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見經傳的雷震宋詩人簡介(詩人只有一首詩存世入選小學課本)

2022-10-13雷震宋

在寫詩為文這件事上,是不能拼數量的。沒水平的,像乾隆一生寫了4萬多首,也沒幾首拿得出手的;而有水平的,卻往往能一詩成名。例如唐代詩人崔郊,《全唐詩》只收錄了他的一首詩,但其中那句「侯門一入深如海, 從此蕭郎是路人「卻是千古名句。而寫下」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的林昇,平生也只有這一首詩存世,卻從此留名文壇。

雷震宋

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詩人,也是以品質取勝的典範。此人名叫雷震,是一位南宋詩人,生卒年俱不詳,可謂名不見經傳。這位「懶「詩人名字牛詩更牛,一生只存詩一首,詩名《村晚》。全詩只有短短28個字,明如白話,卻句句令人嚮往,還穩穩地入選了小學課本,讓我們來品一品:

《村晚》

南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雷震宋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寫的是小村晚景。全詩簡單易懂、朗朗上口,而且筆調清新,充滿著生活氣息。詩的大意是:池塘長滿了碧綠的水草,塘裡的水也快溢出來了。遠處,落日就像鑲嵌在青山之間,與山一起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中。此時一位小牧童騎牛而來,他橫坐在牛背上,吹著短笛把家還,那陣笛聲沒有像樣的腔調。

雷震宋

寫牧童的詩作不少,而這首詩勝在詩中有畫。詩的第一句先從池塘開始入筆,詩人連用了兩個「滿「字,寫了草和池塘兩種景物,充滿著畫面感,其實也已暗示了季節是在春末。第二句」山銜落日浸寒漪「用了兩個絕妙的動詞,一個」銜「字將太陽落入山間的景象寫得頗為傳神,可謂十分高明;而」浸「字有完全沒入水中之意,有了青山和落日的加入,池塘就變得更加有趣和熱鬧了。

雷震宋

以前兩句作為這幅畫的大背景,後兩句主角出場了。為了寫出牧童的悠閒情態,詩人從視覺和聽覺兩面向著手。視覺上這位牧童是橫著坐在牛背上,可見他是調皮的。而牧童吹笛的詩作不少,但一般只寫到吹笛的動作,很少有對笛聲的詳細描寫,就算有也是寫笛聲優美。在這首詩中,詩人卻不落俗套,寫牧童的笛子吹得沒有像樣的腔調,其實這才是最真實的。

田間的牧童吹笛本來就是為圖一樂,他不會正兒八經地吹,對他來說這本就是件很隨性的事。這最後兩句詩,看似信手拈來,但卻字字珠璣,無一個表達閒適意思的詞語,但讀來卻令人深切地感受到牧童的悠閒,可謂相當高明。

雷震宋

縱觀全詩,通篇只有寫景敘事,沒有抒情,但詩人對小村寧靜閒適生活的喜愛,已在字裡行間流露。寫景時以池塘為中心,往池塘中加入草、山影、日影,描繪出一幅色調鮮明的大景;而敘事時,則以牧童為中心,鏡頭跟著他一路移走,令人如臨其境,不自覺地心生嚮往。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