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01{/否}
人物簡介
比爾·蓋茨,全名威廉·亨利·蓋茨三世,簡稱比爾或蓋茨。 1955年10月28日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 13歲開始電腦程式設計,18歲考上哈佛大學,1975年與好友保羅艾倫一起創辦了微軟公司,比爾蓋茲擔任微軟公司董事長、CEO和首席軟體設計師。 1986年,比爾蓋茲進入Fortune億萬富豪榜,約3億1千5百萬美元。 1995年比爾蓋茲成為世界首富,約200億美元。比爾蓋茲1995-2007年連續13年成為《富比士》全球富翁榜首富 ,連續20年成為《富比士》美國富翁榜首富。
(圖片來自網路)
{不}02{/否}
人物經歷
比爾蓋茲有關於電腦的天賦和洞察力是微軟公司和軟體業界成功的關鍵。
他的計算機才能嶄露頭角是在13歲時,獨立編出了第一個電腦程式。
1970年代,也曾在哈佛大學讀書的蓋茲與夥伴保羅·艾倫一起為Altair 8800電腦設計Altair BASIC解譯器。比爾蓋茲在上學期間,還主修了作業系統,資料庫,編譯器,電腦圖形學,並且這四門都拿了A。蓋茲在大二時寫了一篇論文,裡面用到了他設計出來的演算法。此文四年後掛了他老師的名字發表到了該領域的頂尖期刊《離散數學》。
下附比爾蓋茲大學期間《離散數學》論文
(圖片來自網路)
(圖片來自網路)
從20歲創辦微軟起,比爾蓋茲積極參與微軟公司的關鍵管理和策略性決策,並在新產品的技術開發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1980年8月28日,蓋茲以5萬美元價格購買了一款名為QDOS的作業系統軟體,對其稍加改進後,將產品更名為DOS(作業系統軟體),然後將其授權給IBM使用。 IBM-PC機的替及使MS-DOS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80年代,它成了PC機的標準作業系統。
Windows95/98/ME/NT/2000/Me/XP/Server2003/Vista這些微軟的拳頭產品成功地佔有了從PC機到商用工作站甚至伺服器的廣闊市場,為微軟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公司在Internet軟體方面也是後來居上,搶佔了大量的市場份額。
1984年,微軟公司的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 1997年6月為止的會計年度,微軟營業額為113億美金。 1999年6月,微軟市場價值達到4,072.2億美元,名列全球1,000大企業榜首,超過了通用電氣公司(3,330.5億美元)。
微軟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可以快速進入其他領域並且對原有市場主導力量形成威脅的 能力。在IT軟體產業流傳著這樣一句告誡:“永遠不要去做微軟想做的事情”,可見,微軟的巨大潛力已經滲透到了軟體界的方方面面,簡直是無孔不入,而是所向披靡。
{不}03{/否}
人物評價
比爾蓋茲對全人類的影響既深且遠,並不僅限於IT產業。而所有的動力都來自於他個人的信仰:「想像未來每個人的桌面上都有一台電腦」。
身為世界第一大 PC 系統的創辦人遠在1970年代大型主機電腦當道時,他就敢做這種夢,是因為相信自己看到了別人沒看到的事情。
{不}04{/否}
經典語錄
“我深信任何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法都具有長遠的價值,人們藉此相互學習,並且共同努力達到彼此認同的自由。”
「幸運之神會光顧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但如果她發現這個人並沒有準備好要迎接她時,她就會從大門裡走進來,然後從窗子裡飛出去。”
「只要有堅強的持久心,一個庸俗平凡的人也會有成功的一天,否則即使是一個才識卓越的人,也只能偶遇失敗的命運。”
「強烈的慾望也是非常重要的。人需要有強大的動力才能在好的職業中獲得成功。你必須在心中有非分之想,你必須盡力抓住那個機會。”
“如果你已經制定了一個遠大的計劃,那麼就在你的生命中,用最大的努力去實現這個目標吧。”
從退學建立微軟
比爾·蓋茲只用了20年
成為世界首富
蟬聯13年《富比士》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