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25日消息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聯合全國廣播電台共同推出特別報道《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本期推出:「兩彈一星」元勳錢三強。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點,一聲驚雷般的巨響打破寂靜,巨大的蘑菇雲在新疆羅布泊的沙漠裡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中國從此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後第五個擁有核武的國家。而這一天,恰巧也是「中國原子彈之父」、物理學家錢三強51歲的生日。
四、三、兩、一,起爆!
1937年,剛從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的錢三強透過公費留學考試遠赴歐洲,進入巴黎大學居禮實驗室擔任研究生。 1946年,錢三強在研究鈾核裂變中取得重大成果,發現並證明了鈾核三分裂、四分裂的現象,他和夫人何澤慧被國外媒體盛讚為「中國的居禮夫婦」。然而就在此時,錢三強選擇回到祖國。
錢三強:科學家發現,在任何一種物質裡面,就是它的所謂原子核裡面,包含著非常巨大的能力,從原子核裡面取出大量的能,這將幫助人類大大地提高生產,改變生活的面貌,這將把人類社會帶進一個新的時代…
您現在聽到的,是錢三強先生1955年時的一段演講錄音。新中國成立後,錢三強就全心投入原子能事業的開創工作。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長、中科院士胡仁宇回憶,在錢三強的規劃和組織下,一大批科學家從國內外聚集起來。短短幾年,近代物理研究所就從建所初期的十幾個人增加到了150多人。
胡仁宇:我是覺得,他是我們新中國在核科學跟技術的創業者和奠基者,當時的研究所分了五個大組,這五個方面實際上把核科學技術所需要的基本條件都創造起來了。
1955年,黨中央決定發展原子能事業,錢三強被委以重任,負責制定原子能發展計畫。 1960年,中央決定自力更生發展原子彈,錢三強擔任了技術上的總負責人、總設計師。四年後,錢三強和新中國的科學家就成功研發出原子彈。
錢三強:原子彈爆炸以後產生高速度的衝擊波,能夠形成每小時800公里到1000公里的大風,它們的破壞力量相當於2000噸到3000噸的黃色火藥的威力。原子武器是大規模毀壞的武器,我們必須禁止使用,但是原子彈的威力並不是大得不可想像,而且是有可靠的防禦的方法。
錢三強30多歲時已經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實驗物理學家,如果繼續從事科學研究,必定會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回國後,他無條件地服從黨和國家的需要,專心從事科學組織工作。 “學以致用,報效祖國”,這是錢三強在異國他鄉時的座右銘,也是他畢生的追求。當年曾有人問他,為什麼一定要回到中國?錢三強說,雖然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
監製:高岩
策劃:武俊山 李謙
主筆:楊寧
播講:長悅
統籌:朱星曉 王澤華
製作:單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