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籃球跟職業球員培養出來的球員,到底誰更勝一籌?從以往的比賽經驗跟經歷來看,頂級的街頭球員,其實是有能力跟cba末流球隊的板凳席球員掰掰手腕,因為在目前的cba聯賽當中是存在一些渾水摸魚的球員,他們佔據著球隊的名額,卻沒能為球隊帶來優秀的戰績。
最新一期的這就是灌籃,組了一個追夢隊跟cba的同曦隊打了一場比賽,之前他們已經跟天津隊,還有山東隊都打過了,可以說從這兩場比賽來看,cba的球員在執行力以及戰術跑位,包括對比賽的理解方面,都遠遠比追夢隊的這群街頭球員更加出色。
比賽還沒開始的時候,有一個環節就是網友提問的環節,那這一個環節,網友提出了一個問題,曹芳的身體素質比徐傑強,而且面相也比徐傑更兇,為什麼曹芳打不了cba,徐傑卻能在cba立足呢?
從曹芳個人的生涯履歷來看,曹芳是處於街球圈頂級的球手之一,別的不說,曹芳的這一手進攻水平,cba很多球員都不曾擁有。上一場比賽打山東隊,曹芳一個人就砍下24分,足以體現出曹芳的個人能力,再加上過去的幾年當中,曹芳的個人技術也是不斷的在精進。他也參加過好幾次的cba選秀大會,但一直沒能當選。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曹芳的年齡困擾了他繼續前進,球隊在挑選球員的情況之下,肯定會著重挑選年輕的球員,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因為年輕人能夠挖掘的潛力跟空間更大,曹芳吃了年齡的虧。
徐傑是廣東一手培養起來的球員,從出道至今,一直在cba廣東宏遠打球。從小徐傑就一直在體校裡面學習籃球技術,可以說徐傑所接受的籃球技術,戰術以及各種體系的培養,全部來自於職業籃球的薰陶。雖然徐傑的身高,身體素質等各方面比不上曹芳,但是在職業籃球的訓練當中,徐傑所接受的知識,他所受到的培養都比曹芳更加出色!
職業環境下的培養,絕對比一個人單打獨鬥好。
雖然徐傑只有1.78m的身高,但是職業生涯到現在,徐傑每一個賽季都在成長,他在廣東獲得了杜鋒的信任之後,場均上場時間已經從新秀賽季的12.2分鐘上升到上一個賽季的21.5分鐘。場均得分也從新秀賽季的4.3分提升到上一個賽季的7.6分,這些數據幾乎都增加了一倍。他的場均助攻次數,更是從新秀賽季的僅僅只有0.8個的情況之下翻到了場均3個!徐傑是在不斷成長的,在廣東宏遠這種頂級冠軍球隊的加持下,一名球員只要肯努力,那麼他的提升速度會非常快,這裡有足夠強大的贏球文化,這裡也有悠久的冠軍文化。
雖然曹芳也讀過大學,但是一直在野球場上打比賽,他的身上積累了太多野球場上的習慣,正如萬聖偉在節目當中所說的,徐傑打球是靠腦子打球的,而曹芳在這一方面就有所欠缺!萬聖偉是具備這種發言權的,而且他也是非常了解曹芳跟徐傑這兩名球員,萬聖偉的大學生時期是在北京大學打球的,他在這個圈子是經常跟曹芳打交道,當時萬聖偉也經常出現在野球場的比賽上。
當萬聖偉參加cba選秀之後,他被廣東宏遠選中,跟徐傑做了兩個賽季的隊友,從一開始上場的機會都沒有的情況之下,萬聖偉慢慢的成長為一個非常出色的球員。他所接受的職業體系的訓練跟職業文化的薰陶是有資格對兩人作出評論的。萬聖偉還表示:“曹方只會投籃,有時候還出不了手,他們並不需要這樣的球員。”
在職業聯賽打球,身體素質雖然很重要,但是有很多身體素質非常勁爆的球員,在職業賽場上卻沒有打出好的成績,就是他們對比賽的了解不夠透徹,而且他們的大局觀非常差勁。徐傑以1米78的身高,在cba能夠縱橫幾個賽季,而且成功的打進國家隊,靠的並不是他的身體,而是他能夠看透場上的局勢,掌握場上的風雲。
還是拿數據來說話,數據非常能反映一名球員在場上對球隊的貢獻。上一個賽季例行賽,徐傑在廣東隊場均上場時間是21.5分鐘能夠貢獻7.6分,2.1個籃板,3.1次助攻,1.2次搶斷,投籃命中率47%,罰球命中率90.3%,場均能夠搶下0.9個前場籃板! 要知道,一個身高只有1.78m的球員一場比賽場均搶下接近一個前場籃板,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在關鍵比賽的時候,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徐傑神兵天降,突然就莫名其妙的搶下幾個非常關鍵的籃板。
季後賽數據,徐傑也非常不錯。作為廣東隊的替補後衛,徐傑的場均上場時間,在季後賽提高到場均23.8分鐘,能夠貢獻7.5分,3.7個籃板,2.5個助攻,1.3次抄截。 罰球命中率百分百!在季後賽對抗如此激烈的情況之下,徐傑的場均得分跟常規賽的得分相差無幾,但是他的場均籃板個數卻比常規賽多了1.6個!如果說沒有足夠積極的拼搶,沒有聰明的卡位,他不可能拿到這麼多的籃板數。
徐傑的奮鬥也為他迎來了非常勵志的綽號,許多球迷都把徐傑稱為「徐中鋒」!並且在2021年也代表國家隊打了奧運的落選。
雖然在節目當中,曹芳用職業球員賺的比草根球員少,籃球只是他的愛好這種話來搪塞他跟徐傑兩個人的差距,但是在曹芳的心裡,他也有打職業比賽的夢想。在每一個熱愛籃球人的心中,站在職業賽場的舞台,永遠是個熾熱的夢。 不然曹芳也不會那麼多次的去參加cba的選秀。
徐傑跟著曹芳,一個是街球圈的代表人物,一個是cba賽場的勵志人物。他們兩個代表的都是矮個子球員在各自領域的出色成就。只有夠拼,才能夠在這一片賽場立足。
萬聖偉作為都踏足這兩個圈子的球員,他的感觸或許更深。
#這就是灌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