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這是周星馳最經典的台詞之一,而這句話也是周星馳一生的寫照,他不敢只做一條“鹹魚”,所以一直懷揣著自己的演員夢,到後來的導演夢,他都一一實現,至今出道39年,從一個名不經傳的跑龍套角色,變成了流傳於各個角落的「喜劇之王」。
然而這其中他到底經歷了什麼,又在多少不為人知的地方,付出了怎樣的辛苦,才成為如今人盡皆知的「星爺」的?
童年夢想的來源
周星馳出生於一個並不富貴的家庭,父母的爭吵使這段婚姻在冬天結束,母親凌寶兒一人帶著三個孩子,在一天之內要打夠四份工才能夠勉強糊口。
但她卻特別疼愛孩子,總是把雞腿夾到周星馳的碗裡,但是小小的周星馳知道母親的不易,為了讓母親吃到雞腿,就故意掉在地上,母親捨不得浪費,就會擦一擦自己吃掉。
凌寶兒原來就是個舞台劇演員,所以她常常會讓給孩子們唱歌讀書,這在周星馳的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讓周星馳對詩詞懷揣著極大的熱情,在成名之後還把「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句子當作電影的宣傳語。
而且凌寶兒一家雖然窮,但是她依然會帶著孩子們走在大街小巷上長見識,並且拿出省吃儉用的錢讓孩子們看一場電影。在周星馳眼中,繁華的街市,和電影裡的各種場景都顯得有趣無比,他的心中漸漸地湧現出了,出現在螢幕前的夢想。
練就一身本領,成為蓋世英雄
如果說周星馳的夢想來源是被母親一次又一次帶著出去領略見識,那麼讓他堅定理想的一定是功夫片中的李小龍。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香港的電影市場裡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功夫片,在《精武門》中,李小龍精彩的打鬥片段,讓所有人都熱血沸騰,包括周星馳。
從那時起,他開始苦練功夫。周星馳央求母親買來一個沙袋,每天對著沙袋磨練拳頭,還經常爬上爬下想要練成飛簷走壁,他還把炒熟的綠豆倒進鐵鍋當中,練鐵砂掌。還自己不斷地打工存錢,到武館拜師學藝,最後練就了一身功夫。
周星馳看著海報裡李小龍的身影,暗暗發誓道:「我要成為一個演員。」而現在他也憑藉自己的一身功夫闖進了演藝圈。
剛開始一公尺七四的周星馳,因為身高的緣故並沒有順利地通過訓練班。但他並沒有放棄,又考了兩次,終於也進入了訓練班裡。憑藉著一身功夫,終於開啟了自己夢想之路的第一步。
默默無聞到受人追捧的影帝
剛開始的周星馳不理解表演,他總是喜歡給自己加戲,因此也常常挨罵,但是他從沒有放棄過,依然每天兢兢業業地鑽研,只要有表演的機會就會把握,哪怕只是演一個一句台詞都沒有的人物。
然而真正改變周星馳人生的,是在《霹靂先鋒》當中,在周星馳的極力爭取之下,他拿下了這個比之前台詞多了幾倍的配角,就是這個配角,讓周星馳拿下了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
從此之後周星馳的片約越來越多,一部《賭聖》包辦了香港的票房,讓他名聲大噪,而他卻沒有忘記在貧民區的母親,拿著片酬買了一套房子送給了她。
而周星馳的「無厘頭」表演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贏得了許多觀眾,但是人們對他的期望越高,得到的失望也有越大。
當他的《大話西遊》和《大聖娶親》上線之後,無人問津,很多人認為周星馳的精彩也就到此為止了,這讓周星馳十分的沮喪。
而在不久之後,他便用自己的轉型之作《喜劇之王》再次回歸於眾人的視線,他把自己跑龍套甚至遭人冷眼的經歷拍成了這部電影,讓許多人都產生了共鳴。
其實周星馳的喜劇都並不是簡單的歡笑那樣,他演繹的喜劇有深層的思想,在極度的喜的背後,隱藏著刺痛的悲情,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過於偏執,還是過度敬業
即使是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喜劇之王,也依然逃脫不了被人爭議的結局。在《少林足球》的拍攝當中,他為了把演繹效果做到最逼真,讓搭檔黃一飛在頭頂拍碎了十多個啤酒瓶。
結果黃一飛受傷十分嚴重,而他也在這件事後,和周星馳斷絕了關係,周星馳一時間背上了“片場暴君”的罵名。但周星馳並未做任何的解釋,他還是像以往一樣沉默,有人也認為周星馳過於偏執,但在更多人眼中,是他對電影的執著,是敬業。
他為了追尋一個電影鏡頭的完美,不惜犧牲很多東西,在《食神》當中他和搭檔吳孟達吃了十幾碗麵甚至吃到嘔吐,只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在拍攝美人魚的時候,他甚至讓鄧超和林允吃了一百多隻雞。這就是周星馳的風格,因為太熱愛電影,所以顯得他格外執著。
堅持電影工作者的夢,一如既往
如今的周星馳在《新喜劇之王》之後也沒有新的作品展現出來了,他也很少出現在各個電影節當中,因為他為人低調,也很沉默,從不對外界的誇贊和評價做出任何回應,因為他認為自己是一個“電影工作者”,這是他對自己無論作為演員還是導演最中肯的評價。
而那些對他有惡意的聲音,也漸漸地消失了,就像曾經的搭檔吳孟達所說:「你們常常對他有爭議,但是卻沒見他罵過任何人。」或許是希望自己的電影事業更加的純粹,所以才從來不關注那些外在的聲音。
而隨著周星馳的年紀逐漸增長,好多人都表示還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他自己也表示希望能在自己為數不多的時間裡,拍出更好的東西帶給大眾,完成自己一生的夢想。
周星馳從龍套角色走到喜劇之王,實屬不易,他無論付出多少都會獨自坦然面對,無論遭受多少冷眼,還在堅持自己電影工作夢,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