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主演片酬為何相差百倍?張頌文這樣的演員為何出不了頭?

2023-02-17張頌文

媒體揭露了狂飆演員的片酬,同是主演,為何片酬能相差百倍?為何演員市場內卷如此激烈?

對狂飆主演的片酬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張譯3000萬,張頌文35萬,差距幾乎達到百倍。但張頌文也不能算一點名氣也沒有,這個片酬偏低了。所以有另一種說法,他實際上片酬為215萬,每集5萬元。由於他是絕對主演,這個片酬可信度更高。但即便如此,和另一主演張譯的差距仍然在十倍以上,即便和女配李一桐相比,也差不多在10倍,李片酬據傳達到了2000萬。

張頌文

名氣不一樣,片酬就能有這麼大的差別。儘管在實力上,張頌文顯然毫不遜色於任何大咖,但即便是他這樣優秀的資深演員,也長年在演藝市場掙扎,和一二線明星相比收入算得上是微薄,以至於40多歲了,仍然沒有自己的房子,主要是因為沒錢。張頌文在一些綜藝訪談節目中,談到自己過往演藝生涯的艱辛和心酸,也不由得紅了眼睛。

演藝圈競爭為何如此激烈,讓張頌文這樣的好演員也難以出頭?

張頌文

因為這個市場演員供大於求,希望當演員的人太多了,成千上萬人去競爭一個角色,競爭激烈程度堪比考公。

演員基本上是一個終身職業,理論上講一個演員可以從入行開始,一直演戲到老,沒有退休一說。前面的不退,新人又源源不斷入行,傳統上的官辦民辦演藝院校都開足了馬力在培訓新人,導致專業演員氾濫。加上各種名人、歌手、網紅、模特兒等也削尖腦袋要擠進這個行業,資本拼命塞人,民間無數群演也在尋找機會。於是這個行業人滿為患,僧多粥少,潛規則橫行,權力尋租,亂七八糟。

像張頌文這樣的演員,光有實力也是不夠的,你有沒有流量,有沒有資源,你什麼都沒有為什麼要給你機會?大把有資源和潛規則的人可以選擇,資本的發言權更是至關重要。

張頌文

狂飆主演的片酬幾千萬高不高?已經很高了,是一般人幾輩子也難以企及的收入。但這已經是限薪令之後的市場行情,前幾年演藝市場瘋狂的時候,一部劇流量演員收入上億都不是新聞。這也是為什麼無數人想擠進這個圈子的原因,收入高的嚇人,行業光鮮亮麗,帥哥靚女關係混亂。

過去我們說文藝工作者,是服務人民大眾的精神產品創作者,這樣的理念早就被資本和市場扭曲了。現在的演員明星就意味著高富帥,名利雙收,是普羅大眾高攀不起的偶像明星。

張頌文

但透過表面的浮華,我們也能看到演藝圈背後的醃臢,許多演員的道德素質甚至還低於社會平均水平,極端虛榮和物質主義,扭曲的價值觀。更令人擔憂的是,在資本的刻意推動下,粉絲文化的盛行,物質化了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對年輕人的成長和定位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無數年輕人不再願意踏實去從事實際的社會工作,而是熱衷於唱歌跳舞,參加各種選秀競賽,期待一夜成名,成為大明星,被無數人追捧,年入千萬甚至上億。這是有毒的娛樂文化,它從西方引渡而來,過去我們稱之為奶頭樂。

張頌文

說的有點遠了。這不再是一個純潔的年代,有許多遺憾。不論如何,不論哪個行業,希望像張頌文這樣紮實努力的從業人員能夠得到應有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