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男神,奪命書生辛棄疾

2024-12-03辛棄疾

辛棄疾

大宋的男神,奪命書生辛棄疾

說起兩宋,人們最常說的就是北宋無將,南宋無相。這不過是對歷史誤讀罷了,其實南宋有一個出將入相的大神,他就是辛棄疾。風一樣的辛棄疾,勇謀兼備,武氣入文。他和同時代的岳飛是南宋最耀眼的雙子星。因為這兩個人有太多相似之處了,都是20歲走上江湖,都是力大無窮,都是武藝高強,都是忠君愛國,都是文武雙全。而且,他們都有一個傳奇的人生故事。與生俱來的神力,岳飛19歲就能拉開300斤的硬弓,200步內百發百中。辛棄疾19歲就把40斤的石鎖在手裡玩得像皮球一樣,花樣翻新。

文武雙全,岳飛是百戰沙場,所向披靡,還能寫出那千古傳誦的詩文;辛棄疾的詩詞和蘇軾並稱蘇辛,同屬豪放派,當時雄冠天下。可這樣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年弱冠就隻身擒頑凶,孤膽入敵營。他訓練的飛虎軍,就是今天的特種部隊的前身。正是這兩個人,為瀰漫著陰柔氣息的兩宋平添了幾分陽剛之氣,也讓人憋屈的心理得到些許舒緩。

今天咱就重點聊聊辛棄疾,辛哥。話說人狠話不多,社會我辛哥,文能拆字寫上牆,武能徒手抓小羊,進可上馬定乾坤,退可提筆安天下。穿衣嫌瘦,脫衣有肉,集剛猛和柔情,彪悍與細膩為一體。一手握劍一手執筆,從“金戈鐵馬”,到“燈火闌珊”,他是一言不合就開幹的社會大佬。辛棄疾與清照姐都是出生在山東濟南,並稱濟南“二安”(辛幼安、李易安)。那時候“靖康之恥”已過去十幾年了,北宋淪陷,山東屬於金人的地盤。辛哥的爺爺是漢朝車騎將軍、冠軍侯霍去病的鐵粉。他希望辛棄疾能跟霍去病一樣成為大將之才,所以就給他取名叫棄疾。辛哥從小就為大宋崛起而讀書,為抗擊金人,收復失地而練武。於是就成長為能文能武的“別人家的孩子”。

辛棄疾

1161年,金國又找南宋的麻煩了,各地仁人誌士紛紛揭竿而起,正愁一身本事沒地方發揮的辛棄疾,當然會跟著這股時風了。他拉起2000人的隊伍,跑去投奔了當時山東最大的一支起義軍隊伍,領頭大哥叫耿京。辛哥成了他手下的一名書記,掌管文書大印。當時跟著辛哥投奔的,還有一個花和尚叫義端,他還真是個“異端”,六根不淨的花和尚。眼看在起義軍裡混不出來啥,就動了歪心思,把辛哥掌管的軍印偷走,投降金國想換取榮華富貴。耿京知道後非常生氣,因為這個花和尚是辛哥帶來的,就要軍法處置辛哥。辛哥看到耿京要殺自己,就對耿京許諾,保證三天提著金印和義端的頭來見。

茫茫人海,找普通人不好找,找禿子還不容易!辛哥就這樣一路打聽一路策馬狂追,終於在第二天夜裡追上了義端。義端看著凶神惡煞、長著六塊腹肌的辛棄疾,驚訝的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大哥,我就叛個變,你身後有狗攆呀!這麼沒日沒夜狂追。”辛哥從來是人狠話不多,手起刀落,結果了這個叛徒的性命。那一年辛哥才21歲。正好,岳飛也是20歲投軍,21歲那年帶領幾十個「敢戰死隊」友,闖入敵人軍營,砍倒帥旗,刺死敵酋,首戰立奇功。辛哥手刃義端後,耿京相當賞識辛哥了,第二年,辛哥作為義軍代表去南宋洽談合作事宜。在辦公室連合約都簽好了,沒想到一個叫張安國的叛徒把老大耿京給殺了。

耿京死後,張安國屁顛屁顛一路溜回金國,並以此為功封官領賞,還順手拐走了5萬起義的士兵。身為叛徒收割機的辛哥,得知情況後,就帶著50人衝進5萬叛軍的大營。是的,你沒看錯,是50人pk5萬人。正當對酒當歌的張安國和金兵,看到突然出現在眼前的辛棄疾,全都懵逼了,還沒反應過來,就把張安國五花大綁拎走了。張安國迷迷糊糊跟做夢似的,心裡可能會想,兄弟呀,你指定哪裡有點毛病吧?這可是5萬多人的大營呀,帶幾十個人就敢闖!辛哥押著張安國是一頓痛罵,然後招降了反叛的部隊,奔波千里來到了當時南宋的首都臨安。當眾將叛徒張安國斬首,一時舉國震驚,皇帝連下巴都驚掉了。

辛哥也是一戰封神,這年辛棄疾正好23歲,完成對叛徒的雙殺。自此,“奪命書生”的名號不脛而走,天下誰都知道南宋有個狠人辛大爺。說來也巧,岳飛23歲這年,也是在黃河邊率領300人巡哨,突然與幾千金國騎兵遭遇,岳爺利用道路狹窄,敵人尚未展開的大好時機,當機立斷,主動發起進攻,金兵猝不及防,大敗虧輸,部隊自向踐踏,死傷過千。敵人首將被岳飛在馬上生擒活捉,岳飛也一戰而名揚天下。今天23歲年紀的青年人,多數還不著調,正讓父母為他操心的時節,人家已經獨當一面,立下了不世之功。對,岳飛和辛哥就是專治各種不服,連金國皇帝也不例外。

辛棄疾

辛哥歸宋後,以為自己的旅程是星辰大海,可惜宋高宗只想歲月靜好,給了辛棄疾一個江陰簽判的文職。君臣腐敗,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不但害了岳飛,也坑了辛棄疾。但辛哥念念不忘北伐收復失地,他精心策劃,寫下了富有戰略高度的《美芹十論》。老夫年輕時讀《美芹十論》,那是激動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搓著手,在屋裡來回走動,佩服得簡直無以言表。但南宋小朝廷卻反應冷淡,只是應付性地誇了幾句。在南宋君臣眼里辛棄疾不過是從金國歸來的宋人,不能太過信任。於是就一邊使用、一邊考驗辛哥。先後打發他到滁州、江西和湖南。哪裡有問題,哪裡有麻煩,就打發他到哪裡去。

辛哥也是個全能複合型人才,在滁州,他半年就把一個就要消失的破城經濟盤活,三年實現大治。讓同級的官員直呼“不可思議”,懷疑辛哥施什麼魔法了。在江西,他三個月就消除了困擾朝廷十幾年的匪患。 1180年他又出任南昌知府和江西安撫使,當時江西一帶發生飢荒,老百姓顆粒無收,一些奸商卻趁機哄抬糧食價格,引起了老百姓的暴亂。特別是江西興隆府,大戶囤糧,讓米價暴漲,他們相當於今天的資本壟斷勢力。辛棄疾一上任就貼出告示,八個字“囤糧者配,搶糧者斬”,並且把無良奸商抓起來,將他們杖責之後流放邊地,又命手下去購買糧食分發給百姓,立竿見影,很快平息了一場動亂。

在湖南他任安撫使(省部級高幹兼軍區司令員)時,創建飛虎軍雄鎮一方,讓湖南動亂了幾十年的州縣瞬間安靜下來。一時間,辛哥成了南宋朝廷的“救火隊長”,南宋政府也是為了物盡其用,就把他頻繁地調動,累計調動40多次,不是被調任,就是在被調任的路上。在各個地方辛棄疾都是乾得有聲有色,顯示了他一流的行政能力。能治國者定能治家,抓經營,搞理財那辛哥更是人中龍鳳。看看晚年的在江西上饒建的“稼軒山莊”即帶湖和瓢湖兩處別墅莊園,簡直就是人間仙境。別人的庭院裡都是假山假水,而辛棄疾的帶湖卻是自然山水,把山水引進庭院,把竹子種在莊園裡,一切都是貨真價實的。把自己的莊園裝飾得充滿自然風光,一草一木和一山一水都極力追求真實,節省了大半的開支,又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帶湖新居剛建成時,辛棄疾邀請當時的大儒朱熹和翰林院學士洪邁前去參觀,朱熹踏足帶湖遊覽了一圈,驚訝托住快掉下來的下巴說:“耳目所未曾睹”,不但沒見過,甚至沒聽過。洪邁則留下了一首《農作物軒記》,字中寫到:「東岡西阜,北縣南麓,以青徑款竹扉,錦路行海棠。集山有樓,婆娑有室,信步有亭,滌硯有渚。雖然宋朝官員的薪水特別高,但這不是主要的,關鍵還是辛哥的理財能力太逆天了。

辛棄疾

可歲月一天天流逝,辛哥也一天天變老,他的六塊腹肌就要變成回鍋肉了。辛棄疾多次上書朝廷北伐金國,自己願意勇當先鋒,都被皇帝一一拒絕。紹興5年,辛棄疾被罷官,他只得回到江西上饒。此時距他回歸南宋已經30年了,眼看收復失地無望,年華漸老,曾經的豪情壯志淪為空想。現實的殘酷讓辛哥心灰意冷,儘管如此,他始終沒有動搖恢復中原的信念。

閒賦在家的辛棄疾六塊腹肌慢慢地給統一六國了,沒事就喝喝酒 ,順手寫寫詞抒發心中的鬱悶。就這麼一順手,就寫成了詞壇的牛B大爺。他有多狂放,就有多悲傷。相較於李白和蘇軾,辛哥更全面,更變通,且不偏科。無論做官從政,為人處事,還是說話辦事都有板有眼。他那不凡的靈魂就像通透的小楷人生,一筆一劃,吐納有度,形神合一。由於高於同時代的人太多,他宛如一個獨舞者的姿態,一唱三歎。他始終有一顆英雄的心在搏動,有一顆浪漫主義的靈魂在歌唱。

小時候讀他的《破陣子》,年少無知,未能體驗人生的心酸疾苦,僅陶醉於辛哥的文采和胸襟,還不能理解他的情懷。閱歷多了,再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和辛哥的心境,再來讀《破陣子》,我們會眼含淚水,更加理解辛哥的無奈和心酸。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你看看,你品品,這不就是英雄流淌的肝膽和壯志未酬的浩嘆嘛!辛哥什麼都寫,從豪放到婉約,從戰場到田園;從政論到軍策;從膽識到胸懷,那都是一線頂尖。有殺氣,又柔情似水,他是無數好男兒心中的英雄夢,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他是世間癡情女子眼裡的溫柔鄉,「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明明是不世將才,最終卻以詩文聞名於世。獨飲寂酒的詩人。

辛棄疾

1207年南宋朝廷再次起用辛棄疾,任命他為樞密院都承旨。此時的辛哥已重病臥床。這年農曆九月初十,民族英雄,愛國詞人辛棄疾,帶著憂憤的心情和沒有實現的遺願離開了人世。臨終前,辛棄疾依然高喊「殺賊,殺賊」!壯志未酬身先死,猶存豪詞收中原。大宋的男神,懷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生命永遠定格在不太長的68歲。但他傳奇的故事和熠熠生輝的詩詞沒有逝去,而是作為我們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一直哺育著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