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燕,1983年9月11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市。 15歲進入北京舞蹈學院附中音樂劇班就讀,後考入2002級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大學部。
在許多人眼中,江一燕這個名字或許有點陌生,大多數人只知道她是個演員,不是範爺那樣國際範的演員,只是演藝圈眾多明星中的一個。
在美女如雲的娛樂圈裡,她沒有讓人驚豔的美貌,卻有著獨特的氣質能讓人舒心。事實上,她不只是演員,音樂、攝影、寫作……跨界多個領域,才華洋溢的她卻低調做著自己想做的事。
她是演員江一燕
2000年7月友情演出電視影集《同學,你好! 》,江一燕開啟了她的演藝生涯。十幾年的時間裡她參與了許多作品但幾乎都是一些不被觀眾記住的小角色。
2007年因在電視劇《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中飾演「週蒙」一角而被觀眾所熟知。
2011年她在安妮寶貝同名小說改編的話劇《七月與安生》中演繹“安生”一角,獲第一屆丹尼獎最佳女演員獎。
2013年她以《消失的子彈》中的表演榮獲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讓人們記住了她的名字。
身為演員她也參與綜藝,2015年6月參加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2016年6月參加湖南衛視《我們來了》。
她參演的電視劇
她參演的電影
她唱作人江一燕
1999年9月江一燕加入「漂亮寶貝」演唱組,貼上了歌手標籤。後來又演唱了一些電視劇的插曲。 2006年發行第一張EP音樂作品《用愛呼吸》。 2007年發行第一張正式音樂專輯《星光電影院》。也曾為胡彥斌2009年的專輯《失業情歌》中的《羅馬假期》作詞 。
2011年在話劇《七月與安生》中飾演「安生」一角,並彈奏兩首原創曲目《七月》和《愛情香菸》,後發行該劇原聲音樂碟。
2013年參與《像火花像蝴蝶》電視原聲帶發行,江一燕包辦全數插曲以及片尾曲。 2015年1月,變身獨立唱作人發行單曲《我不》,並分享創作筆記。
她的音樂專輯
她是作家江一燕
2012年9月江一燕發行自己的散文攝影集《我是爬行者小江》。
2016年5月出版新版《我是爬行者小江》。
她是攝影師江一燕
江一燕從小隨哈蘇攝影大師董建成學習攝影。
2008年應國際環保組織的邀請,她前往非洲,考察當地生態、自然環境,並將所到之處的真實情境拍攝。
2009年為BVLGARI寶格麗對救助兒童會發起的大型兒童教育公益計畫「改寫未來」拍攝宣傳照。
2015年她開始在各地舉辦「江一燕LOVE公益攝影展」。
2015年11月獲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比賽中國賽區「華夏典藏獎」。
江一燕部分攝影作品
她是慈善家江一燕
江一燕身上有許多慈善大使的頭銜:母嬰平安120行動愛心大使、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愛心大使、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希望之履』愛心大使…
她參加義演資助貧寒學子回家過年,為孩子們建造廣播站和修整運動場所,並資助部分貧困學生上學。她參與公益短片拍攝、錄製公益歌曲、參與慈善拍賣、擔任志工、為募款開設義拍網店。她不僅為孩子、災區捐款,也為拯救黑熊基金捐款。
2007年去廣西巴馬縣的小嘎牙村拍戲後,江一燕看到了那裡的艱苦,她開始每年抽空去廣西巴馬山區進行公益支教,從未帶媒體曝光,只有一些熱衷公益的志願者隨行,她已經成了山裡孩子的親人,是他們的小江媽媽,也是他們最愛的小江老師。她就這樣默默支教了7年,7年後一組愛心爬行志願者整理的照片資料和記錄影像曝光,紀錄了這7年間,小江老師和孩子們的感動瞬間,也讓人們看到了江一燕做慈善不只是嘴上說說。在眾多的支教者中,她不是累計支教時間最長的,也不是所到之處條件最艱苦的,但她無疑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
在結束第七年的愛心支教行之後,江一燕便個人拿出100萬元在該縣設立助學教育基金。
2013年江一燕建立“爬行者愛心基金”,同年她把自己寫作的全部稿酬捐給了山區貧困兒童。
2016年2月,江一燕再次赴廣西巴馬山區支教,是她開始支教的第九年。
她是江一燕
2007年《富比士》年度中國名人頒獎典禮,江一燕因在音樂、影視、創作等方面獨一無二的出色表現而被授予年度潛力名人獎,她是電影節宣傳大使、家鄉的形像大使、「感動中國」候選人物、「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崇義友善好青年……榮譽纏身依然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演戲不是她的全部。
李焯雄說,從江一燕的文字,可看出她的纖細和敏感。在過度包裝的世界裡,她的純淨本身就是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