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佬張旭豪簡介(3​​3歲將公司賣給馬雲,套現665億,如今再創傳奇)

2022-11-25張旭豪

2018年4月2日,網路產業爆出一則重磅消息:阿里巴巴集團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的成交價,全資收購餓了麼。

此後,餓了麼褪去了「獨角獸」的光環,披上了「資本」的外套。但令人不解的是,作為一手創立餓了麼的董事長張旭豪,他為何會把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拱手讓給他人呢?

這要從2014年的「藍黃大戰」說起!

分庭抗禮

“滴,您的外賣已送達!”

張旭豪

圖源網路

2014年,互聯網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尤其是新生產業——外賣成了炙手可熱的搖錢樹,而兩大外賣平台的競爭也是水深火熱,尤其是美團,作為後起之秀的它,卻迸發出趕超餓了麼的氣勢。

2010年,美團發現了一款日訂單銷量上千單,且毛利非常高的軟體系統,有先見之明的領導立即下令,要求美團內部短時間「複製」此平台 ,並迅速推廣。

張旭豪

圖源網路

就這樣,美團外送平台誕生,而那款被借鏡的軟體,則是張旭豪已經創立兩年的餓了麼。

市場如戰場,沒有先來後到,實力才有話語權。因此,屬於美團與餓了麼的外送大戰正式揭開序幕。

為了回應美團的強勢進攻,張旭豪不得不擴張團隊人員,從先前的300人擴充至5000人,然後開始擴大城市覆蓋率,硬生生將原來的12個城市,發展到200個城市。

張旭豪

圖源網路

但是,美團外送作為資本控制下的小雛鳥,即便許多業務不成熟,但資金不是問題。因此,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在成立之初,就已經培養出一支超過千人的團隊,以便應對所有問題。

那時候,無論是張旭豪的餓了麼,還是王慧文的美團,都採用的是「燒錢」戰術。不斷放出補助紅包及福利等等,試圖吸引更多的顧客,增強顧客忠誠度。

張旭豪

圖源網路

要是有人剛好經歷過那段外賣行業的世紀大戰,對「一塊錢吃一頓飯」的好事深有感觸,但是,無限制地利用價格戰,對於兩家企業而言,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虧損。

根據統計,美團曾補貼出42億,而餓了麼則跟風補貼30億。

儘管張旭豪曾在大會上拍板喊過「不要在乎成本,最關鍵的是搶佔市場份額」,但新創公司與資產雄厚的老牌企業相比,很快就面臨資金鏈斷裂的情況。

張旭豪

圖源網路

無奈之下,張旭豪只能一邊發補貼,一邊拉投資

2015年1月,張旭豪成功為餓了麼拉來了3.5億的投資,隨後又得到了6.3億的融資,一時成為了獲得最多融資的外賣平台。

有了資金的支持,作為「獨角獸」企業的餓了麼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並逐漸在這場外賣大戰中佔據山風。就在張旭豪以為要「成王敗寇」之時,意外卻發生了。

張旭豪

張旭豪

早些時候,大眾點評以8000萬美元入股餓了麼,雙方達成深度合作,共享用戶數據及流量,以達成互利共贏的局面。

但是,2015年10月,大眾點評卻突然宣布與美團合併,雙方實行聯席CEO、雙品牌運營,這也就說明了,大眾點評已經由餓了麼陣營倒戈美團

被兩家巨頭企業圍攻,是張旭豪從未設想過的局面,但他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畢竟生意場上瞬息萬變的局勢多了去,利益鏈才是合作的唯一前提。

張旭豪

圖源網路

眼看順風局變成逆風局,張旭豪決定:吞併百度外賣。

2014年,百度外賣誕生,作為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它不到一年時間,就已經佔據北京市場的頭把交椅,市場份額更是遠超於餓了麼與美團。

儘管一時風頭無限,但百度外賣的業務卻在關鍵時期一落千丈,尤其是餓了麼與美團大打價格戰時,百度外賣已經淪落為第三名,被遠遠甩在後面。

張旭豪

圖源網路

值得一提的是,外送業興起最初,也有很多外賣平台在市場上沉浮過,但由於資金或者其他方面的局限性,無一例外地失敗,而百度外賣算是裡面混得比較好的。

2018年10月,張旭豪出資8億美元,收購百度外送。雖然曾經是外賣行業的王者,但那時的百度外賣卻處於“垂死邊緣”,不僅市場份額少得可憐,還沒有多少客流量。

張旭豪

圖源網路

因此,餓了麼表面上與美團分庭抗禮,但實際境況卻大不相同。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餓了麼的年活躍數量為7.09億人,而美團則高達13.06億人,幾乎與全國人口持平,而餓了麼在軟體的啟動次數上僅有141.8億次,而美團則高達235億啟動次數。

張旭豪

圖源網路

由此可見,餓了麼處於劣勢,如果執意與美團打價格戰,其結果顯而易見。

那時,擺在張旭豪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種是減少市場份額,避免與美團爭鬥,另一種則是尋求更大的金主,讓餓了麼繼續發揚光大。

所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餓了麼好比張旭豪的親孩子,如果真的退到二線,不僅對不起一路走來的辛苦,也辜負了自己的初心。

張旭豪

圖源網路

於是,張旭豪果斷選擇了第二種方法。但那位有緣人是誰呢?他的心中早有人選,那就是能與美團抗衡的阿里巴巴。

忍痛割愛

雖然阿里最直接的對手是拼多多與京東,與美團似乎沒有很大的衝突,但是在網路的核心流量池裡,阿里與美團才是真正的棋逢對手。

張旭豪

圖源網路

在電商的主戰場上,拼多多、京東與淘寶相比,都存在支付與營運方面的問題,幾乎看不到能完全打敗阿里的動能。而美團卻在生活服務流域要比阿里佔據很大優勢,甚至能從側面蠶食掉阿里的主戰場。

因此,阿里與美團始終在背地裡較勁。

張旭豪

圖源網路

早在美團帶頭衝進外賣領域時,阿里的淘點點也正式上線,雖然那時候的美團算不得中國互聯網的巨頭,但反應速度要比阿里、百度及騰訊都快。

在率先搶佔市場份額的佔據上,淘點點徹底掉隊,但阿里當然不想放過外賣行業這塊新零售業的香餑餑,一直在尋找可以合作的目標。

就這樣,餓了麼的張旭豪與阿里集團的馬雲看對了眼,300位配送員以及16,000名餓了麼員工,全部歸屬於阿里巴巴。

張旭豪

馬雲

創辦人張旭豪退居二線,依舊是餓了麼的董事長,但卻以665億美元的身價,登上胡潤百富榜。

有人稱阿里收購餓了麼,意味著張旭豪出局,但他卻表示,未來發展靠的不僅是資本,更是資源的整合,「背靠大樹好乘涼」道理誰都懂,有得有失的個中滋味,恐怕只有他一人曉得。

張旭豪

張旭豪

因為,相較於他人白手起家的創業史,張旭豪則完美實踐了「有錢還努力」這句話。

不靠出身靠自己

1985年,張旭豪出生在上海,這注定了他要高於許多85後年輕人的起點,而顯赫的家世,則為他的人生履歷填上了精彩一筆。

張旭豪的祖父張韶華是民國時期有名的紐扣大王,伯父則是從事與軸承業,他的父親張志平是做漁俱生意。

張旭豪

張旭豪

雖然行業各不相同,但張家在政商兩界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父輩的努力,給張旭豪帶來了更高的起點,也讓他不得不快馬加鞭,早日達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目標。

因此,張旭豪從小就嚴格要求自己,學業成績始終保持著班級前列,更是以優異的高考成績,進入到“雙一流”大學——上海同濟大學讀書,並獲得了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生學位。

張旭豪聰明機智,加上目標明確,儘管有「富三代」的背景,但他卻絲毫沒有富家子弟身上不可一世的紈縐樣子,而是勤勤懇懇地完成學業。

張旭豪

張旭豪

讀研究所期間,張旭豪利用生活費,投資股票,並小小地賺了一筆。這讓他滋生了野心,開始涉獵於更高的領域,並萌生了創業的想法。

在張旭豪的「軟磨硬泡」下,父親張志平拿出了10萬元,作為他的原始資金,但創業的方向卻成了一大難題。

有一天中午,張旭豪正在寢室裡苦思冥想,室友喊他一起吃飯,他不耐煩地說了句:「你們去吧,幫我帶份回來。」

張旭豪

張旭豪

這句話讓張旭豪靈光一現,想到:要是吃的能自己送上門來,那就太好了!

或許科技的每一次進步,絕大部分原因都是人類的「懶癌」犯了。

他立即將這個創業的想法告訴了兩位室友,得到了他們的支持,並一致認為,這個計畫一定能在大學校園內爆火。

張旭豪

張旭豪

有了雛型後,張旭豪和另外幾位交大的同學,逐步完善創業計畫。先是搜羅了大量學校週邊的餐廳以及飯店,然後整理成類似菜單一類的宣傳冊,在校園內派發。

有人需要用餐的時候,只需要撥打張旭豪的電話,他們就會派人去取餐並送餐。

要是依照現在成熟的外送平台,張旭豪團隊最初的工作類似騎乘手,但多了一步:線下交易的步驟。

張旭豪

z張旭豪

那段時間,張旭豪團隊會趁著沒課的時候送餐,經常忙到半夜才結束,回來後還要對賬,要不少錢,要不收到了假幣,不僅效率低,而且他們一天只能睡5個多小時。

如果按照這樣的模式進行下去,張旭豪的創業計畫必定是以失敗告終。

那段時間,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更新「送餐」模式,終於琢磨出來一個既快速又自動化的方法,那就是依靠科技的力量──軟體。

張旭豪

圖源網路

張旭豪找來交大軟體學院的葉峰合作,設計了一款點餐平台。在不斷完善後,「餓了麼」正式亮相,而它最初的宣傳語是「餓了別叫媽,叫餓了麼」,非常接地氣,在校園內一呼百應。

張旭豪不斷派發傳單,並且挨個到店裡,教會那些商家進駐並接單。

不到一年時間,“餓了麼”以上海交大為主要“戰場”,成為了各大行業內的新起之秀。但是,只做「資金有限」的大學生生意,注定無法長久,餓了麼必須向更多階層進發。

張旭豪

圖源網路

2009年4月,張旭豪創立了“上海拉扎斯資訊有限公司”,這也是全中國第一家專注於做外賣平台的互聯網公司,但餓了麼在白領階層的發展 ,卻沒有先前在學生校園裡的勢頭。

張旭豪發展到50多人的團隊,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只留下了幾個人。他輾轉反側後,決定參加“大學生創業比賽”,給餓了麼增加曝光。

但張旭豪想不到,自己竟然會在這場比賽中遇到餓了麼的「貴人」——金沙江投資的老闆朱嘯虎。

張旭豪

朱嘯虎

朱嘯虎人如其名,是天生的獵手,自他成立投資公司以來,幾乎瞄準了所有的風口,而餓了麼的全新商業模式當然逃不過他毒辣的投資眼光。

在眾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朱嘯虎毅然決然地為這款毫不起眼的大學生創業項目注入了100萬美元,而阿里收購餓了麼後,他確實賺了個盆滿缽滿。

那時,朱嘯虎出手後,經緯中國的張穎也給餓了麼進行了B輪投資。

張旭豪

張旭豪

新的啟動資金到手,張旭豪勢如破竹,揚言:「要帶領餓了麼獨立發展,成為了中國第一。」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餓了麼與美團的競爭中,幾輪入不敷出的融資已經給他留下了很大的隱患,要是堅持留下餓了麼,到最後也是得不償失的局面,不如讓更具有競爭實力的阿里接手,還能在未來與美團分一杯羹。

張旭豪

張旭豪

雖然張旭豪淪為打工人,但他並沒有停止創業的步伐,而是提出“平民高爾夫”的計劃,並且花1.5億修建“上海黃興公園高爾夫球場”。

單單從張旭豪的設想來看,還是很成功的,但是在實際情況下,要是讓平民接受往常高不可攀的高爾夫運動,恐怕還需要一定時間的轉化。

結果如何?要看張旭豪今後的運籌帷幄。

後記

張旭豪

張旭豪

對於耗費心血經營十幾年的品牌一夜之間歸為他人之物,想必張旭豪的內心一定充滿了不捨,但他明白,只有借助更大的平台,才能讓餓了麼再次踏上康莊大路。

人生的機會轉瞬即逝,如果張旭豪當初沒有將餓了麼變現,在美團的強勢進攻下,想必如今已經沒有餓了麼的容身之所。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