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李雪健,他在觀眾中享有極高的知名度。他飾演了無數經典角色,如林彪、宋大成、宋江、李大釗等等,深受觀眾尊敬與喜愛。胡歌在他面前領「最佳男演員」獎時,也明確表示自己「受之有愧」。
但在每次採訪時,他卻隻字不提自己的成就,而是動情地說,如果沒有自己妻子海丹,他早化作一縷青煙走了,是妻子給了自己第二次生命,是他的恩人。
他為什麼會這麼說呢?這就要回到李雪健老師的18年抗癌歷程。說到癌症,名人中不乏因患癌症救治無效去世的,比如李詠、羅京、傅彪等等,為什麼李雪健老師能抗癌成功?
他妻子於海丹是如何扛下治療所用的巨額花銷,在助李雪健老師康復的同時,還能讓他的事業再攀一個又一個高峰?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李雪健老師和妻子於海丹,這對老牌明星夫妻的那些故事。
在動亂中找到人生方向
李雪健出生在山東菏澤一個農夫家庭,還在他11歲的時候,他就跟著父母去了貴州支邊。在貴州,正趕上“文革”,因為父親的緣故,他常常被欺負、被排擠孤立,有時還會遭到侮辱。李雪健心裡委屈極了,常常想,到底用什麼方法才能讓自己過得有尊嚴。
幾年下來,他已經熟悉了自己生活的這個地方,他發現宣傳隊很受大家喜愛,如果加入宣傳隊就沒有人會這樣欺負自己了。剛好,隊裡缺一個說快書的,李雪健一想自己出生在山東,說山東快書這不是小菜一碟嗎?於是憑藉著山東快書,李雪健順利地進入了學校文藝宣傳隊。
在成了山東快書演員後,李雪健非常珍惜每一次表演機會,因為在表演中他找到了以前缺少的自信和尊嚴。不久,他又來到了工廠宣傳隊然後加入部隊宣傳隊。進入部隊文藝宣傳隊,對他來說,是邁向演藝人生的第一步,因為在這裡他看到了更廣泛的演藝世界。每部話劇,都令他痴迷。
文化宣傳隊裡有個大姐看李雪健這麼喜歡話劇,無意間說了句,“你也可以演話劇啊”,李雪健喜出望外,對呀,自己也可以去學習表演。於是,他有了奮鬥的目標。可是,這個願望可沒有那麼容易實現,必須通過考試才行,這對沒有任何表演基礎的他是個難題。
但他還是決定先試一下,於是填報了自己心儀的文工團,但結果可想而知。
正當他灰心失落的時,領導問他二炮文工團在藉調演員,對錶演沒要求,就是辛苦點,李雪健二話沒說,只要有機會鍛鍊演技,他都願意,就這樣他進入了二炮文工團。經過兩年的磨練,接著李雪健又進入了總政文工團,有了這些經歷之後,23歲的他進入了空政文工團,7年的努力,他終於如願以償。
他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在這裡,他真正走上了演藝道路,還擁有了從沒奢望過的愛情。 在空政文工團,李雪健從場務做起,到處都有他忙前忙後的身影,常常大家都下班了,他還在為第二天上演的劇目做準備。空閒的時候,他想著如果自己上台的話,該怎麼演。
當李雪健在忘我地努力時,有一雙美麗的眼睛一直在關注著他。這個人就是於海丹,於海丹這時候已經是空政文工團小有名氣的演員了,不少劇目她都是主角。她出身自演藝世家,姑姑、姑丈都是當時著名的演員、表哥田壯壯是導演。
在文工團沒有人不知道於海丹的,她的追求者都排成長隊了。李雪健從來沒想過她會傾心於自己,但是於海丹卻把李雪健的努力都看在了眼裡。她深深被這個心無雜念,踏實認真、不計較付出,全心全意熱愛表演的男孩吸引了。
有幾次,於海丹都是等李雪健整理完道具,給他一杯水,遞上塊手帕,然後就轉身默默離開了,看著於海丹的背影李雪健總是欲言又止。
純粹的愛情
雖然倆之間有了愛的種子,但是李雪健確實不敢往結婚這方面想。他很喜歡眼前這個美麗溫柔的女孩子,可是再看看自己,就是一個實打實的窮小子,除了一片真心,什麼都沒有。這樣的情況下怎麼給海丹承諾,又如何讓她的家人放心。
他有意躲避了海丹一陣子,可是海丹還是和以前一樣,會在他汗流浹背時幫他擦去汗水,會在他忘記吃飯時,帶來她親手做的拿手好菜。李雪健不想耽誤於海丹,於是告訴了他自己的想法,誰知,於海丹大方地說,我就圖你這個人。這時候,李雪健打破了自己所有的顧慮,向於海丹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在一間小房子裡,兩人在幾位親朋好友的見證下,簡單地舉辦了婚禮,之後便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李雪健比以前更努力了,因為他想給妻子海丹一個像樣的家。海丹還是跟以前一樣,只要她有空,她都會去找李雪健,會給辛苦演出完的愛人擦拭淚水,給他的表演一些建議。
休息時,他們一邊做飯,一邊討論角色塑造。
原本他們打算先好好工作幾年,可是生活不總是按預期設定的進行,一次甜蜜的意外,他們有孩子了。擺在於海丹面前的是所有女演員都會面臨的艱難選擇:抓住夢寐以求的出演電影機會,還是生下孩子?單純善良的她選了後者。也因為這個選擇,原本極有表演天賦的她告別了螢幕,決定全心照顧家庭,一心扶持丈夫的事業。
李雪健為妻子覺得惋惜,但於海丹已經決定這麼做了,她從光鮮亮麗的幕前,默默退到了幕後。在於海丹的支持下,李雪健的事業更是突飛猛進,他先後飾演了林彪、宋大成等角色,特別是隨著電視劇《渴望》的熱播,這讓李雪健名滿天下。
可能,看到這裡,大家開始擔心於海丹的處境,面對這樣一個火遍全國的丈夫,身為妻子會不會覺得沒有安全感?會不會面臨家庭危機,一個是當紅演員,一個是家庭主婦,愛情在這時候也會變得不堪一擊,還會有共同語言嗎?
而這些問題都沒有發生在李雪健身上,事業上的成功,並沒有讓他飄飄然,他說,每接到一個劇本,妻子都是她的第一個觀眾。他會和妻子討論,如何去把握這個角色,妻子總是給出最中肯的建議。
原來,於海丹為了能不斷幫助丈夫進步,在照顧家庭的同時,也沒放棄學習。
一起研究角色,討論劇本,這個習慣從他們戀愛、結婚、生子一直保持到現在。李雪健覺得妻子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他們亦師亦友,無話不說。 隨著兒子的出生,慢慢長大,一家三口沉浸在幸福的生活中。他和妻子也享受著男主外、女主角內的生活方式。
可是現實卻又毫無預警地給了他們一擊。
“沒有你,我只是青煙一縷,早已不再”
2001年,當李雪健又一次整理行李,準備去西安拍戲的時,細心的妻子發現丈夫脖子上有一個小腫塊,因為時間太趕,而且整個劇組都在等自己,根本來不及去醫院檢查,李雪健就隨便拿了盒消炎藥去西安拍戲了。
可是在劇組,他覺得越來越不舒服,有時嗓子會痛到連水都難以下嚥,甚至只要稍微活動一下,都會覺得頭暈目眩。他打電話告訴妻子自己這個異常,於海丹非常擔心,她讓李雪健去醫院檢查一下,可是為了不讓劇組因為自己的私人問題推遲進度,李雪健又一次忍了下來。
有一天劇組休息,於海丹二話沒說接李雪健回到北京,去醫院做個徹底檢查,檢查結果對於這個家庭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李雪健患了「鼻咽癌」。海丹聽到醫生這個結論後,腦袋一片空白,緩過神來,她走出醫生的辦公室,在一個沒人的角落,大哭了一場。之後,她淡定地回到李雪健等她的地方,告訴了丈夫這個結果。
兒子16歲,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自己才40多歲,在事業上還有很多抱負要去完成,癌症怎麼會到自己身上?想到這些,一向堅強的李雪健,抱著於海丹嚎啕大哭,於海丹抱著丈夫的頭,強忍著眼淚,說了一句,「我們一起面對。」
情緒平穩下來的李雪健堅持要回劇組繼續拍戲,於海丹和丈夫一起來到了劇組,全天照顧他,當劇組的人知道了李雪健的病情后,眼看著他喉嚨不舒服,聲音沙啞,但是還在拍戲,無不留下眼淚。海丹堅強地陪伴著丈夫拍完了整部戲。
劇組殺青後,李雪健暫時停下了所有的工作,開始全面接受治療,為了能讓丈夫營養跟得上,於海丹每天換著花樣做飯,但是往往飯做好了,李雪健一口都吃不下。
一天、兩天可以,一週兩週可以,但是就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將近2年。因為他們選擇的是保守治療,原本就吃不下飯,再加上化療反應,李雪健一度想放棄生命,就這樣算了。
有一次,當李雪健又一次說到,不行就讓自己走吧,太難受了。於海丹第一次當著李雪健的面,無奈地哭了起來,她說:「真想用我的命來換你的命,你還是很多事情沒有做,很多想要演的角色沒有演。
於是,在妻子的鼓勵下,他繼續開始化療,每當難受的時候就去看看自己的病友,看看兒子給自己寄來的信,聽聽來自親朋好友的鼓勵。終於兩年後,他的病情得到控制了,他又一次可以回到劇組拍戲了。而這次不同的是,妻子會寸步不離地待在他身邊,他們上午拍戲,下午到醫院複查。
在劇組,大家常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在休息的時候,於海丹會陪著丈夫對台詞,因為丈夫聽力受損了,她總是耐心地一遍遍複述著,在場的人無不被感動著。
我的第二次藝術生命是你給的
於海丹除了給李雪健把劇本的關,和他探討人物塑造,還變成了他的私人“醫生”,“督導員”。李雪健在心裡感激妻子對自己的細緻照顧與幫助。
在兩人共同努力下,李雪健又塑造了一個個出彩的角色,例如《中國故事》裡的鄉村教師,參演了一部部經典的電視劇,例如《歷史的天空》,《楊善洲》、《唐山大地震》等等,他也因這些劇目獲得了「華表獎」、中國電視劇盛典「年度終身成就獎」、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等。
終於「鼻咽癌」這個「不速之客」再也沒有回來,李雪健和妻子的抗癌也算是成功了。在抗癌的這18年中,妻子於海丹沒有說過一次放棄,哪怕是一句喪氣話也沒有,面對年幼還在讀書的孩子,她鼓勵孩子堅強,和孩子站在一起給爸爸打氣。
治療用的巨額開支,她沒有在丈夫面前叫過難,她把家裡能拿出來的積蓄都拿出來全力治病,沒有其他任何別的想法,就像自己當初在舞台上看到的那個毫無雜念的「傻小子」一樣,她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治好病,幫愛人完成他在表演上的夙願。
正是因為這樣樸素單純的念頭,她和丈夫才能在抗癌的同時又能在表演上勇攀一個又一個高峰。因為有了這麼多的付出,李雪健說,妻子是他的恩人,是給了他第二次生命的人,也是因為妻子,他才有了第二次藝術生命。
他們因熱愛演藝結緣,因心動走到了一起,更用行動實踐了當初那句簡單的誓言。身為現今的年輕人,面對紛繁的世界,對愛、對事業或許可以像李雪健和於海丹一樣,更純粹一些,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