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雪夫簡介履歷(把個人恩怨帶到國家執政中,赫魯雪夫為蘇聯崩潰埋了「雷」)

2023-01-19赫魯雪夫

#頭條創作挑戰賽#

很多人研究蘇聯的歷史,既研究他的成功經驗,也研究蘇聯的失敗。不過更多的放在蘇聯崩潰上。而蘇聯崩潰的原因,現在基本上定位在戈巴契夫的瞎改革,最後把蘇共的執政地位取消,就造成了嚴重問題。所以戈巴契夫承擔蘇聯崩潰的主要責任,也沒毛病。

但戈巴契夫可不是平白無故就下定這樣大的決心,能把蘇聯搞垮,要知道這可是他的祖國,除非這個人腦子不正常。但腦中有毛病,也不可能被選為蘇聯元首。因此,有兩個原因可以斷定戈巴契夫為什麼要這樣做。 一是他骨子裡已經紮下搞垮蘇聯的決心。二是受到其他人的影響。三是受到外力的影響。

研究戈巴契夫的會發現,戈巴契夫改革蘇聯的那一套,與赫魯雪夫當時的改革差不多,就是赫氏的改革的翻版。而且戈巴契夫受赫魯雪夫影響最大。

赫魯雪夫

赫魯雪夫執政時,他的一連串改革,讓蘇聯人思想放開,特別是赫魯雪夫全面否定史達林的時候,把蘇聯及華約組織國家的民眾思想全搞亂了。出人意料的是戈巴契夫卻贊同赫魯雪夫的做法,不過戈巴契夫不想公開表達而已。即使他掌權後,也不敢公開表示贊同赫魯雪夫的改革,不過他卻把赫魯雪夫的改革那一套,拿來繼續用,只是老酒換新瓶,沒什麼新意,但戈爾巴但喬夫加入西方因素,不斷觸動蘇聯的根基,最終蘇共失去執政地位,導致不可逆的後果。

所以從這些邏輯原因來看,赫魯雪夫才是最初給蘇聯崩潰埋雷的人。為什麼要這樣說呢?看看赫魯雪夫的做法就明白了。

赫魯雪夫

{還2}01

赫魯雪夫是史達林培養的人,赫魯雪夫之所以被史達林重用,主要原因還是赫魯雪夫會說話,能忽悠。他不斷吹捧史達林,但實際上呢,他內心對史達林極為反感。

因為史達林鐵腕執政,當時很多人對史達林又怕又恨,有些人害怕一時出錯,被史達林收拾。但史達林這樣做,也是為了蘇聯發展,鞏固其統治。

那時很多人害怕史達林,對其言聽計從。 1939年3月,蘇共18大時,赫魯雪夫在發言中,對史達林一通忽悠,把史達林吹捧了32次。

1952年,在蘇共19大上,赫魯雪夫再次吹捧史達林,用盡了美言。

1954年,史達林病逝一週年後,當時史達林的人還掌握權力,像馬林科夫、貝利亞還在。赫魯雪夫依然吹捧史達林,把說成「導師」、「天才」等,讓人聽了都肉麻。

但蘇共二十大時,赫魯雪夫徹底掌權,他炮製了《秘密報告》,把史達林一通臭罵,把史達林貶損到一無是處,罵他是「強盜」、「混蛋」、「白痴」、「獨裁者」等,把最惡毒的表述都用在史達林身上。

赫魯雪夫

赫魯雪夫也否認歷史,認為史達林衛國戰爭中沒有警惕,戰爭爆發後,慌慌張張,無所適從,瞎指揮。

蘇聯22大後,赫魯雪夫竟然做出一個驚人的動作,下令把史達林遺體從列寧墓中移出,並火化,不讓他享有與列寧同等的地位。

赫魯雪夫醜化、否定、貶損史達林後,造成了蘇聯黨內和蘇聯群眾嚴重的思想混亂。民眾一直把史達林當成國家偶像,也見證了史達林帶領打贏衛國戰爭,實現強大。 現在赫魯雪夫讓他們否定史達林,一時間很多人無法接受。但那些青年學生卻接受了。

赫魯雪夫否定蘇聯歷史,否定醜化史達林,讓西方看到了機會。 西方國家迅速以此為突破口,也加入抹黑醜化史達林中,杜撰了許多史達林的笑話和段子,而且把史達林描述成一個魔鬼,蘇聯社會思想更為混亂,民眾不知所從。一些曾被史達林流放的民眾家庭,對批判斯大更是歡呼雀躍。此時戈巴契夫等人,正是在這種否定史達林的意識形態變化中,形成了新的價值觀。

而戈巴契夫的祖父曾因戰爭年代私藏糧食被勞教過,他小時就聽到家人對史達林的不滿。現在又趕上赫魯雪夫批判史達林,戈巴契夫就成為赫魯雪夫的支持者,而腦中已經深札了這種被西方洗過的意識形態。

所以戈巴契夫上台後,他不但進一步否定史達林,甚至否定列寧,否定整個蘇聯的歷史和社會主義制度,否定了蘇共執政地位,蘇聯必然崩潰。

赫魯雪夫

{還2}02

其實人無完人,誰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史達林作為蘇聯歷史上重要的領導人,也是蘇聯的開創者之一,他為蘇聯建設發展做出了貢獻。當然史達林也不是完人,他當然有錯。

因為蘇聯建立本身就是摸著石頭過河,這是一種新制度,在發展過程中,必然存在著許多問題,犯錯也是難免的。但從蘇聯整個發展成就來看,史達林功大於過,至少他帶領蘇聯實現工業化、農業集體化,綜合國力不斷增加,成為一個可以與美國比拼的超級大國,這一點連邱吉爾都認可史達林。

現在有人認為,蘇聯崩潰與當時史達林高壓統治有關,其實這樣說是不了解蘇聯歷史的。蘇聯歷史發展證明,蘇聯模式雖然有其局限性,但直到戈巴契夫時期,蘇聯仍然是全球僅次於美國的超級大國。而且蘇聯的經濟總量超過歐洲經濟總量。蘇聯在科學技術上領先全球,連美國都不得不佩服蘇聯。

蘇聯在與美國競爭中,重工業發達,輕工業不行,但不妨礙蘇聯發展。而蘇聯是經過5任領導人才崩潰,如果再從史達林身上找原因,​​顯然是對史達林的不公。

有人說斯大林是“暴君”,認為他當時下手太狠,但從蘇聯歷史上資料中,你會發現,斯大林為鞏固統治而下手的人並沒有多少,而是後來把所有事件及災難死亡人數,都往史達林上身靠,甚至把一些真正犯罪也洗成白的,把一些因為災害而死亡的人也安在斯大林身上,這就讓人對斯大林更加痛恨,再加上西方推波助瀾,讓民眾對斯大林痛恨更為強烈,這種仇恨也推動了蘇聯崩潰。

赫魯雪夫

{還2}03

從蘇聯崩潰的原因看,其實從赫魯雪夫時期就埋下“雷”,這個雷早晚要引爆,什麼時候引爆只是遲早的事。因為他們把史達林打倒了,讓蘇聯發展失去了根基,就等於你蓋樓,不斷往上蓋,卻破壞了地基。地基如果被破壞,早晚大樓要塌的。

我國之所以穩定發展,與蘇聯走了截然不同的路。我們制度與蘇聯一樣,但我們比蘇聯傳承的好,一代又一代傳承,並沒有一代否認一代的問題,這就保證國家發展平穩前行。

從蘇聯崩潰的教訓來看,赫魯雪夫最早破壞了蘇聯根基,讓蘇聯失去了傳承。而赫魯雪夫這種做法帶有私人恩怨,把個人對史達林不滿帶到了執政中,這就造成了不可逆轉的錯誤。

誠然,二戰時,史達林鐵腕對下屬很嚴厲,而且赫魯雪夫兒子參加二戰,但被俘投降德軍。後來被救出來後,被送到軍事法庭審判,之後被處死。這讓赫魯雪夫產生了不滿,從而把不滿累積成怨恨,進而全面否定史達林。但赫魯雪夫或許沒想到,史達林兒子在戰爭中被俘,最後死於集中營。在戰爭的特殊時期,作為高層領導,必須要有大義滅親以及甘願犧牲奉獻的風格,否則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人。而史達林做到了,赫魯雪夫也做到了,但他最終掩蓋了仇恨,成為兩面人。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