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行簡介(老首富,新矽王)

2022-11-25劉永行

劉永行

文 | 謝澤鋒

編輯 | 楊旭然

如果問誰是中國商業界最獨特的商人,劉永行絕對名列其中。

他不上市,基本上不融資,不依賴銀行和資本市場,在他看來任何資本遊戲都是極度危險的,他只相信自己的錢。

靠著自有資金滾動發展,東方希望營收已達1,257億元,躋身全球10大電解鋁及氧化鋁生產商。

在東方希望甚至是劉永行所有治下的公司,近乎獨資的股東名單足以令人驚訝。更令人驚訝的是,通常外界的情況越是危急,他越能賺錢──劉永行曾在2001年和2008年金融危機中登頂中國首富。鑑於如今高漲的鋁價,如今這個規律又將持續下去。

2022胡潤全球富豪榜中,他逆勢上升46位,超越黃崢、王興等人,個人財富達到1350億元,和橋水基金的達裡奧並駕齊驅。

劉永行

今年74歲的劉永行仍堅守在一線,每天5、6點起床,用iPad看新聞查資料學習課程。

他是掌控千億規模的企業家,卻對日常生產經營過問到斤斤計較的地步——工門口灑下來的煤灰粉要掃起來,運回去燒掉;浴室熱水供應在保證舒適的情況下,控制最大流量;廠房利用率一平米要至少裝一噸…… 他的產業投資極為重視循環經濟,同時要消除一切形式的浪費。

2002年二次轉型以來,他死磕氧化鋁、煤化工等重化工產業。二十年來,在號稱全世界最難賺錢的鋁業持續大賺,硬生把紅海變成藍海。

如今,東方希望開啟第三次創業,拿劉永行的話叫“跨生命週期規劃”,這其中最令人關注的要屬對多晶矽的投資,如果這一規劃得以成行,屆時東方希望將集“煤電鋁矽-化工-生物」為一體。

01多晶矽:極低成本

無論是電解鋁還是多晶矽,劉永行從「起意」到行動都花了將近10年的時間。

在重化工產業浸潤多年的劉永行,早在2013年便一頭栽進了光伏多晶矽領域。

到2021年底,東方希望多晶矽產能約7萬噸,保利協鑫、通威永祥、新特能源、大全分別為11萬噸、10萬噸、8.1萬噸和8萬噸,他們組成了光伏矽料「五巨頭」。

雖然是光電後進者,但東方希望來勢兇猛。 3月18日,寧夏第一批重大工程集中開工,其中,包括東方希望砸下1,500億元的新能源材料計畫。

本計畫第一階段規劃年產12.5萬噸多晶矽、14.5萬噸工業矽、10GW單晶、10GW切片、10GW電池、25GW組件等。 最終將建成年產高達40萬噸高純晶矽、49萬噸工業矽的產能。

如果加上正在新疆擴產的12萬噸多晶矽項目,投產後,東方希望不僅將超越通威、保利協鑫等,晉級為新的矽料王者,還會成為另一個全產業鏈光伏巨頭。

縱觀劉永行40年的從商經歷,他的產業投資,一向是小心求證,大膽行動。猶如叢林中潛伏的獵豹,一旦時機成熟便躍身而起。 “甘而後進,反而先進”,無論是電解鋁還是多晶矽,劉永行從“起意”到行動都用了將近10年的時間。

劉永行

多晶矽料是受下游景氣度影響龐大的產業,週期波動十分劇烈。過去十多年間,矽料價格經歷幾輪牛熊。

資本介入卻又銫羽而歸,許多矽料企業轟然倒塌。 「剩者為王」的成功與盲目跟風的教訓,劉永行都看在眼裡。

「有些企業在500萬元一噸的高點殺入,我們一直在旁邊觀察,多晶矽價格斷崖式下跌,300萬跌到30萬,我們還不做,跌到20萬時我們開始認真思考,14萬時我們殺入,你問我的底氣? 就是準備多晶矽跌到7萬時還能長期活得好,5萬時還能盈利,3萬時還能維持。

經過前期漫長的觀察論證,直到2013年,東方希望才決定進入多晶矽生產領域,但又過了3年才做出了產能20萬噸/年、一期3萬噸/年的規劃,再過了3年後才真正落地。

2019年“雙十二”,東方希望在新疆準東的12萬噸多晶矽項目(一期3萬噸)正式投產運營,這是劉永行正式大規模佈局多晶矽的開始。

截至2020年底,東方希望多晶矽產能僅4萬噸,國內排名第五,全球排名第七。而東方希望的野心絕不只是當個跟隨者。

2020年開始,東方希望先後在雲南麗江、廣西北海、河南三門峽、寧夏落子光伏計畫。 有消息稱,劉永行計畫在「十四五」期間成為矽料第一,組件前10。

「東方希望以『小數據做到極致』的原則,讓他們先去搞,我們在後面觀望,並且努力降低自己的成本,做了大量的設計和優化,最終以較高的競爭力進入了多晶矽產業。

本質上講,晶矽生產仍屬於化工產業,其成本中,能源成本超過三成,佔比最大。因此,降本增效必須先從能源著手。劉永行殺入的底氣就在於能源成本。

劉永行

此外,規模經濟帶來的折舊遞減,綜合化工企業的循環優勢,也是東方希望後發先至的底氣。 例如,兩家海外矽料巨頭德國瓦克和韓國OCI均是化工企業,而非光電企業。而且,他們都自備發電廠。

瓦克化學CEO施拓知曾指出:「我們在中國的競爭對手電價每度還不到2歐分,如果我們的電價和中國一樣,那麼,瓦克將是全球超純多晶矽效率最高的企業。 」

而據稱,東方希望新疆孤網系統的用電成本竟然只要0.07元/度,每年發電500億度。而且,其自備電廠也向多晶矽工程提供了便宜的蒸汽,2019年其生產成本只有25元/kg。

國內只有新建案才有可能將成本降至40元/kg以下,例如,通威樂山第一期及包頭第一期專案平均生產成本已降至33.7元/kg。

如果有企業能將成本做到20元/KG,再依托巨大產能,無疑將對其他競爭者造成“降維打擊。”

劉永行

從目前東方希望的佈局來看,劉永行的「野心」在於光電一體化,而且依託各種化工產品、發電廠,實現石化能源的消耗方式轉換為光伏能源的可再生補償和回收模式。

可以預見,一個「碳中和」式的商業帝國正在冉冉升起。

02鋁製品:持續暴賺

劉永行對降本管理做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隨著國際鋁價連創歷史新高,先前苦兮兮的鋁業迎來暴賺時刻。

產業噸鋁平均利潤已達6,000元左右,而2011年至2019年,噸鋁平均利潤僅有四個月超過2,000元。

氧化鋁全球第一、原鋁第二的中國鋁業,2021年歸母淨利達50.8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5.6倍,A股虧損王一躍成為獲利大戶。

劉永行

資料來源: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基準鋁價,東方財富

2021年,中國鋁業氧化鋁產量1,623萬噸,電解鋁386萬噸;東方希望在2020年底,氧化鋁產能超過500萬噸,電解鋁及鋁材加工產能超過200萬噸,位居全球前十。

東方希望並未上市,所以無法窺見其具體的業績表現。但參考其他鋁業公司的財務報表,可以想像,2021年東方希望鋁業板塊盈利也頗為豐厚,更何況其擁有令同行艷羨慕的電價成本。

在電解鋁的生產過程中,電費要佔成本的四成。如果電價上漲一分錢,100萬噸電解鋁的利潤就要減少1.5億元。 可以說,電力成本決定著電解鋁企業的生死。

2021年,中國鋁業光採購電費就花了243億元。為了節省電費,劉永行把鋁業工程放在了新疆戈壁灘,只因為這裡有龐大的煤炭儲量,2000年的煤價只要20元/噸。

東方希望在新疆配套自備電廠,極低的煤價令其可熬過鋁業的週期波動。據悉,光是電費一項,每年就能省下數億元資金。

循環經濟是劉永行產業經營的另一個大法寶。 發電廠產生的蒸汽用來生產賴氨酸;生產PVC的主要原料是電石、電石的廢氣可生產陽極炭塊,陽極炭塊又是生產電解鋁的主要原料…這樣一來, 上游的廢棄物成為下游的原料,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即使在產業寒冬期的2012年,東方希望鋁業板塊的利潤仍高達10億元,而當年中國鋁業鉅虧82億元。

進入電解鋁生產後,劉永行還親自製定了《成本管理日報表》,將礦耗、入磨鋁矽比、鹼耗、電耗、汽耗、煤耗等100多個數據納入其中,要求工廠每天對每個數據檢查、改進。憑藉著「錙銖必較」般的細節管理,東方希望的生產效率遠超國內同業。

據稱,有人參觀了東方希望新疆五彩灣和內蒙包頭的電解鋁項目後,稱劉永行對降本管理做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劉永行

極低的負債率,苛刻的細節管理,不僅讓東方希望熬過產業低谷期,甚至在過剩產能裡還能持續賺錢。

除了鋁業,東方希望在甲醇、二甲醚、聚氯乙烯、PTA等化工產品上依然延續著低成本高獲利的故事。隨著這些化工品價格上漲至歷史高位,東方希望化工板塊獲利能力持續飆升。

可以說,2021年的東方希望迎來另一個收穫的黃金期。

03“跨生命週期規劃”

東方希望似乎是現代商業文明中一種「烏托邦」式的存在。

距離新疆烏魯木齊200公里的準東開發區,是劉永行近20投資的重點區域;這片天山北麓的戈壁沙漠,也是東方希望「下一個39年的事業」。

劉永行稱之為-碳中和的「跨生命週期規劃」。

準東五彩灣的地下埋藏著3,900億噸煤炭儲量,相當於2021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74倍,而這裡煤炭售價只要60多塊錢一噸。

一方面,能源儲量豐富,但價值含量低;另一方面,土地遼闊,但地廣人稀,交通閉塞。如何將低附加價值的煤炭轉換為高含金量的產業群聚?

劉永行有大膽的計畫-10年砸下1000億元,興建50家工廠,做到「六谷豐登」。

所謂“六谷豐登”,是指基於準東的“煤谷”創建“電谷”發展“鋁谷”,衍生出“矽谷”,正在規劃煤化工的“化工谷”以及沙漠生態農業養殖的“生物谷」。

如今,劉永行的計畫已棋至中局。東方希望準東板也是他實踐「循環經濟」、「全生命週期清潔化」 、「高效低成本」的最佳試驗田。

劉永行

千億準東產業的基礎是煤炭,依照劉永行的設想,煤炭開採後,直接用26公里長的皮帶運送至坑口電廠,10台超臨界空冷機組將電力輸送給園區裡的各用電單位。

這條全世界最長的輸煤走廊每小時輸煤量達4000噸,全年可減少工程車輛425800餘次,減少碳排放近750萬噸。

每年發電500億度,供應給鋁、鋁合金、碳素、建材、工業矽、多晶矽、單晶矽、蛋胺酸等產品。

這樣一來,準東五彩灣的煤炭可以就地轉化,產出的高附加價值產品再輸送至華東、華南等已開發地區。

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絕對不能浪費,煤用來發電,而原料矽加工為工業矽,矽的副產品也可用於鋁加工,工業矽的另一部分則延伸至多晶矽。

目前,準東工業園區已經實現了“六谷”中的“四谷”,即煤、電、鋁、矽產業鏈,千億投資計劃完成了60%,實現了不俗的經濟效益,同時顯示了強勁的抗風險能力。未來劉永行將繼續打通剩餘的「兩谷」—煤化工和生態農業。

未來5年,劉永行也計畫再投1,000億元,主要投向光電,實現他夢想中的「擬零排放」。在發展重化工業的20年間,東方希望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化石原料。 “一年消耗那麼多煤,那麼多電,怎麼把它拿回來?”

劉永行認為,「從整個生命週期來看,光伏可以拿回東方希望生產所消耗的能源的20倍,我們要做的甚至不是'擬零排放',不是碳中和,甚至是大規模的負碳排放。

04 寫在最後

劉永行和他領導的東方希望,都像是如今複雜精密的商業社會運作中罕見的個案。

東方希望幾乎無負債,用利潤和自有資金良性循環,創造經濟效益;其所投資的產業,均是循環經濟的典範,目前甚至還在向零碳排放邁進。

某種程度上講,東方希望似乎是現代商業文明中一種「烏托邦」式的存在,它用精打細算的管理,和對資源的掌控與有效利用,將垂死掙扎的行業變成高獲利產業。

劉永行在別人走不好的「窄路」上把「笨事」做透了,這在整個中國經濟社會堪稱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