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倫斯基簡介烏克蘭歷任總統(這才是澤倫斯基的真面目!)

2023-01-14澤連斯基

以下文章來自藍鑽故事 ,作者哲空空

來源:藍鑽故事

作者:哲空空;版權歸原創來源所有

之前我在《俄烏戰爭前傳》中,提過一個論斷──俄烏戰爭是蘇聯解體的「餘震」。

讀過那篇故事的親友,想必對故事裡的主角之一、蘇聯解體的關鍵推手、烏克蘭首任總統克拉夫丘克印象深刻。

克拉夫丘克經歷複雜,他的父親是一名蘇聯紅軍戰士,被德國納粹殺害,而他的另外一些親人,則在蘇聯「大清洗」中遭到迫害。

歷史環境塑造人性幽微。

二戰時,德國納粹佔領烏克蘭,懷著一種複雜情感,8歲的克拉夫丘克,做出了一個怪異行為——挨家挨戶給佔領烏克蘭的德國士兵唱讚歌,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納粹敗退後,克拉夫丘克洗盡鉛華,轉身又加入蘇共,維持對蘇聯盡忠的假象,像極了無間道的戲碼。

幾十年後,克拉夫丘克抓住時代的“機會”,在蘇聯解體中給予其致命一擊,成為烏克蘭首任總統,將自己的名字刻在俄烏歷史的風雲樓上。

歷史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能彰顯人性幽微,而人性是複雜的,我們不應用善惡二分法去簡單粗暴的定義人性,而是要將具體的人放到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剖析。

藍鑽最具代表性的那些硬核文章,無不是以人物故事為抓手,將具有多面向的人性放到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淘淥,淘盡黃沙始見金,或堅硬或柔軟,或光明或黑暗,嚴肅刺激,真實好看。

言歸正傳,今天我們聊聊澤連斯基——另一個烏克蘭總統的故事。

澤連斯基

‍‍‍‍‍‍‍‍‍‍‍‍‍‍‍‍‍‍‍‍‍‍‍‍‍‍‍‍‍‍‍‍‍‍‍‍‍‍‍‍‍‍‍‍‍‍‍‍‍‍‍‍‍‍‍‍‍‍‍‍‍‍‍‍‍‍‍‍‍‍‍‍‍‍‍‍‍

澤連斯基

演員登頂

澤連斯基生於烏克蘭東部一個猶太人家庭。

俄烏戰爭開戰之初,關於烏克蘭「納粹化」的話題,一度成為坊間熱議焦點。對此觀點持反對態度的人,拿出澤連斯基的猶太人身分說事,若烏克蘭真的存在“新納粹”,如何會選一個猶太人當總統?

彼時,面對普丁的「納粹」指控,澤連斯基也亮明自己的猶太人身份,現身說法,以證明普丁觀點之大謬。

但澤倫斯基的說法有一個邏輯問題,他的猶太人身份,並不能證明烏克蘭完全沒有「新納粹」勢力,還有另外兩種可能:一種是烏克蘭的「新納粹」勢力不夠大,無法操縱選舉;第二種可能,是如今的“新納粹”,已不再是“老納粹”,他們並不極端反對猶太人。

另一方面,普丁關於烏克蘭「納粹化」的說法,與其自身的成長經歷不無關係,這一點我們暫且擱置,在文末會進一步闡述。

澤連斯基的父親是基輔國立經濟大學教授,長期研究電腦軟體,其母是工程師。生於知識分子家庭,澤連斯基卻偏愛喜劇表演。

1997年,大學生澤倫斯基不甘寂寞,和同伴組了一支名為「95街區」的小品隊,跑到俄羅斯參加選秀,澤連斯基滿身的文藝細胞,一人兼任隊長、演員和編劇,是小品隊的靈魂人物。

澤連斯基

在俄羅斯小火一把後,澤連斯基殺回烏克蘭,與Inter電視台合作,小品隊的節目常涉及政治題材。

這裡插一筆,烏克蘭娛樂節目內容酷愛涉及政治,是受其「鄰居「俄羅斯影響。

1990年代,普丁上台之初,俄羅斯媒體的半壁江山受寡頭操控,被稱為“鵝掌櫃”的大寡頭古辛斯基掌控“NTV”,不可一世,將普丁當“雛兒”,三天兩頭炮製「諷刺劇」予以諷刺。

澤連斯基

古辛斯基

有一次,古辛斯基召集獨立電視台(NTV)的文藝青年班子,製作了一出名為《木偶》的諷刺木偶劇,這個諷刺劇尺度之大,超乎人們的想像,即便全屏都打上馬賽克,都遮掩不住古辛斯基那強陽不倒的惡意。

下面是《木偶》中的一個片段,大家自己感受:

葉利欽正晃動搖籃裡的嬰兒普京,嬰兒啼哭不止,葉利欽哼著小曲哄他睡覺。葉利欽嘆了口氣,你怎麼長得這麼醜?上帝饒恕我,你的來歷如此黑暗,看上去如此陰沉,主啊,為什麼讓我這個民主到骨子裡的人生出了他呢?

就在此時,一個仙女在他頭頂上方現身。這個仙女不是別人,正是將普丁扶上台的寡頭別列佐夫斯基。仙女附和道,是啊,你的第一個孩子長得比他好。葉利欽打了個呵欠,垂下頭說,我快要累死了,必須得好好休息一會兒。說完,他就進入了夢想,鼾聲如雷。

突然,嬰兒普丁開始大喊大叫,把他們消滅在廁所裡,摁在馬桶裡淹死!別列佐夫斯基輕拍嬰兒,噓,輕點兒聲,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消滅,孩子,安靜點兒,我們要把你培養成人。

《木偶》改編自德國作家霍夫曼的童話《小查克斯》,講述了一個相貌醜陋的侏儒請仙女給他施魔法,從而變成了一個帥小伙的故事。

“把他們摁在馬桶裡淹死”,無疑是影射普丁對車臣恐怖分子發出的威脅。

仙女把侏儒變成帥小夥,則是指別列佐夫斯基利用他龐大的資源,將普丁美化成魅力十足的俄羅斯總統候選人,掩蓋他過去克格勃的歷史。

至於那個侏儒的暗示,俄羅斯無人不曉,這是在諷刺普丁的個子矮。

後來,這位「鵝掌櫃」寡頭的下場比較淒慘,差不多被普丁把「鵝毛」拔光了,這檔子事,我在2萬多字的硬核故事《普丁內心最痛的那根刺》中有詳細記錄,此處不再贅述。

烏克蘭與俄羅斯,本是兄弟之國,在文化上更是同宗同源,烏克蘭尺度大開的娛樂(政治)諷刺劇,繼承了俄羅斯舊寡頭的衣缽。而澤倫斯基作為這個領域登峰造極的行家,其成為烏克蘭總統後,普丁對他觀感如何,不用多說。

2015年,在喜劇領域深耕細作多年的澤連斯基,終於出了爆款──《人民公僕》。

《人民公僕》講述澤連斯基飾演的中學歷史老師瓦西里,誤打誤撞當選總統後,拒絕與寡頭、貪官合作,大力懲治貪腐以及其間發生的各種趣事。

澤連斯基

澤連斯基

《人民公僕》劇照

這部影集在烏克蘭創下了收視率紀錄,《人民公僕》第一季平均收視率10.4%,18歲到54歲人群收視率為26%,可謂萬人空巷。

不知是烏克蘭觀眾入戲太深,還是這部戲太過洗腦,刷了爽劇《人民公僕》後,烏克蘭人竟然如病毒傳染般,生出讓澤連斯基當選總統的群體性心理思潮。

2018年,澤連斯基雖未表態參選,其民調便已扶搖直上,一直排在2019年烏克蘭總統選舉各候選人前列。

眼瞅著氣氛已經烘托到這個份上,澤連斯基攤牌了,向大眾表明,自己是與電視劇同名的人民公僕黨黨員。

2018年12月31日夜,依照慣例,烏克蘭1+1電視臺本應播出時任烏克蘭總統波洛申科的新年賀詞,誰料,澤連斯基竟搶先出境,發表新年問候和參選聲明。

1月21日,原本只存在於爽劇中的人民公僕黨冷不防在基輔召開大會,推舉澤連斯基為黨主席和總統候選人,2月初,烏克蘭民調顯示,澤連斯基支持率飆升到第一位。

2019年4月21日,烏克蘭中央選舉委員會計票結果顯示,澤連斯基得票率73.22%,刷新了烏克蘭總統的選舉紀錄。

澤連斯基

雖然贏得了選舉,澤連斯基卻毫無治國經驗,但既然氣氛烘托到此,也就顧不得那麼多了。

這種有如兒戲的所謂選舉政治,恰似牌桌推麻將,澤連斯基既已“胡牌”,遂大肆呼籲,讓前任總統內閣趕緊下台,給他騰地方。

作為回應,烏克蘭國防部長、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局長、烏克蘭總理等政府機要人員紛紛辭職。

隨著澤連斯基的高升,出現了一個滑天下之大稽的場面:那些跟隨澤連斯基多年的「小品隊」成員也跟著雞犬升天,烏克蘭政府要職被那些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娛樂圈人士鳩佔鵲巢。

澤連斯基大搞“演藝圈政府”,弄的烏克蘭民怨沸騰,其上任不到一周,就有7萬人請願,要其下台。

僅過一年,澤連斯基所在的人民公僕黨在選舉中接連失利,該政黨在包括首都基輔在內的烏克蘭主要城市遭遇挫敗。

若照這個情勢發展,澤連斯基這檔子事,在烏克蘭歷史上頂多算個「優伶幹政」的鬧劇,但歷史的進程往往出人意表。

澤連斯基和他的演藝圈同仁,雖不通政務,卻是贏得「收視率」的資深專家,換言之,他們深諳烏克蘭民眾的興奮點,知道如何博得眼球,轉移視線,讓人們忽視自己治國上的無能。

其方法倒也簡單——挑釁「鄰居」俄羅斯。

澤連斯基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表示,俄烏衝突是由美國和北約的「不謹慎政策」引發的,美國一些所謂鷹派人士試圖將烏克蘭納入北約極不明智。

澤倫斯基上任後,面對北約大粗腿,亂抱一氣,揚言在烏克蘭搞全民公投,讓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歐盟。 其實,烏克蘭許多親美政客,想加入北約不是一天兩天了,但原本切香腸式的戰術,到了澤連斯基這裡驟然加速。

北約和澤連斯基的這番勾兌,顯然觸到了普丁的逆鱗,而烏克蘭「優伶主政」的亂象,又給普丁造成了一種「時機已到」的假象,由此,俄烏戰爭爆發,至今未止。

澤連斯基

透視普丁

我們想要更透徹的理解某個歷史人物,不能只對他進行分析,往往還要研究他的對手。為了理解澤連斯基及其處境,我們有必要聊一聊普丁。

普丁曾有讓俄羅斯加入北約的想法。

那是在2000年,普丁向美國時任總統柯林頓提出俄羅斯加入北約的可能性,2002年,北約-俄羅斯委員會成立,但這個想法最終不了了之,原因一半一半,緣於西方對俄羅斯的懷疑忌憚和普丁的民族主義驕傲。

祖父母都是俄羅斯人的法國作家米歇爾說,西方沒有充分考慮到蘇聯歷史、軍人犧牲和復仇情結帶給普丁的力量,普丁深信俄羅斯人願意為一個理念犧牲自己,而西方人則喜歡成功和舒適。

在普丁執政的第一階段,美國前國務卿賴斯與他多次會面,賴斯提到,普丁總是執著於因蘇聯解體而被困在祖國母親之外的2500萬俄羅斯人,普丁一次又一次提起這件事。

多年後,普丁說蘇聯的終結是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原因蓋如此。

2003年11月,喬治亞的「玫瑰革命」讓該國上了北約的賊船,2004年,北約在冷戰後第二次東擴,納入了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

同年,烏克蘭爆發了所謂的“橙色革命”,自此,普丁與西方從合作轉向對抗。

澤連斯基

法國前總統奧朗德會見普丁時,普丁將美國人稱為“美國佬”,讓奧朗德莫名感到驚訝。

普丁對他說,這些美國佬羞辱了我們,把我們放在第二位。

2007年,普丁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表演講,言辭頗為激烈,說美國已經在各個方面超越了它的國界,一個「單極世界」被強加給冷戰結束後的世界,這不僅有害,而且極其危險。

澤連斯基

2008年,小布希在任期最後一年,於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舉行北約峰會,對烏克蘭加入北約做出具體承諾。當時擔任俄羅斯大使的伯恩斯在發給賴斯的密電中,警告道:烏克蘭加入北約是俄羅斯菁英階層(不只是普丁)所有紅線中最亮的一條。

在布加勒斯特,法國和德國雙雙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計畫。

最終達成的協議不清不楚,北約領導人聲明,烏克蘭“將成為北約成員”,但沒有批准任何一項使這種成員資格成為可能的行動計劃。

儘管烏克蘭只得到一個空洞的承諾,普丁已然被激怒,在布加勒斯特發表了被稱作“極為情緒化的講話”,暗示烏克蘭是一個虛構的國家,指出烏克蘭有1700萬俄羅斯人,稱基輔是俄羅斯所有城市之母。

2013年7月,普丁前往基輔,紀念基輔羅斯的弗拉基米爾王子皈依基督教1025週年,在基輔現場,普丁發誓,要用鐵與血保護俄羅斯和烏克蘭共同的祖國——大羅斯。

澤連斯基

2014年2月,烏克蘭推翻了莫斯科支持的領導人,拒絕加入歐亞聯盟,轉而去扣歐盟的大門,令普丁大為光火。隨後,普丁吞併克里米亞,並策劃了烏克蘭東部的軍事衝突。

2019年,喜劇演員澤倫斯基成為烏克蘭最新總統,成立“演藝圈政府”,大幅放快了加入北約的腳步。

2021年,普丁撰寫5000字長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歷史統一》,將其分發給俄羅斯軍人,在這本小冊子中,普丁將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血肉相連」追溯到九世紀,並做出石破驚天的論點——俄羅斯無疑是被打劫了。

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

澤連斯基

俄烏之殤

2月24日這天,原本因「演藝圈政府」成為烏克蘭國內眾矢之的的澤連斯基,在緊急情況下,其形象突然逆轉,從一個不堪勝任的「玩票」領導人轉變成了烏克蘭的民族象徵。

澤倫斯基穿著深色西服,站在烏克蘭地圖前,說了這麼一番話:如果烏克蘭受到攻擊,我們將會自衛,當你攻擊我們時,你會看到我們的臉,而不是我們的後背。

當天晚上,澤連斯基換了套迷彩服,發表了演講,警告西方領導人,如果不提供援助,那麼明天戰爭就會來敲你們的大門。

澤連斯基

烏克蘭新時代網站的主編尤利婭說,澤連斯基當選為總統時,他和他的“演藝圈政府”,就像一個喜劇片(笑話),但在俄羅斯發動戰爭後,澤連斯基得到了烏克蘭人的支持和尊重。

尤利婭表示,澤連斯基團隊來自娛樂業,就算網飛大片寫得好,跟寫總統演講稿畢竟是兩碼事,但謝天謝地,從這幾天澤連斯基的表現來看,他的講演撰稿人終於找到了狀態。

我為寫這篇文章,參考了大量資料,我留意到,俄烏戰爭爆發前的幾週,澤連斯基對涉及俄羅斯的話題相對謹慎,甚至對西方國家提出的「俄羅斯即將入侵烏克蘭」的論調感到憤怒,幾度發言駁斥。

但在俄烏戰爭正式爆發後,澤連斯基就像變了個人,不再膽怯,幾番演講,也切中要害,隨著俄烏戰爭局勢的逆轉,許多人將俄烏之戰比作現實版的「大衛與歌利亞之爭」(指雙方實力懸殊,但以弱勝強)。

在我看來,這說法值得商榷。

俄羅斯與烏克蘭,孰強孰弱,一目了然。但現實是,俄羅斯並不是單純跟烏克蘭作戰,而是與其背後的美國乃至北約作戰(代理人戰爭),這也是俄羅斯久攻不下,烏克蘭得以逆轉局面的根本原因。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說,沒有什麼比戰爭更依賴經濟,要獲得火藥和火器,就要有工業和金錢。

史達林也說過一句話,戰爭是在工廠裡進行的。

今日俄烏戰爭,俄羅斯久攻不下,如陷泥沼,反映的其實是一個經濟問題,戰爭至今,美國和北約為資助烏克蘭打仗,提供了令人瞠目的金錢和武器,以俄羅斯的經濟體積,如何與整個北約抗衡?

澤連斯基

澤倫斯基的三分“膽氣”,是美國和北約“借”他的。

就在前不久,澤連斯基閃電式訪美,拜訪美國總統拜登,向其要求更多武器支援,同時發誓,烏克蘭永遠不會投降。

拜登對澤連斯基說,你不會孤單一人,並確認向烏克蘭提供新一波超過20億美元的援助,其中包括威力巨大的愛國者飛彈,並承諾之後再撥450億。

澤連斯基

與拜登會面後,澤連斯基身著標誌性的迷彩和軍靴,在美國國會聯席會議發表演講,演講過程中得到多達10次的起立鼓掌。

在訪美行程中,澤連斯基還發揮喜劇演員本色,講了個搞笑段子:有人問愛國者飛彈安裝後會發生什麼事?我的答案是,我們會向拜登總統發出訊號,說我們想要更多愛國者飛彈。

澤連斯基

俄烏戰爭的爆發,使得澤連斯基登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舞台,在這個舞台上,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全世界的密切關注。

這讓他的「演員心理」得到了最充分的滿足,而美國和北約的支持,又給予了他無與倫比的膽氣,二者相交融,讓澤連斯基的荷爾蒙迸發到極致,這個喜劇演員在陰差陽錯的歷史交會點伴隨著轟隆隆的砲火一步步走向自我生命的巔峰

而對於1952年出生在列寧格勒(聖彼得堡)的普京,他從小在蘇聯的旗幟下成長,蘇聯紅軍在擊敗納粹德國的戰爭中付出的巨大犧牲,對於他絕不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切實的感受。

當70歲的普丁發動俄烏戰爭時,他彷彿又回到了心靈最深處——童年時代偉大的蘇聯衛國戰爭,這一次,俄羅斯將再次把具有兄弟情義的烏克蘭人從“納粹”手中解放出來。

在普丁和澤連斯基的心路歷程之外,是天地不仁的現實慘狀。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據相關估計,烏克蘭士兵死傷人數達10萬人,另外,還有大量平民死亡,而俄羅斯同樣傷亡慘重。

願和平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