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雞獎提名名單公佈,被提名的一眾明星和影視作品又迅速躥上熱搜。其中有我最喜歡的段奕宏參與爭奪最佳男主角,真是令人期待滿滿。
老段入圍的影片《暴雪將至》,他在劇中飾演一心準備進入體制內做警察的保衛科幹事。在小城一系列的殺人事件中,想破案立功,結果付出了慘痛代價。
段奕宏演真的演得太好了,細節眼神把握的非常到位,難怪網友評價說“行走的荷爾蒙,演技好到近乎妖”,希望老段能在此次金雞斬獲榜首。
1
美麗的新疆邊陲有伊犁河,這條河穿過伊寧市,段奕宏就出生在那裡,從小在河邊長大。
他是家裡最小的孩子,既聽話又倔強。他愛看電影,愛表演,每次學校有什麼節目。他都會被選中,就像戲精附身,自編自導的跳舞唱歌說相聲。
機會在高中文藝匯演時悄然而至,段奕宏的一個小品被上海戲劇學院的導演陳家林教授看到。他給予了很高評價,這對段奕宏來說,無疑是為他今後的演藝道路鋪下的第一片希望之路。
段奕宏真正的被這句讚揚打動了,動了要學表演的心思。但他哪裡知道,他的夢想之路,有多崎嶇坎坷。老實巴交做了一輩子工人的父親,聽了兒子這沒頭沒腦的話語,氣的掄起荊條就抽了過去。
父母的願望是讓段奕宏做一個林場的伐木工,怎麼可能同意他去報考中戲?段奕宏骨子裡的倔強讓他不會屈從於父母的安排,這種安排就像枷鎖一樣,緊的他失去自由呼吸的機會。
他不管不顧,揣著一張車票就出門了。連伊寧市都沒去過的孩子,第一次遠離家鄉,就是這麼遠的路程。整整四天三夜,才從中國版圖的最西邊,到了最東邊。
其實,他考央視是沒優勢的,身高、外表、特長沒有一處有優勢。但他硬是憑著不服輸不認理的性格,死扛硬拼。考了三次,最後一次以西北地區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中戲。
什麼是夢?什麼又是夢想?夢是期待,而夢想是堅強──是你把飄渺的夢堅持當作自己理想的勇氣和執著,是你對自己負責的最高境界。但捫心自問,我們有多少人能夠成就自己心中最初的夢想?
很多人,在去往夢想途中就倒下了。他們沒有能力或說膽量去推開阻攔在面前的重重障礙,他們怕萬一推開了,是萬丈深淵呢?後路都沒有了,該往哪裡退。
段奕宏沒有嗎?有,他也曾怕過。可是,他知道怕沒有用,只有往前走,克服一切困難他才有希望。開弓沒有回頭箭,死磕才能活下去。
2
他柔軟的文藝氣質
每次看段奕宏的戲,內心總有種疼痛的感覺。角色的掙扎和他本人的冷硬深深的糅合在一起,像是刻進了骨頭裡,溶進了血液裡。
他不是在演戲,他就是故事裡的那個人。從過去的時光走來,把我們拉進那回憶的片段裡,看著他的喜怒哀樂。
第一次看段奕宏的戲,是和俞飛鴻搭檔的文藝鬼片《愛有來生》。他演的阿明死後為了等待前世的愛人,孤獨固執的守在銀杏樹旁,久久不肯離去。
他將一個情癡、文弱、深情的男人刻劃的入木三分。即使沒有當紅流量的顏,憑著過人的演技和氣質,也實實的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這部戲在段奕宏的許多資料上都沒有提及,但是看過的人,一定不會忘記。在段奕宏眾多的影片中,這部文藝片,絕對是完全不同於他的任何一部題材的作品。
他固執的倔強死磕
我是演員,不是明星。拍《白鹿原》的時候,他演黑娃。黑娃是長工的兒子,角色和農事是分不開的。
段奕宏為了更真實的反映黑娃身上的屬性,沒少思考琢磨。光一場割麥的戲,他就不知道跟著麥客割了多少遍。手被扎的血直流,被扎到麻木,沒有痛感,直到那架勢絲毫不輸當地人才做罷。
《烈日灼心》裡飾演警察,為求逼真,他跟著廈門警方出警一個月。自己鑽研劇情,跟老警察套近乎,學習對方斷案生活中的一舉一動。
《引爆者》他飾演一名礦坑砲工,他就自發性的跑是礦坑下面去體驗生活。切身感受猴梯,還手腳並用的爬上一段路,到了井下,也要走幾公里才安心。
《西風列》裡一場難度極高的動作,要他在一輛正在行駛的車上跳到另一輛車上。危險係數極大,導演建議換替身,段奕宏堅持自己。他說:這部電影就這個動作戲吸引我,不能不演。
什麼是演員,就是把自己化身為角色,從骨子裡溶入角色。才能把發生在他身上的事,完整的呈現在觀眾眼前,讓觀眾身臨其境,身處其中。
他的人戲不分
段奕宏說:「我想要讓事情是它原本該有的樣子」。
《暴雪將至》這部影片,把段奕宏推上了最佳男主角的提名。電影最後一幕,工廠被炸為平地,他背著行李,坐上一輛巴士。
頭靠在車窗玻璃上,透過水氣迷濛的車窗,他的眼神空洞而安靜,好像看著從天下紛紛揚揚下降的雪花,好像又沒有在看什麼。
我無法和他的思緒對接,但我會被那種情緒感染,會隨著他空洞的眼神,去往我心裡想要停靠的某點。
身為一個演員的我,我願意為戲為奴。再多年,我將繼續沿著,我心中認為的演員的道路走下去。
3
前段時間,段奕宏暗戀陶虹卻自卑不敢開口的新聞被送上熱搜。陶虹的回應既大方也充滿高情商的智慧。有網友說,心疼每一位暗戀者,勇敢告白,別留遺憾,就算不能在一起。
很多話可以說出來的時候,都已坦然。很多感情,也在公開告白之後,翻篇成了過去。散掉了年少時一絲懵懂的愛,為自己也在這個世界,留下更美好的友誼。
段奕宏是個有溫度、木訥、清高、知恩必報的人。當年考上中戲,他的起點不及其它同學,家中環境也不能和同學相比,自己也被埋沒在深深的自卑中。
他的最大自卑,一半源自於家庭的困難,一半源自於大城市和偏遠小城的差異。
茫茫戈壁的風捲著沙塵,湮進西北人的血脈裡,帶著濃重塵土氣息,和城市吃著快餐可樂的孩子是沒有辦法比較的。
他唯有能做的,就是不停努力,不停前進。畢業的時候,最後憑藉著他的努力和優異的成績,留在了北京國家話劇院。這一呆,就是十年。
往昔的自卑在今日都已被他的努力成功化解,曾經心儀的姑娘也早為人妻。他也在摸摸爬滾打中,找到了摯愛的另一半。
對於陶虹,不相濡以沫,也不必相望江湖,卻可以深情厚意的將這份感情長長久久的延續下去,多美。
在任何一個成功的後面都有著十五年到二十年的生活經驗,都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要是沒有這些經驗,任何才思敏捷恐怕也不會有,而且在這裡,恐怕任何天才也都無濟於事。 —— 巴甫連柯
一切的成功源自於不斷的努力,段奕宏正是朝著自己所希望的將來不斷的前進。也許他沒有走得很快,但他從未停止腳步。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的影帝也不盡相同。段奕宏的努力,不論得獎與否,觀眾都會接受他喜愛他。
結局並不重要,過程才是難得的經驗和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