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個人資料: 事實證明,65歲的馮小剛,已經被電影圈“拋棄了”

2023-12-12馮小剛

最近電影圈非常熱鬧,陳思誠的《消失的她》,王寶強的《八角籠中》,正在熱映,收穫不收的票房。

兩位作為演員出身透入導演業,做得非常吃香,然而這讓專業的導演情何以堪,尤其是馮小剛。

馮小剛開創賀歲檔的先河,喜劇世俗平民精神結合電影,創造具有獨特的電影藝術。

然而這樣優秀的導演,馮小剛在電影圈開始走下坡路,與張藝謀陳凱歌等導演拉開差距。

現在的馮小剛已經在電影圈排不上號,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馮小剛不是刻板出身,在做美術的時候喜歡上藝術,開始在劇組研究上劇本。

彼時,編劇王朔非常優秀,馮小剛把他當作自己的偶像,沒想到有朝一日倆人相識。

但他第一面沒有給王朔留下很好的印象,人家根本不帶他玩。

有個項目王朔找不到劇本非常苦惱,馮小剛為他排憂解難,他早就把王朔的劇本背下來,嘗試著重新創作。

這讓王朔大吃一驚發現他是有潛力,也讓他參與這個項目,從此馮小剛一直跟在他屁股後面。

但馮小剛依然不滿足,他希望自己能成為導演,去拍攝屬於自己的作品。

在和鄭曉龍王朔學習過後,他就開始準備自己的一部電影《永失我愛》,效果還不錯,讓他走導演路更有信心。

1997年,馮小剛籌備《甲方乙方》不僅是第一部賀歲片,還以3,600萬票房收官,奠定他在演藝圈的地位。

1998年,他又籌備《不見不散》4300萬票房收官,《沒完沒了》、《一聲嘆息》、《大碗》等電影取得不錯的票房。

馮小剛也以這些作品拿獎拿到手軟,成為非常優秀的第五代導演。

在沒成名之前,馮小剛當導演只有一個目的帶給觀眾好的作品,但成名之後,馮小剛的想法改變了。

不只拍拍好的喜劇還要拍的其他好的類型,更重要的是拍電影賺錢,開始走商業片的路線。

從2004年開始,馮小剛開始轉型不再做喜劇電影,而是拍寫實題材的作品,這不僅能吸引觀眾也能有票房賺錢。

當馮小剛決定拍商業片時,就被資本盯上了,都想要在他身上吸點血。

其中,非常有名的華誼兄弟就看上馮小剛身上賺錢的能力,於是決定和他合作,為了簽對賭。

從馮小剛簽下名字的那一刻起,他就再也不是純粹的做電影,要把賺錢放在第一位。

而且商業片只要有熱度能賺錢就行,不在乎演員演技好不好。

找流量明星來拍電影,靠著粉絲們就能將這部戲劇回本,但是電影的口碑是不能保證。

這就導致馮小剛的作品再也不向之前那麼好看,即便是有高水平也挽救不回來了。

他拍攝的《老炮兒》就是非常經典的案例,這部電影用的全部都是流量明星,本人也親自出演。

除了主演的粉絲再誇張之外,沒人覺得好看,甚至開始懷疑馮小剛的能力,上了年紀拍攝能力下降了。

但馮小剛完全不把這些聲音放在眼裡,畢竟這部戲的票房還不錯。甚至覺得他們不支持他電影的觀眾垃圾。

他覺得現在有很多垃圾電影,票房非常高,是因為有很多垃圾的觀眾才會造成這麼個局面。

馮小剛把這句話說的理直氣壯,完全不把觀眾放在眼裡,殊不知電影是靠觀眾賺錢,得罪觀眾,再好的電影也沒人支持。

馮小剛之後拍攝的作品一部比一部差,甚至被新晉電影導演都超越了,票房十分慘淡。

他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鋒芒畢露得罪觀眾,這就等於跟錢過不去,而他才不會跟錢過不去。

馮小剛好不得不做出改變,甚至開始吸收觀眾的建議,還是要製作好的作品,才能賺錢。

而他也明白身為公眾人物,不該與觀眾抗衡,做明星的代價就要打不還口,罵不還嘴。

不然沒有觀眾你什麼都不是。

當初馮小剛不做喜劇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覺得喜劇片不被觀眾喜歡,所以才轉型。

但現在他依然是這麼覺得沒有做喜劇,而是做文藝片,籌備《芳華》。

馮小剛對這部電影非常重視,甚至找來老朋友幫忙,演員不再用流量演員,自己也百里挑一,精心製作。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是馮小剛大不如從前,怕演他的作品壞了自己的事業,正在上升期的演員都不願與和他而接觸。

馮小剛還是失敗了,這部電影的票房慘淡,根本沒有太多觀眾支持。他早就失去了水平,再怎麼迎合觀眾也挽救不了。

近幾年這部戲直接將馮小剛拉下神壇,沒有人願意支持他的電影,在電影圈的地位直線下滑,都沒有多人支持他的作品。

電影活動也都沒有邀請馮小剛參加的了,無奈之前馮小剛只能走另一條路。

現在電影是拍不成,想著進入電視劇市場,剛做導演時他就先接觸的電視劇,也製作過是有一定經驗。

像這麼優秀的導演從電影轉到電視劇也是有一定有事,但沒想到馮小剛要拍攝網劇《北轍南轅》。

找來王珞丹、藍盈瑩、金晨等參演,其實觀眾還有些期待,然而上線之後卻失望了,這部戲非常難看,完全不合理。

看的出來做電影和電視劇還是有一點差別,好的電影導演不一定能陪好的作品。

馮小剛也無法支持這部戲,都不敢在自己的作品上寫這部戲是代表作。

後來傳出馮小剛和徐帆定居美國消息,偶遇他們在看房子。他第一時間否認,表示是去那邊陪女兒都市。

他還是放不下電影也不想就這樣退場。

不久後,馮小剛回來開始準備新電影,主動與朋友聯繫,主動去參加電影活動,去認識更多優秀的電影人。

然而活動中大家都在互相寒暄,只有馮小剛一個人坐在角落非常落寞,沒有人主動去找他打招呼。

還是他去主動與別人打招呼,這才有人願意跟他說話。

開場之後張藝謀等人座位在第一排,而馮小剛的作為非常靠後,就這說明電影圈已經不重視他。

以前馮小剛可沒有接受過這樣的待遇,身邊都是為了一圈人,時過境遷。

這件事對馮小剛大家來說非常大, 他希望用一部電影來挽救自己的名聲。

他也意識到喜劇依然是有市場的,近幾年開心麻花做的喜劇電影非常優秀,沈騰和馬麗都是優秀喜劇演員。

馮小剛決定拾起老本行,再次創作喜劇電影,打算拍攝《非誠勿擾3》,這是他製作喜劇電影經典之一。

在拍攝完第二部就放下來,但觀眾還挺期待下一部,這部馮小剛終於想起來了。

只是喜劇市場也變了,馮小剛不得不向其他人請教,就向馬麗和沈騰這樣的人學習。

當他參加活動領獎時,和馬麗一起領了一個獎項,趁著這個機會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要知道馬莉是演員,身為導演的馮小剛卻混到她的這個位置上了。

馮小剛以前他可是高高在上的一個人,現在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

馮小剛到底能不能翻身成功,還是要看他的新電影效果。

其實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要忘記初心,才能一直成功。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