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
馮小剛是家喻戶曉的導演,與張藝謀、陳凱歌齊名。他出身寒微,自小父母離異,在北京小胡同里長大。馮小剛能有今天,是靠自己一步步跋涉出來的。
成名前,他有過辛酸的落魄史,為人一度遭人詬病。英雄不問出處,成功才是硬道理。馮小剛今天的輝煌,是疼痛裡開出的花…
{還2}01
馮小剛其貌不揚,長著兩顆齙牙,一看就能讓人記住。別人容易讓人記住,是因為長得帥,而他是長相有特色。
誰也沒想到,當年那個長著黃髮,流著鼻涕,蹲在北京胡同口看螞蟻打架的男孩,會成為今天家喻戶曉的大導演!
青年馮小剛
馮小剛1958年出生於北京的小巷裡,是地道的「胡同串子」。他上面有個姐姐,父母都是普通人。馮小剛7歲那年,父母因性格不合離婚了,他與姊姊跟著母親生活。
父親很快再婚了,母親一直單身,艱難拉扯一雙兒女。馮小剛上國中時,母親被查出胃癌,胃部被切除了三分二,瘦得像一根竹竿。馮小剛放學回家,一看見母親就傷心地落淚。
生活在這樣的貧窮單親家庭,馮小剛頗受歧視,胡同里的孩子看不起他,孤立他,馮小剛就想找大院子弟玩。但大院裡的孩子父母有身份,不接納馮小剛這樣的「胡同串子」。
那時,馮小剛常常隔著鐵柵欄,看著大院子裡的孩子踢足球、拉手風琴、彈鋼琴。他將臉貼在柵欄上,目不轉睛地看著,多想自己也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不一會,有幾個男孩走過來,將馮小剛趕走了,嘴裡還說:「胡同串子,看什麼看?看了你也不懂。」馮小剛本就因為出身而自卑,大院孩子的輕慢,讓他深感屈辱。
馮小剛與葛優《編輯部的故事》劇照
也從那時起,極度的自卑在馮小剛心裡演化成強烈自尊。他告誡自己:一定要改變命運,不讓人輕視!
馮小剛學業成績很一般,考不上大學,參軍成了他唯一的出路。他自小喜歡美術和文藝,高中畢業後,馮小剛進入北京軍區文工團,擔任舞美設計。
3年後,馮小剛沒有提幹,轉業了,被安排到北京城建總公司任文體幹事。馮小剛不甘心做一輩子小職員,總在尋找改變命運的機會。
這時,馮小剛的母親癱瘓在床,姊姊出嫁了,他一邊上班一邊照顧母親。早上去上班前,馮小剛就將母親的午餐做好。中午休息,他匆匆趕回家,將飯菜熱好,照顧母親吃下後,再去上班。
馮小剛
母親常流著眼淚對他說:“我這樣拖累你,怎麼還不死?”想起母親一生的艱辛,馮小剛也哭了:“媽,照顧你再苦再累,兒子也不怨。”母子倆抱頭痛哭。
{還2}02
1983年,馮小剛認識了著名導演鄭曉龍。鄭曉龍是在北京大院長大的,本來與馮小剛屬於兩種人生。
但馮小剛嘴巴甜,人機靈,會來事,將鄭曉龍哄得團團轉。鄭曉龍覺得這小伙子好使,極力幫助馮小剛改變處境。
鄭曉龍
在鄭曉龍的努力下,1985年馮小剛被調到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擔任美工。可以說,是鄭曉龍改變了馮小剛的命運。沒有他,馮小剛或許一輩子是個默默無聞的小職員。
為感謝鄭曉龍,馮小剛對他言聽計從,他甘願幫鄭曉龍拎包,替他開車。同事都看不慣,對馮小剛側目。
不要謳笑底層人物的殷勤,他們只有靠這種方式才能博人好感,為自己迎來機會。
也就在這年,馮小剛的母親過世了,他跪在母親的遺體前泣不成聲:「媽,兒子還沒來得及給你盡孝,你還沒享到福就走了,我不甘心呀!你一直教育兒子要自強,我會成功的。
入行後,馮小剛擔任《凱旋在子夜》《便衣警察》等多部熱播戲的美工。他聰明、非常有才華,鄭曉龍很欣賞他。
馮小剛與王朔、趙寶剛和葛優
那時王朔是「京圈」的風雲人物,身邊聚集了一大批知名導演、演員,馮小剛也想認識王朔,可他這種身分和資歷,根本擠不進王朔的社交圈。
有一次,馮小剛見鄭曉龍在看王朔的小說,就問他:「你與王朔是朋友嗎?」鄭曉龍回答:「是呀,我們關係很好。」馮小剛說:「那你能不能將我介紹給他?
那時王朔與姜文、英達、馬未都等名流走得很近,經常在一起聚會。當馮小剛第一次見到王朔時,對方看了他一眼,沒說話。馮小剛好在旁邊坐了一整個下午,根本插不進話,然後就走了。
後來,馮小剛又去找王朔。王朔身邊常常是一大幫朋友,馮小剛的出身、資歷、眼界,都無法與對方匹配,大家根本沒從心裡將他當朋友。
馮小剛與妻子
於是馮小剛將頭低到塵埃裡,為大家做後勤保障工作。他給王朔等人沏茶,熬米粥,替他們跑腿去商店買菸。大家散了後,馮小剛又替他們收拾桌子,將房間清理乾淨。
{還2}03
馮小剛的勤快和懂事,漸漸贏得了王朔一群人的好感,對方開始真正將他當朋友,平等地對待他。
此後馮小剛與大家打牌,一起抽煙,一起喝酒。他的才華,也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就這樣,馮小剛艱難地爬出了陰影,爬到了有陽光的地方。
馮小剛
1996年,當了多年美工的馮小剛,嘗試當導演。孰料他執導的影片《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開拍不久,就被主管單位勒令停機。馮小剛背負上百萬債務,急得頭髮都白了。
那時他像個瘋子,四處找劇本,多方拉贊助,渴盼打個翻身仗。
1997年,馮小剛執導的《甲方乙方》頗受好評,他終於從泥池翻過身來。還清債務那一刻,馮小剛哭了。
像他這樣一個沒有任何家庭背景,也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普通人,能有今天,付出了多少辛酸、努力和眼淚,只有他自己清楚!
馮小剛與金星
正因為自己有過艱難,馮小剛成名後也樂於幫助落魄的人,張涵予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當年張涵予從國外回來沒戲拍,馮小剛力排眾議讓他演《集結號》的男一號「穀子地」。
結果該片讓張涵予一飛沖天,榮獲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等殊榮。
如今,馮小剛已經是一線導演,但他沒有忘記過去的落魄史。他常常回首往事,讓它鞭策、激勵自己。
馮小剛
因此,不管現在多成功,馮小剛依然不敢懈怠,依然在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過往的落魄成了馮小剛人生中寶貴的財富。他感謝過往,感謝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