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狂飆》中陳書婷一角,高葉自認,是一種幸運。
幾年前,高葉在飯局聽留白影視的創始人、《狂飆》總製片徐康提起新項目,說有個角色很適合她。徐康簡單描述了陳書婷的氣質,所發揮的作用,也描述了陳書婷在KTV的一場戲。都沒看到人物小傳和劇本,高葉已經有了直覺,「這個角色非我莫屬」。
《狂飆》陳書婷角色海報
高葉定妝後,導演徐紀週認可了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李香香,《我是餘歡水》裡的梁安妮,《理想之城》裡的吳紅玫,高葉這些年塑造了不少精彩角色,業內都認可她的實力。她在生活中也是大大咧咧的爽朗人兒,但在爭取角色上,她卻常常害羞被動,「演員是很被動的,我的選擇並不那麼多」。
但為了「陳書婷」這個心儀的角色,她鼓起勇氣毛遂自薦,去見了導演徐紀週,雖然兩方只是簡單聊了聊,但事情推進得十分順利。原來主創中有不少人看過《我是餘歡水》,其中高葉飾演的梁安妮,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說,我身上有一股勁兒」。
《狂飆》劇照
但真正得到大家的認可,依然需要一個過程。
第一次被導演認可,是定妝時。上一個戲剛殺青,高葉就連夜進了《狂飆》劇組,定妝時已經晚上11點多了。高葉換上戲服之後,徐紀週一看就高興起來,打開自己手機在現場大放異彩的《夕陽之歌》。 “他覺得這個角色成立了。”高葉笑說,“你看看咱們這種單純的創作者,只要看到創作中有對的東西出來,就會很興奮。”
隨後,在劇中第一個階段劇情拍完時,徐紀週對高葉說,「後面你就在這個角色裡放飛自我就行了」。基本上,高葉在表演上的創意,徐紀週都認可,而她也不愛說太多,大概的構思得到導演認同,她就默默開演,「說得再多再漂亮,沒你演得漂亮有用。
陳書婷這個「大嫂」角色,每一個細節的建立,都有高葉的細緻斟酌。她平常喜歡畫畫,對顏色敏感,看劇本時,也常在單場戲中感受人物的狀態「是什麼顏色」。 《狂飆》籌備時,她跟服裝老師溝通,也會以色彩定位人物和某場戲,細緻到服裝配色。 “你看勒高啟強脖子那場戲,我身上衣服顏色,外黑裡紅,如果換身衣服,可能就沒有現在的意思對。”
衣服的配色也是根據場景和劇情設計的
連劇中陳書婷的每個妝麵都是高葉自己畫的,她會根據人物狀態和階段對妝容做出調整。妝面細緻的變化,被細心的觀眾發現,高葉會特別感動,“我這些小小的設計居然有人發現,真的好感激大家。”
高葉的陳書婷妝容教學
除了人物的外型設計,更重要的是人物內心的成長與流變,這部分自然交給了案頭工作。 “案頭工作不光是背好台詞和琢磨單場戲,你要想這個人物的前世今生,在劇本之外,她的人生是怎麼過的?”
在陳書婷於劇中出場之前,她經歷了怎樣的人生?她跟泰叔怎麼認識的?她後來為什麼選擇了高啟強?高葉會在心裡一遍遍梳理她的人物小傳,「想清楚她的成長邏輯,把她跟每個人的人物關係理清楚後,在這個框架裡,誰都撼動不了你的邏輯了。」這時開始表演,就是讓這個角色自己成長。 “就像挖個坑,埋好種子,等它春天發芽。”
陳書婷和泰叔
《狂飆》劇照
如何塑造大佬背後的大嫂
過往,不少警匪劇集裡,也有大佬背後的大嫂形象,但這些人物,通常是扮演依附於男性大佬的形象,但陳書婷有些不同,是這個大嫂讓高啟強成為了“強哥”,網友總結:流水的大哥,鐵打的大嫂。對於這個角色的塑造,高葉有她無論如何想傳達的東西。
「無論是想當家庭主婦也好,還是想開創一番事業,女性的人生選擇沒有高下之分。但我們往往低估了操持家庭的女性的重要和付出。在陳書婷這個角色裡,我個人非常想說的是,女人要把一個家操持好,是需要大智慧的,不比在外面闖一番事業簡單。 」高葉說道,「每個人的人生追求不一樣,身為女性,只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過自己的人生就很好了。
《狂飆》劇照
《狂飆》劇照
陳書婷對高啟強的重要性,於無聲處潤物細無聲地展現。她打造高啟強的對外形象,提點他為人處世,前期給予幫助和資源,後期面對危機夫妻一唱一和聯手對外。例如她為高啟強挑選絲巾那場戲,是高葉跟張頌文一起聊出來的細節。 “高啟強言行、著裝的轉變,陳書婷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很多決策,陳書婷也有參與。”
陳書婷為高啟強設計著裝
高葉表示,“在你瀕臨失控的時候我拉你一把,在你不勇敢的時候我推你一下,陳書婷這個女人,她的強悍就在於她把這個家當成了事業在經營。”
《狂飆》很多「出圈」的段落,高葉透露都是主創們在現場「碰」出來的驚喜,「最近大家'嗑'的比較多的,大部分是即興加的。」在高葉看來,具體的人物塑造,往往需要到現場跟導演和其他演員溝通,才會碰撞出更多火花。 “如果把所有表演細節都設計得特別清楚,可能反而喪失了一些驚喜。”
《狂飆》劇照
例如高陳二人初識,勒脖子那場戲,高葉開拍前想了兩天,到了現場,她直接問張頌文,「一會兒我用腰帶勒你可以嗎?他說沒問題」。
還有劇中陳書婷的第一次出場,也是高葉和張譯拍的第一場對手戲,張譯看了看現場環境,對高葉來了一句,“你試試從樓上走下來”,高葉回答“行”。她立刻知道張譯建議的是怎樣的表演狀態,而自己該以什麼樣的姿態走下來。
高葉微博截圖。預告陳書婷的第一次出場。
幾乎總是在一瞬間,好的表演者之間,便能明了對方的意圖。 「當你們能在同一個語境裡表演時,會有一個天然的『罩子』,把我們幾個演員罩在裡面,這個『罩子』就叫信任。很多時候創作者之間的惺惺相惜,就是在這樣的默契中所建立的。
陳書婷的火爆出圈,讓高葉既開心又意外,「因為以前網路上常出現的形容女性的詞兒是『白幼瘦』少女感』。」高葉坦言,「會得到大家的認可,我覺得是觀眾的美感更多元了,也會欣賞很有主見和棱角,敢把自己的慾望宣之於口的'姐姐'型角色了。會被罵。
在高葉這裡,角色本身沒有“正反”和“黑白”之分,“我從來沒想過,我是不是在塑造反面人物。我只是演一個'人',我去理解這個人,並把我理解到的演出來。
當初拍《我是餘歡水》時,導演提醒高葉,梁安妮這個角色不是正面人物,可能會被罵。高葉卻自信地回答:「沒事的導演,分誰來演,我來就沒事。」果然,梁安妮成為本劇最亮眼的角色之一。
《我是餘歡水》劇照
「我們誤解並低估觀眾了,覺得觀眾會『非黑即白』,不是,你給觀眾的是好東西就行了,只要你能把角色演得好,觀眾一定能接收到。觀眾都能過好自己的一生,理解不了你這麼幾場戲的人物?
“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談何容易?
高葉從小是學校裡的文藝骨幹,小學六年級時看到明星採訪,她覺得:哇,當明星真厲害,我也要!但直到我進了大學,她才真真正正地了解和愛上表演,「我發現表演好奇妙,我能把我經歷到的人生經驗,放到我的每一個小品作業裡。原來演員可以套著角色的外殼傳達自己想表達的,甚至講自己的故事。
對於大部分演員來說,好劇本和好角色難求,演員很多時候都在被挑選,「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這句話聽起來很簡單,做到很難。」兩三場戲的一個角色,要去豐富,合理,給觀眾留下印象,談何容易?同時,一個小角色對於表演細節的堅持,會得到別人的認同還是嘲諷,誰知道呢?也許,不如「躺平」輕鬆點?
《狂飆》劇照
但高葉還是盡量找有創作慾望的角色演,「當你有創作慾望的時候,你不會讓自己輕鬆,起碼在我的世界裡,不會有哪個角色是輕鬆的。」演員常常要在表演中玩弄自己的情緒,上一場訣別,下一場心動,悲喜如同過山車,把自己的情緒當作生產工具之一,它必然就不是一個輕鬆的事兒。但高葉也不願多說,“多說無益,這沒什麼,大家做什麼工作都不容易。”
高葉微博截圖
最近,很多朋友看了劇,都來祝賀高葉,誇她演得好,誇“嫂子厲害”,她都會不好意思,“抬愛了,過譽了”。但不知道為什麼,只要她穿上戲服,導演一喊開機,“我生活中的不好意思啊,害羞啊,全部沒有了,我的表演世界裡,就是捨我其誰。”
她認為,對於表演,演員必須要有這份一份捨我其誰的自信,這份自信從哪裡來? 「把角色吃透了的自知,和對錶演的把控程度,就是所謂的案頭工作給我的底氣。」但一聲「卡」之後,高葉的不好意思又回來了,「導演,剛剛我那樣處理,可以嗎?
高葉微博截圖。她發的這條微博上了熱搜,後來還調侃說“我一直以為,自己上熱搜,多少得和演技什麼的得沾點邊吧…沒想到,是自己給自己黑上去的…”
對於自己的表演,高葉往往會「先對一下答案,批一下考卷」。每次創作之後,「我會給自己打一個分,哪些地方可以更好,哪些東西我當時沒想到,哪些東西我表達得過了。如果觀眾給我負面評價,放心,觀眾罵我之前,我自己已經罵過自己無數回了。
《狂飆》裡,高葉自認也有幾場她並不滿意的戲,然而具體是哪幾場,「我不想說。」高葉笑道,「既然觀眾沒發現,就不要被他們發現,讓他們在下次作品裡面,看到我的進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