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真的需要什麼理由,一萬個夠不夠
早知道你把這份感情
在彩鈴盛行的年代,這首歌幾乎和《老鼠愛米》平分秋色。
單曲下載量便高達一億兩千萬次,同時也為原唱者鄭源帶來了高達2億的收入分紅。
而那時的他,才不過23歲,妥妥的青年才俊。
據傳,連春晚都曾主動拋來橄欖枝,盛情邀約鄭源上台表演。
可遺憾的是,在十多年後的今年,樂壇卻幾乎聽不到他的名字了。
這也讓人格外好奇,明明是一把好牌開局的鄭源,為何如今查無此人?
在他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01.家道中落,勇敢追夢
1982年,廣東陽江市的某個小漁村出生了一個男孩。
就在全家都欣喜於新生兒的誕生時,沒有人會知道,
這個看似普通的男嬰,會在二十三年後給華語樂壇帶來多大的衝擊…
沒錯,他便是鄭源。
儘管身處一個打漁世家,沒有任何藝術氛圍薰陶,
但對於音樂的喜愛,似乎已經被刻進了鄭源的骨子裡。
不到4歲,他便開始跟著爺爺的收音機,咿呀咿呀的唱起粵劇。
父母不忍心孩子的天賦浪費,馬上將他送去興趣班,跟著老師學習二胡等樂器。
而小鄭源也確實沒讓家人失望,8歲那年,他便在歌唱比賽嶄露頭角。
以一曲《敢問路在何方》,鄭源拿下了陽江市歌唱比賽的冠軍。
這之後,不管大大小小的賽事,都能看到鄭源參賽的身影。
儘管年紀不大,但他的實力卻一點都不輸其他人。
12歲那年,鄭源更是收到了星海音樂學院附屬中學的錄取通知。
這些無疑都是對他實力的最高認可,鄭源,未來可期!
進入星海附中後,鄭源遇到了許多像他一樣的音樂天才。
但他並沒有因此受挫,反而還集結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組了樂團。
同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鄭源和他的朋友們鉚足了勁要把樂團做出名堂來。
事實上,他們也真的做到了。
鄭源和他的樂團沒多久,便收到了廣州地質大學的邀請,在校內舉辦了一場演唱會。
在廣州當時的音樂圈裡,鄭源他們可以說是小有名氣。
後來在樂團巡迴演出一年後,一家唱片公司向鄭源發出了邀請。
原來他們看重了鄭源的歌唱能力,想要讓他以歌手的身份正式出道,發表專輯。
唱片公司的肯定,讓鄭源無比興奮。
但同時,他也陷入了糾結。
那時的鄭源才16歲,還沒完成學業。
在追夢和上學這個分叉口,鄭源不知該如何選擇。
還好他的父母強烈反對兒子輟學,這才讓鄭源安心待在了學校。
然而好景不長,不過才一年時間,他平靜的求學生活就被打破了。
1999年,父親外出打漁的時候發生了意外,家中經濟狀況急轉直下。
鄭源為了減輕家裡的壓力,只能選擇輟學,隨後便踏上了遠行的列車。
沒有成年、沒有文憑、沒有經驗…
一心一意要奔赴大城市尋找機會的鄭源,在未來又會面臨什麼?
02.重要抉擇,迎接曙光
初到大城市的生活並不好過,鄭源的信心也在一次碰壁中被消磨掉。
他這時才意識到,學校外的生活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美好。
但是事已至此,鄭源也只能選擇硬著頭皮撐下去。
為了賺錢,他嘗試過街頭賣藝,也去酒吧當過駐唱,哪裡賺錢就去哪裡。
那段日子,鄭源過得很苦。
可是每逢家裡打電話,他還是會寬慰父母,說自己過得很好。
這樣的生活,鄭源撐了很久。
後來,他逐漸摸到了門道,錢包也日益豐盈起來。
起因是汕頭某家夜店的駐唱工作,它的薪水是三百元一晚。
而鄭源卻彷若獅子大開口一般,向老闆提出2千元的日薪。
當時,夜總會老闆險些將鄭源直接掃地出門。
可是鄭源卻堅持讓老闆聽過他的歌聲再做決定。
於是,老闆也決定花幾分鐘來見識下這個狂妄小子的實力。
讓人沒想到的是,鄭源一開嗓,就把現場的人給聽愣了。
他一連唱了20首歌,近乎完美的複刻了張國榮、鄧麗君等當紅歌星。
老闆也不得不承認,這2000元的日薪,一點都不冤枉。
就這樣,17歲的鄭源留在了這家夜總會。
不久之後,他甚至被提到了經理的位置,深得老闆的信任。
但是這樣的生活,顯然不是鄭源真正想要的。
在解決家中的經濟困擾後,他心中的「歌手夢」再度浮現…
統計過自己目前的餘額後,鄭源發現這幾年裡,他已經累積了不少資產。
這些錢足夠他去拼搏一把,追求一次自己的夢想。
說走就走,鄭源火速辭去了當時的工作,
他買上一張火車票,開啟了艱辛的北漂生活。
那段時間裡,鄭源先是簽約了一家唱片公司。
隨後便在公司的扶持下,先後推出了幾張專輯,其中有《對天狂怒》、《別過來》等。
可是遺憾的是,這在當時並沒有掀起什麼風浪。
所以鄭源在摸爬滾打幾個月後,反而混的一天比一天差。
他的心裡也打起來小鼓,是繼續堅持,還是換一條路?
在朋友的建議下,鄭源最後決定轉移陣地,到杭州去試試。
而也正是這個決定,讓他終於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在抵達杭州後,鄭源先後認識了好幾位當地的歌手。
其中便有我們熟知的龐龍、李玉剛等人。
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就這樣聚集在一起,開始為同樣的音樂夢想而努力。
在一次又一次的登台演出中,鄭源也逐漸在當地打開了名氣。
2002年,孔雀唱片的董事長陳仁泰得知了這位有才華的民間歌手。
陳董在和鄭源商談後,最後決定簽下鄭源,並力捧他出道。
這個決定在當時其實很大膽,只因為孔雀唱片也不過是個剛成立的小公司。
但是鄭源卻不想考慮那麼多,他想賭一把!
就這樣,鄭源和他的新東家孔雀唱片起航了。
他們在2003年,發行了專輯《真的用心良苦》。
其中的主打歌,便是我們熟知的那首《一萬個理由》。
後來的情節,便是我們都知道的了。
這張專輯一經發布,便受到了廣大聽眾的喜歡。
尤其是那首《一萬個理由》,更是幾乎人人都會哼上幾句。
當時,《一萬個理由》的下載量高達1億次。
直至如今,仍沒有一首歌可以超越它的記錄。
身為原唱者的鄭源,也藉著這股東風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歌手。
而那時的他,也不過是個才剛21歲的青年。
無數人都在期待鄭源帶給我們更多驚喜。
但遺憾的是,他選擇了自己巔峰期悄悄隱退。
在鄭源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03.突傳噩耗,無奈隱退
在《一萬個理由》後的那段歲月,幾乎是鄭源最忙的一段時間。
他不光要各地巡迴開演唱會,同時還有數不清的訪談邀約。
但儘管有這麼多的事務壓身,鄭源還是會抽出時間去練歌。
他始終清楚的記得,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也正是在這份堅持下,鄭源又先後出了許多張專輯。
不光收穫了許多業內音樂人的認可,同時也斬獲了無數大大小小的獎項。
那時的他,是各電視節目爭相邀請的對象,當之無愧的紅人。
連央視春晚,都盛情邀約鄭源來表演節目。
可出人意料的是,鄭源拒絕了春晚的邀約。
在他看來,自己身上有許多不足,還沒有資格上電視。
所以比起上節目靠譁眾取寵撈金,他還是更願意去琢磨自己的音樂。
然而2008年,一則噩耗傳來,鄭源的身體出現了變故。
他被醫院確診為膽結石,體重在那段期間也銳減三四十斤。
出於對自身身體的愛護,鄭源選擇暫停工作,配合治療。
他在2009年接受了一台手術,身體狀況也有了很大改善。
但是鄭源卻沒有選擇回歸樂壇,反而前往北京戲曲職業藝術學院服務。
甚至還在自己29歲那年,成功晉升為教授。
鄭源的所作所為,雖然他沒有對外界進行解釋,但其實也很好猜。
那便是奔波許多的他覺得累了,所以選擇回歸家庭。
不過儘管說是退出了歌壇,鄭源偶爾還是會有歌曲發行,也給許多歌迷一個安慰。
他的生活,也讓無數人為之羨慕。
04.結語
如今的鄭源,不光有溫馨的家庭,同時也有自己的工作室。
他早已不需要為生計苦惱,可以坦然的享受人生。
不管是到學校教書育人,或是在商業舞台重拿麥克風,
鄭源的生活,自由又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