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年的賀歲檔,各大導演們鉚足了勁要搏一個新年頭彩。
張藝謀的《滿江紅》、吳京的《流浪地球2》…
然而,在眾多為賀歲檔摩拳擦掌的導演中,唯獨不見馮小剛的影子。
他最近的賀歲檔電影停留在2017年的《芳華》。
上次出新作品,也已經是2019年的《只有芸知道》。
19年後,馮小剛便「消失」了。
久違登上熱搜,還是因為「移民事件」。
從賀歲檔之父,到被踢出賀歲檔。
這些年馮小剛到底經歷了什麼?
一、
回溯賀歲檔電影的源頭,馮小剛站在那最高處。
1997年,一部《甲方乙方》正式揭開賀歲檔電影的序幕。
往年誰家去電影院過年,一到正月,電影院生意就直線下滑,直到初三才會有些起色。
但馮小剛的出現,卻讓大年初一成為電影界「兵家必爭之地」。
除了開創「賀歲檔」這個概念,這些年馮小剛還拿獎拿到手軟,數量緊跟張藝謀之後。
在中國電影史上,馮小剛必然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然而,和眾多電影人比起來,馮小剛的起點實在不算高。
要嘛借了父母的光,在影視圈有天然的優勢。
要嘛學歷高有文化,對電影有自己獨特的理解。
「我和張藝謀,完全就是靠自己一步步拼殺出來的。」
馮小剛如是說。
若要真論論馮小剛有什麼優勢,唯一一點那就是他生長在皇城根,能接觸到更多資源,除此之外,全靠自己悟。
他的父親是老師,母親是工廠裡的診所醫生,和影視圈沒有半點關係。
家庭不但無法為馮小剛帶來資源,也為他留下難以磨滅的童年陰影。
馮小剛父母感情不好,吵架冷戰伴隨了他整個童年。
終於,這段感情還是隨著父親的背叛宣佈告終。
在那個年代,但凡誰家離婚,必然會成為當地“重磅新聞”,伴著奚落與嘲諷成為別人的茶餘飯後的談資。
換成別人,她們大多會為了面子,為了孩子,忍忍就過去了。
可馮小剛的母親性子烈,說什麼都不受這個氣。
馮小剛父母離婚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大院,在小朋友嘴裡,馮小剛成了「沒爸爸的孩子」。
「我從小就姥姥不痛舅舅不愛。」
一句話,概括了他童年所有辛酸與難過。
唯一能讓他感受到溫暖的,只有母親放學後為他準備的番茄。
那是他童年罕見的甜,這絲甜讓他記了一生。
沒有傘的孩子就得自己學會努力奔跑。
馮小剛一無所有,很小就明白他只能靠自己。
小朋友們的排擠讓他變得精通「為人處世」。
他雖沒有資源,卻懂得跟有資源的人交朋友。
在遇見鄭曉龍導演之前,馮小剛從未接觸過電影。
高中畢業便輟學入伍,在部隊待了6年後,被分配到城建開發總局。
總局工作不算忙,馮小剛下班後總愛和三五好友喝點小酒,侃點大山。
酒場去多了,朋友也就多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馮小剛和鄭曉龍成功牽上線。
酒過三巡,兩人越聊越投緣。
“既然你畫畫好,那你願不願意去藝術中心當美工?”
鄭曉龍誠意邀約,馮小剛連連答應。
美工多數是去劇組上班,常常需要跟組工作。
就這樣,他第一次接觸到影視圈。
二、
馬未都這樣評價馮小剛:
「為了成功,他什麼架子都能放下。」
別看後來他是導演界著名的暴脾氣,人送外號「小鋼砲」。
「小鋼砲」往前數,他還有一段當跟班的「馮褲子」生涯。
在鄭曉龍的介紹下,馮小剛認識了一眾京圈大佬,其中就包括王朔。
馮小剛曾說:
「我的電影的成功,得益於一群出色作家的鼎力相助。」
而王朔,就是他命定的貴人。
1989年,兩人合作了一部《編輯部的故事》。
這部只用幾天寫出來的劇本,成為中國情境喜劇的巔峰。
一邊是著名導演鄭曉龍,一邊是優秀作家兼編劇王朔。
有了這兩人的保駕護航,馮小剛的導演事業想不崛起都難。
當時的馮小剛好不過36歲,正磨刀霍霍,準備大干一番。
在兩位大佬的幫助下,他高估了自己的本事,開了一家「好夢公司」期待將自己的導演事業做大做強。
結果幾個劇本接連被斃,好不容易過審一個,半道又緊急喊停,一百萬投資打了水漂,讓馮小剛愁出了白頭髮。
「好夢公司」倒下了,馮小剛的夢也醒了。
本以為他這輩子也就這樣了,誰知機會就在下個轉彎。
1997年,北京電影廠張羅著拍一部賀歲片。
在現有導演裡篩了一圈,他們最後將這項任務交給了馮小剛。
拿著改編自王爍的劇本,馮小剛用《甲方乙方》交出完美的答案。
從此,賀歲檔便馮小剛的名字緊密連結在一起。
而他本人,也開始在影視圈嶄露頭角。
98年的《不見不散》。
99年的《沒完沒了》。
連續兩年穩坐當年票房觀眾,他總算是從「馮褲子」變成了「馮大導演」。
事業有了,人就容易喜新厭舊。
三、
還在城建公司上班那會,馮小剛就已經結婚了。
當時馮小剛兜里沒錢,人也沒本事,妻子卻甘願和他吃苦,陪他成長。
然而馮小剛發家後,心卻變野了。
1992年,他在劇組認識了徐帆。
見到徐帆第一眼,他就徹底淪陷。
不顧家中妻女,他對徐帆連連獻媚,甚至當著所有人介紹:
“這是我女朋友。”
馮小剛不避諱妻子,將自己和徐帆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訴了她。
他本意是想讓妻子主動退出,誰料妻子一句話將他堵死了:
「除了離婚,你想幹什麼都行。」
妻子以為,他玩兒累了總會回家。
殊不知馮小剛對徐帆動了真心,就想給她一個名分。
三人僵持不下,互不相讓,將這段詭異的關係維持了7年之久。
妻子終於明白這段婚姻覆水難收,主動退出,成全了她們。
這邊前妻淒慘退場,那邊立刻歡歡喜喜領了結婚證書。
此時的馮小剛美人在懷,事業有成,人生不可謂不盡興。
可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是說死了的道理。
馮小剛的困境,來得很快。
或許早年當「馮褲子」留下了陰影。
成名後的馮小剛一改往日的做小伏低,化身“小鋼炮”,見誰都懟:
「垃圾電影遍地,是因為有太多垃圾觀眾。」
他將戰火直接燒到自己「衣食父母」身上。
可是說這話時他卻忘了,曾經的他也是「垃圾觀眾」的討好者。
「我做電影主要是用來滿足大眾的欣賞需求。」
從出道拍電影開始,圍繞在馮小剛身上的爭議就沒停過。
藝術向來有“雅俗之分”,“雅”最高,“俗”最次。
非要曲高和寡,陽春白雪的藝術片,才是主流電影人所推崇的。
馮小剛恰恰相反,他的電影全憑一個「俗」字走天下。
綜觀他這些年拿獎的作品,幾乎全是商業片,內容也多為迎合觀眾喜好的,小市民的日常生活。
而這,恰恰是電影人所不齒的。
面對主流影展對他的不滿,馮小剛毫不在意的說:
「俗就是我的立身之本。」
在電影《私人訂定》裡,他藉用角色之口表達了自己對「雅俗之分」的不滿:
「電影本質就是俗人樂,和雅一點不沾邊。」
話說得硬,可馮小剛對「雅」始終有著一份不甘心。
2012年,他用一部《1942》表達了自己對「雅」的理解。
馮小剛電影一向以搞笑聞名,《1942》卻沉重黑暗,讓人不敢回看第二遍。
然而,這部作品卻讓他賠得血本無歸。
為了彌補這部戲的虧空,他花一個月拍出《私人訂定》,這才力挽狂瀾,補上了損失。
他半開玩笑的說:“我認真拍的電影沒人看,隨便拍的電影賣好幾億。”
調侃歸調侃,何嘗不是赤裸裸的真相。
“俗”,是馮式電影的根,也是馮小剛做人的本。
《圓桌派》中,孟光美曾分享了自己兩次見到馮小剛的不同情形。
第一次見他是在片場,他作為導演把控全場,形象相當高。
第二次見他是在投資人酒桌上,面對金主,「小鋼砲」變回「馮褲子」。
酒杯低了,腰也彎了。
不只現在面對金主如此,還未成名時,他就懂得抓住一切機會往上爬。裝孫子,當狗腿子全都不在話下。
拍《凱旋在子夜》的時候,他還只是個默默無名的小場記。
別人調侃他長得像反面角色,特別是一對大門牙相當有特色,不友情出演一下可惜了。
他一點不介意,穿上戲服立刻來了一段。
看看當時的“馮褲子”,再看看現在的“小鋼炮”,這分明就是兩個人。
現在提起馮小剛是什麼印象:敢懟。
別人說他的《私人訂定》不行,他張開嘴巴就將影評人罵了一通。
在記者會上,對記者怒罵:“我抽你。”
面對萬達公子王思聰,他也一點不怵,發長文笑裡藏刀,引發雙方一場又一場罵戰。
罵完觀眾,罵影評。
罵完記者,罵投資人。
「小鋼炮」這些年戰績顯赫。
在他眾多罵戰中,當屬和崔永元的罵戰範圍最廣,影響最深。
2018年,《手機2》開拍。
早在第一部上映時,崔永元就質疑這部作品全方位無死角的映射了自己的私生活。
當初馮小剛好言好語的請他去家裡作客,美其名曰請教主持人工作日常。
崔永元二話不說滿嘴答應,誰知這竟是來採集編排自己的素材來了。
而馮小剛在做宣傳時還有意無意的提一提崔永元,生怕觀眾看不出電影中的深意。
果不其然,電影上映後,崔永元就成為媒體的「熱門人物」。
崔永元肯定生氣,一通嘴砲將馮小剛和主演們罵了一個遍。
本來那麼長時間過去,崔永元早就釋然了。
誰知道9年後第二部開拍,直接戳了崔永元的肺管子。
馮小剛官宣當天凌晨,他就在微博怒罵「老渣」。
光罵不行,還得「放料」。
馮小剛在娛樂圈浸淫多年,根深葉茂,牽涉眾多利益鏈。
於是,演員「范金鎖」成了他集火的主要對象。
先是放出一張千萬片酬的合約截圖。
後來又直指他們玩兒「陰陽合約」。
這條微博一出,別說吃瓜群眾驚了。
稅務總局也聞風而動,開始落實他所言是否屬實。
搞完范金鎖,他接著開始爆料馮小剛的豪宅。
奈何戰火還沒燒到馮小剛身上,范金鎖的「下馬」立刻轉移了所有註意。
這場鬧劇以范金鎖的消失畫上句點,主要人物馮小剛一點皮都沒擦傷。
但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暫避風頭,范金鎖消失後,馮小剛接著也沉默了。
曾經懟天懟地的「小鋼砲」閉上了嘴巴,採訪不參加了,活動不去了,連微博都不發了。
直到2019年,新電影《只有芸知道》上映,他才罕見的活躍起來。
然而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作為他進軍文藝片的轉型之作,《只有芸知道》慘敗而歸。
上映數日,票房僅拿到1.56億。
這些年馮小剛好顧著和人吵架了,作品品質日益下滑。
從《夜宴》開始,「江郎才盡」的評價便喧囂塵上。
2017年,他的口碑憑《芳華》迎來短暫回暖。
但他讓女主角苗苗穿著高跟鞋在酒局上跳舞,又將他的口碑錘到谷底。
實在沒轍,他「下凡」到了電視劇。
2020年,《北轍南轅》新鮮出爐。
他仿照《歡樂頌》,企圖再度打造一部爆紅的「女子群像劇」。
但電視劇貴在接地氣,貴在真實。
而馮小剛這些年賺得盆滿缽滿,早就脫離了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
劇裡主角錢來的一個比一個容易。
一句:「錢的事最不重要。」
讓觀眾直接開罵,喜提4.9低分。
從這部劇開始,「馮小剛再也拍不出好作品」成為觀眾的共識。
那邊新生代導演神仙打架,吳京、黃渤、沈騰,動輒票房過億。
這邊馮小剛好難以交出一份讓觀眾滿意的答案卷,逐漸泯然眾人。
反正錢也賺夠了,在美國也買了一棟大別墅,乾脆直接退休得了。
2022年年底,沒等到馮小剛賀歲檔作品的消息,倒是等來他移民美國的新聞。
根據媒體爆料,現在馮小剛一家都在美國,還在美國豪宅開了一場派對。
憑藉這些年的打拼,馮小剛的家底不可謂不豐厚。
在美國坐擁兩套豪宅,花園泳池一個不落。
房子倒不是最貴的,人家硬將豪宅佈置成了「古董博物館」。
擺飾、掛畫,動輒上千萬。
有這樣的條件,誰還苦巴巴的去拍電影賺錢?
於是有關馮小剛移民的新聞一出,大家都信了。
不過很快,馮小剛出來闢謠自己去美國陪女兒上學去了。
但他話音未落,媒體接著放料他早就辦好了移民。
這下馮小剛不吭了,畢竟兩個兄弟接連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