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一個夜晚裡,曾經風光一時的民國大將軍胡宗南正在醫院的病房裡休息。突然,只見他猛地睜開眼從床上坐起,左手高舉,嘴裡還不停地發出刺耳的驚叫。在一旁照顧的妻子從夢中被嚇醒,連忙打電話請醫生來查看丈夫的狀況。
沒多久,大批醫生趕到了胡宗南的病房,在查看了他的心率和脈搏以後,嘆了口氣,搖了搖頭,確定了胡宗南已經死亡的事實。翌日,台灣各大媒體爭相報道,還有不少人前往胡宗南的家中採訪其親屬。
(胡宗南)
之後在一次訪談中,胡宗南次子胡為善向媒體透露:父親在生前就常常悔恨還活著的事實,甚至想過了結自己的生命。 那麼,如果事實真如胡為善所說,曾經風光無限的黃埔大將軍究竟經歷了什麼以至於他想要尋死,又為何會在臨死前做出如此詭異的行為呢?
(胡宗南次子胡為善)
胸懷大志向,入學黃埔軍校
胡宗南,1896年出生在浙江省的一個小縣城,父親經營一家小藥鋪,雖然家境不算特別貧寒,但日子也過得併不寬裕。不過即便如此,父親還是供胡宗南完成了中學學業。
後來由於經濟原因,胡宗南讀完中學後便回到了家鄉縣城的一所小學裡擔任歷史教員,但從小滿懷志向的胡宗南自然不滿足人生就止步於此。
不久,日軍入侵,國內軍閥混戰,成長在亂世中的胡宗南也逐漸受到了革命浪潮的影響。 1924年,黃埔軍校開始招收第一批學生,聽到這一消息的胡宗南果斷辭去了教員的職務,決定前往廣州報考黃埔軍校。
然而,黃埔軍校在招生時有著嚴格的選拔條件。對學員的文化水準和外貌都有嚴格的要求。從小聰慧過人的胡宗南在文化方面自是沒有問題,然而沒想到的是,因為身材過於矮小,胡宗南居然在體檢過程中被考官所淘汰。
可身材外貌乃是父母所給,哪裡是自己能夠決定的呢?落選的胡宗南越想越生氣,於是便決定去找淘汰他的考官理論一番。 沒想到就是這麼一鬧,時任黃埔軍校黨代表的廖仲愷在聽了胡宗南向考官說的一番激情的革命言論後大為震撼,於是特許讓他通過身材選拔。
(廖仲愷)
就這樣,胡宗南得到了繼續參加文化級選拔的機會。最終,他順利通過了考試,並在同年4月正式成為了黃埔軍校的第一批學員。
機會降臨,成為蔣介石親信
胡宗南一進入黃埔軍校,就表現得十分活躍。透過學校的各項活動,他逐漸了解到了一些大人物的習慣和喜好,其中就包括當時黃埔軍校的校長——蔣介石。
透過觀察和打聽,他了解到這位蔣委員長很喜歡在早上去操場跑步,於是胡宗南便每天在同一時間去操場製造偶遇。慢慢地,蔣介石注意到了這個面熟的年輕人,透過後來深入的交流,蔣介石還得知他們是老鄉,便愈發喜歡這個思想獨特的年輕人。
(胡宗南和蔣介石合影 左:蔣介石,右:胡宗南)
後來,時值國民大革命正式揭開序幕,國內的局勢也更加緊張。胡宗南從黃埔軍校畢業後就一直跟在蔣介石身邊四處徵戰。在後來的棉湖戰役中,還捨身救了蔣介石一命,之後蔣介石便委任其上尉排長的職務,同時也將胡宗南視為自己的心腹。
而胡宗南在後來的一系列戰事中也確實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北伐戰爭中,胡宗南憑藉其軍事謀略,以少勝多將孫傳芳1個師的精銳部隊打得潰不成軍,甚至還俘獲了軍長李彥春等人;蔣桂戰爭當中,又在幫助蔣介石警戒武漢中立下赫赫赫赫戰功,成功地讓李宗仁和白崇禧的部隊無可乘之機…
胡宗南憑藉其一次又一次的戰功愈發得到了蔣介石的賞識和重用,成為了同期黃埔軍校中提升的最快的一個。但隨著國共合作的破滅,胡宗南也毫無意外地成了「剿匪」的主力。
對戰彭德懷,胡宗南節敗退
1936年9月, 胡宗南聽從蔣介石的命令率領軍隊前往甘肅圍剿「共匪」。而彭德懷則被任命為紅軍方面的總指揮出戰。
胡宗南到達甘肅後, 立即協同馬步芳以及其他國民黨軍一起對紅軍展開了猛烈的攻勢, 迫使紅軍不得不向北撤退到靖遠。彭德懷對比了兩方軍隊裝備人馬後,發現我方明顯不佔優勢,於是便決定在利用山城堡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地形設下埋伏,引誘敵人前往,最後在一舉殲滅。
(彭德懷)
而生性狂妄的胡宗南絲毫沒有意識到其中有詐,一心只想再次立功,於是便對紅軍窮追不捨,一直到了山城堡。 9月21日下午, 彭德懷對進入山城堡伏擊圈的胡宗南部發動反攻。沒有準備且過於小看對手的胡宗南就這樣在和彭德懷的第一次交鋒中戰敗。
抗戰結束後,國民黨蓄意發動內戰。 而西北戰場又成為了國共雙方博弈的主戰場之一。作為西北野戰軍最高統帥的彭德懷, 與時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的胡宗南再次展開了較量。雙方剛交戰, 彭德懷便率領西北野戰軍對國軍進行了強烈的攻勢,同時再次使用了之前的伏擊戰術。而先前就吃了敗仗的胡宗南卻並沒有吸取經驗教訓,接連失守青化砭, 羊馬河, 蟠龍等國民黨戰略要地。
後來在與彭德懷交戰的一系列戰役中,胡宗南屢戰屢敗。宜川戰役中,由於指揮不當甚至導致國民黨全軍覆沒,
消息傳到蔣介石耳中後,蔣介石勃然大怒,下令將胡宗南撤職留任。接二連三的敗仗,不僅讓國民黨軍隊損失慘重,也讓蔣介石對這個曾經的親信感到越來越失望。都說牆倒眾人推,眼看胡宗南失勢,便有人認為胡宗南其實是共產黨派來的臥底,而恰巧此時胡宗南的秘書熊向暉共產黨臥底的身份曝光。因此蔣介石心中對胡宗南的懷疑也愈發加深,胡宗南在國民黨中的地位是一日不如一日!
國內局勢轉變,不得已客居台北
1949年4月,三大戰役結束後,解放軍攻占了南京總統府,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徹底結束。 但仍抱有一絲妄想的蔣介石還企圖做垂死掙扎,帶著軍隊去往上海,想要在上海負隅頑抗。
但此時的蔣介石在挑起內戰的那一刻就早已經失去了民心,憑藉僅剩的殘兵敗將根本就不是解放軍的對手。上海失守後,蔣介石縱觀全國局勢,最後決定向南逃往台灣。 此時的胡宗南也許還對國民黨的統治抱有一絲幻想,亦或是對故土的不捨,並沒有隨同蔣介石前往台灣,而是決定留守西昌。
但不久,越戰越勇的解放軍就向西昌發動了最後的總進攻,不到一天,西昌失守,胡宗南走投無路。蔣介石看在昔日的情分上,勸其趕緊撤向台灣。儘管胡宗南此時也隱約感覺到他這一去可能就再也無法回到故土,但迫於形勢只能遠走他鄉,於是便在一天夜裡坐上了蔣介石為其安排的飛機…
失意的晚年生活
敗退台灣以後,由於已經失去了蔣介石的信任,胡宗南從此風光不再。在好友的幫忙下,胡宗南在花蓮租了一間房子住下。 曾統領近百萬大軍四處徵戰的胡宗南,此時身邊的陪同人員僅剩不到10個。
然而令胡宗南沒想到的是,他前腳剛到台灣,還沒有弄清楚狀況,自己竟然就遭到了彈劾。 1950年5月, 台灣監察院以其敗仗連連,最終失去大陸為理由,提出彈劾。
一時間台灣各大媒體也推波助瀾,有不少報刊也大做文章, 對胡宗南訥諷挖苦,紛紛指責其為通共細作。
當然, 儘管國民黨內有人懷疑胡宗南通共,但也有不少追隨胡宗南的將士為其辯解,最後蔣介石念及兩人多年的交情,儘管心中對胡宗南也存有一定的懷疑,但最後還是讓其免於彈劾之災。
之後,官場失意的胡宗南便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轉移到了家人身上,時常和妻子葉霞翟去海邊散步,看看日落,帶著妻兒四處旅遊。 儘管胡宗南52歲才正式和葉霞翟結婚,但相比於其他軍官的三妻四妾,胡宗南對待感情算得上是十分專一,對這位妻子也是寵愛有加。
(胡宗南及其妻兒)
葉霞翟一共為胡宗南生下兩兒一女,在胡宗南失意的晚年生活中,儘管每個月的薪水微薄到家裡連一台冰箱都買不起的地步,但幸運的是,幸福的家庭生活多少還能帶給他一絲慰藉。
然而,對於當年敗仗的悔恨不甘和客居他鄉的憂愁始終積壓在胡宗南的心中,以致其終日鬱鬱寡歡,最終成為了壓死這位黃埔上將的最後一根稻草。據胡宗南小兒子胡為善回憶,兒時隨父親登山,只要一登頂,父親就會旁若無人一般的大喊大叫。
起初自己對父親的舉動甚為不解,直到他將此事告訴母親後,母親才告訴他:父親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心中壓抑。現在的生活讓他感到無盡的羞恥,他常常悔恨自己沒有早早死在戰場上!
1962年2月14日,胡宗南在凌晨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後客死台灣,終年67歲。按照其生前的願望,他的墓面朝大海,能夠眺望到海峽另一方的故鄉。
(胡宗南墓)
結語:
回顧胡宗南的一生,我們彷彿找到了其死前詭異一幕的真相,或許正如胡為善所說,那一聲死前的嘶吼何嘗不是一種解脫。 自幼喪母, 成長在亂世中的胡宗南早已和軍隊融為一體,而一次又一次的敗仗無疑徹底擊垮了他的信念。最後戰敗倉皇逃竄所帶來的羞憤之情足以讓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將軍悔恨終生。
胡宗南雖然在抗戰中也曾立下赫赫戰功,但在解放戰爭中公然選擇與人民為敵,替蔣介石賣命,這就注定了他最終失敗的宿命!縱使胡宗南臨死前的行為有些許悔恨和愧疚之意,但只能說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