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出身很高貴,卻沒能直接封為皇后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是大清開國五功臣之一額亦都的親孫女,康熙幼年時期四大輔政大臣之一遏必隆的女兒,屬於滿洲鑲黃旗,可以說出身非常的高貴。
清太祖努爾哈赤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額亦都;
而鈕祜祿氏的父親遏必隆一共有三位正妻:
而鈕祜祿氏並非正妻所生,而是妾室舒舒覺羅氏的女兒,包括溫僖貴妃都是這位舒舒覺羅氏所生。
鈕祜祿氏作為遏必隆的女兒,在滿洲貴族中也是數得著的高貴。
康熙年僅8歲登基,順治帝彌留之際為年幼的兒子留下四位顧命大臣:
老狐狸索尼 赫舍里氏
蠻橫跋扈的鰲拜 瓜爾佳氏
見風使舵的遏必隆 鈕祜祿氏
正直不阿的蘇克薩哈 納喇氏
正因為康熙年幼,朝政大權都掌握在四位輔政大臣的手裡,孝莊太皇太后雖然是巾幗英傑,但她幕後扶持康熙,並沒有“垂簾聽政”,直接管理朝政,具體的朝政事務都是四位顧命大臣來負責。
索尼年邁,
蘇克薩哈原先是睿親王多爾袞的人,
而遏必隆左右搖擺不定,
朝政幾乎被鰲拜把持;
如此以來鰲拜越來越蠻橫,甚至不將康熙放在眼裡。
孝莊太后為了維護皇權,深思熟慮一番,決定讓索尼來協助康熙對抗鰲拜,而最直接有效讓索尼出力的辦法便是聯姻。就這樣在太皇太后的支持下,赫舍裡被直接冊封為正宮皇后。
諮爾赫舍里氏。乃內大臣噶布喇之女也。世德鐘祥。崇勳啟秀。柔嘉成性、宜昭女教於六宮。貞靜持躬、應正母儀於萬國。茲仰承太皇太后懿命。以冊寶立爾為皇后。
如此以來康熙得到索尼赫舍里氏家族的支持,開始親政。
康熙與赫舍里大婚雖然是朝政需要,但也算是舉案齊眉,一對很恩愛的夫妻;
但赫舍裡在生下太子胤礽後因身體虧空而病逝,康熙很是悲痛,將對赫舍裡的所有的愛與愧疚轉移到他們唯一的兒子胤礽身上,胤礽年僅1歲時被封為太子。
鈕祜祿氏之所以輸給赫舍里氏,沒能直接封為皇后,其實原因很現實:
首先鈕祜祿氏的父親遏必隆立場不堅定,在康熙與鰲拜之間左右搖擺,兩頭都不想得罪;康熙是千古一帝,自然看得清楚,不待見這樣見風使舵的大臣是很正常的;
孝莊太后自然也看得清楚,若要為康熙選皇后,必定是對皇權最有利的一位,而赫舍裡的祖父索尼正是最合適的人選,協助康熙除掉鰲拜。
其次鈕祜祿氏是鰲拜的義女,鰲拜把持朝政,很是蠻橫,康熙對其很不滿意,鈕祜祿氏是鰲拜義女,自然會受到“牽連”。
可以這樣說:鈕祜祿氏的身份既成就了她,也毀了她。
02 鈕祜祿氏被封為皇后,僅6個月時間便病逝了
1669年在索尼第三子索額圖的幫助下,康熙成功除掉鰲拜;
將鰲拜擒拿以後,遏必隆因護主不力,再加上見風使舵,被康親王杰書彈劾,被康熙下旨削去太師頭銜,以及世襲的職位。
“遏必隆因無結黨之事,所以免其重罪,但是革去太師之職及後加公爵,其原有一等公爵,仍準留與伊子”。
這對於鈕祜祿氏來說自然是極大打擊,畢竟若坐實父親遏必隆是罪臣,那麼她便是罪臣之女,即便出身再高貴,再後宮之中的前程也算到頭了。
幸好隔年康熙感念遏必隆是四位顧命大臣之一,又是大清開國功臣額亦都的兒子,所以下旨仍舊保留其一等公的品級,擔任宿衛內廷的職位。
此時遏必隆成為四位顧命大臣中僅存的一位,雖然遏必隆曾被廢黜,但其家族影響力仍舊還在。
「遏止隆曾受清世祖顧命為輔政大臣,而且又是清初開國五大臣額亦都之子,特為寬宥,命仍以公爵宿衛內廷」。
康熙厚待遏必隆,也是為了加強皇權,畢竟他需要滿洲貴族內部的團結。
1674年孝誠仁仁病逝後,康熙要為赫舍裡盡三年的守喪之禮,所以並未考慮挑選繼後的事情;
後來鈕祜祿氏並沒有經過選秀直接入宮,雖然剛開始並沒有封妃,也沒有直接冊封為皇后,但其實鈕祜祿氏就是孝莊太后最滿意的繼後人選。
鈕祜祿氏入宮後的第二年,康熙下旨將其封為皇后。
遣大學士索額圖、為正使。大學士李霨、為副使。持節授妃鈕祜祿氏冊寶。立為皇后
同時還冊封了一位貴妃七位嬪妃,這位貴妃便是康熙的表妹佟佳氏,佟佳氏便是康熙的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還有容嬪、宜嬪、僖嬪等七位嬪妃,這七位嬪妃也是康熙最為寵愛的幾位妃嬪了。
康熙之所以將鈕祜祿氏這位“罪臣之女”冊封為皇后,其實原因跟《天下長河》中孝莊勸說康熙的話是差不多的:大清正值三藩作亂,北邊的噶爾丹也不安穩,而八旗將領以及滿洲貴勳家族又有一些不滿,為了能夠安撫滿洲貴族,讓這鞋八旗子弟為康熙賣命打仗,將遏必隆的女兒鈕祜祿氏立為皇后確實很有必要。
畢竟三藩作亂之時,四位輔政大臣中遏必隆家族的支持是至關重要的。
正因為在這樣被逼無奈的情況下將鈕祜祿氏立為皇后,導致康熙對這位新皇后心裡犯嘀咕,不自覺地想要抵觸,作為千古一帝自然不想用女人來穩固朝政。
不得不承認的是康熙在時所立的三位皇后:赫舍里氏、鈕祜祿氏與佟佳氏絕對康熙的朝政穩定確實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當然之所以選擇鈕祜祿氏不只是因為她的父親是遏止隆,她的背後是鈕祜祿氏家族,還因為她本身確實也很努力,有母儀天下的風範。
鈕祜祿氏在入宮前不僅接受滿族文化的教育,還主動學習漢族文化;
康熙登基以後滿漢文化正是相互交融的時期,鈕祜祿氏能有如此素質確實很難得。
鈕祜祿氏屈居妃位之時,仍舊沒有放棄讀書,不僅出身比別的妃子要高,其他的方面絲毫都不差,自己熱衷於筆墨,康熙稱其為“良配”,就因為鈕祜祿氏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
鈕祜祿氏被封為皇后以後,主動向康熙提出要為自己已故的父親遏必隆建立家廟的要求,得康熙應允,並且親自撰寫碑文;
這在清朝歷時上是極為罕見的,只是很可惜遏必隆的家廟還沒建完,鈕祜祿氏就已經病逝了。
鈕祜祿氏主動提出為家父修建家廟之所以得到康熙稱讚與支持,是因為鈕扣祜祿氏被封為皇后之時,正值三藩作亂緊張進行的時候,更加需要滿清貴族的一致団結。
為遏必隆修建家廟不僅僅是鈕祜祿氏家族自己的事情,康熙此舉是告訴滿清貴勳們:作為皇帝他不忘勳舊們;如此以來其他老臣的後代,鑲黃旗將領以及滿朝文武都會感念康熙此舉,對康熙更加忠心耿耿,為康熙效力。
鈕祜祿氏被封為皇后僅半年的時間病逝,至於鈕祜祿氏的死因並沒有詳細的記載,若是按照傳教士張誠的說法:大概是跟赫舍裡的死因差不多,都是死於產後病。
03 鈕祜祿氏是坤寧宮最後一位皇后
鈕祜祿氏病逝的當天,孝莊太皇太后親自前往乾清門,想要進入宮內哭一哭,被康熙再三阻攔孝莊這才沒有進去回了慈寧宮。
巳時,皇后崩於坤寧宮。孝莊太皇太后駕至乾清門外欲入宮哭臨,(康熙)上故辭再三,太皇太后始回宮。
不過仁憲皇太后(也就是孝惠章皇后,順治帝第二任皇后)親自在鈕祜祿氏的梓宮前哀思,可見對鈕祜祿氏的重視。
鈕祜祿氏的葬禮按照赫舍里氏的喪禮的規制舉行的,康熙二十年,康熙的帝陵景陵全部竣工,鈕祜祿氏與赫舍里氏一同被葬入地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