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雪夫簡介(卻對我國有過三大貢獻,值得國人感激記得)

2022-11-04赫魯雪夫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提起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赫魯雪夫的執政時間雖然不算長,但對蘇聯、中國乃至於全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赫魯雪夫上台後,實施去史達林化政策,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蘇聯各領域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態勢,同時赫魯雪夫積極推行農業改革,使蘇聯的民生經濟得到改善。然而對外方面,中蘇兩國卻在這段時期逐漸交惡,蘇聯甚至開始敵視中國。因此,國人對於赫魯雪夫並沒有太大好感。不過客觀地說,赫魯雪夫其實對中國有三大貢獻。

赫魯雪夫

▲赫魯雪夫早年舊照

赫魯雪夫,西元1894年生於俄國南部一個名叫卡利諾夫卡的村莊,1918年加入布爾什維克黨,經歷俄國國內戰及二戰等重要事件。 1953年,史達林中風過世後,赫魯雪夫當選為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第一書記。不過這段時期,黨內權力實際上握在馬林科夫和貝利亞手中。於是,赫魯雪夫踏上了奪權之路。首先他要對付的就是貝利亞。貝利亞執掌大權後,發動一系列大膽的自由化改革——實施大赦,將勞改營中數百萬被關押的政治犯釋放並平反;終止對蘇聯內各加盟共和國的俄羅斯化政策,恢復其餘民族語言的地位等政策。

赫魯雪夫

▲斯大林和赫魯雪夫討論政務

赫魯雪夫認為,貝利亞遲早會害死他們,於是他表面上順應貝利亞,背地裡卻和馬林科夫、伏羅希洛夫、卡岡諾維奇、莫洛托夫等人密謀將其推翻。 1953年6月26日,在克里姆林宮內舉行的會議上,馬林科夫等人突然展開了對貝利亞的圍攻,並在莫斯卡連科、朱可夫等軍人的協助下將他逮捕。同年12月18日,眾人以叛國罪、恐怖主義和反革命罪將貝利亞處死。在貝利亞被處決後,馬林科夫逐漸加強自己在政府中的影響力,而赫魯雪夫則不斷增強自己在黨內的權勢。很快,赫魯雪夫又展開了與馬林科夫的權力爭鬥。

赫魯雪夫

▲蘇聯時期的克里姆林宮

1954年後,赫魯雪夫逐漸贏得布爾加寧、卡岡諾維奇、伏羅希洛夫、米高揚等人的支持,漸漸佔上風。在1955年2月的最高蘇維埃會議上,赫魯雪夫及其支持者指控馬林科夫對「列寧格勒案件」中的責任,馬林科夫被解除部長會議主席(總理)職務。至此,赫魯雪夫獲得了真正的權力,開始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雖然一些改革取得了不錯效果,但是赫魯雪夫在其執政後期,卻奉行“大國沙文主義”和“修正主義”,粗暴干涉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內政,最終引發了社會主義陣營內部的一系列騷亂。

赫魯雪夫

▲赫魯雪夫會晤美國總統甘迺迪舊照

這種思想觀念,也使得赫魯雪夫無法正確看待中蘇關係,最終導致中蘇交惡。不過要指出的是,他對新中國的建設還是做出很大的貢獻。赫魯雪夫上台開始,中蘇關係呈現良好開局,並於1956年左右達到巔峰。赫魯雪夫為表示友好,歸還了一些沙俄時代因不平等條約被割讓出去的土地,其中就包括旅順港。在歸還談判時,赫魯雪夫稱中國竟然沒有一個像樣的港口,於是決定歸還旅順港口。更重要的是,蘇聯方面在歸還協議上並沒有提出任何附帶要求,甚至還把原有設施也全部無償贈送。

赫魯雪夫

▲旅順港鳥瞰

赫魯雪夫對我國的第二大貢獻則是在物資方面。 1959年到1961年,也就是我國的“三年困難時期”,赫魯曉夫以貸款方式向中國援助了100萬噸糧食和50萬噸古巴糖,這無疑是給予我國巨大的幫助。雖然當時蘇聯方面並非是無償援助的,事後中國要連本帶息還錢,不過這份援助還是解決了我國的燃眉之急。況且在冷戰時期,帝國主義國家都巴不得我國被這場災難擊敗,而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又基本唯蘇聯馬首是瞻,如果中國真想自行進口糧食,其實還是有很大難度的。因此,赫魯雪夫主動貸款援助糧食的舉動,還是值得我們記得和感激的。

赫魯雪夫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舊照)

最後一個貢獻則是在核武方面。美國當初曾以原子彈恐嚇我國,我國迫切需要製造原子彈來捍衛國家主權。只是當時我國還處於建國初期,不僅沒有技術條件,甚至連像樣的研究設施都沒有,因此只能向蘇聯方面尋求援助。雖然蘇聯不會輕易透露核子技術,但是赫魯雪夫最終卻授意有關部門,幫助我國建立起核反應堆,還讓我國人才前往蘇聯學習,這一舉動也間接促進了我國在六七十年代軍事領域的高速發展。可以說,我國的崛起,赫魯雪夫在某種意義上起到了助推作用。光憑這一點,我們就還是該客觀去看待和評價他。

參考資料:

《赫魯雪夫傳》《中國現代史》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此處已新增圈子卡片,請至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歡迎加入世界史愛好者同盟,增長見識、開拓眼界、累積談資、結交知己、收穫友誼。子淵在這裡與你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