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福劍個人檔案:愛折騰的「姥爺」不會老

2023-09-11畢福劍

1959年出生的畢福劍,從小就是個不安分的孩子,在七兄妹中,數他這個「小六子」最淘。讀小學時,因經常在校園裡調皮搗蛋,老師隔三岔五就要“約請”畢福劍的家長“談話”,說他比猴子還愛動。每當這時,身為遼寧大連市一名頗有威望的教育工作者,父親畢作恩對兒子的教育可謂別具一格。他耐心聽完老師的數落埋怨,總是嘿嘿一笑:「小孩子嘛,淘氣是天性。你沒聽說嗎,淘氣小子出息大!」老師聽了哭笑不得:「虧你還是搞教育的領導,沒見過這麼慣孩子的家長,簡直不著調!

雖然回家後免不了要被父母上一番“思想品德教育課”,但畢福劍還是很慶幸有一位寬容的父親,畢作恩的教子原則是“絕不能束縛孩子個性,那樣長大後即使門門考滿分,也很容易變成書呆子」。父親的“撐腰”,讓畢福劍從小就我行我素:趴著寫字,歪著拿筆;作文天馬行空,不按老師要求寫……就這樣,在父親彌勒佛般的笑容與深情注視中成長起來的畢福劍,愛好廣泛,個性鮮明。

1976年高中畢業後,畢福劍到遼寧省普蘭店市太平街道唐房知青點插隊,成了街道文藝宣傳隊的活躍分子。 1978年,在一次當地文藝晚會上,多才多藝的他做了主持人,他一會主持,一會獨唱,一會又說山東快書,一下子被接兵部隊的首長發現了。不管三七二十一,首長要走了這個「文藝尖子」。

1985年,在青島海軍兵營摸爬滾打了9年的畢福劍轉業後,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因為當兵,他沒有上成大學,這時他很想圓大學夢。母親卻說:「你都26歲了還上什麼學,同齡人早當爹了!」她勸兒子服從地方分配,好好到大連食品廠工作。但畢成恩力挺兒子:“別聽你媽的,她沒遠見,有夢想就向著它勇往直前!”

根據當時的規定,畢福劍的年齡已經過了招生上限,只能報考部分藝術院校的相關專業。於是,對文藝充滿熱愛的畢福劍,就索性報了北京廣播電視學院。最終,畢福成為大連市當年唯一被北廣導演系錄取的學生。

1990年,畢福劍應徵到中央電視台工作,從扛攝影機的實習生,到一名專業攝影師,再到文藝部導演,他用4年努力完成了這些角色的蛻變。其間,他與一位大學同學結婚,小兩口在北京恩愛有加。

1996年,女兒嬌嬌的出生,給了畢福劍更大的事業打拼動力。有感於電視作為大眾媒體,卻缺少真正由大眾參與的節目,他就請示台領導,推出一檔觀眾參與表演的節目,名字就叫《夢想劇場》。

但錄製的時候,試了幾個字正腔圓的專業主持人,都帶有濃厚的「主持」味道,與業餘演員自然樸素的表演風格很不搭調。眼看節目送審時間將近,36歲的畢福劍一急之下,乾脆親自上陣做示範,原本只是想做出一個感覺來,先送給領導審查,之後再找主持人。沒想到,領導者看後發話了:用不著再找主持人,就是你了!

這番無心插柳,使螢幕上多了一位大器晚成的主持人。

令央視領導喜出望外的是,畢福劍不僅能當主持人,而且當得獨樹一幟,十分「親民」。 1997年,由他擔任策劃、導演、主持人的《夢想劇場》播出後一炮而紅,收視率直線上升。觀眾在喜歡上這個熱鬧又逗樂的欄目的同時,更喜歡上了畢福劍這個「沒正形」的主持人。

說到主持經驗,畢福劍覺得最重要的是本色,導演出身的他,自然沒那麼多條條框框,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有時候連標點符號都說不對,這倒成了一種特色。更重要的是當他站在舞台上,以一個導演的眼光去統籌全局,對節目現場的掌控能力是別人不能比擬的。 “我在台上站沒站相坐沒坐相,處於一種完全放鬆的狀態,自然有利於隨機應變。畢竟是個娛樂節目,把我架在那西裝筆挺的,人家也肯定不愛看。”

隨著人氣指數的不斷上升,2004年,畢福劍又開始主持央視綜藝節目《星光大道》《快樂驛站》,同時,《夢想劇場》節慶版的「七天樂」也形成了品牌。能得到全國觀眾的認可,畢福劍成了名副其實的名人。但就在事業如日中天時,他的婚姻卻亮​​起了紅燈。

一心撲在工作上的畢福劍,忽略了同樣忙碌的妻子也需要安慰。妻子是事業女性,一直從事新聞攝影工作,曾多次獲得攝影獎。婚前,她比默默無聞的畢福劍名氣大。但在婚後,尤其是女兒嬌嬌出生後,妻子的工作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常常是四處奔波拍完片子,她還得趕緊回家照顧女兒。尤其是女兒生病時,常到外地拍攝節目的畢福劍往往不能去醫院守護愛女。長期陷於兩頭忙碌的妻子,被一種疲憊、緊張的情緒逼到了崩潰邊緣,忍不住會埋怨畢福劍,繼而就有了爭吵,兩人隨之產生了感情裂痕。

2004年11月,妻子與畢福劍協議離婚,女兒嬌嬌由妻子扶養。在民政局辦完離婚手續,剛成為前妻的她走到畢福劍跟前,叮囑他少抽煙,多保重身體,並告訴他:我和女兒正在辦簽證,不久就要去加拿大定居了。畢福劍怔怔地站住了,想到女兒遠赴加拿大將與自己遠隔千山萬水,他失落的心愈加悲傷。

送母女倆飛向了異國,老畢的心也在一瞬間被掏空了。人到中年婚姻解體,傷痛刻骨銘心。

2005年春節前夕,畢福劍回到大連老家探望父親,突然接到前妻的電話,說嬌嬌來到加拿大後,因為沒有朋友,語言又不通,變得越來越不喜歡說話,性格也越發任性執拗,有時在公園或遊樂場看到別人父母帶著孩子遊玩,她會假裝失手把冰淇淋扔到那孩子頭髮上……「老畢,我真擔心嬌嬌不能適應這裡的生活。」畢福劍在電話中寬慰前妻一番,說他一定會想辦法把孩子引到健康成長的軌道上來。

掛了電話,畢福劍的心情十分沉重:他可愛的女兒怎麼變成這樣了呢?當他打電話給嬌嬌時,她說什麼也不肯接。

當晚,他給嬌嬌寫了一封長郵件,講述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叛逆與不懂事,以及成熟後對那些事情的後悔之意。 「爸爸很想念你,對不能像別的父親一樣每天陪在你身邊,覺得十分內疚,所以我在手機裡珍藏了你從小到大的全部照片,每當看到你那張笑臉,我就覺得自己的生活是陽光燦爛的! 爺爺也是如此。 所以,你可不能讓爸爸和爺爺失望,要聽媽媽的話,做個懂事的孩子……”

「老爸,你的郵件我看到了,看哭了呢!對不起……」收到女兒回复的QQ信息後,畢福劍信心大增,此後他經常在電腦上和嬌嬌視頻,有時前妻外出忙工作去了,有點空閒的他就遠距輔導女兒寫作業。

2006年聖誕節,畢福劍收到了女兒給他寄來的一張新年賀卡,上面寫道:「老爸,我很驕傲我是你的女兒,不是因為你是主持人,而是你幫我得到了A+。

離異這些年,畢福劍一直過著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的孤獨生活。有時晚上錄完節目回到家,他累得連皮鞋都來不及脫,便倒在床上睡著了,經常半夜餓醒……熒屏上萬眾矚目、幽默搞笑的畢福劍,風光背後的這些酸楚幾乎無人知曉。

對此,年過八旬的老父親心焦不已。自從老伴因病逝世後,他就成了家中唯一能「震」住小六子的人。但溝通一番後,老人發現兒子依然走不出第一段婚姻的陰影,根本無心再找,他也不便強迫……

2011年底,畢福劍獲得「中國版權產業年度風雲人物」獎,並被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聘為兼職教授。被兒子接到北京過年的畢作恩老人,不禁感嘆:「小六,雖然你現在越來越成功,可你都50出頭的人了,總該成個家了吧!」但每每聽到老父的催促,畢福劍總是笑呵呵地說:“我沒遇到合適的人唄,感情得靠緣分,不能勉強嘛。”

雖然婚姻不順,畢福劍在工作和生活中,卻是個很能「折騰」的人,並為自己和他人「折騰」出了許多歡樂。做節目時,他隔段時間就能冒出一個大膽新穎的點子,比如他為《星光大道》搞過老人專場,請一群六七十歲卻各具才藝的老頭老太太,到舞台上向全國觀眾表演才藝,並講述各自的滄桑經歷和人生感悟,使年輕觀眾們受益匪淺;他在同事們普遍不看好李玉剛這個反串演員時,力排眾議將李玉剛推上《星光大道》舞台,這才有了今天家喻戶曉的“當代梅蘭芳”;他時常在節目中自稱“姥爺”,而且常由此生出幽默與笑點,久而久之,「畢姥爺」就成了他的代稱…

人生中,老畢也是個精力旺盛的主兒,他愛好書法和漫畫,為此也創立了「新星光書畫院」。著名漫畫家張漢忠先生是畢福劍的書畫導師,二人的關係是“亦師亦友亦兄弟”,老畢稱張漢忠為“京城師傅哥”,工作之餘,兩人經常和朋友們一起創作書畫,打撲克,品茶聊人生。

除了書法和漫畫之外,踢足球、打籃球也是畢福劍的兩大興趣。 2014年5月17日,在錄製節目的空隙,他率領君悅灣明星籃球隊的成員們,在山東煙台福山一中與福山區的兄弟聯盟籃球隊進行了一場激烈、有趣的比賽。身為55歲的電視台主持人,「畢姥爺」不僅在舞台上游刃有餘,在球場上同樣驍勇善戰,一人竟狂攬73分!

適逢女兒嬌嬌回國探望老畢,當天也去了球場為父助陣,比賽結束時,連坐在看台上的嬌嬌都驚呆了:“不服不行,我爸就是牛!”

此時,畢福劍抹一把臉上的汗水,在隊友們面前露出了那副“標誌性壞笑”,得意地說:“怎麼樣,我就說愛折騰的男人不會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