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四診法是誰發明的(首創「望」「聞」「問」「切」四診法的神醫扁鵲)

2022-12-21扁鵲

扁鵲

扁鵲,原姓秦,名越人,號盧醫。春秋戰國之際齊國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一說齊國盧(今山東長清)人。我國最早的傑出民間醫生和醫學家。他首創了中醫「望」、「聞」、「問」、「切」四種基本常用診斷病情之法。司馬遷在《史記》裡把他列為名醫之首。

扁鵲出生於清貧之家,年輕時做過客舍管理人員。當時,有一位江湖民間老醫生叫長桑君常到盛產藥材的齊國為百姓治病採藥、訪求經驗、收集良方,經常住在客舍。長桑君每次住到這裡,扁鵲總是對他恭敬地接待並拜他為師,向他學習醫療知識。經過十多年的交往,長桑君認定扁鵲可以繼承他的事業,就把自己珍藏多年的重要醫書《禁方書》(不外傳的丹方醫書),傳授給他。受到先生的指點,扁鵲的醫術有了很大提高,不久,他就開始“負笈行醫”, 曾帶徒子陽到各地行醫,為百姓治病,足跡遍及現在的山東、河北、河南、山西和陝西等地。

正在齊國的扁鵲,有一次進宮,見到齊國國君齊桓公。見他的臉色不對勁,就告訴他說:「君侯恐怕身體有點小毛病,但問題不是太大,熱敷一下,明天就會好的。」齊桓公聽他說自己有病,很不高興。等扁鵲走了,就對身邊的人說:“哼!這種人,專喜好給沒有病的人治病,人家本來沒有病,他硬說是他治好的,沒出息!”

又過了幾天,扁鵲又見到齊桓公。見他的病情有所加重,就又勸他說:「君侯的病,已經深入到血脈裡了,如果不及時治療,怕會更嚴重。」齊桓公沒有搭理他。

扁鵲第三次見到齊桓公,見他的病已經開始侵入內臟了。就耐心對齊桓公說:「君侯,您沒覺得心跳有點急促、喘氣不大順暢?您的病不能再等了,我煎些藥湯給您喝,發發汗也許就好了。」齊桓公沒有好氣地斥責他說: 「你是真巴不得寡人得病是不是?為什麼見了面不能說點別的,三番五次地病、病、病!煩人不煩人!寡人不就是得了點傷風嘛。」扁鵲討了個沒趣,只好悻悻地走了。

扁鵲再次見到齊桓公的時候,什麼也沒說,轉身就走。大臣們見了,都很奇怪,就問他:「先生今天是怎麼啦?拔腿就走?」扁鵲無奈地說:「大王的病已經侵入骨髓了,治不好了,說什麼都沒用了。

過了幾天,齊桓公病真的十分嚴重,全身疼痛難耐。急忙差人去請扁鵲進宮治。差人回稟道:“大王,聽說扁鵲先生已經離開齊國了。”

不久,齊桓公就病死了。

數年後,他離開齊國,北下邯鄲行醫。當時邯鄲一地有不少婦女患有嚴重婦科病,有白帶不能生育,卻無人能治。

扁鵲來到這裡以後,了解到這種病症,就專門致力於研究診治這種病症,不少患者被解除了病痛。人們互相傳聞,扁鵲名聲大振。他所到之處猶如“靈鵲兆喜”,帶給人們希望。出於對扁鵲的敬仰,人們乾脆稱這位神醫為「扁鵲先生」。

扁鵲精通各種醫術,特別精通內科、兒科、五官科、婦科各種病的診治;他善於運用「針石(砭石)」、「熨」、「服湯」等方法治療多種疾病。他在實務上發明運用了「望」、「聞」、「問」、「切」四種診斷方法。 “望”,就是透過觀察病人的臉色、舌苔、表情、語調、走路姿勢等體態表現及患病部位的情形,判斷病情、病因;“聞”,就是透過病人氣息、身體或患病部位散發出來的氣味,辨別判斷病情、病因;“問”,就是透過詢問病人發病的部位、時間、感覺等與病情有關的情況,判斷病情、病因;“切”,就是把脈,透過對病人脈相的虛實、輕重、緩急等表現,判斷病情、病因。這四種診斷方法傳統上統稱“四診法”,一直為後代中醫所沿用。扁鵲的切脈技術十分高超,他也提出了預防、早診等醫療原則,在我國醫療史上有重要貢獻。

他反對用巫術治病,扁鵲晚年在秦國行醫時,秦武王嬴蕩即位當了秦王(前310——前307年在位)。武王體弱多病,他早就聽說扁鵲醫術十分高明,想請他為自己治病。以太醫令李酰為首的巫醫知道了這件事,怕一旦扁鵲進了宮,被秦王留在太醫府。他們先是極力阻撓扁鵲進宮,“自知技不如扁鵲也,使人刺殺之。”

一代名醫扁鵲就這樣含恨而逝。

根據《漢書》記載,扁鵲著有《扁鵲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已經失傳。現在傳下來的只有《難經》一書,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全書以問答形式,闡述《內經》。內容分為中醫師理、病理、診斷、治療等六大類。特別是他提出的取寸口(手腕)切脈法,一直沿用至今。

詩曰:

望聞問切法,

診疾特靈驗。

身遭巫醫害,

技藝至今傳。

附錄

扁鵲故事

起死回生

還有一次,扁鵲帶著他的徒弟行醫來到虢國。一進城就聽百姓們議論說,昨天夜裡太子突然去世了,王宮正在為太子辦喪事。他急忙來到王宮,果然見白幡已經掛起來了。他向辦喪事的幾個大臣問了一下太子是怎麼死的,大臣們告訴他,昨天太子還好好的,不知怎麼,夜裡突然就去世了。他覺得太子的死有些蹊蹺,就請進宮看看太子。

侍衛說什麼也不讓進,喝斥他:「搗什麼亂?宮裡那麼多名醫都沒救得了,人已經死了,你能起死回生嗎?胡言亂語說什麼廢話?滾開!」扁鵲不發火,耐心請求說:「我是個醫生,天職就是救死扶傷。了國王。

國王聽說有醫生能救兒子性命,就命人讓扁鵲進來看看。

扁鵲先把一縷絲線放在太子鼻孔上,見那絲線稍微動了一下。又摸摸太子的脈和胸口,覺得太子的脈相雖然很弱,但人並沒有死,可能只是昏厥(休克)過去。

就用針在他頭頂的囟門、胸部、手和腳紮了幾針,又用熱手巾在他胸口做了熱敷。不大一會兒,太子果然睜開了眼晴,甦醒了過來。

全家人十分感激。

扁鵲又留在宮裡為太子調治了二十多天,太子終於康復了。

從此,百姓們盛傳,扁鵲先生真是神醫,有起死回生之術呢。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