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皇帝,自古就被認為是後宮佳麗三千。很少有皇帝對於愛情十分的忠貞,而皇太極對海蘭珠卻有著一段曠古愛戀。
在西元前的1634年10月19日,這一天的草原格外的晴朗,馬玲花在盛開。盛京城外,後金的君主皇太極心情十分的激動。注視著面前的送親隊伍,在這一年中,四十三歲的皇太極已經娶了三個女人。但這次不一樣,那甜蜜的恐慌,魂牽夢繞的姑娘海蘭珠就要成為自己的新娘了。
海蘭珠·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是蒙古科爾沁貝勒的女兒,科爾沁貝勒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時代。但是蒙古部落也僅僅是曇花一現。之後蒙古部落分成數個部落,子民群龍無首,知道女貞部落的出現。他們要一起打敗大明帝國,其他的部落也開始了各自聯姻結盟的時代。
蒙古族自然知道聯姻的重要性,科爾沁家族的地域十分巨大。博爾濟吉特氏姓氏在蒙古語中有藍眼睛美女的意思,因此不斷有美女嫁入了皇太極的家裡。此前海蘭珠的姑姑和妹妹都嫁給了皇太極。
哲哲身為海蘭珠的姑姑,在宮內地位十分的高。皇太極繼承大汗的時候,哲哲就被封為了大福晉。處於政治的考量,皇太極在對抗明王朝的時候,需要政治力量的幫助。因此哲哲代表的是蒙古的力量。但是哲哲生了3個女兒,沒有生兒子。這關係了後金和蒙古家族的地位問題。
之後,布木布泰也嫁給了皇太極。皇太極對於布木布泰十分寵愛,想要布木布泰給他多生幾個兒子。
而之後皇太極看上了海蘭珠,之後皇太極透漏了喜歡海蘭珠的心思。因為布木布泰和哲哲都沒給皇太極生一個兒子。對於海蘭珠的來源,歷史中沒有過多的敘說。
這次迎親對於多了哲哲和布木布泰,親人?情敵?這三個女人後宮中的關係顯的十分微妙。皇太極對於海蘭珠溫柔,體貼的十分的喜歡。很多的歷史記載了皇太極十分愛流眼淚,群臣歡宴,他想起自己的父親會淚流滿面。殺伐果斷的外表下其實還有一顆柔軟的內心。因此,對於皇太極的軟肋,海蘭珠的體貼,溫柔正好彌補了皇太極內心的空虛。
鬥爭,殺伐,自己的位置皇太極不得不拿出鐵血手段。 12歲就喪母的皇太極,沒有兄弟姊妹,他渴望尋找有安全感的女子或能有柔弱的女性要他保護。而這些海蘭珠都能做到,在皇太極傷心的時候可以安慰他,柔弱的外表激發了皇太極的保護欲。這樣的人怎麼能不受寵愛呢。
當是分封皇后的時候,他很想封海蘭珠為皇后,但是哲哲是海蘭珠的姑姑,蒙古的部落會同意麼?他們代表的都不是自己一個人的寵愛,而是自己家族的命運。哲哲成為了皇后,海蘭珠成為了東宮宸妃。
海蘭珠從不在皇太極身邊談政治,因此她更受到了皇太極的喜歡。而之後海蘭珠升生了一個兒子,但是半年之後孩子就夭折了。在皇太極徵戰回來的時候,海蘭珠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