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郭敬明1983年6月6日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一個普通家庭之中!
郭敬明的父親郭建偉在一家國營企業工作,母親鄒慧蘭則是在銀行工作,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之中,郭敬明的童年生活算是比較幸福的。
到了上小學的年紀,郭敬明就讀於自貢市貢井區向陽小學,那個時候還處於懵懂無知的郭敬明就對文字很感興趣,非常喜歡閱讀和講故事。
向陽小學的老師對於郭敬明的這個愛好也一直很支持,這也讓郭敬明在文字上的功夫一直不斷的增長。
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郭敬明就開始嘗試投稿,他第一次發表文章是在《少年先鋒報》上,並且還賺到了5塊錢的稿費,這對於只有七八歲的郭敬明來說也算一筆巨款了,但那時候的郭敬明對於這根本不在意,他更高興的是自己的文章能在報紙上發表了。
也是這個原因,使得郭敬明對於文字更加的喜愛,從那時起也更加熱衷於給各大媒體和雜誌投稿,這也表明了郭敬明在小學時期文字水平在同齡人中就已經很出類拔萃了。
到了中學之後,郭敬明先後在全國公開刊物《人生十六七》上發表了處女作《孤獨》、在文學網站“榕樹下”用網名“第四維”發表了很多作品,其中《劇本》通過了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初賽。
2001年,18歲的郭敬明來到上海參加決賽,最後憑藉著一篇《假如明天沒有太陽》獲得了第三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
拿到一等獎讓郭敬明更加的有信心,畢竟這是在全國大賽上獲獎的,所以第二年已經上高三的郭敬明又報名參加了第四屆全國作文新概念作文大賽。
這次的郭敬明是抱著一種勢在必得的信念參賽的,畢竟他已經拿過一次一等獎,最終的結果也沒有出人預料,郭敬明憑藉著《我們最後的校園民謠》一文再一次獲得一等獎。
再一次獲獎的郭敬明感覺自己並沒有受到太大的重視,由於政策的變化,郭敬明沒能被保送到清華北大,就連第一志願廈門大學都落選,最終郭敬明只好就讀於上海大學。
高考結束之後,郭敬明將自己一萬字的小說《幻城》投稿到了《萌芽》雜誌,但他並沒能獲得《萌芽》雜誌主編胡瑋蒔的賞識。
這讓郭敬明有些失望,他甚至一度想要放棄寫作,專心讀大學,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男人的出現讓郭敬明重拾寫作信心。
這個男人是春風文學社的編輯時祥選,兩人是於2002年底在一個活動上相識的,時祥選看見郭敬明之後就很尊敬的喊他「郭老師」。
時祥選的這個態度讓郭敬明產生了跟他交談的想法,畢竟在這之前都是他喊別人老師,看別人的臉色,被別人喊老師這還是第一次,也讓郭敬明知道了原來被別人喊老師的感覺是這樣的美妙。
二
在與時祥選的交談中,郭敬明知道了他的身份是春風文學社的編輯,同時也知道了他為什麼找自己,原因就是時祥選看中了郭敬明發表在《萌芽》上的小說《幻城》。
時祥選直接告訴郭敬明,如果他能在一個月的時間把《幻城》這本短篇小說拓展到中篇小說的地步,那麼他就可以幫郭敬明出書,甚至還能幫郭敬明賺到大學四年的學費。
時祥選的話讓郭敬明一下子有了興趣,畢竟在此之前他拿到最多的稿費一次也就幾百塊錢,所以他就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修修改改、縫縫補補,終於寫出了《幻城》。
眼看郭晶晶看的做到了,時祥選也沒有食言,不僅當即就安排出版《幻城》,還一次性給郭敬明結清的稿費。
2003年,《幻城》正式開售,為了增加銷量,打出名聲,春分文學社還給郭敬明起了一個叫「新青春派掌門人」的稱號。
最終,春風文學社憑藉著《幻城》這本書,狂賺2000多萬,這讓郭敬明很是生氣,因為他就只拿到了開頭的那幾萬稿費,但他也知道那時候的他根本沒有和資本討價還價的資格。
《幻城》之後郭敬明很快就構思了一本新書,這次他沒有選擇春風文學社,而是求爺爺告奶奶的求《萌芽》的主編胡瑋蒔幫他發表。
不過,先前郭敬明的《幻城》就曾被質疑抄襲日本漫畫《聖傳》,所以胡瑋蒔有很深的顧慮,但是郭敬明拍著胸口向胡瑋蒔保證這次自己沒有抄襲。
就這樣,胡瑋蒔同意幫郭敬明發表他的新書《夢里花落知多少》,也是憑藉著這本書郭敬明一下子賺到了數百萬人民幣,還幫自己的父親買了幾十萬的豪車。
但誰知道《夢里花落知多少》僅僅發表幾個月之後,作家莊羽就起訴郭敬明抄襲,最終北京中院就此事做出了判決:判決郭敬明賠償經濟損失20萬元,精神損失費1萬元,同時停止《夢裡花落知多少》的出版發行,還要在《中國青年報》上向莊羽公開道歉。
這個判決直接讓郭敬明名譽掃地,但郭敬明只願意賠錢,堅決不登報道歉,因為如果要是登報道歉了,就坐實了他抄襲的事情,以後他也不能繼續在文學圈混下去了。
因為抄襲事件,郭敬明先後和春風文學社以及《萌芽》雜誌鬧翻,所以他又找到了長江文藝出版社的副社長黎波。
在郭敬明的巧言善辯之下,黎波變成了郭敬明鐵桿支持者,不僅如此,黎波還幫郭敬明拉來了時任湖南衛視高管的龍丹妮,三人一起成立了一個叫做“柯艾文化」的公司。
之後,由郭敬明操刀出版的刊物《最小說》由長江文學出版社出版,這本刊物一個月就賣出了幾十萬冊,第一年就賺了。
賺錢後的郭敬明也開始被各路投資人所青睞,甚至有的投資人直接提著現金找到郭敬明,希望他能把錢給花出去。
開公司成功之後,郭敬明也開始有了別的想法,走上了自己「稱霸」中國文學界的道路。
三
2007年,郭敬明和黎波、龍丹妮一起策劃了一個和「新概念作文大賽」類似的比賽「文學之新」。
因為郭敬明這個「榜樣」的原因,使得當時很多對於文學熱愛的年輕人都充滿著一書成神的幻想,所以這個比賽一出《最小說》的銷量有暴漲了幾倍。
也是這一年,在前輩王蒙的推薦之下,郭敬明加入了中國作協,對於推薦「劣跡斑斑」的郭敬明進入中國作協,王蒙這些回應:我推薦的是進作協,又不是先進人物。
有著這樣資深的前輩為郭敬明背書,他抄襲的事情也就慢慢被遮過去,甚至在2008年,美國《紐約時報》一篇報道《中國流行小說家》的文章開篇第一句就說:“現今,中國最成功的作家就是24歲的青春偶像作家郭敬明。
不僅如此,這一年的郭敬明還成為了「中國作家富豪榜」的榜首,24歲就功成名就,名利雙收的郭敬明很快就飄了。
2009年,郭敬明在最新一期《最小說》中寫道:“我也不知道我一個幾乎不怎麼用筆寫字的人,為什麼要買一個四位數的愛馬仕筆記本......”
這樣的話語自然而然引起了許多人的熱議,甚至還有網友發文《郭小四,你如此炫富為那般》開始在網路上討伐郭敬明。
而且郭敬明抄襲的黑歷史也被挖出來了,抄襲還這樣高調的炫富,很多網友對於郭敬明簡直討厭到了極致,網上罵郭敬明的人甚至一度超過了當初他抄襲判決出來的時候。
這時候郭敬明正在寫《小時代2.0》,網友的這種辱罵還給了他一些靈感,讓他堅信金錢和名牌能夠激起人們強烈的情感,不管是嫉妒還是羨慕,只要能幫他賺錢就好。
於是,當郭敬明的《小時代2.0虛銅時代》出版發行之後,兩天就被賣脫銷了,這也證實郭敬明的想法是正確的。
因此,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郭敬明常常會在網路上高調的炫富,這麼做的同意就是想讓網友罵他,畢竟「黑紅也是紅」。
在這樣的罵聲中,郭敬明選擇進入影視圈,畢竟文學圈他的錢已經賺夠了,影視圈的韭菜更好割一些。
就這樣,2013年電影《小時代》上映,為了這部電影郭敬明及其合作夥伴動用了許多關係,所以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前推的特別狠。
電影上映27天之後,拿下4.83億的票房,那時候電影市場可不像如今這樣動輒就是十幾億幾十億的票房,4.83億也算是高票房了,藉著這部熱度,僅僅不到三個月,確切的說是79天,郭敬明的新電影《小時代2》就又上映了。
也是這時候,網路上開始有人爆料郭敬明是兩部電影一塊剪的,於是郭敬明的各種黑料就又被大家挖出來了。
這個郭敬明已經被很多人視為偶像,有著大批忠實的粉絲,所以面對質疑郭敬明這樣說:
「如果你看了《小時代》,你就會明白影片裡的故事是鼓勵大家追求夢想,電影裡面沒有一個女孩去出賣自己的肉體,去做小三,她們成長的都很好。
我是一個從四川小城市走到如今的,這個經歷是可以被複製的,許多跟我一樣沒啥背景的小孩也都可以做到。
為了努力工作我一天只睡3個小時,連續7年都沒有休過假,更沒有時間談戀愛,別人就天天在網上玩,還攻擊別人,你說我不成功誰成功,今天的這一切都是我該得到的,我是一個沒有原罪的人。 」
郭敬明的這篇發言也一度被網友稱為「郭敬明成功學」。
四
2016年,郭敬明精心打造了一部電影《爵跡》,但誰知道電影上映之後豆瓣評分只有3.8分,儘管票房有3.82億,但因為投資高,實際上還虧損了兩億。
面對這樣的成績,生氣的郭敬明甚至直接發文:“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攻擊《爵跡》?”
「不,是因為你抄襲」網友們的回答也很直接。
因為《爵跡》不管是從設定還是人物、形象各個方面都有抄襲的嫌疑,可以說這個打擊對於郭敬明來說還是很重的。
這也導致郭敬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在更新社群媒體,直到他登上了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他的熱度才有點回來。
在這個節目中,郭敬明與陳凱歌、李少紅幾人都是導演評委,要知道除過郭敬明其他幾人都是妥妥的科班出身,並且都有著經典的代表作。
但誰知道在節目中,郭敬明卻是經常把「專業名詞」掛在嘴邊,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郭敬明還是專業院校畢業的學院派呢。
在節目中郭敬明自然也是要傳播他的成功學經驗,這也引起了不少的熱評,面對不好的評論郭敬明直接懟到:「你們越不知道我怎麼成功越好,你們就活該永遠成功不了。
這部影集播出不久後,煮麵編劇宋方金在社群媒體公開聲明表示:
“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聯合簽名,在這個冬至深夜向行業和社會發出強烈的呼籲,抄襲剽竊者不應該稱為榜樣。”
後面多位編劇也加入了這個活動中,當時他們針對的是於正,但因為郭敬明身上也一直都有抄襲標籤,他和於正都屬於是實錘抄襲但都拒絕道歉。
對於這件事郭敬明和於正根本不理會,當時郭敬明正在籌備自己的新電影《晴雅集》,他還在社交媒體發布了自己新電影的貓眼評分高達9.2分,頗有炫耀的意思。
但誰知道僅僅幾天之後評分就掉到了5.1,為了新電影的票房,為了自己的利益,郭敬明最終不得不低頭,時隔15年在社交媒體上向作家莊羽道歉。
於正一看郭敬明道歉,也趕緊發文道歉,細心的人發現兩人就連道歉信的內容都差不多,難道說道歉信也流行抄襲的。
在這件事之後,郭敬明就好像從娛樂圈消失了,也把自己的社交媒體設置成了半年可見,所以那封道歉信如今也看不到了。
也許過幾年,等事件完全平息了,郭敬明又會以一個「成功學大師」的身份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中,只是不知道那個時候的韭菜還會不會向現在這麼好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