愛不到的童年,張若昀依然能成為有責任、有擔當的人夫、人夫。
面對父親,他該有崇拜有崇拜,認清面目的那一刻也不愚孝。
重新證明了自己的張若昀,大火出名的劇集,全都和父親無關。
這樣的人生 ,才是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