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簡介及資料(一口氣讀完劉禹錫的一生,貶不死的小強,反躺平青年代言人就是豪)

2023-01-10劉禹錫

西元772年劉禹錫出身當時的嘉禾,現在的浙江嘉興,但是關於他的出生地一直有爭論,還有說他出生在河南,劉禹錫說自己是漢代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真假很難考證

劉禹錫

因為這位漢武帝劉徹的異母兄弟喜好酒色,他到處散播種子,光漢書記載他的兒子就有120多人,自稱他的後代很難穿幫,不僅劉禹錫說自己是劉勝的後代,劉備也這麼說過,大概姓劉的都可以往劉勝身上那麼一扯,不管是不是王族後代,劉禹錫的聰明都是如假包換的。

西元793年,22歲的劉禹錫進士及第,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在唐朝時期30歲還在考明經的就是老考生了,但是五十歲能考上進士就是年輕人,唐朝一年收取進士不到20人,最多的一年都不到30人,大詩人孟郊46歲才進士及第,可以想像劉禹錫是多麼的年少有為,還不止於此,接著他考了博學鴻詞科,24歲考取吏部取士科,連登三科,一路仕途順利。年紀輕輕成了監察禦史,可是劉禹錫也時運不濟啊,他處在安史之亂後期,民間雖無戰亂,朝廷卻也不安穩,唐朝皇權越來越弱,地方軍閥割據,朝堂大臣報團,皇帝不得已開始用宦官,結果導致宦官專政。

唐順宗繼位後,一些東宮舊臣開始改革,想幫他從宦官手中奪回兵權,可惜這些改革派只有筆桿子厲害,手裡沒有一兵一卒,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失敗。

西元805年正月,皇帝位置還沒坐夠200天的唐順宗退位,永貞革新失敗。改革派兩個首要人物被處死,劉禹錫和柳宗元等8人,被貶到偏遠地區做司馬,從此他開始了長達23年的被貶生涯,當年九月,他本來要被貶去連州,還沒走到連州呢,他就以被貶到連州不足債嚐的理由,再貶為郎州司馬,一般官員被貶到這種地方,早就開始哭訴了,哭訴自己這麼財高八斗的人,居然來了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但是劉禹錫豪不care,被貶的他依然心情好好,朗州在現在的湖南常德,陶淵明寫桃花源記的地方,劉禹錫興致勃勃的先去逛了一遍桃花源,寫出了一篇桃花源——百韻,來記錄這次行程,當時的朗州還非常蠻荒,少數民族還有跳月,對歌的風俗,年輕人談戀愛也非常自由大膽,一般受過儒家教育的人會引以為恥,劉禹錫偏不,他不僅喜歡這些民間風俗,還採集民歌編寫成浪漫的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竹枝詞

劉禹錫

在被貶朗州的這近十年裡,唐朝也曾歷經新皇登基,按道理應該大赦天下,可登基的唐憲宗非常討厭永貞革新的這一些人,下令劉禹錫等8人,縱縫恩赦,不在量移之限,雖說有點失望吧,但劉禹錫絲毫不care,

劉禹錫

不管怎樣的遭遇都不會讓他難過,他的心大是真的心大,別人被貶看山看水總要寓情於景,暗寓自己身世坎坷,然而劉禹錫已經進入了第三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在朗州的他常跑去洞庭湖泛舟遊覽,

劉禹錫

多單純的一首風景詩啊,只表達了作者對洞庭湖的喜愛之情,不管怎麼虐他,他總是生活的很快樂,他的快樂和蘇軒的不一樣,蘇遼的是低調的豁達,是喜漸不為人知的出世,劉禹錫的快樂是高調的快樂,就算處於困境,他永遠堅持高調的出場。

西元815年,劉禹錫和柳宗元等一干人,終於能奉詔回京,沒想到2月剛到京城,3月他又被流放了,劉禹錫回來還是很開心的,一開心他就忍不住嘚瑟,

劉禹錫

劉禹錫一邊高喊我胡漢三又回來了,一邊陰陽其他新貴,暗道都是自己不在,這些新貴才有冒頭的機會,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這首詩語涉袥諷,執政不悅。劉禹錫被貶去了播州,因為當時的宰相求情他才改被貶到稍微近一點的連州,連州就是現在的廣州清遠,來到連州,他根本沒空傷春悲秋,反而積極火熱的投入到了當地的基礎建設。在這裡他修正了海陽湖,增置了吏隱亭,棼絲瀑布,亭台水榭等十景。

西元817年,連州出現罕罹嘔洩之患,劉禹錫此時展現出了自己的醫學天分,他在柳宗元的幫助下,搗鼓出了一個救治的方子,在當地的救治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正是這次臨床的好效果,劉禹錫再接再厲寫了醫書傳信方,這本醫書最後還收錄進了日本的醫心方和朝鮮的東醫寶鑑之中,劉禹錫實為宰相之才,這麼全能的劉禹錫果然應了他朋友王書文對他的評價,在劉禹錫的倡議與治理下,當時那麼偏遠的連州竟然能科第甲通省!劉禹錫不管被貶到哪裡,他都是一位有才華而且能出政績的好官。曾在長安任職一小段時間的劉禹錫,曾經力主削藩,朝廷遲遲沒動靜,還將他下放,直到力主削藩的武元衡被藩鎮派來的刺客暗殺,朝廷才終於動怒,派出裴度成功平定了淮西叛亂,這可把劉禹錫激動壞了,劉禹錫覺得自己的政治主張那麼正確,總該把自己傳召回朝廷了吧,可他還沒等到傳召的消息,就收到了母親去世的噩耗,而他的好基友柳宗元在弔唁他媽媽沒多久後自己也過世了,

劉禹錫

為母親丁憂了三年,公元819年劉禹錫重新述職,這次被派往了夔州,也就是現在的重慶奉節,在這裡他和從前在朗州一樣,喜歡做一個採風的作家,堅持改寫民歌

劉禹錫

除此之外他解決了當地教材不足的問題,讓更多學子有了念書的機會,儘管劉禹錫還在堅持寫有關地方治理的文章給丞相,但當時皇帝昏庸無能,他的意見始終石沉大海。後面他終於回到了洛陽。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