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偉長簡介(著名科學家-錢偉長)

2022-10-24錢偉長

三錢之一,偉大的科學家。中國力學之父。

1912年10月9日—2010年7月30日,江蘇無錫人,世界知名科學家、教育家,傑出的社會運動家。

錢偉長

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後,考取清華大學研究院。 1940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學習,主攻彈性力學,1942年獲多倫多大學博士學位。 1946年回國後,應聘為清華大學機械系教授,並擔任北京大學、燕京大學教授。 1955年被選聘為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 1956年當選為波蘭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至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第五屆、六屆、七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七屆、八屆、九屆名譽主席,中國力學學會第一、二屆理事會副理事長。曾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籌備處主任、所長,中國科學院學術秘書、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組織部部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常委,清華大學副教務長、教務長、副校長,上海工業大學校長,上海大學校長,漳州職業大學名譽校長,沙洲職業工學院名譽院長,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名譽校長,江南大學名譽校長、名譽董事長,暨南大學名譽校長、董事長,揚州大學名譽董事長,上海大學附屬中學名譽校長,天津市耀華中學名譽校長,重慶交通大學《應用數學與力學》雜誌主編,上海市歐美同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海外交流協會會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等職務。

錢偉長兼長應用數學、力學、物理學、中文資訊學,在彈性力學、變分原理、攝動方法等領域有重要成就。

提到“力學之父”,肯定會有人想到阿基米德,其實,在我們中國,也有一位“力學之父”,他就是與錢學森、錢三強並稱“三錢”的,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偉長。

由叔父錢穆教養成人,高考被五大名校同時錄取。

錢偉長的父親錢摯,因為在錢偉長幼年就過世了,所以教育錢偉長的任務就落在了叔父錢穆的身上。

而錢偉長卻沒有讓叔父失望,努力學習,在1930年,他從無錫市第一中學畢業了,回饋給叔父的便是同時被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中央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五所名牌大學同時錄取的好成績。

錢偉長高中時是個偏科很嚴重的學生,高考的時候他的物理只考了5分,但是他卻考進了清華大學,原因就是他的中文與歷史都是100分,這讓他直接被清華大學歷史系給錄取了。

不過因為當時的國情,本來文科雙百,物理5分的錢偉長竟然毅然決定棄文從物,他轉學到了物理系。

幾年的時間他沈下心來像是重新學習了一遍物理知識,在1935年,他成功考取了清華大學研究院,並且還獲得了換專業後的第一個獎勵——「高夢旦獎學金」。之後,錢偉長在導師吳有訓的幫助下做光譜分析,並且成功公費去了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留學。

期間,他僅用50天就完成了論文《彈性板殼的內禀理論》,提出了“板殼內禀理論”,還發表了世界上第一篇關於奇異攝動的理論,自此,他在該領域嶄露頭角,也被國際上公認該領域的奠基者。

學成之後,他帶著初心回到了祖國,應聘為清華大學機械系教授,另外也是北京大學和燕京大學教授。

從此他便開始了為祖國奉獻的一生。

1956年,是他制定規劃了中國第一次“12年科學規劃”,同年被任命為清華大學副校長。

自此他便在國土上長期從事力學研究。不管是晦澀難懂的板殼問題、廣義變分原理,還是常人避而遠之的環殼解析解和漢字宏觀字形編碼,他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不僅提出來了“板殼內禀理論”、“圓薄板大撓度理論”,還發表了近100篇論文,包括《應用數學與力學論文集》,約300萬字。

錢偉長為中國的力學領域做出了數不盡的貢獻,包括機械工業、土木建築方面,還有航空航天和軍工事業,所以他被人稱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

他獲得無數獎項,心系教育事業。

1956年,他獲得了國家科學獎二等獎;1982年,憑藉“廣義變分原理的研究”,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錢偉長曾獲頒波蘭科學院院士,加拿大拉爾遜多科大學傑出校友與榮譽教授。另外錢偉長還是國際理論力學大會最年輕的大師。

在教育上,錢偉長與錢學森等創辦了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為中國力學研究提供了場所,另外,也是他創立了中國大學裡第一個力學專業——北京大學力學系,並且招收了中國解放後的第一批力學研究生。

作為中國第一個力學研究班和力學師資培養班的創立者,錢偉長也為教育事業提出了一套完整、豐富、系統、科學的中國高等教育理論:“拆除四堵牆”,堅持“三製」(學分制、選課制、短學期制)等等。

錢偉長是偉大的科學家。為中國力學與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非常人能及的貢獻,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尊敬。

聲明: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訊息,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透過私訊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猜你喜歡