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茨威格(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奧地利猶太裔作家,中篇小說巨匠,擅長人物的心理分析,也著有多篇名人傳記。
早年(1881年-1918年)
茨威格出生於維也納,父親是個富裕的紡織商人,母親來自義大利的猶太銀行世家布雷陶爾家族。他發展了一種特別的寫作方法,把謹慎的心理分析、引人入勝的敘事方式和極佳的修辭風格融為一體。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自願入伍,並被委派從事新聞服務。戰爭的進程和他的朋友、法國作家和平主義者羅曼.羅蘭對他的影響,使他越來越反對戰爭。
薩爾斯堡歲月(1919年-1933年)
戰爭結束後,茨威格回到了奧地利,住在薩爾斯堡。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知識分子,茨威格積極參與了反對民族主義、復仇主義的活動,宣傳「歐洲要有統一精神」的思想。在此期間,他創作了許多作品。 1927年,他完成了這本《人類群星閃耀時》。在書中作者選擇了歷史上的五個時刻來描寫,後來再版為十二個和十四個故事的版本。這些時刻有的改變了整個歐洲,有的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劇情的吸引加之高潮的藝術技巧使得這部特寫集激情洋溢,非常具有感染力。
1928年,茨威格到蘇聯旅行,在那裡他的作品透過高爾基的努力出版了俄語版本。同時他寫傳記,他受佛洛伊德的思想影響,偏重對人物的心理分析。他曾經寫了巴爾札克、狄更斯、杜斯妥也夫斯基等人的傳記。
流亡生涯(1934年-1942年)
1933年,當納粹黨在德國掌權的時候,茨威格決定去英國倫敦,同年,他到南美洲旅行。
1936年,茨威格的作品在德國被掌權者查禁。 1938年,奧地利也陷入了納粹的掌控,茨威格移民英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茨威格加入了英國國籍。他離開了倫敦,取道紐約、阿根廷和巴拉圭到達了巴西。
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在裡約熱內盧附近雙雙服用鎮靜劑自殺。
圖中站立者為史蒂芬.茨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