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運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 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刊登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 1946年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於1951年返回中國。
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冰心在刻畫人物形象時,大多不用濃墨重彩,也較少精雕細刻,只用素描的筆法,淡淡數筆,人物形象就彷彿那出水的芙蓉,鮮靈靈地浮現在水面上。 《六一姐》、《冬兒女孩》、《小桔燈》分別塑造了三個生活在不同時代的少女形象。
冰心在小說中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完美的年輕女性的形象。她們大多心地善良,溫柔美麗,活潑大方,穩健端莊。她們青春煥發,充滿活力,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贏得女性的尊嚴;以自身事業上的輝煌成就,獲得男人的敬重。另外還有一系列熱愛祖國的青年,慈憐溫柔的偉大母親,通情達理的老奶奶,以及博學風趣的老教授等眾多形象,透出了溫情。
冰心的作品,常把人物活動的時間安排在清晨、黃昏、月夜;活動的場景設置在海濱、湖畔、公園、山間、船上;借助自然景物的描摹,將人物的美與環境的美,融為一體,達到情景交融的境地,造成特定的溫馨的氛圍。
冰心在散文的創作過程中,特別注意感情的文字表達。冰心往往將自身的美感和美感理想,並藉由自然景物的點染表現出來。
冰心的兒童文學作品充滿對少年兒童的愛與希望。冰心從兒童的特質出發,寓教育於情趣之中,以情感人。
著名女作家冰心和其丈夫吳文藻在京的紀念碑被人用紅漆寫字,直到6月2日碑上還留有“教子無方,枉為人表”八個大字。據了解,寫字行為係冰心的孫子吳山所為。吳山的朋友表示,吳山父母離婚官司打了6年,財產分割不均,現在母親重病父親都不曾看望,迫於無奈,只能在奶奶冰心的紀念碑上寫字,試圖引起社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