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華個人檔案 :因飾演「白毛女」走紅,晚年卻熱衷商演,原因讓人感嘆

2023-10-10田華

提到電影《白毛女》,在中國可以說無人不知。在1942年毛主席思想指導之下,延安魯藝的賀敬之和丁毅根據民間傳說創作了新歌劇《白毛女》,之後《白毛女》成為解放區土地改革的號角。

隨著《白毛女》深入人心,被改編成各種藝術形式:電影、芭蕾舞、京劇等等。最深入人心的則是1950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王濱和水華執導的電影《白毛女》。陳強、田華、李百萬、胡朋都被廣大觀眾所熟悉。尤其是田華扮演的喜兒,成為新中國銀幕上的經典角色。田華也成為新中國影壇上的一顆熠熠紅星。

晚年的田華,常參與商演。很多人禁不住疑問,老藝術家為什麼要商演?錢就那麼重要嗎?說出來原因,你可能要嘆息和唏噓。

一、參加革命

田華,1928年出生於河北省唐縣貧苦農民家庭。當時正趕上村子裡鬧天花,淳樸的田華的父母聽別人說取名字「天花」就可以逢兇化吉、消災避難,就給剛出生的田華取名字「劉天花」。

九歲,母親在飢寒交迫中死去。從此田華就和父親相依為命。鄉村的貧窮和階級壓迫在田華心裡播下了反抗的種子。 苦難中苦苦掙扎的田華迎來了八路軍。田華一家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可以吃飽了。而田華最願意到村子的打穀場上觀賞晉察冀軍區抗敵劇社的文藝演出。每次演出前,劇社的小演員都要教鄉親唱革命歌。田華總是第一個衝在前面,放聲高唱。

田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贏得了劇社指導員的好感,鼓勵田華參軍。田華非常高興能夠跟上八路軍參加革命。但是又捨不得父親,田華回家徵求父親的意見,老父親看到了八路軍的抗日、愛護群眾的表現,認為女兒跟著八路軍比在家有出息,就同意了田華的請求。

這樣,田華就加入了人民軍隊的抗敵劇社。 1940年,11歲的田華加入兒童演劇隊。在部隊,就順著諧音“天花”,改名為田華。

部隊的生活鍛鍊了田華,也練就了基本功。撥入「霸王鞭」。

二、主演《白毛女》

1951年,王濱和水華籌拍《白毛女》。開始挑選喜兒的扮演者。最後相中了在華北軍區政治部文工團當演員的田華。雖然當時也有很多人主張讓王崑來扮演喜兒,但是導演王濱堅持這是一部長片,不是歌劇舞台藝術片,堅持用田華這個「河北妞兒」。因為白毛女的故事發生在河北,找一個河北走出來的“妞兒”,更能表現出喜兒的鄉土氣息。

田華扮演喜兒是第一次上銀幕,王濱導演給予了田華很大的寬容,用眼神表現出對田華表演的滿意還是不滿意。田華也是悟性很高,經過自己對喜兒的理解,加上自己苦難的童年生活,在銀幕上塑造了喜兒這一新中國影壇的藝術形象。

《白毛女》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也引起了轟動,1951年榮獲卡羅維瓦利「特別榮譽獎」。 《白毛女》也配合了新中國成立以後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進行。 《白毛女》放映到哪裡,土地改革就順利進行到哪裡。當時全國人口是五億,平均下來,每個人都看過《白毛女》。

在這之後,又有了芭蕾舞劇《白毛女》和京劇《白毛女》。喜兒這藝術形象曾經家喻戶曉。田華的作用非常巨大。

三、藝術之樹長青

在喜兒的演出成功之後,田華回到了原單位華北軍區文工團。 1955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舉辦的表演幹部訓練班。畢業後進入瀋陽軍區抗敵劇團。

在這段期間,田華先主演了《黨的女兒》,其中李玉梅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從60年代開始,在八一廠主演和參與了《江山多嬌》《碧海丹心》《白求恩大夫》《秘密圖紙》。在那個年代每一部都是家喻戶曉的作品。

標誌田華藝術高峰的第二個形像是電影《黨的女兒》。根據王願堅的小說《黨費》改編。中年朋友中學學過王願堅的小說《七根火柴》。電影中的李玉梅是土地革命時期的農村黨團長。領導群眾堅持對敵鬥爭。

廣大觀眾還記得在電影結尾李玉梅高喊「要聽媽媽的話!」田華的表演得到了文學家茅盾的肯定:

「影片本身或許不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但是她出色的表演,給了觀眾震撼式的感染」。

這裡有一個小插曲。我們都知道電影表演藝術家王曉棠在《野火春風鬥古城》中飾演了金環和銀環,獲得了1964年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只不過由於「四清」運動,獎項被迫取消。更多的人不知道,田華在電影《奪印》中飾演的團支部書記胡素芳獲得了最佳配角獎。但也和王曉棠一樣,沒有能夠走上頒獎台,成為一大遺憾。

在改革開放之後,田華依然活躍在銀幕上。 《法庭內外》和《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中仍能看到田華的藝術風采。

晚年的田華在退休之後,應該頤養天年,為什麼要熱衷商演呢?

四、家庭遭遇巨變

原來從2008年開始,田華的家人中先後有四人罹患癌症!

田華在1949新中國成立前夕和當時65軍文工團團長的蘇凡結婚。兩人相濡以沫六十多年。辛勤哺育了三個兒子。大兒子楊雪雷是軍人;兒子楊雪培是電影工作者;三兒子是廣告人。三個兒子都在田華和蘇凡夫婦的教育培養之下,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努力辛勤工作。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田華的愛人姓蘇,兒子卻姓楊?原來蘇凡的原名是楊振元,蘇凡是參加革命之後的筆名。本來一家可以平安和諧工作,田華也可以頤養天年。

但是上帝有時候是殘酷的。

2008年的二月,田華的三媳婦婦女罹患乳癌。同年,三兒子確診肺癌。然而這還不算完,短短四年後,二媳婦又得了乳癌。禍不單行,第二年,相濡以沫六十多年的丈夫蘇凡被檢查出肝癌。可以說田華雖然健康,但晚年卻一直在與癌症奮戰。

我們都知道,癌症對我們一般人來說是惡夢,不僅是身體健康受到巨大威脅,還有巨大的治療費用。田華也是普通人,不像現在的大明星有高額的演出費,動輒幾百萬的收入。田華夫婦就是賺錢而已。

癌症需要手術,需要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這對田華來說都是龐大的支出。很快,家裡的三百萬的積蓄都花光了。癌症患者還需要增加營養來提高抵抗力,這也成為一項負擔。

經濟重擔落在了田華的身上。萬般無奈,田華不得不開始了接商演的活動來增加家庭收入,透過商演得到的報酬來應對家中四個癌症患者的醫療費用。

到現在田華的三個兒子已經過世,丈夫蘇凡在2016年也已經過世。兩個媳婦病情還算穩定。有時候,田華主持一場婚禮,能拿到費用一千元。田華的孫子不讓高齡的奶奶再去勞累,田華說「一千塊錢,夠家裡一個月是生活費了」。

即使是這樣,田華也堅持著自己的底線。那就是堅決不做商業廣告。田華自己說「那些代言的廣告產品品質有沒有問題?我如果去做廣告了,產品的品質問題給消費者帶來傷害怎麼辦?我就是再缺錢,也堅決不能對不起觀眾」。

老藝術家,在困難的時候,雖然參加了商演,但是不去拍無良廣搞欺詐消費者,這難道不讓有些大牌明星汗顏?現在有些明星藉著自己的熱度大肆做商業廣告,很多產品在欺詐消費者,讓廣大消費者對自己的心中偶像失望至極。

由於田華對中國電影的貢獻, 晚年田華又拿下了金鳳凰獎和百花獎 。

祝福老藝術家田華身體健康,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