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人世間》後,又有神劇火了!
沒錯,就是《心居》。
《心居》剛上映就衝到飆漲榜第一,同時在浙江、東方、愛奇藝上映。
口碑方面不用說,隨便拉一截圖,都是滿幕的好評。
這部劇到底有什麼魔力?
有人看這部劇時,淚流滿面。
彷彿看到自己的影子,戲裡戲外的共鳴,紛紛為女主打抱不平。
看過這部劇的人直呼一句:“真實”,感嘆編劇對生活的細膩。
當然,更多的人是憤憤難平,心裡窩著一肚子火。
上映第一集,海清飾演的家庭婦女“馮曉琴”,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能引起漫天彈幕劃過。
當看到「馮曉琴」天還沒亮,就要去菜市場買菜,為幾毛錢又和商販討價還價。
好不容易買好菜,又要緊趕慢趕地回家做飯,一個人照顧全家人,再苦再累也沒一句怨言。
身為一個家庭婦女能夠支配的錢很少,卻為大姑親自打下一條圍巾,還貼心地照顧到大姑子的面子,貼上一個假logo。
可沒想到,轉頭就被大姑送給保母。
海清飾演的「馮曉琴」和童謠飾演的「大姑」活在兩個極端,一個在努力生存,一個是過著高品質的生活。
而人世間太多的女人,都如同馮曉琴一般「苟延殘喘」地活著。
海清用細膩的表情,塑造出一個「真實」的人物。
在2019年的時候,海清曾在FIRST青年電影節上,單刀直入地講述過中年女星的尷尬,接不到好劇本。
一番言辭下,引起業界的轟動,更是招來無數罵名,有人指責她賣慘,也有人說她講得對。
但隨後,海清卻用《紅海行動》《隱入塵煙》等好劇,證明自己。
就像她說的,不想做千篇一律的背景板,就算是演媽媽,也是最真實最鮮活的那個。
回望這半生的演藝,她從未改變初心。
無論是無戲拍,還是生下孩子,她都堅持在鑽研演技的道路上...
01、生於名門望族
海清(黃怡)1977出生於南京,父親是文化人,外公是當地知名畫家,母親更出身於音樂世家。
所以,海清是含著金鑰匙出身的「小公主」。
一家人對海清的教育非常嚴格,在她的童年裡,並沒有快樂,只有「努力更努力」。
外婆教導她傳統的禮儀,外公會教她畫畫,母親對她的學習,更是嚴苛。
當然,這樣乖巧又頗有才情的女孩,運氣自然不差。
在7歲的時候,海清到少年宮學習,便偶遇到《第一課》劇組挑選角色,導演一眼看上海清。
就這樣,海清的第一部戲誕生。
海清對演戲很上心,母親卻讓她好好讀書。
就這樣,海清只好把夢想藏在心裡,繼續完成學業。
小學畢業,海清靠著舞蹈功底,進入江蘇戲劇學校。
5年後,17歲的海清進入江蘇省歌舞劇院中,多次參賽多次獲獎,舞蹈功底很深。
直到太過刻苦的練舞,被醫生告誡,如果再這般下去,就要變成殘障人士。
海清才決定,轉戰戲校學表演。
1997年,海清考上北電,她成為黃磊的學生。
黃磊對學生們十分嚴苛,當然,他也是看到海清在演戲上,天賦很高。
經過兩年的努力,海清在大三就開始演出話劇。
到2001年畢業後,她才迎來真正難熬的日子。
02、起伏的演藝路
海清渾身的氣質雖很好,但她外表並不驚艷,導致經常無戲可拍。
於是,她打算繼續鍛鍊一下演技,去報考北京人藝。
但沒想到,禍不單行,在她演戲路無望的時刻,又兩度落榜人藝。
之後,海清只好開始跑龍套。
雖然這一年裡,她接到《青蘋果》這樣的紅火劇,但她出演的卻是微不足道的戲份。
但海清並不氣餒,她又開始毛遂自薦,出演《玉觀音》《海棠依舊》等多部作品。
一直到2005年的時候,海清在年代劇《海之門》中一人分飾兩個角色,雖然是雙胞胎姊妹,但兩人的人生卻截然不同。
海清用自己精湛的演技,甚至不惜扮醜出鏡,最後獲得觀眾好評。
到2006年,海清第一次和滕華濤合作,出演家庭劇《雙面膠》。
她在劇中大改以往形象,出演一個斤斤計較,又不明事理的潑辣媳婦形象。
這部劇播出後,反應很好,海清靠著自己的潑辣圈粉無數。
但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裡,她出演多部好劇,可惜人氣不但沒上升,還日漸低落。
而到2009年的時候,滕華濤再度邀請海清出演新劇《蝸居》。
在劇裡面,她飾演一個為事業,不惜放棄一切的角色。
當然,這個角色是悲哀的,當她買房子的那一刻,也注定後半生的悲劇。
靠著《蝸居》,海清實現爆紅。
同年出演的《媳婦的美好年代》,靠著飾演努力向上的媳婦「毛豆豆」一角,而拿下第8屆、第25屆、 第28屆金鷹、飛天優秀女演員獎。
在媳婦一角色上,海清用自己優秀的演技,獲得大家的認可。
但這些單一的人設,並不能滿足於她對演技的鍛鍊。
到2013年,海清接下《北京遇上西雅圖》,在其中,她飾演一個快要生育的媽媽角色。
海清的演技,真的非常好。
特別是她生孩子那一段,絕對是看哭無數準媽媽。
無論是咬牙堅持的一刻,還是她痛得哇哇大叫的那刻。彷彿她真的在生孩子,而不是在演戲。
而此時的海清,也靠著一部部高品質的作品,位居一線,成為實力派女星。
在這些事業風光的背後,其實海清一直都有一個美滿又幸福的家庭在支撐著她。
據悉,海清和丈夫在高中的時候,就是同學,但中間分開過幾年時間。
一直到2001年左右,才再次遇到對方,在日漸熟悉中,產生感情。
而那段時間的海清,事業很迷茫,無戲拍,也不知道發展的方向。
最後在無奈下,只好回家結婚。
好運的是,結婚生子後,海清的戲份才逐步變廣。
對大多數女星來說,婚姻是阻擋事業的絆腳石。
但對海清來說,婚姻的安穩,反而成就她的事業。
或許是已經當妻子和母親,讓她在演出媳婦、母親角色的時候,會展現出更多的細節。
當然,憑藉著這些好作品,海清也成為“國民媳婦”,拿下無數大獎,成為“視後”。
特別是2016年,《小別離》播出,讓海清再度迎來事業高峰。
但隨後,她的事業又開始呈現落敗,到半年都接不到戲的地步。
2019年,胡歌在FIRST青年影展上調侃自己,表示自己很便宜,希望各大導演用我。
沒想到,這番話刺痛海清,她立刻拉著周圍的幾位中年演員,來了一番「中年演員」的現狀吐槽。
她說,沒有傍過大款,因此沒有好劇本接,更沒好角色拿。
又說出無數作為演員私下為拍戲,所承受的委屈和痛苦。
這一番話,引起無數人的震驚。原來,風光的背後,往往隱藏著支離破碎。
雖然這些境遇,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但被海清這一公開的吐槽,卻變得尷尬不已。
事後,網路引起巨大轟動,但海清卻沒有理睬外界的言論。
但肉眼可見的是,海清對演戲,更專注。也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不放鬆片刻。
在2018年,海清扎進《紅海行動》中,飾演的是一個記者,長年累月遊走在戰火中,不畏懼生死。
灰頭土臉的形象,讓觀眾幾乎看不出她是那個光鮮亮麗的海清。
但她卻用實際的行動,證明自己的努力奮鬥。
之後參演的《小歡喜》、《我和我的父輩》、《隱入塵煙》等,都獲得不錯的迴響。
海清似乎懂得,只有更真實的角色,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鳴。
到2022年,《我們的婚姻》《婚姻的兩種猜想》等等家庭好劇的播出下。
海清以《心居》力壓,開啟生活家庭劇的全新世界。
03、靠「馮曉琴」一角火出圈
在《心居》中,海清只是那個沒錢沒房,整日圍著婆家轉的「馮曉琴」。
但她卻用最樸素的演技,訴說著一個全職婦女的努力和悲哀。
在劇中,馮曉琴想要買房,但丈夫不上進,自己也沒多少錢,只好丟下面子問著大姑要錢。
一家人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畫面。
馮曉琴對著丈夫幾次讓眼色,要他給大姑借錢。
丈夫難堪大任,幾次使眼色下,才憋出一句借錢的話。
但沒想到,馮曉琴的心願只是想買一個250萬的學區房,卻被大姑要買一棟2000萬好的豪宅給回絕。
這一短短的戲份,馮曉琴的臉上有著希望、不甘、埋怨、和失望。
海清對表情的戲份,一直控制得很好,總能在她的微表情中,找出那一絲的不同之處。
在見到大姑不幫忙的時候,馮曉琴沒有放棄,轉頭又把希望寄託在公公身上。
她苦苦地哀求著,想要得到一點資助,讓自己和先生單獨生活。
沒想到,公公也無動於衷,根本不借錢。
這時的馮曉琴是疑惑的,她不明白為何家人不知持她和丈夫獨立生活。
當見到眾人排斥她時,馮曉琴尷尬地嘆一口氣,憤怒離席。
馮曉琴的無助和酸楚,在一次次希望破滅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其中還有一段被家人圍攻的時候,她情緒爆發,把這些年所有的委屈,一字字地吐露出。
在這段戲中,馮曉琴的表情很誇張,但也從中能感受到她那憤憤不平的內心。
身為一個外地媳婦,她的處境是艱難的。海清的表演,也把馮曉琴的全職婦女形象,飾演的通透。
而她為掙脫出禁錮式的婆家環境時,所展現出的倔強、堅強、和不屈服,讓人動容。
可惜,攤上這樣一個吸血鬼一樣的婆家,馮曉琴不瘋魔就逃不出,更無法獲得新生。隨著丈夫的離世,她將陷入更深的絕望。
但如何從最苦的困境,走到最閃光的地方,這便是馮曉琴活著的價值。
也是海清不忘初心,努力詮釋每個角色的價值。
結語:
雖然當年的海清,紅透半邊天,飾演的角色,一個比口碑好。
但無法避免的是,她一樣陷入事業危機,因為人到中年,能接到的角色越來越少。
很多人能夠發現,這兩年來海清出演的作品越來越少。
其實,她沒有放棄過演戲,只是在挑選更好,更優秀的劇本。
亦如“馮曉琴”,是個難遇的好角色。
但若是沒有海清這般優秀、紮實的演技,也無法引起網友們的共鳴。
延伸閱讀
- 海清個人資料:私生活曝光老公竟是銀行主管,兒子幫她洗襪子
- 海清個人資料揭秘,出身名門望族,南京民俗博物館竟是她老家
- 著名演員海清個人資料:為事業選擇隱婚,先成家,後立業,風光背後有艱辛
- 演員海清個人資料,名門甘氏後裔,祖宅是著名景點,外婆90多歲仍堅持化妝
- 著名演員海清個人資料:童年有苦有甜,母親大起大落,教會我隱忍堅強
- 「國民媳婦」海清簡介:16年前為高中同學生生了兒子,如今家庭幸福
- 「名門千金」海清個人資料:家裡曾坐擁萬平古宅,兒子有望成下一個谷愛凌
- 演員海清個人資料:25歲嫁海歸高中同學,緊抱黃磊大腿,她才是人間清醒
- 海清個人資料:隱藏多年的身世曝光,難怪娛樂圈無人敢惹
- 海清的老公是誰,身價過億赫赫有名,網友:太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