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惜頭顱新故國, 甘將熱血沃中華。
英雄的祖國孕育出無數的英雄兒女,他們曾救國於危難,力挽狂瀾於傾倒,
如鄧世昌那樣不顧一切撞向敵艦,身旁愛犬出於本能咬住他的辮子,
他卻一心赴死,國將不國,匹夫有責。
這一幕讓多少人感動落淚,他的扮演者李默然為這部戲下足了功夫,
小學沒有畢業的他拿到劇本後對照字典把不認識的字標註出來,
用拼音一個一個註釋,他的筆記本上一筆一劃寫下的閱讀心得比劇本還要厚。
李默然於影視於話劇是一首蕩氣迴腸,永垂不朽的讚歌,
在他身後有一位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妻子為他的事業讓步,
他們夫妻伉儷從寂寂無名走到滿門榮光,
李默然始終堅持內修其心,外耀其光,在如今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老先生的為人是多麼的高尚可貴。
01 表演天才的誕生
李默然,原名李紹誠,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尚志市,是國家一級演員。
小時候的李默然家裡窮,父親是個下苦力的車夫,
母親沒什麼文化,只懂得圍著灶台縫補洗衣,
全家人主要的收入來源都是靠著哥哥在鐵路機務段做工賺得一點點微薄工資。
13歲那年,實在上不起學,李默然脖子上掛著煙盒子,走街串巷的叫賣捲菸,
他常在劇院出入,有錢人家偶爾見他可憐給一兩個賞錢,李默然捧在手裡比過年還高興,
除此之外他還去給人當小工,賣報紙,跑郵差,只要能賺錢,這些個跑腿的活對他來說不算什麼。
在劇院裡每天看到台上演員們賣力的演出,聽著那動聽的歌喉,李默然漸漸對舞台有了渴望。
那時日寇流竄,在日本人眼皮底下賺可憐的生活費幾乎是刀尖上舔血,
李默然曾經因為販賣捲菸被日本人打掉兩顆牙,滿嘴是血的他艱難爬起來護住煙盒子,
那可是他糊口的物件啊,後來為了時時刻刻記住這恨意,他不去鑲牙,提醒自己不能忘恥。
懷著對錶演的嚮往,李默然一直跟著劇團耳濡目染,時間久了能演會說的他得到上台機會。
直到1945年,他參加牡丹江郵政業餘劇團,後來幸運地加入鐵路文工團。
當他第一次正式作為戲劇演員出演《風雪之夜》時,大幕落下,台上掌聲經久不絕,
李默然受到莫大的鼓舞,他心裡油然而生出一種想法“我想,我天生就是個優秀的演員啊!”
為了得到更好的發展,1947年,李默然考入哈爾濱文藝家協會文工團,他參演話劇《血淚仇》獲得不錯的反響。
此時李默然雖然已經有收入,但生活依舊清苦,
大部分薪水交給父母分擔家用,自己過得捉襟見肘,
有時候一天吃兩頓清水窩窩頭,很久見不到葷腥。
還好他底子好,身材高大魁梧,劍眉星目一臉正氣,
在文工團有不少演出李默然都擔任重要角色,
加上他是個熱心腸,對誰都願意出手相助,
李默然的人緣很好,逢人都對他讚不絕口,
這麼一個哪裡哪裡都是優點的人,偏偏在龍潮這裡栽了個跟頭。
02 龍才女下嫁李白丁
龍潮就是李默然後來的妻子,人家女孩可是大家閨秀,是正經的長春師大本科畢業生。
龍潮比李默然早半年多進入文工團,那時能進去文工團的都得是八面玲瓏,十八般武藝樣樣強的人。
李默然能說會演就是不會唱,龍潮是團裡的音樂指揮,她那雙耳朵不管聽了多少遍總能準確指出李默然的錯處所在,
龍潮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聽他唱,到最後李默然都覺得過意不去了,
龍潮語氣溫柔「不要緊,誰也不是生下來就什麼都會」。
李默然非常受用,他更認真地跟著樂譜學習,
此時他已經對眼前這個女孩有了好感,他大著膽子對龍潮表達了心意,
龍潮有些緊張有有些期待,女孩的矜持讓她沒有一口酒答應,
她對李默然說“等你先學會唱歌,再說別的事情..”
李默然一聽她沒有直接拒絕自己,他在心裡歡呼雀躍,表面佯裝鎮定,“好,我一定學會!”
卻沒想到,無論他怎麼努力老天爺也沒有給他打開唱歌這扇窗戶,而龍潮在和李默然的朝夕相處中早已芳心暗許。
1950年,相識三年後他們在月老跟前許下一世白頭的承諾,永結同心。
龍潮是個滿腹詩書的才女,是遼寧省歌舞劇團的作曲家和指揮家,
在嫁給李默然後,她甘願為了丈夫洗手作羹湯,
放下指揮棍拿起鍋鏟,為了家庭走進柴米油鹽中,
他們夫妻感情一直很好,婚後幾年共同孕育了三個孩子。
身邊有了知冷知熱的人,李默然工作起來幹勁十足,
1951年,團裡開始推出對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論課,
李默然積極報名,一堂課也不落下,
他為了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更好地演出話劇。
幾年間,他在《曙光耀莫斯科》《尤里烏斯•伏契克》《日出》《李闖王》《海邊青松》《第一次打擊》等話劇中皆有出眾的表現。
其中《尤里烏斯•伏契克》這部話劇李默然寫了非常詳細的筆記,
在長達5個月的時間裡,他記了約4萬字,
包括第一次劇組導演的演講、角色分析、每天的排練心得、
到北京觀摩中國青年藝術劇院演出的心得以及蘇聯專家看過排戲後給他的留言等等,其中用心,可見非同一般。
他曾說過:“只有對自己扮演的角色負責,才能更好地對觀眾負責,只有懷著對觀眾負責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創造自己扮演的角色。”
03 撿來個鄧世昌
那個年代如同李默然這樣匠人精神的老藝術家有很多,現在卻很難覓食,
正因如此,1959年,長影廠準備籌拍《甲午風雲》給了李默然一個契機。
在經過試鏡後,李默然被選中飾演李鴻章,
即將進組時,原定飾演鄧世昌的金山突然有事來不了,
導演林農正急得火燒眉毛,一旁有人見到李默然走過來,拍了拍導演的肩膀“這個人不就是鄧世昌嗎?”
林農轉過身,看到李默然後,他先是被李默然高大的身材吸引了注意力,
等他走進後,看到他臉上的疙瘩,這怎麼上鏡?
一個英雄怎麼能在臉上有瑕疵?
可有什麼辦法,死馬當活馬醫,先給他上妝吧,
沒想到李默然換上戲服化了妝以後,頗有一股正氣凜然的樣子,
林農給了他一段台詞,李默然立刻進入角色,
他鏗鏘有力的聲音似乎砸進了在場所有人的心裡,在心中震撼久久不能回神。
林農當下決定啟用李默然,李默然還有些愣神,
他也感到很吃驚,沒想到自己能做電影主角,
為了能夠融入角色,他翻閱大量資料,把鄧世昌的事蹟反覆閱讀品味,對於台詞他認真到每一個字的發音都要反覆斟酌。
妻子龍潮見他在書房裡認真的樣子,飯菜好了也不忍心打斷他,
就這麼涼了熱,熱了涼,一直等到天擦黑了才敲門,
提醒李默然吃飯,怕他太過於忘我餓壞了身體。
後來電影上映,收穫一片掌聲和榮譽,李默然並沒有沉醉其中,他時刻提醒自己是觀眾抬舉自己,作為演員要以作品為主。
後來他又演出電影《兵臨城下》再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享受。
可是在他名氣大漲的時候突然遭遇事業的隆冬,一直到1977年,一部《熊跡》才讓他再度出現在螢幕中。
那時李默然的兒子李龍吟已經11歲,因為父母被下放,他也來到農村生活,
這裡不比城市,父親每天還要工作,他記得每次父親回來都疲憊不堪,
母親心疼地抹眼淚,看到父親手掌磨出水泡,滿臉的灰塵,她一邊哭著一邊幫父親擦藥,
第二天天不亮父親又得出門,他一時之間還沒明白家裡發生了什麼事。
李默然把事業視為高於生命一般的存在,即使身處囫圇中他也心心念念他的舞台,
李默然還沒有留意到兒子李龍吟在他的影響下對於拍電影和戲劇已經當做自己未來的道路。
04 保護形象就是保護自己
到了1977年,年逾五十的李默然終於等來曙光,
他接連演出《走在戰爭前面》《喬廠長上任記》《檢察官》等多部電影,每一部都叫好又叫座。
恢復了聲譽和人氣的李默然還肩負起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院長,遼寧省文聯副主席和遼寧省戲劇家協會主席等職務。
妻子龍潮也在孩子長大後重新撿起自己的工作,
她曾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員,她放棄自己的事業,為他人照亮前進的方向,桃李滿天下,
她的學員中有的成為舞者協會主席,有的成為音樂協會主席,就連李默然都誇她是一位無私奉獻的工作表率。
隨後李默然演出《花園街五號》,這部戲中他和兒子李龍吟首次共同出鏡,有了這次合作,電影《林海情》中父子倆再度齊上陣。
李默然在拍攝《末代皇帝》《鐵市長》後幾乎就沒有再出現在電影中了。
1986年,話劇《李爾王》再度證明了李默然的演技,他被稱為中國的「李爾王」。
1987年,他擔任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主持人和觀眾共度良宵。
在李默然的演出生涯裡,他唯一接了一個廣告,
商家送他傳呼機,沒想到廣告播出後,很多人對他大失所望,
因為李默然一直以來都是以英雄形象示人,很多人無法接受心目中的英雄成為一個代言人,
李默然也意識到這一點,他及時改正,愛惜自己的羽毛,從那時起他維護自己的形象,絕不接任何廣告。
隨著年紀大了,李默然漸漸回歸家庭,把空缺給龍潮的時間都補回來,
別看李默然在螢幕上一直飾演各種大英雄,在家庭裡確實個「小男人」。
有什麼事情都會先請示龍潮,比如買個眼鏡,想去散散步,一定要聽到龍潮答應他給他一個回應才肯去做,
他把對龍潮的尊重和愛都放在日常瑣碎裡。
05 真英雄滿門榮光
2007年,李默然獲得第17屆白玉蘭戲劇藝術獎「終身成就獎」。
這份喜悅和榮光他低調的收藏起來,拿回家和老伴龍潮共同分享,
多年來二老從未吵過架,記憶裡唯一一次李默然發脾氣是因為演出服的事。
汶川地震過後,李默然公益到災區演講,
下車後司機原本是想幫他收演出服,就把衣服從中間對折了起來,準備往後座一塞,
被李默然看到他大聲斥責“你啊!你啊!你怎麼回事!”
多年來,老人家一直堅持自己熨燙衣服,他要求演出服必須熨燙整潔,否則就是不尊重觀眾和舞台,
那次也是龍潮第一次見到他急成那樣,司機連忙道歉,又帶著李默然回飯店熨好了衣服再回到演出現場。
直到2010年,妻子龍潮過世,李默然含淚送走了陪伴自己六十年的人,
他的內心悲痛無法言說,在妻子的追掉會上如果不是孩子們攙扶著,他幾度站不穩要暈倒過去。
聽著耳邊的哭泣聲,他抱著龍潮的遺照,久久的沉默著,
很長一段時間,李默然都無法走出悲痛,午夜夢回他用覺得龍潮在尋找他,他時刻擔心妻子一個人在天堂會不會害怕?
後來在孩子們的陪伴下,李默然漸漸走出傷痛,
長子李龍吟已成為一位優秀的編劇和劇評人,2021年國家話劇院原創話劇《金色的胡楊》,便是他的作品,
小兒子李龍躍繼承父親的衣缽成為國家一級影視導演,代表作有《雪夜》《大年初一》等,他也多次獲得中國電視劇「飛天獎」。
小女兒也有自己的家庭,每當有空閒的時候一定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陪伴在李默然的身邊,
孫子李唫曾在英國留學,回國後考上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讀博士,
他導演的《曹操到》《伊底帕斯王》《城邦恩仇》《殺死秋天的夢》等作品在業界收穫不錯的口碑。
所謂青出於藍勝於藍,李默然驕傲於後輩們的榮光,提到孩子們他的臉上永遠帶著一份驕傲。
李默然(中)李龍吟(右)李唫(左)
可惜2012年11月8日,李默然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過世,享年85歲,
在他過世當天,他還在伏案寫作,為中國戲劇梅花獎活動撰寫文章《梅花香自苦寒來》。
這篇文章再也無法等到作者為它完稿,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藝術的李默然是受到所有人尊敬的老前輩。
如果這個世界一定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大概就是為了信仰和真理而犧牲自己。
如李默然老先生,不斷豐盈自己的靈魂和修養,以此供養生命,閃耀著自己的光彩,在歲月長河中讓美好成為一種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